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冬季太过于寒冷,才放弃在那里建立边城。”
“而上将军吴玠,更是带着吴家军穿过了西域,到了传闻中的西部草原。”
“以仙师之言,这天下很大。”
“可是,有人却总是把目光盯在这大宋关内,欺软怕硬、抢占田地、毁人生计、目无王法。”
范成大拿出一份密信,上面记载着鄂州的州长,私自勾结鄂州的商贾,建立了不少私人工厂,然后抓捕很多平民百姓,关进了那些个工厂内,让他们暗无天日地生产。
整个鄂州的经济之所以看起来很不错,就是因为这些个商贾赚取了很多钱财。
鄂州的州长也可以给朝廷的户部上供不少赋税,还可以打造水泥官道、兴修水利等等。
做出了不少的功绩出来,看起来,当真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也是一个大才之人。
赵辰本来是想要提拔此人,让他进入朝堂,担任户部员外郎。
结果,心中一动。
仙师有过指点,地方上的官员,想要重用他,就必须要先调查他的底细。
不管是被他提点的人才,还是那些没有被提点的人才。
人心不可估量。
原本的大才,也可能遭受不住金钱和功名利禄的诱惑。
更又可能,会被官商、世家大族、豪绅等这个大染缸,给污染了。
这也就有了范成大手中的密信。
辛弃疾看完之后。
直接一拍坐下太师椅,那椅子把,竟然直接断开了。
这一看,就是练家子。
“当这是罪不可恕!”
他未曾想到,看起来这么繁华的鄂州,其看不到的地方,竟然是如此的黑暗。
范成大看了看地上断了的椅子把,再看了看辛弃疾。
心中觉得,以后不能和这人挨得太近。
“幼安,这上面,描述的不过是只言片语,真正的实情,需要我们自己全面地去调查。”
辛弃疾点点头,说道:“范相公,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辛弃疾绝无二话!”
范成大这才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如今这情况,在他们进入鄂州城的时候,就已经被那个州长给盯上了。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这个州长的监视之下。
而范成大其实也是有意为之,因为这样,他才能够让那个州长安心。
他也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逛完了黄鹤楼,范成大继续带着人,巡视鄂州城的其他地方。
在鄂州宣政的带领下,视察了鄂州的四大工厂,第一个便是鄂州水泥。
这个生产量是非常大的,用来整个鄂州之地的水利工程,还有道路建设。
除此之外,便是向外销售。
这个销售的收益,大部分都进入了大宋户部的鄂州分部,也就是鄂州户部员外郎手中。
鄂州的以工代赈需要的钱财,是鄂州工部写好账簿,然后打好折子。
鄂州的户部才会给钱。
说白了。
不管是大秦,还是大明的崇祯,八大王朝现在都开始设立从上至下的官署。
也设立了州、郡、县的三级管理制度。
朝中的工部管理来自于三十几个州的工部,各州工部管理郡县的工部。
这种治理制度,也算是一个非常集权的制度。
层级分明、职责分明、权责分明、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只不过,一旦整个地方的高层都开始贪墨起来,那整个地方上的官员,可能也都出现了问题。
就如同现在。
范成大不管去什么地方,都会有官员跟着。
看起来是给他讲解,其实是为了监督他,不让他接触那些想要拦路伸冤的百姓。
也想要用这种方式,让范成大知难而退。
至于贿赂。
鄂州的州长早已经做了,可惜,范成大在最开始就拒绝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奸臣贾似道
贾似道对身边的员外郎问道:“那钦差们,今儿天去了什么地方?”
员外郎李焘躬身回道:“宪公,钦差们去了南山工厂,对规模非常大的南山工厂称赞不已,后来就去了汉正街,之后回去休息了。”
“下午,乃是吏部的官员们,陪着钦差去了鄂州府衙,查看了卷宗。”
李焘说完之后,看了看贾似道的神情,便有一些对钦差感到不屑,躬身说道:“宪公,在下官看来,这些个钦差都是一些少年官,太过于年轻了,也不过是诗词歌赋写得好罢了。”
“来了鄂州之后,也并没什么作为,连那鄂州富商张天宝都置之不理。”
“这样的钦差,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
贾似道转身盯着李焘,眼神中带着一些凝重,还有一些气愤。
李焘见此,顿时心中一慌,连忙说道:“宪公,下官……,下官觉得不必如此忧心忡忡。”
贾似道一甩衣袖,转身坐了下来。
“你倘若真的只把他们当做是只会写诗词歌赋的少年郎,那你现在就可以直接辞官,或者是逃走,离开鄂州。”
李焘更慌了,连忙跪下来,求饶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下官一定好生地盯着他们,不让他们有敢对于宪公不利的事情。”
贾似道却又很平静的地说道:“对我不利?正是笑话,我乃绍兴年的登科进士,从郧阳知府到现在的鄂州州长,一直都是为民请命、两袖清风!”
“德澡啊,鄂州的情况,你可是明白的,我们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这条大船一旦翻了,我们谁都跑不掉!”
李焘心中对贾似道说自己两袖清风的话,非常的鄙视和不屑。
你要是两袖清风,那我岂不是百姓的青天大老爷?
就你那袖子里,这些年来,不知道装了多少百姓的民脂民膏,都用来给自己的前途铺路了。
你做的那些事情,以为谁都不知道?
其实,这小小一个衙役,可能都听说了你的那些事情。
但是贾似道的后面一句话说的不错,他们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
只能保证这条船不会翻。
“宪公说的极是,下官明白,下官一定不会让这条船翻了,我们还想要支持宪公进入朝堂,以后,也好照拂我们这些人。”
“那钦差们如今并无什么作为,不过,下官还是让人一路看着他们,稍有风吹草动,我们都会知道。”
贾似道点点头,说道:“德澡,你要记住,这范成大和辛弃疾,乃是被仙师提点的大才者。”
“仙师乃何等身份,又是何等能力,你应该清楚。”
“当年,那凌云阁二十四功臣,也只有十二位进入了仙境,被仙师提点和看重。”
“到如今,也只有这十二位功臣,还活着。”
“那中兴四帅,如今还能继续远征,身子骨可要比常人还要硬朗,堪称是老不死。”
“所以能被仙师提点的大才者,必然不会碌碌无为之人。”
“你们一定要小心应对,一旦有什么对我们不利的地方,就立即想办法,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直接动手。”
“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李焘连忙回道:“宪公放心,下官明白该怎么做。”
这件事情,也是在当初听到了朝廷要对江南动手之后,便立即商量出来的对策。
一旦真的要危害到他们自身的时候,便鱼死网破。
如果可以应对过去,那就走一步,看一步。
贾似道挥挥手,让李焘退下去了。
不过一会儿。
贾府的管家贾廉走了进来。
“老爷,这是白鸽传来的密信。”
贾似道接过,打开一看,便微微皱眉。
“告诉白鸽,一定要查到这个辛弃疾在离开驿馆之后,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
贾廉有一些为难,回道:“白鸽已经说了,他亲自跟过去的,可是对方在街道的角落,转眼利用假身,骗过了他们,跟丢了。”
贾似道心中已经预感到了情况不妙。
然而这个时候,还不到鱼死网破的时候。
对方既然知道他们一直盯着,那应该会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暗中调查。
那至于能够查到什么?
那就要看,对方下一步棋应该怎么走了。
贾似道思考了一会儿,便吩咐道:“让白鸽撤回来,不用跟着了,既然他们利用了假身,就说明他的跟踪,也已经被发现了。”
“盯着那个范成大,一旦棋局有变,此人就是我们最后的保命之物。”
贾廉躬身施礼,退了出去。
贾似道的内心却还是不能平静,当年他好不容易成为登科进士。
本来是想要趁着赵构还在,想办法投其所好,慢慢地进入朝堂,然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没有想到,就在他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在元宵节那一天,献出祥瑞,吹捧赵构这位高宗皇帝的丰功伟绩,顺带吹捧一下仙师。
在汴京城建立一座非常大的仙师石像,请求赵构泰山封禅的时候。
这朝堂突然出现了变故。
赵构退位让贤。
赵辰登基为帝。
直接打了贾似道一个措手不及。
他只好利用最后手中的一点资源,成为了地方上的知府,然后又一路一路到了如今的州长。
再过一段时间,只要是上面打点好了。
他就能够荣升为户部侍郎,直接进入朝堂。
可是没有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赵辰这位官家竟然来了一个巡视江南。
那他以前所做的那些个事情,岂不是全部都要暴露了?
这也是贾似道最为担心的地方。
鄂州驿馆内。
辛弃疾看着驿馆外面的那些个商贩,其中有几个,眼神时不时地瞟向驿馆。
“已经有了一些线索,可以有人证证明,这鄂州的知府王同伟当年为了给那些富商们脱罪,收了不少的钱财,审理了十几宗的冤案。”
“我们只要是找到这些蒙冤之人,就可以帮他们伸冤,然后抓住王同伟,再以他为突破口。”
“王同伟必然知道这鄂州州长贾似道的一些过往和违反乱纪之事。”
范成大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情可行,不过,一定要谨慎,特别是对那些个蒙冤之人的保护。”
“贾似道这些人,肯定是不愿意让他们还活着,成为他们的威胁。”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我的唾沫已经忍耐不住
“老爷,白鸽的密信。”
贾似道立即接过,打开密信一看,顿时蹙眉。
他把密信丢进了火炉,此时虽然是开春之际,但是温度并未完全会暖。
密信被丢进火炉之后,瞬间就燃烧起来。
“告诉白鸽,不用管那些个人证,那些人可有可无,关键在于钦差的目标。”
老管家躬身施礼,退出去了。
他知道贾似道说的是什么意思,钦差辛弃疾找到那些人。
为的就是想要以这个为把柄,抓住鄂州的知府王同伟,然后通过王同伟来抓住贾似道。
他从后门出去,带着人去了菜市场,然后转而又去了胭脂铺子。
兜兜转转去了七八个地方。
最后回到了贾府。
……
辛弃疾听到属下的禀报,顿时一章拍烂了桌子。
“岂有此理!”
他恨不得直接暗中刺杀,杀了那鄂州的州长贾似道。
如此一来就可以一劳永逸。
但是他也明白,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让他自己丢了前程不说。
还不能彻底制止大宋地方上的官员们的腐败问题。
因为刺杀贾似道,只会让其他的官员们忌惮于刺杀,而不是大宋的律法。
只有用大宋的律法来制裁他们,才可以彰显大宋律法之严苛。
也可以让其他的官员们明白,一旦做出了违反乱纪之事,终究会被大宋的律法清算。
范成大也没有想到,对方做事情竟然如此的果断和大胆,公然杀害朝廷命官,还是在他们钦差的眼皮子底下。
这就是挑衅!
“幼安,稍安勿躁。”
辛弃疾深呼吸一口气,坐下来,分析道:“大相公,我的那些人,还是要保护好,并且要站出来。”
“把伸冤的事情进行到底,不能就因为王同伟死了,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范成大点点头,看来辛弃疾也不是一个鲁莽之人。
“说的不错,正合我意。”
辛弃疾继续道:“毕竟那王同伟的确是一个奸臣,而那些百姓也遭受了不白之冤,我们乃是官家钦点的巡视江南之钦差,对于这件事情就不能置身事外。”
“一来,可以让鄂州的其他百姓们知道我们的态度之坚决,对于贪、官、污、吏的惩处之心,到时候,也可迎来其他的百姓投靠和信任。”
“二来嘛,不能让一个贪、官因为被刺杀,就可以保留其名声,这对于其他的人来说,不公正。”
“第三也是想要将计就计,以王同伟被刺杀为由,继续调查。”
范成大看着辛弃疾,这才心锐诚服。
“当初离京之前,虞相私下里对我说,幼安你有大才,仙境中,仙师对于你的夸赞,可要多过我们。”
“最开始,我并未觉得,现在看来,你这是粗中有细,大智若愚。”
“此番抓捕贾似道,我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你继续对王同伟的清查,我这就去会一会那位州长,看一看,我们的对手,时许人也。”
辛弃疾抱拳道:“多谢范相公的夸赞,在下可不敢当也,只是想要尽自己一份力,让这天下多一些公正。”
“人生在世能几时,在下之所以求学,其实也是想要功名利禄,想要有所作为。”
范成大十分赞同地说道:“说得好,其实我们这些学子,谁不想成为中兴四相那样的人?”
“今时今日就是我们的机会,此番过后,我们必然会让天下人知晓我们!”
……
王同伟的府上。
范成大带着人走进,在王府其他几位长辈的陪同下,来到了灵堂上。
他微微躬身,祭拜了一下。
不过一会儿。
贾似道也来了。
两人似乎有着一些说不清楚的默契,在这个时候,相约在这个王同伟的府上相聚。
王同伟府上的那些个人,当即也是感激不已。
王同伟乃是当年秦桧那一家的亲戚,因为秦桧受到了一点儿牵连。
王同伟的父亲王本有一个侄儿,就是秦桧!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受到的影响也就变小了,王家二代有从商的,也有从政的。
王同伟凭借自身的能力,还有王家大房和三房的支持,成为了知县。
后来结识了贾似道,成为了好友。
这贾似道则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广结好友,最后更是利用这些人脉,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上。
只不过,一旦这些人成为了他的障碍,成为了他的威胁。
那他就只能是出手,除掉这个威胁。
这些年来,贾似道也是这么做的,才能坐上今日这个位置。
“范相公,近日来,可对这鄂州有何看法?”
贾似道和范成大两人先是打了照面,便坐在了雅堂内,喝着茶。
范成大回道:“物产丰富、工厂庞大、水利发达、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