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

第207章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207章

小说: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税有着规定,我们可以把这些赋税给用高价给补起来。”

    “至于你说的那些,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

    崔长卿见此,再一次冷哼一声,离开了这里。

    ……

    李治看着奏折。

    距离西征的大军出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不过,他兵不着急。

    因为在火炮的威压之下,那些个蛮夷,根本就是乌合之众了。

    他相信,这一次的西征一定会胜利。

    关键在于,他现在要如何处理征收商税之后,那些个商人会如何对待这件事情。

    仙师有言,这件事情如果处理的不好。

    那就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朱祁镇,导致大明的很多商贾囤积一些货物,然后高价卖出,直接导致了经济受损。

    一旦很多商人都这样做了,那百姓们也就买不到自己想要的货物。

    手中的钱财也就变得非常值钱了。

    他们肯定不会随意花销,到时候一些低廉的货物,也卖不出去。

    很多人将会面临毫无收入,饿死街头。

    所以在征收商税以后,就要适当调低一些货物的价格,不仅如此,还要联合一些能够抵抗那些豪商的商贾,提供到时候市面上缺少的货物。

    而李治明白,这些世家大族手中掌握的商号。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防止对方囤积货物,最后高价卖出去。

    比如,粮食!

    “哼,等到可乐问世,我就不信,你们会不出手!”

    李治对于这些豪商,可是带着一些恨意的。

    仙师把商人的价值解释的非常清楚。

    大唐不能没有商贾。

    但是不能有真正只看重利益,却不知道民生疾苦,更没有忠君爱国之心的商贾。

    他要给一些商贾加官进爵,表彰他们为国为民,以此手段拉拢这些人。

    还要建立皇商,也就是直接成为皇帝手中的商贾。

    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的和那些个世家大族抵抗,把大唐的整个商业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等到大唐实现了真正的盛世之后。

    再听从仙师的指点,慢慢地放权,建立不一样的商业模式。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李治是得心应手,也是非常快乐的。

    这才是手握大权的感觉!

    “来人,摆驾,去甘露殿!”

    批改完奏折,想好了对策之后,天色已晚。

    李治则是准备去王皇后那里歇息。

    至于武昭仪,如今已经被冷落,成了大唐皇帝后宫中,第一个被冷落的妃子。

    也让所有人明白,什么叫做帝王之恩宠。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南水贼

    李治不再提说废后的事情。

    大臣们自然不会再继续提这件事情,以免触犯了龙威。

    还犯了众怒。

    以前还有一些官员,是站在武昭仪那一边。

    如果武昭仪能够得势,到时候吹一些枕边风,他们也能够获得很多利益。

    但是现在看来,陛下是不会再提说废后的事情了。

    而其原因,自然是因为陛下进入了仙境,见到了仙师,被仙师点化。

    废后事关重大。

    王皇后又是五姓之女,身份尊贵无比。

    一旦废后,就相当于是和五姓七望之家彻底决裂了。

    这对于很多官员来说,是非常不想看到的结局。

    再加上,如今被彻底冷落的武昭仪,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

    “陛下,江南急报!”

    李治正在想着,自己已经给了世家大族一些好处,让他们开始建造工厂。

    一来,可以稳定这些世家大族的心。

    也可以让天下万民能够跟着一起受到一些恩惠,毕竟现在的大唐,世家大族还是掌握着很大的资源。

    “递上来!”

    李治的思路被打断了。

    他拿起密报,打开之后一看,顿时脸色一变。

    “岂有此理!”

    江南出现了一伙儿水贼,一个女子,名为陈硕真,带着江南的一些水贼公然造反。

    如今已经占据了江南的有几个县城,正在攻打睦州。

    扬州刺史房仁欲连忙上报,请求朝廷出手剿灭这些水贼。

    李治本来还是信心满满,想要实施下一步,整合盐司、水司、铁司等各部门。

    然后慢慢地促成监察御史提升自身的职权,培养一些言官,开始弹劾地方上的一些贪、官、污、吏,最后能够建立一个非常大的监察官署,从而可以监察百官。

    李治看完了这文件之后,才彻底明白,为何一定要建立这样的官署。

    百官的头上,一直也不过是只有他这个帝王一把刀。

    这样的威胁,实在是太小了。

    然而,还没等到李治把这个制度建立起来,江南就出现了乱子。

    “来人,召长孙无忌、褚遂良、马周、程咬金等人觐见!”

    李治的脸色不太好看。

    烧了密信之后。

    他就在思考。

    江南之地突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水贼。

    是不是江南的官员们,和大宋的那时候一样,有人想要谋反?

    还是说,江南之地的官员剥削百姓太狠,导致一些百姓过不下去,只好谋反?

    还是说,这件事情本身是别有用心的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想到这里。

    李治就觉得自己有建立属于皇帝的暗探的必要了。

    不管是大秦的赢炎,还是大明的崇祯皇帝,都有着属于皇帝专属的暗探,负责打听天下各地的事情。

    这样,皇帝才能够坐在皇宫之中,就可以知道天下事。

    现在李治想要知道江南的动荡,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却只能是安排人去明察!

    不一会儿。

    长孙无忌等人急匆匆地走进了宣政殿。

    “江南的事情,你们可有听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想要第一时间听到这些消息,还是要去三省部门,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

    房仁欲送的是密信,担忧这件事情会被大臣给挡下来。

    也幸好,在这个时候的大唐时期,驿站的作用还是比较有作用的。

    不然,李治现在是不可能第一时间拿到这封密信。

    需要通过驿站层层传递,最后到了长安的官署内,官署以这些上报的紧急情况和事情影响的大小,做出判决。

    要是事情比较轻,他们就能够在上面做个标注,到时候,皇帝是不会看到这一个上报奏折。

    直接就转送去了司礼监,然后通过三省自己裁决。

    李治直接开口道:“扬州刺史房仁欲上报,睦州出现了水贼,他们聚众谋反,如今已经攻下了三座县城,正在攻打睦州。”

    “睦州防守薄弱,可能不过几天,就会被打下来。”

    “其他的各州已经是严加防守,但是担心这些贼子到时候势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所以请求朝廷支援。”

    李治说完之后,看向了这几位大臣。

    众人都思考了一下。

    最后还是程咬金上前,躬身说道:“陛下,些许水贼而已,就让俺老程带着人,去剿灭了他们!”

    褚遂良却站出来,说道:“程老将军,此事,臣以为还是要从长计议,您老如今可不能轻易出征。”

    “再加上,不过是一些水贼,臣以为,可以派遣李将军前往。”

    这李将军,也就是李绩的儿子李嗣业。

    此人在后来武昭仪称帝的时候,带兵反抗,最终被武昭仪给平定了。

    这时候,武昭仪已经在朝廷得势。

    不少的文臣武将都选择臣服,而武家也趁势崛起,笼络了不少人。

    再加上武昭仪培养出来的酷吏,杀了不少反抗的大臣,最终剩下来的,也都是软弱之人。

    李嗣业的清君侧,失败了。

    而如今,武昭仪被冷落,他自然不会走上谋反的道路。

    不过,李治却不想用此人。

    见到李治没有说话,长孙无忌就明白,自己的这个外甥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褚侍郎,李将军如今正在御卫营训练新兵,不久后,还要担任护送辎重去西北,支援边军,如何能够在这个时候离开大营?”

    褚遂良一听,就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便连忙说道:“是某思考不周。”

    而程咬金自然不甘了,直接上前,拎着褚遂良的领口,对着他喷道:“褚遂良,你这话什么意思?”

    “俺老程怎么就不能去剿匪了?你今儿个要是不解释清楚,俺老程就和你比划比划,看一看,俺老程还能否一战!”

    褚遂良自是不怕程咬金这般混账行为,对方也是粗中有细之人。

    自然不会在这宣政殿内殴打一朝廷命官。

    不过,他还是连忙赔不是,然后说着为程咬金好的话。

    李治直接严肃道:“行了!”

    “朕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江南之事,事关重大,大唐如今得到了高产农物,就要靠江南水乡来耕种,从而获得更多的粮食。”

    “所以朕不希望江南出事,小小一个水贼,又是如何在这太平盛世之下出现的?”

    “朕一定要查出一个一二三来!”

    众人连忙不再胡闹,同时,也赞同李治的决定,对于李治的人选,也不再过问。

    因为他们也看出来,李治这个决定,他们是不可能劝阻的了的。
………………………………

第四百五十章 启用王玄策

    “是他?!”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李治想要用的人,竟然是王玄策!

    先皇当年是如何驾崩的?!

    就是因为王玄策。

    此人说是从龟兹国那里得到了仙丹,带回到长安,献给了先皇。

    先皇服用之后,没几天就驾崩了。

    当时,王玄策也因此而获罪,是有几位大臣力保,再加上,王玄策在西域之地所做的那些事情。

    最终才免于死罪。

    对于很多大臣来说,他们都已经忘记了此人。

    然而,如今的陛下却要再一次征用。

    当真是打了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有言官,就开始弹劾。

    或许是一根筋的人。

    皇帝想要征用,难道还会在乎这点事情。

    再说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治直接把王玄策在西域,一人灭一国的功绩给摆出来了。

    以前,可能是他的疏忽。

    再加上王玄策此人敬献仙丹,害死了先皇。

    这个污名,不管如何,他都要背上。

    但是经过了仙师等人的指点。

    李治也想通了。

    作为一个帝王,他在朝堂上必须有能够甘愿作为一个孤臣的大臣。

    而王玄策此人就非常符合。

    他现在征用。

    王玄策必然会心存感恩,以后自然是会听话。

    而这个弹劾王玄策几大罪,特别是敬献仙丹,害死了先皇的罪责。

    看起来的确是罪不可恕。

    然而,李治则是用了李世民教导他的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王玄策乃大才之人,在西域可一人灭一国,对于江南之地的这种比较棘手的事情。

    自然是不在话下。

    况且,大唐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朝廷也正是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治理,才可让大唐建造千古盛世。

    朕劝天公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治就直接表明自己对于大才之人,只要是愿意将功赎过,只要是愿意再为大唐之盛世鞠躬尽瘁,他就可以不计前嫌。

    而这道圣旨。

    最终还是下下来了。

    远在地方上,有一些穷困潦倒的王玄策。

    在浑浑噩噩之中。

    接到了这份圣旨。

    那一刻,他愣住了,呆愣了好一会儿。

    才反应过来,连忙谢恩。

    自有羽林卫和传圣旨的太监一起,跟随洗漱了一番,换了新衣的王玄策,一路赶到了长安。

    休息了一日。

    就穿着官袍,随着百官走进了宣政殿。

    而所有人对王玄策的态度,却都有一些冷漠。

    他们也知道。

    陛下这是想要培养一个孤臣出来,一个盯着他们的大臣。

    再加上先皇的原因,也就没有人愿意和王玄策有什么交际。

    就算是长孙无忌等人,也都在疏远王玄策。

    不过。

    王玄策不在乎!

    当年他考取功名,本想要施展才华从而青史留名。

    可是谁知道。

    这大唐已经随着皇帝的老迈而进入了暮年。

    朝堂之上的官职,都是那些个贵勋和王公贵族把持。

    他根本就没办法挤进去。

    最终落得个出使西域的结局。

    他不认命!

    在西域也是搅弄风雨,一人带着几千人,灭了几次弹丸小国。

    虽然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国度。

    但是其中那也是凶险万分。

    王玄策都未能被击倒。

    他想要向上,想要成为真正的名臣!

    可是造化弄人。

    最终却落得个这样的结局。

    久不进朝堂,王玄策对于如今的局势,也并不明了。

    也只是在路上。

    听到了来自于太监的一些讲述,知道了大唐发生了什么事情。

    “臣王玄策,拜见陛下!”

    朝堂上。

    李治看着已经人到中年,有一些瘦弱的王玄策。

    “嗯,免礼。”

    王玄策起身站立在那里。

    就算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却也没有让他感受一丝的害怕。

    李治开口道:“如今大唐正是用人之事,当年之事,你确有罪过。”

    “不过,在仙境中,父皇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大唐的江南之地出现了逆贼,仙师也说过,你有着一人灭一国的能力。”

    “那朕就看看,你能不能平定这江南之地,能不能,将功赎过!”

    王玄策躬身施礼,说道:“陛下,臣知罪,这些年,也一直想要赎罪!”

    “多谢陛下,给臣一个赎罪的机会。”

    “且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平息这一次的逆贼,如若不成,便军法处置!”

    这就是军令状了。

    见此,李治还是很高兴的。

    他就是缺少这样的人才。

    这朝堂之上,的确有着很多相左之才。

    只不过,他们的心,并不是完全向着他这位帝王,也不是完全向着大唐。

    所以用起来。

    不称手!

    官员们见此,也没再说些什么。

    陛下启用王玄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看这位,是不是真的有那个能力。

    被仙师提点?

    当真就有那么大的能力吗?

    早朝之后。

    王玄策被太监带到了书房。

    李治单独召见了他。

    毕竟,江南的水,深不可测!

    “此番去江南之地,不仅仅是平定那些逆贼。”

    李治让人给王玄策倒了一杯从仙境中带回来的青茶,说道:“除此之外,朕想要知道,这一次,出现逆贼的原因是什么?”

    “仙师有言,这江南之地乃是鱼米之乡,物产非常丰富,乃是大唐最为富庶之地。”

    “江南熟,天下足!”

    “朕也不想,江南成为了别人的疆域,脱离了朝廷的掌控。”

    “如此太平盛世,怎么可能还会有百姓生活不下去,选择了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