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百姓安居乐业,又或者是天下还算是太平盛世。
这都是在杨善、杨士奇、杨浦等大臣的粉饰之下的大明,说他们是忠臣吧。
他们却又在欺骗皇帝,把大明粉饰的成为一个强大而又繁荣昌盛的天朝上国。
说他们是奸臣吧。
在有着一位朱瞻基、朱祁镇这样的皇帝在,他们却也能把大明治理的比较安定,而没有出现大的混乱。
要不是朱瞻基和朱祁镇两人没有和朱棣一样,一直在经略边关,防止蛮族。
可能大明真的还能延续国祚到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朱祁镇自然是不可能这个时候举起屠刀,杀向朝中的这些大臣。
这口气,他只能先咽下去。
等到朝会之后。
他才留下了杨士奇、杨善和杨浦三人,还有徐有贞、王直六部大臣。
“仙境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无法说清楚,不过,弘济、士奇等是跟着朕一起,进入了仙境的。”
“此番,我们也都得到了一些仙师的指点,知道了大明如今存在的弊病。”
“朕希望,你我君臣可以一起把大明治理的更加好,能够拥有大秦那样的盛世。”
“到时候,尔等也可名垂青史。”
朱祁镇在为自己以后能够施展自己的一些政策和想法,在拉拢这些大臣。
他不像是朱祁钰,直接用钱财来贿赂这些大臣。
仙师单独指点他的时候说了。
这些大臣没有几个是真的手脚干净,也是没有几个是真的忠心耿耿。
要说向着大明,可能也就只有于谦。
而其他人,也都是为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稳固,才会选择支持他这个帝王。
如果他想要已罪论处,完全就不用太费心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大明的朱元璋做的有多好,那就不必说了。
一个锦衣卫,当年那可是能够让婴儿都不敢哭泣的一个监察百官的官署。
结果到了如今却变成百官们拿捏皇帝的官署,完全就颠倒了。
在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朱祁镇自然不会要费尽心思来拉拢三杨等人。
你不做这些事情,有的是大臣来做。
到时候,升官加爵那就是别人了!
杨士奇等人看朱祁镇这个态度,就知道,这小皇帝不再是以前那个耳根子软的皇帝了。
仙师点化,当真是恐怖如斯!
仅仅是一夜之间,他们的小皇帝就变成了一个开始玩弄权术,玩弄人心的帝王。
真要是玩弄人心,可以说,手握九五之尊的权柄的朱祁镇。
那是绝对的存在。
就算是他是那传说中的大明战神朱祁镇。
可是有着楚风在,那他的观念就会慢慢地转变,慢慢地被打开自己的视野。
杨善率先躬身施礼,把以工代赈的任务给抢了过来。
杨士奇则是施礼道:“瓦剌这根刺,臣愿意为万岁爷拔了!”
朱祁镇看着杨士奇,说道:“你为兵部尚书,这理应是你的事情,朕随年轻气盛,但是有仙师指点,如今也知道,御驾亲征乃是不智之举。”
“所以抵御瓦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如若这瓦剌的大军要是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危。”
“朕……。”
朱祁镇安排那都是楚风教了一次的。
要是让他自己来想出这个安排,那是不太可能的。
既然是兵事上的事情,那就让兵部尚书,让那些武将来承担。
要是战事失利,那就继续派遣大军。
杨士奇被朱祁镇这一番话和眼神给刺激到了,直接说道:“如若瓦剌大军惊扰到了京师之地,臣愿以死谢罪!”
朱祁镇连忙说道:“士奇公说的什么话,朕还不希望你死,区区一个瓦剌大军而已,不足为虑。”
“朕还希望士奇公,你能够辅佐朕,建立和大秦一样的盛世。”
“让大明也成为日不落的天朝上国呢!”
杨士奇也为自己刚刚那冒失之言而后悔了,只不过,这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
心中不禁感觉到,被仙师指点了的万岁爷,那真的不再是以前的那位万岁爷了啊!
送走了三杨还有等六部尚书,朱祁镇这才让身边的太监曹吉祥去宣召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此人原本是被王振提携起来,当做是自己的亲信之人。
结果,这王振还没有彻底掌权,就被从仙门出来的朱祁镇给罢免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官职,打入天牢。
在朝堂上,马顺都是战战兢兢,生怕那些御史还有其他的官员借机弹劾他。
结果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
他忐忑地下了朝,刚回到家,喝了口奶水压压惊。
却不想,接到了曹吉祥的传话,让他进宫面圣。
“曹伴伴,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马顺献媚地说道:“曹伴伴,以后,我可就全仰仗你了。”
曹吉祥却没敢收,现在的万岁爷太陌生了,特别是朝堂上,说了大明如此多的弊病,其中就有贪、官、污、吏。
这个时候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明哲保身。
“咱家不兴这套,马指挥使还是别耗费心思了,今日之万岁爷,不是昔日之万岁爷,咱家也是自身难保。”
“马指挥使,还是跟咱家走一趟吧,别让万岁爷等着急了。”
………………………………
第三百六十八章 荀彧忠君,孔明妙计
“既得冀州,是不是应该要开始谋划荆州和江东之地了?”
徐晃对荀攸问道。
在他看来,如今大汉已经平定了冀州之乱。
是时候,要开始南下,收服荆州和江东之地,如此这大汉之江山,才会再一次一统。
荀攸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万事不可急,以如今仙师的意思。”
“我们需要巩固好这北地和汉中,并且趁着这个时候,磨合好国会之治。”
“我等以前都习惯于遵从天子,然后以三公九卿来治理天下。”
“如今这国会之治,乃是一个新的制度。”
“和以往的帝治有着很大的区别,谁都不是那个真正的至尊,却也有人,还是想要成为那个至尊。”
“所以在国会之治未能完全稳定下来之下,我们应该是不会南下了。”
荀攸说完,从外面走进来一人,正是荀彧。
“公达说的不错,只有在国会之治真的稳定下来,才会继续南下。”
“而那时,也将会是大汉王朝真正辉煌之时。”
要说如今这最为矛盾的人,可不仅仅是曹操和刘备,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荀彧。
受到过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的他,骨子里其实还是忠君报国,这君,那就是君王。
如今大汉却对天子那般,真的当真是一个九五之尊供着。
却不让天子对大汉的国策以及朝政插手,完全没有了话语权。
这一对于荀彧来说,真的是一件让他备受煎熬的事情。
荀攸其实也知道自己这个族兄的想法,只不过,在他看来,顺者昌,逆者亡。
如今天下大势在仙师,仙师说什么,那就做什么。
从这仙师出现之后的做派来看,那必然是向着天下万民的。
大汉指不定真的可以建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出来,他们也可能真的会名传千古。
至于忠君爱国,那已经不重要了。
“文若兄!”
两人连忙起身施礼,然后三人坐定。
他们如今也是这大汉国会中,一百员大臣其中之一,各自也都担任着比较重要的官职。
一个户部右尚书、一个吏部左尚书、一个大理寺卿左侍郎,在一百员的国会之中,他们属于第二阶梯的大臣。
第一阶梯,便是曹操和刘备两人。
然后按照他们两人各自所在的阵营,分出来这六部九卿,一共是十五个第二阶梯的官职,各自出了十五个谋士,形成了三十人的官署。
然后就是这十五个官职之下的官署所在的员外郎、侍郎等等,第三阶梯的官员。
最后便是都察院、御史台、廷尉府三个特殊官署。
一共加起来,差不多一百人的大汉国会的官员,一统治理整个大汉。
而他们如今拥有的疆土。
西南之地的汉中,南阳以北的地方,再加上兖州、徐州和冀州、青州等地。
也算是实力非常强大。
“公达,我知你的才能和那孔明不相上下,如今这局面,当真就没有挽回之可能吗?”
荀彧是已经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了。
对于大汉的感情,也在每一次面对刘协坐在那里,双眼无神,成为了一个呆滞的皇帝的那一刻,更加受到了很大的煎熬。
“文若兄,我知道你的想法,可是如今仙师在上,我等岂能忤逆仙师之指点?”
“况且,这大汉的安宁当真是来之不易啊!”
“如若没有仙师,我等还在四处为战,天下还在战火不断,百姓也是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忠君和安定,我选择后者。”
“仙师有言,天下大是分分合合,其原因就在于国策,皇权至上,一旦昏君掌权,奸臣当道,便是分崩离析之时。”
“到如今,我还铭记仙师之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荀彧听完,低头不语。
徐晃在一旁,也是叹了一口气,劝说道:“文若兄,天下大势不可逆。”
“以你只能,定当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之生活,此后也可盛名于天下,更能够名垂于青史。”
“为何就一定要执迷不悟呢?”
荀彧抬头看了看徐晃,又看了看荀攸。
这两人是他的好友,也是他们在国会上的小同盟,为的是自保。
可是他的心中就是有这样一道坎,很难迈过去。
……
“孔明,如今既然已经平定冀州,是不是应该修生养息,好生治理这北地山河?”
刘备看着从各处送来的情报,知晓了各地现在的状况。
就是一个词,穷苦。
就算是没了战火,百姓们依然过着穷苦的生活。
地方上,耕地少,流民多。
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还有山匪和强盗,以及流窜在各地的一些马匪。
只有一些都城的百姓,还稍微好一些,可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粮商把粮食死死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想要卖一个高价,发一笔财。
总之,从各地呈上来的情况看,不说很糟糕,却也不是那么的理想。
诸葛亮摇着扇子,回道:“修生养息和兼顾荆州和江东,是可以一起的。”
刘备露出疑惑的神情,问道:“为之奈何?”
诸葛亮似乎早已经胸有成竹,回道:“安民、练兵、离间,三计可解决主公之担忧。”
“地方上的百姓虽然穷苦,但是没了战争,那就可安心耕种,如今乃是夏季,秋收之后,也可秋种,不让田地荒着。”
“各地之流民,直接就安排在各地,让他们自己开垦田地出来,官府可以出资出人,帮助他们建立村落。”
“大秦能以伤兵来养天下,我大汉也可以。”
“除此之外便是练兵,各地出现了山匪和马匪,正好给了我们练兵的机会。”
“派遣新兵组成几个剿匪大军,清扫各地的山匪和马匪,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天下。”
“至于荆州和江东,也可以离间来防止他们联合。”
“当年,那孙坚死于江夏,后来孙策也死于江夏人之手,可以以此来断了孙权和刘表之联合。”
“而我等以利诱之,拉拢孙权和刘表,大肆宣扬一番,他们便互有猜疑,不敢为盟。”
刘备听完,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
第三百六十九章 马顺为刀,世人皆知
“指挥使马顺,拜见万岁爷爷,万岁爷安康!”
马顺随着曹吉祥一起进入了紫禁城,面见了坐在御书房内,看着奏折的朱祁镇。
其实,看什么奏折,也就是装个样子。
因为这个点了,真要是按照他的作息来说,要到了睡觉的时候了。
毕竟昨夜那是一夜未眠,回来之后,已经日上三竿。
再开了几个时辰的早朝,又私会了一下三杨,按照仙师和太祖的指点,来了一场激将表演。
这会儿,的确是疲惫不堪。
朱祁镇抬眼看了一下马顺,这是越看越发觉得此人是个下三滥。
“嗯。”
稍微冷哼了一声,就吓得那马顺是一个哆嗦,差一点儿就跪地叫冤了。
“听说,你和那王振比较近亲,能当上这锦衣卫的指挥使,那也是那王振的前后打点?”
这一句话,就真的吓得那马顺跪在地上了。
先是磕了几个头,然后抬眼,望着神色难辨的朱祁镇,叫冤道:“万岁爷明鉴啊!我对大明那是忠心耿耿,能够成为这锦衣卫的指挥使,也是万岁爷您的恩典!”
“我马顺生是万岁爷的人,死也是万岁爷的鬼,此生定然是不会对万岁爷有什么二心,如若我胆敢做了对不起万岁爷的事情来,就叫我天打五雷轰,此生都难安!”
朱祁镇看着急忙发誓的马顺,心下却越发觉得此人难当大任。
那能够进入仙境的各朝各代的大臣们,是何等正直忠诚,又是何等雄才伟略,处事不惊、遇事不慌!
真要是于谦站在自己的面前,面对自己这样的问话,那也应该可以不卑不亢吧?
再看看这马顺,真的是让人厌烦无比。
不过,太祖教了他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既然这锦衣卫指挥使也是一个无能之人。
那就让此人成为自己的刀,杀了那几个奸臣,然后再让他自己以死谢罪。
如此一来,才是这帝王权柄的最高明用法。
朱祁镇当时就表示,自己是真的学会了。
回来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用上这一招来试一试。
朱祁镇假装很是满意,点点头,说道:“很好,既然如此,那你就要拿出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样子来,当年太祖成立锦衣卫是何等辉煌!”
“如今再看看你那锦衣卫,乌烟瘴气犹如那城中乞丐一样。”
“仙师有言,锦衣卫应该是朕手中的一把刀,一把悬在百官头上的刀。”
“你敢不敢做朕手中的刀?”
马顺惊讶、欣喜、疑惑、惶恐地看着朱祁镇,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够有被万岁爷看重的这一天!
成为万岁爷手中的刀?
成为悬在百官头上的刀?
那他岂不是将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锦衣卫指挥使了?
这可是当初王振想要做,却一直没有做成功的事情啊!
“愿意!”
马顺激动地都要站起来了,直接跪着向前移动了三步,更加亲近于朱祁镇。
“臣愿意,此生愿为万岁爷做牛做马,更别说,做刀了!”
朱祁镇冷哼一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从查处王振开始,慢慢地监察百官!”
说完,丢个了马顺一个折子,上面写着,查处王振、清算家财、以充内帑。
这王振乃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那也是皇家的鹰犬,所以这家财自然也是他皇帝的。
这也是崇祯皇帝给他的建言。
马顺见此,也没有想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便欣然领命,表示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做的漂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