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第12章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12章

小说: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刻的感觉,比当年击败陈友谅,比洪武元年登基称帝还要高兴。
  “这一碗混合了妖虎血的好酒对于武者可是大补。”
  “兄弟们,咱敬你们!”
  “庆贺你们凯旋归来。”
  “干了!”朱元璋高举瓷碗,把期内的血酒一饮而尽。
  “干了、干了!”众多大明将帅同一时间压下心底的异样,开始响应朱元璋。
  等他们再看朱元璋身边安安静静站在那里的朱标时,眼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是亲近的眼神。
  显然一身勇武的太子,比只知道之乎者也,圣人文章的太子更受他们拥戴。
  毕竟大家都是同类。
  而在这些将帅之中,感受最深的或许要数徐达和冯胜两人了。
  两人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一丝如释重负和兴奋。
  他们虽然当年跟着朱元璋起兵的时候是大老粗,但现在可不是了。
  通读史书的两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历代跟随开国君王的那些将帅们最终的结果都是什么样子。
  他们更了解朱元璋的性格,这是一个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狠人。
  所以在今天,朱元璋让自己儿子给他们牵马的时候,说实话两人心里其实都是有一丝惶恐在的。
  他们深知,捧的越高,摔的越狠的道理。
  两人都已经打定主意,以后除了做好分内事,就夹起尾巴做人了。
  毕竟大明帝国已定,征战沙场的将帅的作用已经去了一大半了,接下来他们最担心的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但刚刚朱标的一剑,瞬间就让他们心中的忐忑去了大半。
  因为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有一个大前提的,那就是开国皇帝的太子无法驾驭良弓,无法驯服走狗。
  但现在朱标的表现分明已经有了一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
  这特么还怕什么啊!
  像别的前朝将帅还要害怕后来者,害怕太子党,但他们不怕啊!
  因为他们全都是太子党。
  当年朱元璋在立太子的时候,徐达就兼了太子少傅,冯胜兼了右詹事。
  这如果都不能算是太子党,那天下就没有更根正苗红的太子党了。
  说起来两人出征前还都去太子府教过太子两节军事课呢!
  这么一想,两人神情不由都轻松下来,甚至对传言即将要到来的封爵都不怎么在意了。
  毕竟凭他们的战功,还怕老朱封的低了吗?
  妖虎被侍卫拖下去,脱毛剥皮,剩下的虎肉拉去御膳房做成各种大菜,然后被陆续送上餐桌。
  而酒桌上,气氛已经开始热烈起来。
  朱标先是在武将功臣这边游走了一圈,给众多叔叔伯伯敬了一圈酒,又跑到文臣那一边,同样把每个人都照顾到位。
  武将们自然把朱标当成自己人看待,毕竟大家都是武夫,没看太子殿下刚才那一剑有多帅吗?
  文臣同样把朱标当成自己人看待。
  会点剑法怎么了,这是文人中的高雅之事好吧!
  刘基刘伯温不就是此道高手吗?
  有谁把他当做武夫了吗?
  而且太子殿下聪慧好学,过目不忘,谦让仁德,文章做的更是不差,这是得到包括宋濂在内所有授课老师亲自认可的。
  这么好的太子,那自然是自己人了。
  哪像那些脑子里都是肌肉的武蛮子,一个个只知道舞蹈用枪的,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和太子殿下能谈论到一块去了?
  纵然太子现在看起来貌似更喜欢舞刀弄枪,但小孩子嘛,不都这样。
  等再年长一些,定然就不同了。
  或许大家还有和太子殿下坐而论道的一天呢……。


第二十七章 封爵
  坐在角落里,朱樉、朱棡、朱棣三个家伙看到朱标游刃有余的和那些严肃的文臣老古板,浑身煞气勃发的武将们都能谈笑风生。
  脸上都露出了羡慕之色。
  “大哥真厉害!”朱棣一张小脸上满是崇敬之色。
  “那是!”
  “咱大哥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人,能不厉害吗?”
  “没看咱爹现在多厉害!”老三朱棡与有荣焉道。
  “那二哥,咱们将来要做什么?”朱棡好奇问道。
  “当然是当大将军,替大哥打坏人啊!”
  “到时候我当主将,你们两个就是我左右副将,咱们一起打蒙古鞑子!”朱樉一脸理所应当。
  “凭什么你当主将,训练的时候,我可是把你打的哭爹喊娘的!”朱棡一脸不忿,显然很不服气这个二哥。
  “哼,我那是让着你呢!愚蠢的弟弟……!”朱樉被驳了面子,一脸不爽。
  “老四,你说我们俩谁当主帅?”朱樉突然扭过头问朱棣。
  “谁都行!”
  “我听两位哥哥的!”朱棣笑着开口,同时还不忘记偷偷把妖虎肉往自己嘴里塞。
  这可是好东西,他已经感觉到了,吃了之后全身暖烘烘的,他感觉自己的力气都增加了好多。
  至于主帅……。
  那是什么东西,有妖虎肉香吗?
  远处朱元璋坐在高台上,瞥了一眼角落里自己这三个愚蠢的儿子,很快又把目光落在朱标的身上,嘴角不由自主的就露出一丝笑意。
  如果朱标不喜习武,只是一个会读书的书呆子的话,他不会让朱标和武将文臣这么混在一起。
  他会让朱标安安静静坐在高位上,尽可能的保持住太子的威严。
  甚至在未来他不介意像他在明末看到的历史一样,宰一批跳的欢的勋臣增长太子的威势。
  但现在,既然太子文武双全,那他就不介意让太子距离朝臣更近一点了,因为这样的太子才不至于威严过重,可以和朝臣们拉好关系。
  至于太子结交大臣造自己的反?
  朱元璋表示那可太好了。
  如果朱标敢这样做,那他一定能兴奋的从龙椅上跳起来。
  毕竟若是一个太子敢像唐太宗那样造老爹的反,那说明他是一个有心气的,是一个胸中藏着雄才大略的太子!
  当然他不是李渊,不可能让太子造反成功。
  他会把太子再抓回东宫,狠狠打上一顿。
  让他明白,你小子现在还太嫩了,想造老爹的反,还是多学两年,等老子老的走不动道的时候再来吧!
  心里幻想了一会儿自己抓着儿子打屁股的场面,朱元璋莫名的有些开心起来。
  他抬头看大家吃的都差不多了,不由再次站了起来。
  今天这一场大戏也才刚刚开了个头而已,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诸位!”朱元璋开口。
  熙熙攘攘的宴会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朱元璋。
  “封爵的事情咱已经定下来了!”
  朱元璋一开口就让在场的大部分人心中猛然一跳,毕竟也不是谁都像徐达、冯胜一样战功够大,稳坐钓鱼台的。
  “咱这次一共要封六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爵,一个伯爵。”
  朱元璋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开口就有很多人眼皮直跳。
  朱元璋说到这里突然抬头看向徐达:“天德,咱这次要特别抬举你,你不在这些公侯之列,咱准备封你为王,咱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位王爵。”
  徐达闻言,心神瞬间剧震。
  他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陛下,不可!”
  “臣受之有愧啊!”徐达有些慌了。
  他是真的慌,他心里属意的爵位就是一个公爵就可以了,甚至排在第二、第三最好。
  但现在朱元璋一句话就把他推到风口浪尖来了。
  说实话,他真的不想被封王。
  这可是大明开国的异姓王啊,自古以来异姓王能有几个有好下场?
  纵然朱元璋、朱标雄才大略不在乎徐家,但后面的皇帝会不在乎吗?
  自己的子孙会像自己一样谨小慎微,安分守己吗?
  这个王爵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炸了,他可不想自己未来的子孙被灭九族。
  “你当的起!”
  “你作为北伐大军主帅,替咱平定了北方,扫平了燕云十六州,大半个大明朝都是你替咱打下来的,咱不是忘恩负义的那种人,这个王爵你安安稳稳的坐着就好!”
  说到这里,朱元璋直接站了起来,扫视在座的众多将军,神色也变得严肃:“诸位也都知道,北元虽然灭了,但咱们的世界正处在灵气复苏之中,天下依然是多事之秋,未来还会碰到更多、更强的敌人,还有很多大仗、硬仗要打。”
  “未来众兄弟只要功劳足够大,咱不会吝啬王爵之位。”
  下面的名将们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徐达这样苟,听到封王,而且还有徐达的例子在,所有人都有些激动。
  “不过……!”
  朱元璋还没等他们激动完,突然再次开口:“无论是王爵、公爵还是侯爵都不是世袭的!”
  “以后包括咱自己的儿子,想要袭爵必须立功,无论是王爵、公爵、还是侯爵咱都定有详细的功勋规格,达到标准的可以袭爵,达不到标准的爵位降一级,直到降完为止。”
  “这……!”众人闻言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
  原来不是与国同休啊!
  当然也只是稍微有些失望而已,毕竟大明才刚刚建立,一切制度都没有定式,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这个国家的既得利益群体,虽然这个利益没有达到心里预期的规格,但还没达到不满的程度。
  再说了,陛下说的明白,并非不给袭爵,只是要立功而已。
  大家本就是立功授爵的,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都能立功,儿子为啥不行?
  没看人家陛下连几个儿子的爵位都没封吗?
  “还好、还好!”只有徐达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这短短的一刻钟,他后背都湿了半截,一颗心犹如坐着过山车,一会儿云端,一会儿地上,直到此刻终于稍稍平复了一些。
  只是自己是王爵而已,并非世袭,问题还不算太大。
  有朱元璋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以及朱标这位已经开始展露头角的太子领导下,他觉得自己还是能把握住的。
  大不了到时候让自己儿子藏下拙,王爵降到公爵,这不就完美了?
  徐达在心里盘算着。


第二十八章 皇家钢铁商行
  宴会结束了。
  但关于封爵的风波却远没有过去。
  在宴会上朱元璋也只是透漏了一共要封爵的数量以及徐达这个王爵的归属,至于别人他并没有提。
  接下来几天,朱元璋和朱标都很忙。
  朱元璋忙着召见功臣、勋贵,单独谈话,做思想工作。
  比起前世封爵时的简单粗暴,直接宣布。
  显然读过明史,得到进化的朱元璋对于皇帝这份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
  朱标则忙着朱元璋交代给他的又一项差事,成立大明国家商业行会下辖的第一家商行,全名皇家钢铁商行。
  这个商行是朱标提议,朱元璋经过反复考量之后,拍板决定成立的。
  商行正如名字所言,性质属于国有,主要经营的是钢铁冶炼。
  在本来的明朝初年,钢铁冶炼基本被官府把持,用于制造兵甲、刀枪之类,但随着战事越来越少,到洪武十五年的时候,库存的生铁数量已经出现了巨量剩余。
  朱元璋甚至因此停了很多大型的国有冶铁厂,把矿山开放给民间商人,只收十五分之一的税。
  说实话这个操作朱标很不赞同。
  钢铁和粮食、食盐一样属于一个国家的命脉产业,这个行业的发展几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钢铁的产量必须上去,而且大头必须握在国家的手里。
  这就是朱标成立皇家钢铁商行的原因。
  他已经从朱元璋手里要到了五座高品质铁矿山,用来组建这个钢铁商行。
  未来如果商行运行良好,他还准备继续加大规模。
  而具体经营这家钢铁商行的人选他也已经选定。
  “沈老板,你不要紧张,我不是父皇,对商人没有那么大的偏见。”
  “相反,我倒是觉得商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朱标看对面的胖老头坐在椅子上半拉屁股不敢坐实,不由满脸微笑的温声安慰了一句。
  “太子殿下能看得上小老儿,是小老儿的荣幸,有什么需要小老儿的地方,殿下只管吩咐就是,小老儿定然没有一丝怨言。”
  沈万三说着话噗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诚惶诚恐的道。
  他本是苏州府人,用一句家财万贯来形容绝对不为过,不过这人银子一多,就想要追求点别的。
  老沈没别的爱好,平生唯一的愿望就是过一把官瘾。
  张士诚势大的时候,他曾支持过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出钱出力的帮忙。
  老张人实诚,也的确给他又是封官又是立像的。
  到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定都南京后,他又故技重施,带着大把银子主动出钱帮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老朱修建了三分之二的南京城墙。
  同时还尽力结交老朱麾下的文武官员。
  老朱小时候被奸商差点坑死,本来就对商人意见很大,现在一看好家伙你这老小子这是官商勾结,要欺压百姓啊!
  心里瞬间就不高兴了。
  等他把城墙修完,老朱随便找了个由头,直接就把他关进了大牢,甚至准备杀他全家……。
  要不是自家老娘,也就是马皇后劝说,估计沈万三这会儿已经见阎王去了。
  本来这老家伙是要发配边疆的,不过现在却是被朱标要了过来。
  沈万三亲身经历了一次政治的反复无常,差点把他老人家吓死,现在自然乖顺的很。
  “你起来说话!”朱标无奈的挥了挥手,旁边的小太监会意,跑过去把五十多岁的老沈拉了起来。
  “我这次请你过来是想要你帮我做事的!”
  朱标言归正传道:“这是我找人写的关于皇家钢铁商行的规划书,我对于商业是个外行,所以请你帮我具体参谋一下?”
  沈万三颤颤巍巍的接过朱标的规划书,认真的看了起来。
  他虽然不懂炼钢,但他懂商业啊!
  只看了两眼他就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回禀太子殿下,如果真如书中所言,有新的炼钢之法,能比现在通行的炼钢之法效率提高一倍,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不止一倍!”
  朱标摇了摇头,大明朝的炼铁、炼钢技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技术进步很大,首先是高炉的增大与优化,只这一项就能提高三成效率。
  其次是燃料从木炭、煤炭变为焦炭,这又再增加三成效率。
  还有双联法的普片应用,一套工序直接从生铁炼成熟铁,再炼制成钢,大大优化了炼钢的繁杂步骤。
  此外还有融剂的使用。
  可以这样说明末的炼铁、炼钢技术经过二百多年的蓬勃发展、野蛮生长,整个体系都得到了优化,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
  这些技术有的甚至一直沿用到近代。
  “太子殿下成立这个钢铁商行是准备生产什么铁制品?”
  “是农具还是……兵器!”沈万三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被朱元璋这一吓,已经有点草木皆兵的味道了,这样一个有着朝廷背景,太子幕后支持的钢铁商会一看就很敏感,他是真的害怕卷入更大的政治漩涡里了。
  “你只管放心!”
  “咱们的钢铁商行只生产农具,还有铁锅、缝衣针这些民用的铁制品,那什么枪啊炮啊的咱不会碰,都是兵仗局的事情。”朱标笑眯眯的道。
  当然这只是前期而已,等这个钢铁商行形成规模,或者在下一个异世界得到了什么新技术,那到时候生产什么,连朱标自己都不知道了。
  “如此小老儿就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