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

第199章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99章

小说: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对辛弃疾、范成大、杨万里、朱熹、韩佗胄、陆游等才俊谆谆教导。

    或许,史家现在的做法,也能够说明一切。

    史家的史弥远、史弥忠和史嵩之,的确是有着大才,只不过,他们的心思不正。

    这样的人一旦进入朝堂,或许将会是下一个赵高、李斯之流。

    “右相,我们的人在金陵折损很大,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可能到时候就要被连根拔起。”

    “那时候,我们连个眼线都没了。”

    大理寺少卿找到了虞允文,这段时间,金陵也是动荡不已。

    史家利用自己在金陵的势力,把金陵给翻了个底朝天,抓住了不少有嫌疑之人。

    这些人,竟然直接就被抓起来,坑杀了。

    可以说,史家的人做事情,实在是太绝情,也太过无武断。

    不少人都被牵连其中,白白送了性命。

    虞允文让人给大理寺少卿送来一杯茶,说道:“仙师当年就有一言,杀一人而救天下,是为功。”

    “我们现在贸然出击,不知金陵的防御,也不知对方之武力,很有可能会被对方打一个措手不及。”

    “一旦他们找到了机会,舍弃金陵而南逃,到时候,这金陵可能就是第二个淮南城。”

    “我们可以防止淮南城被火器损伤,但是我们能够防得住金陵城吗?”

    大理寺少卿沉默了一会儿。

    “右相,下官明白了。”

    虞允文这才继续道:“我知晓,大理寺培养暗探不容易,他们乃是大宋的功臣,他们的死,我也有一些难受。”

    “都是大宋的子民,他们还一直隐藏在暗中,给大宋的安稳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没有这些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地方上发生了什么。”

    “或许,连史家在江南之地的所作所为,都不知道,就是一个睁眼瞎。”

    “只是,和金陵的几十万百姓生死相比,我只能选择后者。”

    虞允文说完之后,也是沉默了一会儿。

    这才让人拿出地图来。

    “你也看一看,这是范成大等人的路线,根据他们的消息,有人派出了两万人马,阻挡他们进入临安。”

    “史家也看出来了,一旦范成大进入临安,就相当于是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如果再以三面包围,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我想要看一看,他们对范成大,能够出多少兵力,有多大的实力。”

    “官家已经得到折子,派遣了岳云小将军前往支援范成大的钦差大军。”

    “我们只要是稳住北地,不让史家从北地逃脱。”

    “等到清楚他们的实力,等到范成大等人进入临安,就开始缩小我们的包围,慢慢地逼近金陵。”

    “最为重要的是,要防止史家等人,拿着金陵的整个百姓作为要挟。”

    “……”

    虞允文的一席话,让大理寺少卿明白,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隐情。

    他还是太心急了。

    “是下臣的不是,没能顾全大局。”

    大理寺少卿躬身施礼,说道。

    虞允文扶起他,安慰道:“朝廷是不会亏待这些英雄,官家更不会亏待他们。”

    “等到此事过后,他们的名字,也必然会出现在大宋丰碑之上!”

    ……

    宣城外。

    辛弃疾看着不远处,那列队整齐的敌军。

    他的心中,只有一腔热血。

    攻入临安,北上金陵,抓住谋逆,平定叛乱!

    “杀!”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战争的号角响起。

    双方展开了一场血战。

    “轰!”

    他们都有着火器,一边奔袭,一边发出火器攻打对方。

    尘烟四起、遍地杀戮。

    辛弃疾带着人,直接杀出了一条血路。

    却被对方的死士,抱着火器,以鱼死网破的打法,给打退了回去。

    不过,对方的火炮之威力,还是比不上大宋的正规火炮。

    这可是来自于大明王朝的野战炮,威力之大,射程之远,非同一般。

    史弥远就算是有着高瞻远瞩,还能知晓一些特殊的历史。

    知道火器之强大,在作战之中的作用,比之骑兵过犹而不及。

    可是他没有很好的工匠,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火器图纸,打造的也都是大宋本就拥有的工艺,也就是原始的红衣大炮。

    威力不是很大,关键是射程并不是很远。

    仅仅能够打到宋军的前沿阵地,有时候,还可能落在了自己这边。

    也就是那些死士,抱着火器,冲上来,来了一个同归于尽。

    让宋军前线有一点儿奔溃。

    随着宋军的火炮落在敌军的火器阵地的时候,这一场战争,才出现了彻底的倾斜。

    “轰!”

    “轰!”

    叛军整个阵地都炸裂开来,后方直接乱了起来。

    而随着辛弃疾让盾牌队上前,挡住了那些死士,并且推进了自己的火炮阵地之后。

    叛军直接溃败了。

    站在后方的范成大,看着辛弃疾作战如此勇猛,并且指挥起来,也是运筹帷幄,这心中也是大为佩服。

    难怪四大帅都想要抢着要他,这位以后也定然会是镇守一方的帅才!

    随着敌军的溃败,躲进了宣城内。

    这一场战争才算是结束。

    而第三天,辛弃疾和岳云联手,仅仅是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拿下了宣城。

    整顿了一天的时间,他们就立即赶往临安。

    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根据密信,他们得知在临安,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他们利用西湖来操练,如今已经镇守在了大江上,就等着他们这些人。

    不仅如此,还有一支死士,不知道在何处,守着他们。

    然而,范成大、辛弃疾还有岳云等人,并没有害怕,不管敌人多么强大。

    他们还是勇往直前。

    几天后,在大江之上,和临安叛军交手。

    这第一战,因为对方的水军和岸上骑兵配合,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辛弃疾带人退到十里之后。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帝王之剑

    大宋也是有着水军的,并且还有了成建制的海军。

    如今正在齐鲁的海边,还有渤海湾一带,加急训练,适应海上的风浪。

    大宋的目标就是东边的那座岛。

    只不过,这一次巡视江南,因为这件突然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没能及时调动水军。

    临安的水军因为有着战船,装备了火器。

    能够对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

    关键是,他们防守整个大江,让他们无法渡江进入临安城。

    这些原本都是太湖水贼,在建炎年初的时候,就被岳飞给镇压收编了。

    后来,大宋北伐,无暇管理江南之地。

    而江南之地还要运送很多物资前往北地,支持大宋朝廷的北伐大业。

    也就造成了一部分人因为被江南世家大族的剥削,而流离失所。

    最终又成为了太湖的水贼。

    再后来,大宋展开了一次各地剿匪之战,清肃关内的整个风气。

    梁山泊的水贼张荣,早已经带着人马,抵抗金贼,后来成为了大宋的上将军。

    而其他地方的山贼或者是水贼,只能是成为一个徭役。

    他们很多都是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犯下了很大的罪孽,朝廷不可能还收编他们。

    而太湖的水贼,是被史家从中周旋,成为了槽帮。

    后来,史弥远开始布局,就组建了太湖水军,一直利用太湖这个地理位置,训练水军。

    他也也知道,大宋有着四大远征军,还有东海的海军。

    就算是以后隔江而治。

    他们也有可能被大宋的海军和大宋的远征军左右夹击,最后直接覆灭。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想隔江而治。

    他只想要在这个世上证明自己的才能,只想要下一盘棋。

    ……

    退后十里地。

    为的就是和江上的水军拉开距离。

    至于对方的骑兵,则是不足为虑,根本就打不过岳云带来的岳家军。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临安水军这个非常大的阻碍。

    “以水军打败水军,这是做好的策略,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水军。”

    岳云看着整个地域图,想要渡江进入临安,那江上的水军就必须要被拿下。

    不然,他们就只能隔江这么看着。

    “不,我们还有办法!”

    辛弃疾则是站出来,他指着庐州和鄂州,说道:“我们可以从这里借调渔船,然后组建水军。”

    “我们的火器比对方的火器要强大很多,到时候,并不需要在江上展开作战。”

    “只需要有船,就可以步步紧逼。”

    “他们的水军人数并不是很大,战船也并不是很坚固,一炮下去,就没了。”

    范成大看了看两地的距离,有一些疑惑道:“从庐州到这里,也需要差不多五天的路程,来回就是十天,关键是,我们怎么把那些船只从这运送到这里?”

    辛弃疾沉思了一下,说道:“用车,用人来拉动,不管如何,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也就在这时候。

    有人掀开营帐,走了进来。

    “大相公,官家送来信笺。”

    范成大打开一看,顿时喜上眉梢。

    “好,官家当真是圣明,竟然能够运筹帷幄,知道我们会有此难处。”

    “幼安,岳将军,你们也看看。”

    原来,赵辰早已经知道太湖水军的事情,他的暗探在当年就注意到了太湖的异样。

    那里本来是一个太湖,是一个景点,也是渔民的生存地。

    后来,却不明不白被掌控,任何人都不能靠近,传言是太湖有什么水怪,会伤人。

    暗探则是悄悄打探,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军营。

    赵辰也就知道,太湖那边有人居心不良。

    这也是为何他要开始巡视江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针对江南之地。

    根据暗探呈上来的消息,整个江南之地,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内地却已经不平静。

    在范成大等人要去临安的时候,赵辰就立即安排了朝廷镇守在江夏的水军前往支援。

    有了自己的水军,他们攻占临安,也就不费什么事情了。

    ……

    “官家,臣弹劾吏部侍郎林大中!”

    “此人乃是大宋最大的贪、官、污、吏,且犯下了不可饶恕之十大罪行!”

    杨万里在朝堂上,站出来,弹劾如今的大宋的吏部侍郎林大中。

    此人乃是进士出身。

    只不过,他真实的身份,是江南金陵麓山书院的学子。

    也是史弥远在朝堂上的眼线之一。

    这是赵辰在知晓了史家的布局之后,立即让暗探把当年的那些进士的出身,都调查了一次。

    发现了这位。

    林大中也是赵辰提拔的人,本来是想要培养成为自己的亲信。

    却不想,竟然是别人的眼线。

    随着杨万里陈述了林大中的十大罪行之后,赵辰则是对林大中问道:“爱卿,可有此事?”

    意思就是你愿认罪不。

    林大中站出来,不卑不亢,躬身说道:“臣,知罪!”

    他没什么好说的。

    早年为了求学,只能是去金陵的麓山书院。

    那里有着大儒教学,还是免费,管吃管住,在江南之地盛名已久。

    很多出身麓山书院的学子,如今都已经在各地为官,还有一些也在朝堂。

    他要是也能成为麓山书院的学子,以后的也应该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出路。

    只不过,随着在朝堂上为官几余宰。

    被朝堂上的风气感化,他也想要做一个好官,做一个能够为民请命,能够提出很多很多利国利民的策略。

    能够被史书所记载,能够进入大宋丰碑之上。

    可是,在后来史弥远的书信出现以后,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是身不由己了。

    朝堂上是一片轰然。

    他们本来都在商讨江南的事情,很多大臣也都想要从中获得一点利益。

    当然,也更想要让朝廷掌控江南之地。

    毕竟他们现在其实和大宋朝廷就是一体,江南之地的富足远超他们的想象!

    却突然出现了杨万里弹劾礼部侍郎林大中。

    这是要做什么?

    眼看着林大中被御前侍卫给拖下去,整个朝堂上的官员们,也都是低头不语。

    赵辰审视地看着这些大臣,他知道他们有着什么李党、明党、右相党、东宫党等等。

    他并没有因此生气和忌惮,因为他需要的是平衡,他们之间的争斗,也给了他这个大宋官家施以平衡的机会。

    一个吏部侍郎的倒下,必然要有另外一个吏部侍郎上位。
………………………………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朝阳群众

    这就是朝堂!

    帝王的确不喜欢什么党争,可是一个朝堂,来自于各地的官员,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

    他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向着朝廷,都是忠于官家。

    赵辰在清肃整个朝堂之上,关于江南之地的一些官员。

    但是却也不会因此,把整个江南之地的官员,都给扫出去,从此大宋朝廷再无江南之地的官员。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江南那么大的一个疆域,还是大宋的最为富足的地方。

    有着大宋最主要的一些基础保障。

    一个盐田,一个粮食、一个桑麻、一个桑蚕、一个渔业等等。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来,江南之地的重要。

    赵辰也就需要真正可以为江南的百姓们谋福利的官员,进入朝堂,可以很好地治理整个江南之地。

    这一次,虞允文还有范成大,就在密信之中,提到了几位江南的官员。

    赵辰打算提拔他们。

    “诸位爱卿,江南之事,想来你们已经有所耳闻。”

    “这事情也的确如你们所想的那样,景王、祁王、益王等八位王爷想要谋逆!”

    “朕这才派遣了右相虞允文前往江南之地,想要平叛,也想要借此机会整顿江南。”

    “我大宋如此广袤并且富足的江南之地,不能有一点儿的损失,更不能被那些乱臣贼子掌握在手中。”

    赵辰示意身边的太监。

    他们拿出了一些折子,里面都是记载关于江南之地的官员们,还有几位王爷以及这一次最主要的幕后之人—史家,他们在江南的所作所为。

    事无巨细,都有记载。

    这些大臣们看了之后,一个一个都是震惊不已。

    是真的震惊了。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宋应该是比当年的丰享豫大还要繁华昌盛。

    这已经是四海臣服了啊。

    大宋的远征军,现在就都已经到了当年大唐的疆域之外,可以说,整个东土都快要成为大宋的天下了。

    而关内已经出现了很多重城,汴京城都扩建了三次,比以前还要繁华,还要强盛。

    怎么突然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南方竟然已经开战了!

    还有,那些个乱臣贼子,竟然拥有火器,还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晴天霹雳啊!

    他们以为,大宋如今如此强盛,应该是一片歌舞升平才是。

    他们平日里,那都已经是载歌载舞,一直在粉饰这盛世王朝,总觉得自己在其中,出了一份大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