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好了菜,准备好了火锅架子。
“拜见先生。”
始皇帝见到楚风的时候,一改自己平日里的霸气,还有那有些傲慢的神情。
抱拳躬身施礼,态度非常的恭敬。
楚风摆好了最后一盘菠菜,转身对始皇帝说道:“嗯,你安排几个人来帮忙拿一下。”
始皇帝回道:“遵命。”
等到扶苏等人进来,楚风出去一看,发现来了两个新人。
再看那崇祯皇帝对对方的态度,就知道这应该是大明的一位帝王。
接着听到崇祯皇帝称呼其为太祖,心中就已经有数了。
“拜见仙师!”
崇祯皇帝连忙带着朱元璋上前,首先恭敬地施礼。
朱元璋见此,也连忙照做。
而跟在他们身后的刘伯温、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等第一次进来的人,却借机打量这位传闻中的仙师。
他们没有想到,仙师看起来如此的年轻。
“嗯。”
楚风点头,然后说道:“你们先做吧。”
崇祯皇帝连忙扯了扯朱元璋的衣袖,然后率先带着朱元璋,坐在了长牌桌子的一角。
然后又安排王承恩和孙承宗一起,带着刘伯温和洪承畴等人坐在后方。
楚风则是接着这个机会,拿出两个火锅炉来。
“今夜,又来一位帝王,有些事,你等可互帮互助,来,先干一杯。”
楚风举着杯子。
“饮甚!”
始皇帝等人也连忙举起杯子。
朱元璋和刘伯温等新人,看着杯子里面还“呲呲”作响,冒着泡的黑色不明液体。
这心中就犯难,这怎么看,都有些像是毒药的样子啊。
看到别人都喝了,似乎还很不错,非常好喝的样子,他们也连忙了一口。
“咳咳……。”
这什么酒,好难喝啊!
………………………………
第一百五十章 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
朱元璋喝第一口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口中被刺激的差一点儿就吐了。
对于有一些人而言,第一次喝可乐。
自然是有一些接受不了。
特别是朱元璋这样的帝王,他们喝的酒,可能烈度也比较高了。
但是可乐这种碳酸饮料,是真的独一份。
然而,喝上第二口的时候,却觉得并不是那么的难喝,那种刺激感,也是能够给人别样的感受。
等到后来,朱元璋是越喝越想喝。
逃不过真香定律。
“洪武皇帝是第一次进入此地,以后,你等可以多多关照。”楚风开口说道。
“谨遵先生指点。”
始皇帝第一个连忙答应,表示自己一定会多多支持。
李世民、赵构也都表示愿意。
“多谢先生。”
这基本的礼仪,朱元璋还是明白的。
在见到了这个民宿的装饰,还有这火锅以及其他等等细节之后。
朱元璋算是坚信了自己真的进入了仙境之中,见到了仙人。
“嗯,这一次,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书籍,乃是根据汉末的三国时期改编而成,算得上是一个消遣之物,你们走时,可以带着。”
既然是指点这些人,那自然是尽可能提高他们的见识。
这三国演义里面涉及到的很多知识,对于他们而言,也都是有着可以借鉴的地方。
而朱元璋和崇祯皇帝却对这个三国演义已经熟读过了。
因为这是元末明初时候的一位读书人创作的小说话本,在当时也算是很多读书人的消遣之物。
而对于始皇帝等人来说,却是一个新鲜事物。
“除此之外,还有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以及齐民要术等。”
这其中一些书,对于崇祯而言,其实并不陌生。
很多在明末时期,都已经存在了。
然而,崇祯皇帝读是读过了,可是这理解以及掌握的能力就有一些差了。
“如今你等都无大的战事,大秦已经稳定了西北,需要的乃是发展民生,促进商业的发展,形成一个稳定的官署制度。”
楚风招呼大家吃了几口,这才停下筷子,开口提点。
毕竟大家相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根据楚风看过了过往的录像猜测。
一般都是半夜十二点的时候,这些帝王就会自行离开。
他们肯定是看到了穿越之门,然后才会觉得自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
只不过,楚风到现在都未能看到那个穿越之门。
“先生之指点,让朕永生铭记,如今之大秦已经开始休养生息,贪、官、污、吏也得到了整治,地方上的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
“北地的匈奴也被大明的虎樽炮之威,打的不敢造次。”
“这些都是先生之功。”
始皇帝说了一番现在大秦的情况,总的来说,没有了北地的战事。
没有了攻打百越的劳民伤财。
也没有了打量征招农夫去修建长城以及秦直道,还有秦皇陵和阿房宫等等徭役。
如今的大秦也的确算得上是安乐和祥和。
始皇帝之威,震慑了所有的宵小。
只不过,如今的始皇帝身体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早年吃了太多的“金丹”,身体里面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金属和毒素。
虽然现在赶走了那些个方士,也时长有着医者给他把脉查看身体。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大了,以前的那些个隐疾也都慢慢地显露出来。
“嗯,做的不错。”
楚风听到始皇帝如今实行仁政,在地方上建立了图书馆,现在正在建造学堂。
而以工代赈之后,百姓们的手中都有了钱。
大秦的商贾也得到了一片可以发展的环境,各种各样的商品开始出现了。
其中以墨家和农家最为积极,也是最会做生意的人。
墨家联合起来建造的大宅院,就受到了很多富商的喜欢,一些平民四合院,也都是一些小富之家最喜欢的住宅。
而他们制作出来的一些精美装饰,还有一些日用品,也有着一些市场。
比如水桶、浴桶、风车、水车、桌子、椅子、凳子等等。
而大秦现在最赚钱的还是始皇帝掌握在手中的盐田、琉璃、造纸和印刷这几个技术。
始皇帝也算是真正掌握了盐田,并且吃到了盐田的红利的皇帝。
海水晒盐的产量很大,而需要的人手却不是很多。
所以每一天就可以生产不少的白盐出来,然后通过驿站运送到各个地方。
而上一次,经过了楚风的提醒。
大秦的驿站也变成了一个民间物流,官方也会借助驿站运送各种白盐、邸报、消息、奏报等等。
民间则是借助驿站来寄送一些书信,送给远方的亲人。
又或者是,寄送一些物品。
始皇帝已经不缺钱了。
听完了始皇帝的叙述,李世民、赵构和崇祯皇帝无不羡慕。
至于朱元璋,他还没弄清楚现状,听得也是云里雾里,毕竟在他的认知之中,始皇帝是死了的。
大秦已经是二世而亡。
他哪里来的五家之学治天下,哪里来的休养生息、繁华大秦?
“如此甚好,大秦作为一个史上真正一统的王朝,在经历了六国战乱之后。
也处在一个比较原始的时代,需要的就是慢慢地发展壮大,以各种仁政来促进民生的发展。”
“如此一来,大秦才可有真正的繁华和昌盛,才会有盛世乾坤、万世之功业。”
楚风稍微点评了一下。
“巴蜀、颍川、九江、长沙等地,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这些都是肥沃之地。”
“大秦要是开垦好了,这些地方就能够成为大秦的粮仓,修渠引水、灌溉田地、鼓励农桑、外武内文。”
“两年之后,大秦可以继续向南扩张,同时,也可组建海军,这里有最好的舰船技术。”
楚风照例拿出了图纸来。
这些都是打造帆船的图纸,其中不少都是大明时期的高端技术。
始皇帝连忙上前接过。
“多谢先生。”
楚风点点头,然后看向了李世民。
大唐如今的发展其实已经很快了,可是这时不时的一些内部争斗。
还是拖了发展的脚步。
比如李世民和世家之间的矛盾,就让地方上的一些世家豪族产生了不满之心。
他们已经开始暗中支持一些人,在地方上闹事。
同时,再加上一些早年留下来的隐患,比如隋朝余孽,还有其他诸侯的余孽等等,都时不时来一场反叛。
李世民想要发展民生,也时长因为这些原因而受到了阻碍。
就好比这盐田。
面对运河上的槽帮,李世民根本就没办法。
因为一个槽帮养活了很多很多清苦的民夫,他一旦对槽帮下手。
这些人联合起来反叛,便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盐田的收益,一般都进了槽帮。
还有这图书馆,建立的也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世家在背后支持,各地出现了不少的书局,图书馆建立之后,也有些难以维持。
“先生,惭愧啊,先生之指点乃是治国之良策,然,如今之大唐,唉……。”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知半解的指点
李世民颇有一些一言难尽的样子。
这都已经好几次进入仙境了。
然而现在的大唐,也就是稍微有了一些气色。
这样下去,怕是会被大秦给反超了。
“不急。”
楚风安慰了一下,然后说道:“如今你之威望正盛,突厥已经被打败。”
“至于世家,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毕竟你掌握着大唐的兵权,他们也有着忌惮之心。”
“你可以一边发展民生的同时,一边多多扶持一些贵勋之家,扶持一些富商之家。”
“等到他们能够和世家大族竞争,于你而言,必然轻松很多。”
楚风并不想让李世民做太多。
有着崇祯皇帝这个前车之鉴,一旦给他指点太多,必然会出乱子。
就好比开始,李世民对世家的出手,听从楚风的指点,做出那么多的改变。
说实话,李世民绝对是一个有野心、有手段、有帝王心术、有能力的一个皇帝。
但是因为楚风这个仙师的存在,他最开始选择了相信仙师。
在大唐建立图书馆。
在大唐海边建立了盐田。
让弘文馆的学士们,组建邸报,宣传大唐的仁政。
又派遣了不少的皇商,前往周边的番邦做交易,为国库积累钱财。
还建立了武举科考制度,让大唐的贵勋后辈,大唐的一些民间武夫,可以有一个报效国家、施展能力的舞台。
两年时间,如此多的国策。
为的就是让大唐变得更加繁华昌盛,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只不过,这事实却是如今面对地方上的一些豪强和地方官员勾结。
面对的是僚人的反叛、东边突厥的入侵、吐谷浑攻打兰州等。
李世民觉得这连番征战的背后,很有可能有一个推手,他们在推动这些战争的突然爆发。
为的很有可能就是让李世民分身乏术,只能是安排兵力对抗这些反叛。
随之,这地方上出现的反叛,就不是那么容易,有那么多的兵力来镇压。
“多谢先生指点。”
李世民何尝不知道要支持一些豪族和世家对抗,可是以他现在的实力。
以那些世家在整个中原之地的底蕴和实力,根本就不是几个新起的豪族可以对抗。
“万事开头难,唯有坚持下去,才能够看到雨后的太阳。”楚风通过李世民的讲述,明白了大唐的难处。
“各位可有什么想法?”
楚风也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指点意见,毕竟他对科技领域非常在行。
但是对于如何以李世民的身份来治国理政,并不是那么的专业。
始皇帝第一个说道:“唐皇可学崇祯老弟,不服者,皆杀之。杀到所有人信服,如此便可举新政而强江山社稷。”
“大秦不存在能够强过朕的世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些个胆敢反抗者,就是敌人。”
李世民对着始皇帝抱拳施礼,说道:“受教了。”
“治国理政者皆不可心慈手软,想要富强就必须拥有至上的威严。”
“先生有言,大明之亡,在于政令出不了朝堂。”
“难道,你也想要大唐和大明一样吗?”
李世民摇摇头,“朕自是不愿见到如此场面,帝王之令出不了朝堂,那这个帝王要之何用?”
他们两人说着话的时候,完全就没有顾及崇祯皇帝的感受。
让坐在一旁的崇祯皇帝,面色有些羞愧。
朱元璋听到这话,扭头盯着崇祯皇帝,小声地呵了一句。
“瓜怂!”
他刚刚已经从崇祯的口中知道,历史上的大明已经亡国了。
而如今崇祯皇帝受到仙师指点,正在改变亡国之命运,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面对朱元璋这个祖宗的呵斥,只觉得憋屈,你们说就说,干嘛要对我插刀啊!
“先生,还请先生能够指点在下。”
李世民并不想采用始皇帝的建言,杀人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他已经犯了很大的错,给自己的帝王声誉带来了影响。
所以更加不想成为一个暴君。
“不急,如今在这里的,也都是明君和能臣,大家也都可以参与到此事的议论之中。”
“大明这边,尚书孙承宗乃是熟读史书之人,你认为,此时此刻的大唐,该如何做,才可摆脱困境?”
楚风先是安抚了一下李世民,然后看向了坐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孙承宗。
这些个大臣进来了,好想存在感比较低。
关键是,楚风也需要这些身处在历史王朝之中的大臣,以他们的身份提出来的意见,再结合一下,给出一个更好的更合理的指点。
“回先生,臣以为,大唐如今并不需要把心思完全放在世家,以大唐如今之状况,那世家也不过几家而已。”
“他们的实力的确可以影响大唐,影响唐皇的政令,但是现在和世家争斗,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唐皇可大力发展民生,鼓励商业之发展,支持更多的皇商,从而产生更多实力强大的大族。”
“世家其实也是需要稳定,而不是挑起战争,遭受战火之影响。”
孙承宗到底是大明时期的一个人才,那山海关的防御工事,都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袁崇焕也是他提拔起来,成为了蓟辽总督,并且两人联合起来,打败了努尔哈赤。
他读过全唐书,也读过其他唐史文献。
孙承宗觉得现在的大唐根本就不需要做太多,只要是大力发展民生。
肯定会更加富强,到时候世家的影响也会慢慢地减少。
等到唐皇的威望提升到了一个顶峰的时候,他想要做什么,谁敢不从?
相比较起来,如今的大明,才是真正的千疮百孔、病入膏肓难以痊愈。
反王被赶走了。
但是天灾的影响还在,各地还是有不少流民,每天为了吃上一口饭而争抢、偷盗。
李世民听完,看了看楚风。
当初,也是楚风提醒这世家的隐患比较大,也是这一系列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