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
赵构是明知故问,却还是问了出来。
“官家,皇城怎么说也是大宋之皇城,是大宋大统之所在,如今这行在多少人,都想要回皇城?
金兵南下的确给大宋带来不可磨灭之磨难,然则,如今官家可是有着仙师指点。
仅此一点,便已经证明官家是真龙天子,更是天佑大宋。
大金岂可会有能力再一次南下?
真要是到了汴京城外,这虎樽炮便可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仙师之庇佑!”
………………………………
第五十六章 大明天子的生意经
大明王朝的紫禁城乾清宫外。
一座青铜门竖立在大理石铺设的场地上,在这周围有着身披战甲的羽林军。
这是大明崇祯皇帝第三次进入仙境之中,接受仙师的点化。
他们迫切希望崇祯皇帝能够得到仙师的庇佑,从而让大明变得更加强大。
第一次进去,崇祯皇帝出来就清肃朝野。
罢了自己的岳丈。
这其中虽然有一些大臣想要阻拦,但是奈何崇祯皇帝用了锦衣卫和太祖之诏。
以此言杀人,大臣们根本就没办法劝谏。
毕竟有些时候抵抗这位大明天子,他们就算是真的被杀了,那也能够得到一个清官、谏臣的名声。
而太祖之诏被搬出来,还是为了清肃朝野,抄一个贪污的国丈的家。
谁敢阻挡,那谁就可能是和国丈一起的。
为了避免被误伤,又或者是为了自保,他们只能是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入手。
而不是出面劝谏大明天子。
而第二次进入了仙境之后,回来就清肃了张家界,抓了晋商,才得以让张家界的那些勾结鞑奴,做卖国求荣之事的奸商,被绳之以法。
之后,更是派遣了左良玉以左家军去龙井关之地防备鞑奴。
却真的让人有些惊诧的是,这鞑奴真的从龙井关扣关,想要以此攻入京师之地。
要不是有着仙师点化,恐怕京师之地现在已经成了人间炼狱。
第三次,也就是这一次进去,他们希望崇祯皇帝能够得到仙师更多的点化。
陕西以及其他地方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这陕西之地更是赤地千里了。
要是能够让仙师降雨,大明的百姓也就可以不遭受天灾了。
他们有个好收成,大明也可以稳定一下,大明天子也就不会拿他们出气了。
眼见到崇祯皇帝大步走出了青铜门,一个一个连忙迎了上去。
“万岁爷,此次仙师可是有什么更多的指点,以至于停留如此长的时间?”
“是呀,万岁爷,仙师可有何指点?”
内阁首辅韩癀连忙上前,先是施礼恭迎崇祯皇帝之后,连忙问道。
他们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仙师对大明有什么指示了。
崇祯皇帝背着手,说道:“此次,仙师并无具体的指点,不过嘛,从此次的事情来看,大明是可以和大秦以及大宋的那位赵构做一些交易。
朕带进去的虎樽炮已经卖给了大秦的始皇帝,获得了这一箱子的黄金,你们可以看看。”
“恭喜万岁爷!”
“万岁爷,这能够和大秦以及大宋做交易,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儿了。
大明可以打造虎樽炮,如今战事不多,虎樽炮的用处并不是很大。
臣以为,大明可以把以前的那些质地差一些的虎樽炮卖给大宋。”
要说这赵构,做了莫须有的事情之后,不管是谁,对他的映像都不太好。
就比如户部尚书张凤翔,此人乃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也算得上是一个读书人。
然而,大明的读书人和大宋的读书人,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
大明的读书人,其实多少有一些血性,就好比如今的东林党,他们算得上是奸臣,却也算得上是铮臣。
东林党的上一代魁首左光先就是一位,至于如今嘛,自然有一些稂莠不齐。
再加上,崇祯皇帝后期的连番骚操作,不是罢免这个官员,就是罢免那个官员,又或者是亲信温体仁以及周延儒这些品德败坏的官员。
这才导致大明亡了国。
“准!”崇祯满意的道:“你所言不错,如今既然已经得证大秦和南宋之历史改变对大明并无影响。
那就不需要有太多担忧,这以前的火铳以及旧的虎樽炮,都可以送来,朕去和那赵构交易。”
“是!”
张凤翔觉得自己的户部又可以多一笔钱财了,而同样欢喜的人,自然还有工部以及兵部。
毕竟虎樽炮是工部中的将作监打造出来的,兵部也有不少虎樽炮,后期也能送来卖了。
反正大明的虎樽炮威力是大,然而对于鞑奴的铁骑来说,并不如山海关的关宁铁骑。
“万岁爷,臣以为,虎樽炮造价太高,如今将作监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来打造一门虎樽炮。
而南宋是出了名的有钱,再加上,有着仙师指点,或许还会更加壮大。
如若以后那赵构也得到了仙师指点,会打造更好的虎樽炮,大明的虎樽炮也就会没了效益。
不如趁此机会,太高价格,让那赵构来买,大明也可有一番收获。”工部尚书徐光启上前建言道。
崇祯皇帝也立即想明白了,现在这虎樽炮可是大明独一份。
他想要卖什么价格,就可以卖什么价格。
不仅是赵构,就是那始皇,也可以抬高价,赚上一笔。
“徐卿所言有理,下一次,就卖一千两!”
徐光启一愣,没说什么。
……
大明北地龙井关外。
皇太极看着再一次被打退的蒙古和自己的女真猛士,脸色阴沉无比。
本来和后金交好的张家口的一些商贾,竟然在前不久人头落地。
只有范家和黄家几个人逃到了盛京。
而他们本来得知龙井关守备薄弱,特意征服了蒙古,然后突袭龙井关之地。
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在这里有埋伏。
“陛下,撤吧。”
代善躬身对皇太极建言道。
龙井关已经成了铁板一块,对方把虎樽炮摆在城墙,占据高地。
女真的勇士们还没冲到高地,就被轰的四分五裂了。
最后好不容易冲上去吧,对方死守城墙,他们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
“多尔衮那边如何了?”
皇太极还是不太死心。
本来就已经准备的万无一失了,结果却遇到了这档子事情。
总觉得自己这边是不是出现了内鬼。
“吴襄收了我们的钱财,却并不愿意让开道,此人简直是厚颜无耻!”
莽古尔泰忿忿不平地回道。
至于那山海关的总督袁崇焕,更是收了他们的厚礼,却遣返了使者,一点儿没有让开道,或者是臣服于后金的打算。
“呼。”
皇太极深呼吸一口气,对身边的一个魁梧身材、络腮胡子的壮汉吩咐道:“此次,你为先锋!”
………………………………
第五十七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密云之北。
这里距离张家口并不是很远。
距离京城也不过是一天的路程,要是骑兵快马加鞭,可能也就半天多的路程。
大明的祖制。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以说,成也是这个祖制,败也是这个祖制。
紫禁城距离北方的关口实在是太近了,一旦鞑奴扣关而入。
京师就没了屏障。
至于说什么通州之地等等关口,根本就不足以抵挡鞑奴的铁骑。
第一个是因为京师之外便是平原,对于鞑奴的铁骑来说,就是最好的战场。
其次就是这京师外的守军,完全就是乌合之众。
他们根本就挡不住鞑奴。
平日里也只知道利用自己军官的身份来欺软怕硬,过着享受大明军饷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就是大明现在的军营以及军事力量的写照。
而在这大明,也不是没有帅才。
其中之一就是卢象升。
此人算得上是大宋岳飞一样的帅才,拥有着真正的赤子忠心。
然而,历史总是有着其相似之处。
岳飞是被秦桧以及帝王之意给害死了,卢象升则完全是被奸臣给害死了。
没了袁崇焕。
大明就失去了辽东之地的一座最大的屏障。
没了孙承宗。
大明也就失去了力压百官以及东林党等等的铮臣,失去了大明的一个脊柱。
没了孙传庭。
大明的脊梁没了一半。
没了卢象升。
大明的脊梁就彻底没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楚风也没有想到这一步。
而民宿之中,崇祯皇帝算是这三个皇帝的最末,他知道其他帝王的历史,却不明白自己正在遭遇什么。
接到了龙井关战况危机的奏折之后,这心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
“军饷!军饷!朕那什么给他们!?”
崇祯皇帝直接拍桌子了。
国库最后一点儿钱都已经交出去了。
就为了能够安慰一下左良玉的大军,好让他们守住龙井关。
一旦鞑奴破关而入,京师之地就会遭受战火。
而大明天子的威望必定会大受打击。
“万岁爷息怒!”韩癀连忙劝说道。
而在韩癀的身边,作为兵部尚书的刘洽却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身在兵部,还是一个尚书。
他很清楚左良玉的大军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饷,也可能会守住龙井关。
毕竟一旦龙井关被鞑奴攻破,他自己就活不了。
要么被鞑奴杀死。
要么就是直接舍弃龙井关,退回到京师。
然而,这要是退回来了,按照万岁爷的脾气,那还不得脱层皮。
左良玉肯定是清楚这一点的人。
就算是他不清楚,他家的那个才女肯定是明白。
作为朝臣,还是一个兵部尚书,刘洽知道左良玉能从一个中郎将到总兵,再到总督,这其中就是他的女儿在出谋划策。
就在刘洽想要谏言,却又有一些犹豫的时候,就又听到崇祯皇帝继续发脾气。
“你让朕息怒,朕如何息怒?”崇祯皇帝唾沫直喷。
“鞑奴都要打到京师了,朕这个位置都要不保了,还怎么息怒?”
“辽东缺少军饷,密云缺少军饷,陕西的平叛大军需要军饷。三边守备也需要军饷。
各地的总兵更是张口是军饷,闭口也是军饷。”
“一个一个都把朕当做是富可敌国的富商不成?朕之皇后现在都要在宫中带着人纺织,用以宫中的吃穿用度。
朕那有什么钱?!”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下一次去仙境,直接带着一大箱子玉器和黄金,请求仙师的指点。
如今的大明,当真是让他左右为难。
辽东的军饷已经掏空了国库,现在左良玉也要军饷起来。
好像没了军饷。
他们就守不住关口了,鞑奴就要到京师之地来了。
就要取他这个大明天子的人头。
这就相当于是一种要挟。
而崇祯皇帝还不能直接杀了他们了事,更不能不给。
左良玉和袁崇焕真的要是以军饷来鼓励将士们,到时候他不给,那结果……。
崇祯皇帝承受不起!
“万岁爷,下臣有一建议。”
作为御前太监,高起潜的身份虽然比王承恩和曹化淳低了点,却也是备受万岁爷信任的太监。
“说说看。”
高起潜连忙躬身施礼道:“如今国库无银,然则世人的手中还是有些钱财的。
而左总督和袁总督都是为了护卫大明的安危,也是护卫百姓之安危。
他们理所应当也该出一部分力气,用以支持辽东和密云的守备。
下臣以为,可以加征三响。”
当高起潜把这三响解释了一番,崇祯皇帝明显有一些心动。
但是却又想到,仙师曾对始皇说过,百姓乃是江山社稷重中之重。
王朝想要长治久安需要的是百姓发自于内心的支持,这就需要仁政来得到百姓的认可。
而他现在要是加征三响,岂不是要让本来就艰难的百姓更加艰难了啊。
想到了这里,崇祯皇帝还是有些犹豫的。
可是,这不过几天。
左良玉的战报又来了。
这一次,他们遭到了鞑奴正黄旗的正面猛攻,第一次没守住,直接让其破了关。
奏折上面描述的是危机万分,战况更是十分惨烈。
之后,左良玉亲自带着亲兵反击,这才夺了下来,守住了龙井关等地。
只不过嘛,最后还是提到了军饷,还有其他的物资等。
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
背着手,走到乾宁宫外,看着青铜门的方向。
那里已经被羽林军戒严了。
“仙师,朕该如何是好?”
而在密云之北的关口。
这里乃是大明左家军的主营。
营帐内,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斜插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流苏洒在青丝上;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此人便是左良玉的小女,也是左家身份第二尊贵的人,更是左良玉的军师。
而另外一人,却是留着少许胡须,身穿红色内泡,外加一身铠甲,看起来面相儒雅,却有一双小眼,似睁未睁的样子。
“灵韵,你虽聪慧,不过啊,这一次却是想漏了一点。”左良玉眯着眼,声音带着一些沙哑。
“哦,还请父亲指教。”左灵韵诚意施礼,说道。
左良玉缓缓地说道:“你忘了京师还有一座仙境,其中有一位仙师。”
………………………………
第五十八章 这一届的臣子太难带了
“要知道,自从这年关之后,紫禁城传出来仙门、仙境、仙师的消息。
便一直未曾停过,差不多是世人皆知了。”
左良玉如果事事都靠着左灵韵,那真的就是小瞧此人了。
能够在历史上寿终正寝,但是却又褒贬不一的名人,就不可能是一个没什么才能的人。
“万岁爷第一次进入仙境,回来就杀了周延儒和温体仁这两个朝臣。
想当初,这两位可都是万岁爷身边的红人,多少人想要吹捧这两个朝臣。
就是左家能有如此地位,也是有着他们的关系。
只是啊,你也说了,紫禁城的万岁爷疑心重,不可能宠信一个臣子到十几年光景。
要让为父早做打算,你说的不错。
万岁爷出了仙境,就让人砍了他们两人的头,还再一次启用锦衣卫和东厂,清肃朝野上下。”
说到这里,左良玉看了看左灵韵,对方微微蹙眉,看起来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今这大明与其说是听万岁爷的,不如说,是要听仙师的!”
左良玉此言一出,便让左灵韵不再深思,直接看向了他。
“仙师到底是何许人也,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最起码可以肯定仙师真的存在。
这位仙师不是以前的那种江湖术士,也不是茅山道宗之流。
而是一位真正的仙师,他知道周延儒和温体仁是奸臣,还知道这龙井关之危。
那么,他肯定也知道辽东乱局,我左良玉为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