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

第196章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96章

小说: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看来,你对我还心存戒心,只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你觉得我们还有退路吗?”

    “我想要做什么?”

    “我只是想要看一看,那个仙师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大宋太强了。”

    “以前的大宋能够丰享豫大,官员们的升迁只需要动一动宝库,就能够解决。”

    “而如今,需要的是科考,需要的是功绩!”

    “要么,随军出征,立下泼天的功劳,才可光耀门楣,进入朝堂。”

    “要么就是从一个知府开始做起,治理一方有功。”

    “这样严苛的制度,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不公道了,我想要打破他。”

    “大宋就应该回道以前,就应该以空孔圣人为尊!”

    “你看看现在,一个工匠,造出来一辆车,就得到了官家的赏识。”

    “邸报之上,大肆款赞,几乎是天下人人都知道这个工匠。”

    “他不过是一个工匠而已啊!”

    “本官治理一地那么多年,兢兢业业,为了让当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做了多少事情,受了多少罪?”

    “官家却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过我史弥远的名吧?”

    “所以我想要让你们坐在那个位置上,我想要回到以前的大宋,有错吗?”

    史弥远的一番话,让整个厅堂都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

    景王站出来,说道:“大家都已经在一条船上了,就不要这么伤了和气。”

    “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就应该商量对策。”

    “那大理寺的人,还是有些能耐的,我们最近就不要招摇了。”

    “你们也要约束好自己的人,特别是几个纨绔后辈,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朝廷的禁军既然来了,这件事情差不多就是鱼死网破。”

    “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好准备,不要到时候临阵脱逃,又或者是背叛了我们。”

    “你们可明白?”

    其他几位王爷互相看了看,便回道:“那就以老六你说的来。”

    史弥远这才继续开口,说明了现在的情况。

    江南的四大家族,是知道这新登基的官家,要把控整个江南。

    他们以后的好日子可能就要到头了。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跟着八大王一起搏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当然,在结局还未定下来之前,他们其实也有着其他的准备。

    要留下自己的家底,不能把所有的宝,都压在八大王的身上,一旦八大王失败了,那他们可就亏大了。

    能够成为世家大族,其实就在于这种关键时刻,可以四处押宝。

    最后不管谁赢了。

    他们世家大族都有可能再一次崛起,继续成为这大家族。

    而除此之外,还有金陵的防卫,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金陵的守备也都是自己人。

    这还不够。

    他们必须拥有一只火器营,这样一来,才能挡住禁军。

    到时候,再派遣死士上前,一路利用火器轰开汴京城的大门,杀死皇帝。

    这样才算是成功。

    而且,他们的速度还要快,慢了的话,一旦四大帅得到消息,直接回援。

    他们必然失败。

    而杀了皇帝,那四大帅还能怎么样?

    他们完全可以立即安排人登基,然后继承大典,让这些大臣等人都被迫承认。

    他们可是宋徽宗之子,也都是赵氏黄祖纯正的血脉。

    其中好几位,也都是宋徽宗赵佶的嫡子,也完全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

    会画大饼的史弥远,就这样给八大王画了一个大大的饼。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处放火

    要说景王这些人有些愚蠢吧。

    他们似乎也知道史弥远并不是真心帮助他们,这一点,他们是看得出来的。

    可是,说他们不愚蠢吧?

    却一直都是听从史弥远的话,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一点儿也没有防备之心。

    到现在,完全可以培养自己的人。

    也完全可以立即自己的身份,利用史弥远利用他们的名声来做一些事情。

    他们却不知道从何做起。

    听了史弥远的大饼之后,也就心甘情愿,继续享受史弥远带给他们的酒醉灯谜的生活。

    夜夜笙箫,好不快活。

    安慰了一下八个王爷之后,史弥远就来到了自己的府邸。

    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最开始的谈笑风生。

    “这一次,主持平叛的主帅,不是别人,就是当朝的右相虞允文。”

    “此人,不好对付啊!”

    在史弥远的书房内,还有好几位门客。

    这些人,也都是怀才不遇,当年没能科考成为进士,只好另谋生路。

    史弥远点点头,说道:“虞允文此人是进入过仙境的人,早年也跟随四大帅南征北战,立下过一些功劳,乃是一个能文能武之人。”

    “这样一个人,的确有一些不好对付。”

    “不过嘛,他一个右相,带着兵马来平叛,也不是完全就没有一点儿弱点。”

    “赵辰这位官家年少,这些年来,朝堂上看起来也是清明和睦。”

    “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怎么可能会看着虞允文成为一个权势滔天的右相?”

    史弥远说完这些之后。

    对身边的一个谋士问道:“四大家准备的如何了?”

    谋士回道:“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那禁军南下,他们在淮南、庐州都已经安排了人手,并且也准备了不少的火器。”

    “这样应该可以拖上一段时间,而且,也可以把这件事情闹大。”

    史弥远听完,沉思了一会儿。

    “此事之大,尔等心中也应该清楚,我们是在和谁斗法,虞允文还有赵辰,也不过是一个过河之卒。”

    “但是他们的势力,也已经让我们有一些不好招架。”

    “所以,一定要慎重,我不想出现一点儿意外,导致我们的计划全完!”

    众人连忙抱拳施礼,说道:“请主公放心,我们一定会小心翼翼,为主公赴蹈汤火!”

    ……

    鄂州。

    范成大总算是稳定了鄂州的局面。

    抓捕了不少的富商,总要有一个交代。

    而抄家所得,自然是直接送去了汴京上交,这是非常大的一笔收入。

    不仅如此。

    还有这些富商豪族所拥有的田产,也是需要交付,不过一部分,还是要还给那些百姓。

    本来这田产之中就有不少是属于他们的,只不过,当年那些人为了霸占他们的田产,做出了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抄了家,分了田产,安顿了一些从黑工厂救出来的工人们。

    还审理了不少的冤假错案。

    已经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这一个多月期间,在汴京城修养的差不多的辛弃疾,也回到了鄂州。

    而随行的还有一些朝廷的官员,更有一支精锐的禁军。

    在鄂州的局势得到了很有效的控制,朝廷补充的官员也到了之后。

    范成大才带着辛弃疾等人,一起离开了鄂州。

    他么下一个目标,本来是江都。

    但是江南之地的形势现在已经是非常复杂了,有王爷竟然想要谋反。

    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查到,这些王爷到底在什么地方。

    贾似道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都交代了。

    八个王爷。

    然而大理寺的人去了这些王爷的封地,发现这些王爷并不在自己的封地。

    小小一片封地,比县城还要小。

    王爷就住在庄园里面,也就是一个乡野村夫差不多。

    可能,这些王爷也的确是大宋史上待遇比较差的王爷了。

    可是当年靖康之难,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言的灾难,更是皇室的灾难,却也是皇室的锅。

    赵构不尊二圣,那自然不会给自己的这些兄弟们多好的待遇。

    不然,大宋的那些个百姓,也就不愿意了。

    当年,他们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故土,又有多少人,是被金贼给俘虏了。

    为何回到了大宋,这些皇子可以过上很好的日子,他们却还要继续背负金贼南下的痛苦而痛苦地活着。

    让王爷们过这样的日子,也算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了。

    王爷们没有在自己的封地,而封地内的庄园,却不似一个乡野村夫可以建造出来的。

    占地面积就非常大,还是几进几出的院子。

    院子里面的佣人也不少。

    看起来,那已经是一个大地主,是一个豪族了。

    已经到了淮南城的虞允文,看着手中的密报,蹙眉思索着。

    王爷们不在封地。

    那就说明,贾似道被抓之后,他们就已经警觉了。

    现在肯定是都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

    所以关键的就是找到他们的人,还要把他们的势力连根拔起。

    彻底消除这些王爷带来的影响。

    而虞允文到淮南城的第一时间,也就开始调查,这个淮南的州长,是否也是一个贪、官、污、吏。

    整个江南之地,都可能要被从新翻一遍。

    把大部分的那些个重要位置上的官员,也都要调查一遍。

    一旦有罪行,那就直接罢官处置。

    然后派遣新的官员前来,这样才可以防止被那些个王爷渗透了的江南,成为他们的领地。

    “轰!”

    就在虞允文坐镇营帐内,看着密信,在思索的时候。

    淮南城内,发生了一场炸裂。

    “快,派遣人去城内查探,让大家严加防备,一旦发现有可疑之人,直接出手!”

    虞允文立即站起来,让将士们严加防守。

    敌人有火器。

    还在这个时候用上了,肯定是想要吸引他们的注意。

    还要扰乱他们的视线。

    这是虞允文第一时间想到的。

    不到一会儿。

    他就接到了消息,敌人竟然在淮南城的府衙内,放了火器。

    整个府衙都被炸没了。

    淮南知府、吏部员外郎,还有十几个衙役,也都死在了这一场突袭中。

    虞允文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立即派遣人,守住整个淮南城,不能放一个人出去,所有人想要离开淮南城,都必须盘缠,谁要是违反,直接格杀勿论!”

    敌人在暗处,他们在明处。

    虞允文现在不能离开这个军营,对方肯定也是冲着他来的。

    杀死一个朝廷右相。

    杀死一个平叛的大帅,对于敌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功劳。

    他不能以身犯险。

    而虞允文也很快就想到了,该如何引蛇出洞。

    躲在暗处虽然难防。

    可是对方不可能放着他这个好大的人头,好大的功劳不取。

    虞允文立即叫来了自己的副将,开始分析这件事情的始末。

    而在庐州。

    范成大和辛弃疾也同样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庐州的府衙,被突袭了。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所顾忌

    淮南城的州长第一时间就安排人,巡逻淮南城的各处,然后又是配合虞允文的兵马,守住整个淮南城。

    而这位州长乃是史嵩之,正是史弥远的侄子。

    也是大宋绍兴时期的进士,在外颇有一些美名,算得上是一个正直君子。

    史嵩之安顿好了淮南城之后,则是带着人,来到城外军营,想要拜见虞允文。

    在虞允文到达淮南的时候,他就带着百官迎接。

    可惜,虞允文只是住在军营,并且也是在军营外,组建了一个营帐。

    给这淮南的官员们说道了一番当今朝廷的一些主账,官家为何要巡视江南。

    也就是稍微安定了一下这些淮南的官员们。

    而史嵩之却清楚。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叔父,做了惊天动地之举。

    作为一家人。

    他现在能做的,那只能是跟着史弥远一起谋逆。

    不然,到时候史弥远失败。

    连累的还是整个史家。

    当然,在史嵩之的心中,他又何尝不想位高权重,又何尝不想动动手,就能决定别人的生死?

    听到史嵩之能够很快就稳定了淮南城,并且开始调查这件事情。

    虞允文认为此人应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官员。

    不过,在他的人没有彻底摸清楚淮南的状况,他是不会下最后的决断。

    在大宋官场这么多年。

    虞允文能够相信的,那就是仙师所提点的那些大才者。

    他们绝对有一颗赤子之心,也是可以相信的人。

    不过,对方在这个时候,想要见自己,那自然是商讨关于早上的火器事件。

    虞允文不可能还把人拒之门外。

    “下官史嵩之,拜见右相!”

    虞允文上前扶起史嵩之,然后退后,问道:“我早就对你这位淮南州长有所耳闻,当年,乃是科举的三甲进士。”

    “这些年把淮南之地治理的非常好,也算是一位大才之人。”

    史嵩之连忙谦虚地说道:“右相谬赞,下官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右相,今日淮南城内……。”

    虞允文开口道:“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你就只用安稳好淮南城内的百姓就好。”

    “早上的火器事件,你就对外宣称,是不小心走了水。”

    史嵩之躬身回道:“喏。”

    虞允文继续道:“午后,我们会继续行军,此番要前往临安,那火器之事,你不必知道太多。”

    “等我的大军走了之后,淮南城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史嵩之再一次躬身施礼。

    虞允文则是继续问了一些,淮南城的最近的情况,还有早上的火器的威力,对百姓造成的伤害等等。

    最后,则是让史嵩之离开了军营。

    等到午后,将士们都已经吃完了饭,他才带着大军,继续南下。

    这还没走多远。

    就在一片丘陵之地,被埋伏了一波。

    前面有着斥候,可惜没能发现埋伏在丘陵后面的死士。

    或许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上战场,在他们看来,自己这一万禁军在关内,那绝对是无敌的存在,别人是不太敢在这个时候,偷袭他们。

    斥候未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导致的结果便是先锋部队被埋伏了一波。

    对方投了不少的火器,然后三千死士上前。

    采用了同归于尽的方式,让虞允文的先锋队,伤亡有一些大。

    虞允文不得不停下来。

    “来人,把斥候压上来,重打三十军杖!”

    这件事情,必须有一个交代。

    包括他自己,都未能想到这一点,造成了这样一次大的伤亡,他这个主帅,也是有责任的。

    “右相,十二个斥候,都在敌人的偷袭中,战死了。”

    虞允文气的直接抽了一鞭子。

    “对方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隐蔽,还要残忍,刚刚的偷袭,便是给我们敲了一个狠狠的警钟!”

    “各位,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不得松懈,一旦疏忽,这张将军便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虞允文立即开始重新布阵,不仅如此,派出了更多的斥候。

    还安排了大理寺的人。

    刚刚的埋伏,对方用了三千余死士,这还不算什么,还有那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