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

第183章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83章

小说: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相对来说,大秦如今的发展,应该说是这八个王朝之中,发展的速度相对比较快,也比较稳定的一个王朝。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时间流速的问题。

    大秦的时间流速远远要高于其他的几个王朝,可能是因为当初始皇帝是第一个进入民宿,第一个开启时空之门的关系。

    楚风也想要弄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

    ……

    赢炎坐着大秦的第二条铁路,从咸阳宫到襄城。

    这一条铁路要比从咸阳宫到长安还要长很多,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两头开始修建。

    遇到了高山阻挡,就直接开山,火器在这个时候的用途也就体现出来了。

    大秦的技术还并不能做到建造一条隧道。

    虽然已经可以很好地运用水泥,并且也有工匠在没有经过指点的情况下,自己做出了很大的创新。

    这也使得大秦的工业更进一步。

    可要建造隧道,那就不是一步创新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很大的创新。

    所以只能是搬山,把整座大山从旁边搬走一部分。

    如此巨大的工程,也多亏了那些个远征军,从西洋等地运送来了很多奴隶。

    他们充当了大秦的免费劳动力,参与了这次的搬山计划。

    一路上,赢炎也见到了很多,还在进入收尾的工程,比如搬山填河之后,要开辟出来另外一条河道。

    那就要修理这河道,不让河水的冲刷,再一次影响到了铁路。

    真要说起来。

    大秦这个时候建造的铁路,那真的是非常实用,也是非常的结实。

    道路的两旁根本就不存在多高的山峰,从根源上杜绝了泥石流的出现。

    到了襄城。

    蒸汽火车缓缓地驶入襄城的车站,远远地就看见了非常高的仙师石像。

    这石像一共有九座。

    就分布在大秦的九州之地。

    大秦的关内现在只有三座,而其他的六座,都已经搬运到了西洋、南洋以及远东之地。

    在外面,赢炎也是市场派遣使者,去关外宣传大秦的国策,宣传仙师的无上圣人之心。

    乘坐了半天时间的火车,对于赢炎来说,并没有什么不适,毕竟这火车内的车厢,那也是装饰的比较豪华。

    “以后,大秦也将会越来越昌盛,有了蒸汽火车,便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始皇帝给他稍微科普了一下之后。

    赢炎就明白,自己到底是做出了多大的功业来,蒸汽火车的出现,也将会代表着什么。

    为此,赢炎也是准备举办一个大秦十大国家科技勋章人物奖励。

    以此来提升大秦的那些顶级工匠们的身份。

    这襄城,便是举办这个科技勋章人物奖励的地方,为的也是拉动这个中部都城的经济。

    咸阳城的发展已经非常好了,皇都之下,寸土寸金。

    长安城也成为了大秦的第一大工业都城,很多的工业技术,都是从这里研发出来的。

    关中有了这两座都城,便是代表着大秦的繁华和昌盛。

    而经过了大臣们的决策之后,赢炎开始让其他的都城,也拥有自己的一个能够盛名于天下的内容。

    就好比,襄城以后将会是那些顶级工匠们的荣誉之地。

    “奉天承运、仙师护佑,帝曰:……。”

    祭文之上,天道是第一位,而仙师便是第二位,之后这才是大秦的皇帝。

    在很多地方,仙师就是这天上的神明。

    除此之外,这世上就再无任何神明。

    很多的传说,在后来的传颂下,其大部分内容,也都是和仙师有关。

    这或许就是古人们的想象力。

    祭祀之后,赢炎亲自为大秦的十位顶级工匠,办法了他们的荣誉奖章。

    并且给了他们爵位,这已经算得上是无上荣耀了。

    每一个工匠都是感动不已,这一刻,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身为工匠的自豪。

    造蒸汽火车的工匠,不如一个卖茶叶的商人?!

    不!

    这在大秦是不可能的,商人犯了法,那结局只有一个。

    而获得了这勋章的工匠们,要是不小心犯了法,结局可能就说不清楚了。

    大秦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对于大秦的发展做出了绝大贡献的人。

    这便是赢炎的态度。

    ……

    大汉。

    已经人到古稀的汉武大帝刘彻。

    正在看着刘据对各地以工代赈的汇报,前期做的其实非常好。

    而后期,只能说中规中矩。

    放下了手中的册子。

    刘彻微微叹了一口气。

    有时候,他很是希望这个霍光能是自己的儿子,这样一来,他就不会担忧大汉的以后了。

    可惜,这世上很难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他能够得到仙师的器重,得到了仙师的电话,那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自然不可能还渴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聪明才干之人。

    “就怕他,掌控不了这样的大才之人啊!”

    刘彻的担心,自然是来自于他自己。

    这大汉的朝中,每一位大臣其实都有着自己的诉求,他们不可能一心一意地为了大汉,为了他这个大汉天子。

    就算是他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霍去病,都不会完完全全地向着他。

    可是最起码,他还是能够掌控这些臣子,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声令下,百官臣服。

    而刘据那性子,很容易就会被大臣们拿捏住。

    这样的皇帝对于大汉而言,并不好。

    可要说换人,他刘彻的几个儿子,又有哪个,是可以堪当重任?

    这才是刘彻比较郁闷的地方。
………………………………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两个时空的大宗交易

    在外监工了一年多的太子刘据,终于在年会之时,回到了长安城。

    一年的时间,刘据在外面从什么时候都是交给自己的东宫属官来做,到后来勉强的亲力亲为,也的确是学到了很多。

    但是人总是有着自己的劣根性,刘据也不例外。

    他并没有真的因此就变得聪慧过人,只不过是多了一些见识而已。

    “儿臣,参见父皇!”

    刘据恭恭敬敬地给刘彻施了一礼。

    一年不见。

    刘据的确是多了一些棱角,看起来清瘦了一些。

    刘彻回道:“起来吧,来人,给太子看座!”

    太监搬来了一把太师椅,椅子上,还放着羊绒的垫子。

    这羊绒也是产自于北地河套之地,那里的匈奴被卫青和霍去病,还有李广、李敢将士们,带着大军,以火炮之威,打的后撤。

    后来,也不敢南下侵犯大汉的边境。

    而汉武帝刘彻也是采取了楚风给他的指点,那就是以经济来控制这个北地蛮夷之族。

    想要彻底打败他们,是不太可能的。

    广袤的草原,他们想要逃跑,转眼之间就可以逃得无影无踪。

    除非大汉能够拥有非常多的大军,直接来一个地毯式的扫荡,可是不可能让这些将士们直接就常年驻守在草原之地。

    他们乃是汉民,并不是牧民,这百万大军,每一天都要吃穿用度,军饷的花费非常高。

    远远跟不上用经济来控制整个草原。

    就比如羊毛经济。

    “这一年多,你也巡视了大汉的一部分疆土,见到了这大汉的子民,过着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心中可有何想法?”

    刘彻直接开口问道。

    刘据稍微思考了一下,便回道:“父皇,儿臣见到的和当初在仙境之中,所听到的仙师之言,有着相似之处。”

    刘彻好奇了一下,心下想着,这太子似乎也不是那么的无用,最起码,他知道仙师之言。

    “说来听听。”

    刘据听到刘彻的话,见到刘彻的神情,心中便对霍光感激不尽。

    不愧是忠义之士,连这一点都想到了。

    “父皇,仙师当初有言,就算是再好的盛世之下,也难免会有贫富之差距。”

    “因为一个人的出身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不同,受到的教育更不同。”

    “所以才有了这天下的万民,形形色色的人。”

    “大汉如今看起来也的确比以前繁华很多,甚至是千古未有之盛世。”

    “但是儿臣看到的,却还是有不少的贫苦百姓,他们需要做着很多的脏活、累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一天都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劳累。”

    “而有一些人,却凭借着自己的见识,仅仅是从淮北买一些瓜果,到了淮南,就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从中赚取钱财。”

    “还有人建造工厂,让那些贫苦的百姓打工,自己只要把这些工人造出来的物品,以高价卖掉,就可以赚很多很多钱财。”

    “还有一些官员……。”

    一部分,是这一路上,霍光在刘据面前的解释,也算得上是霍光的见解。

    还有一部分,也算得上是他自己的见解。

    如此一来,才有了现在的刘据的策论,听起来,也很像是那么一会儿事儿。

    聪明如刘彻,自然也听出来,刘据这策论之中,哪一些是高论,哪一些,是刘据自己的肺腑之言。

    不过,不管如何,最起码,刘据这位大汉的太子,多少还是了解了民间之疾苦。

    刘彻说道:“嗯,仙师有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只有我们亲眼见到,才会生出自己的想法。”

    “你能够想到这些,也非常不错,下去休息一番吧,再过些时日,便是年会。”

    “到时候,你来主张一下。”

    刘据欣然领命。

    刘彻越是让他来做这些事情,也就越是可以提升他这个东宫太子之位。

    因为不管是管理以工代赈、巡视天下,还是主张大汉的一年一度的大朝会。

    都是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声望,并且和朝中的那些官员在明面上打交道。

    ……

    楚风看着青铜门研究院送来的几分汇报。

    里面是对于现在这八个王朝的一些预测和评估,也有对于如何构建这种交易的方法,以保证以后,青铜门研究院,可以在这些王朝中获取更大更多的资源。

    这也是上面的意思。

    楚风也清楚如今是一个资源比较短缺的时代,没了进口,市场经济并不会很好。

    所以也开始谋划,如何才能够建立大宗交易的方式。

    仅仅是每一次的几个大货车,根本就不太够,除非,可以延长时间。

    又或者是,可以开启两个时空的火车轨道对接。

    这样一来,每一次的青铜门开启,就可以获得一个火车的货物。

    而如今,能够建立火车轨道的便是大秦的赢炎还有大明的崇祯皇帝。

    楚风这般想着。

    便感觉到了脑海中青光的异动。

    祂竟然传来一条信息!?

    这是楚风完全没有想到的,为何不在一开始就直接给出这些权限?

    但是最起码,这一条信息,却能够解决他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

    青光显现。

    青铜门再一次被勾勒出来,这一次,却出现在了大秦的咸阳城的蒸汽火车的东站。

    不少百姓亲眼见证了仙门的降临。

    一时间,在大秦的咸阳城,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禁军第一时间出现,封锁了东站,不一会儿,赢炎带着大臣们,赶到了东站。

    他也没有想到,仙师竟然把仙门开在了东站。

    以前,可是一直在青铜殿外开启仙门。

    楚风带着人走了出来。

    第一眼见到的便是赢炎带着大秦的官员,守在外面,然后便是身穿黑甲的大秦武士。

    这东站的百姓,早已经被清退出去。

    “赢炎恭迎仙师!”

    楚风点点头,看了看东站,看了看火车轨道。

    “此次前来,是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做。”楚风开口道。

    赢炎躬身回答道:“任凭仙师吩咐。”

    在楚风的身后,是陆主任已经轨道专家,他们也是来测量大秦的轨道。

    回去之后,就要在民宿外,建立这样的轨道。

    民宿的院子,可能就要直接造出一条轨道来,平日里可以用石板铺着,等到要用的时候,再打开。

    ……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孙权最后的挣扎

    大秦的咸阳城外车站,当赢炎明白了仙师降临大秦的目的之后,暗自松了一口气。

    有了赢子戈这个前车之鉴,他总是觉得,仙师降临人间,那就准没什么好事儿。

    幸好,这一次,仙师是带着人来做生意的。

    对于大秦而言,反倒是一件好事儿。

    “仙师对大秦之恩,如泰山之高,大秦上上下下对仙师敬重如山,此生难忘。”

    楚风早就见到了大秦青铜殿外面的那一座非常高大的石像。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被人敬仰,那种高高在上还要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像是自己是这个世界之子一样。

    “我的恩情并不重要,万民之心、功德之力,大秦只要是能够一直保持稳定,一直在发展的路上。”

    “我自然会一直扶持下去。”

    赢炎明白楚风的话,他不是看在始皇帝的面子,也不是看在他赢炎的面子上,而是仙师自己许下的宏愿,或者说,仙家修行的手段。

    功德之力,这也是始皇帝当初私下里,和他提到过的。

    只不过,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功德之力,又该如何用功德之力。

    楚风顺带视察了一下大秦,得知赢炎在不久前,平定了西洋一些藩王的暴乱,心中也地这位当年扶苏培养出来的大秦接班人,有了些肯定。

    离开了大秦之后,青铜门研究院的人,就派遣来了国家工程队的人,在这里建设了一条带有一些高科技的铁路。

    铁路的上面,是具有电动控制的铁板,铁板的外层眼色和石砖一样。

    平日里,根本就看不出来什么,而一旦火车要开启,铁板就会被电动控制,然后分开,露出铁轨。

    这个造价比较高,但是对于如今的青铜门研究院来说,这样的工程建设,乃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后期的效益,要远远大于现在的投资。

    民宿外面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楚风去了市区,和李玉言温存了一段时间。

    又是一年多过去了。

    如今的李玉言已经成为了白驹科技的话事人,很多事情,都是她在一手把控。

    楚风时不时会提供一些科技,而如今有了青铜门研究院之后。

    白驹科技开始和国家研究院合作,成为了民营科技的霸主,却也有了更多的官方投资人。

    不过,楚风也不在乎,当盘子做的越来越大的时候。

    大家都想要这个盘子能够长期稳定,李玉言也不会出事儿,而李家也好,又或者是张家也罢,还是他这个楚家,也都能够稳定。

    他也好一心研究青铜门。

    ……

    建邺。

    孙权一个人坐在书房,天色已经越发昏暗,而他却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就在三天前,他的左膀右臂张松,去投靠了曹刘。

    他先是把自己最亲近的人,给秘密转移了出去,先行一步,到了荆州。

    然后自己则是趁着去九江慰问戍边的将士们的时候,竟然带着自己的亲信,去了荆州,从此一去不回。

    这对于整个江东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