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

第166章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66章

小说: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的战争很快就打响了。

    这似乎是从天空中俯瞰了整个战场,从火炮齐鸣,再到火铳的声音。

    最开始,面对这些火炮,异族的骑兵大军,的确是受到了很大的波及。

    但是这火铳和火炮也并不是那么的充足,最后还是没能成功挡住这异族的大军。

    双方展开了对垒,厮杀声从青铜门内传过来。

    却并没有传出这个小院,似乎在这个时候,这个小院已经处在了另外一个时空,自成一个宇宙一样。

    楚风看到了那异族最后强攻入城,破门而入,直直接绑走了一个身穿皇袍的男子。

    之后则是大肆庆祝,高声欢呼,回到了自己的大营内。

    之后异族的大军犹如狼入羊群一般,从边关到了紫禁城外,攻打京师。

    而大明那边,出现了一位女子,身穿铠甲,开始指挥整个战场。

    面对异族的入侵,也并没有慌乱。

    指挥有度,让火铳队以及火炮队继续压阵,然后再以弓弩手干扰。

    倒是让异族人一时间难以上前。

    异族人见此,便直接把那个身穿皇袍的男子给推出来,此时的他,已经是蓬头垢面,神色凄惨苍凉。

    “陛下!”

    身穿铠甲的女子顿时挥手叫停了自己这边的将士们,神情激动而又悲痛。

    “喔喔……!”

    异族人再一次狂欢起来,似乎在庆祝自己这边,直接绑了大明的皇帝。

    之后的景象,则是这个异族人,押送着大明的皇帝,去扣城。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没有人打开城门!

    就算是他们的帝王被俘虏了,但是他们也明白,一旦城门被打开,城内的百姓就会遭受异族的烧杀抢掠,造成生灵涂炭。

    而面对这样的场景,异族的首领对这个自己俘虏的皇帝,也就不待见起来。

    时不时就要羞辱一下这个大明的皇帝。

    最后索性就用这个皇帝,换取了不少的钱财,并且全身而退,撤离了紫禁城。

    当青铜门的镜头再一次拉高,看到的则是烽火遍地的京都,异族所过之处,火光四起,惨叫连连,犹如人间地狱一般。

    楚风就像是在看一场纪录片,用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看完了对于这一场战争的记录。

    “明英宗朱祁镇?”

    楚风心下好奇,看了一半,他就已经确定这应该就是土木堡之战。

    前不久,还有一个影视剧,就拍了这一场战争。

    所以更加的熟悉。

    “皇帝是个好皇帝,只是可惜了啊,也是第二个崇祯,或许,崇祯就是流着此人之血脉,所以也是一样。”

    “想要开疆扩土,想要建功立业,想要让大明更加的强盛,想要抵御异族的入侵。”

    “结果却是失败告终,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或许那些个大臣和武将们自己,能够去解决这件事情。”

    楚风稍微感慨了一下。

    青铜门内的景象,也随着朱祁镇回到了大明紫禁城,再一次登基。

    完美谢幕。

    背景也慢慢地转变,最后定在了一个院子内。

    不一会儿,走进了青铜门,出现在这个院子中。

    其身后,一位身穿盛装的贵妇人,揣着手,走了进来,她的身边,则是一位年轻的帝王朱祁镇,在他们身后,跟着几位大臣。

    为首三人身穿红袍,年龄已经有一些老迈,却也有一种上位者的气质,贵不可言。

    在这三人后边,则是跟着一位同样身穿红衣的中年大臣,面相中正,器宇轩昂。

    “敢问这位先生,此乃何地?”

    贵妇人上前微微施礼,对楚风问道。

    在其身后,年轻的大明帝王朱祁镇,正在打量这一座民宿,看什么,都是那么的新奇。

    楚风背着手道:“相见便是一种缘分,今日,我就赐你们一个大机缘。”

    说完之后,伸手一指。

    “请看那青铜门!”

    楚风的心思一动,当初那种感觉又来了。

    而青铜门内的背景再一次改变,年轻的帝王朱祁镇出现在其中。

    顿时,站在院中的朱祁镇瞪着大大的眼睛,后退几步,被贵妇人搀扶住了。

    她其实也在恐慌,身子都有一些哆嗦。

    而那几位大臣和以及于谦,则是立即一边看着青铜门,一边后退,护着朱祁镇和孙太后两人。

    “不用害怕,这仙门之内,乃是你等的命运。”

    楚风出言解释了一下,稍微安抚了几人的情绪。

    很快,他们就被青铜门的影像给吸引了,先是三杨的结局,再接着,便是朱祁镇的亲征。

    然后就是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虏。

    接着是孙太后镇守京师,最终竭力营救朱祁镇,又促使朱祁镇再一次登基。

    而再一次登基的朱祁镇,则是以谋反之罪,杀死了于谦等大臣。

    自己最后也病死于床榻。

    再到最后文字说明,大明王朝存在的几位帝王,以至于最后被大清入关,攻占京师,改朝换代。

    “如何?”

    楚风在几人回头看向了他,欲言又止之时,开口问道。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中可有装下大明

    朱祁镇等人已经傻眼了。

    还是孙太后经历的多,这心理素质就是比较强。

    “高人宣召我等,想来,应该是想要指点我等,还请高人出手相助,我大明上下,必定感恩高人之圣恩。”

    “此后大明,愿意以高人为国师!”

    她的话立即让杨士奇、杨荣、杨浦三人醒悟过来,而于谦却立即思考,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还有这位眼前的高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他虽然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也从未在史书上见到过这样的记载。

    更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青光勾勒出来一座巍峨的青铜门,然后他们穿过了青铜门,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这里一切对于于谦来说,那都是陌生的。

    眼前的高人,以及高人身后的房屋,还有这小院的布局,停留在那边的高大铁器等等。

    “请高人出山,朕愿意从此奉高人为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朱祁镇也连忙在旁边施礼,心中更是激动不已。

    自己竟然见到了传说中的仙人?!

    从大明的皇宫,就能够直接来到了这里,并且还可以见到高人的未卜先知。

    刚刚那青铜门内的自己,遭受的那些苦难,他是一点儿都不想要再遭受一遍了。

    当然,对于朱祁镇来说,他最想要的,还是可以跟随高人一起寻仙问道。

    要是能够长生不老,那就更好了。

    孙太后却觉得自己的儿子朱祁镇说的话,实在是有损帝王胸襟,对方乃是高人,怎可一人之下?

    “皇儿,你应当奉高人为国师,此后多听高人之指点,壮大我大明之江山社稷。”

    “高人便犹如帝师,再加太子少师之位。”

    朱祁镇也意识到自己好像是说错了话,怎么能够一人之下呢?

    他可是要有求于高人的。

    “太后指教的是,朕孟浪了。”

    “高人……。”

    朱祁镇连忙认错,并且祈求着楚风,可以答应成为大明的国师,成为他的帝师。

    楚风背着手,对朱祁镇问道:“你的心中,装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还是修仙问道?”

    历史上,大明时期最喜欢修仙的皇帝,不是朱祁镇。

    可是楚风见过了如此多的皇帝,那里还不明白这些皇帝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这心中所想?

    当初第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就是始皇帝,也是第一个进来,第一个问出来的。

    后来的崇祯皇帝也悄悄打听过。

    至于刘彻、李世民,那更是不必说,也是想要长生不老之人。

    李世民晚年也是服用各种丹药,最后吃了王玄策献上去的“仙丹妙药”,吃完就嗝屁了。

    害的一人灭一国的人才,见此埋没了。

    所以楚风才有此一问,就是最开始便直接断了朱祁镇的修仙问道和长生不老的心思。

    朱祁镇愣了。

    几位大臣的心在这时候,也安定下来,静静地当一个旁观者。

    知道自己的死亡,乃是病死,而不是被陷害,又或者是被少年天子处死。

    他们其实就已经松了一口气,同时,又开始对这位高人的目的猜测起来。

    只有孙太后在那里着急,恨不得快速地替朱祁镇回答这个问题。

    然而她知道,这是高人在问朱祁镇,是想要知道朱祁镇的真正内心想法。

    她这个做母后的,根本就替代不了。

    “回高人,朕的心中装的自然是大明的江山社稷。”朱祁镇连忙回答道。

    孙太后在一旁暗自松了一口气。

    而几位大臣也是一样,他们也担心,朱祁镇直接回道寻仙问道,然后那高人就带着他去修仙了。

    那他们回去怎么交差,大明怕是要乱上一阵子了。

    他们自己的性命也不保啊!

    毕竟当初是他们支持朱祁镇登基称帝,继承了大明的皇位。

    要知道,先皇还有一个子嗣,郕王朱祁钰。

    而他们当初和朱祁钰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号,朱祁镇要是不会去了。

    那他们回去就要面临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了啊!

    楚风摇摇头,说道:“我并未从你的眼中看到大明的江山社稷。”

    这一句话,直接让孙太后心中一紧。

    三杨和于谦也是一样,有心想要上前为朱祁镇说点儿好话。

    不过楚风也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我在这里已经指点了七位帝王,大秦的始皇帝,大汉的汉武帝刘彻,东汉末年的刘备,大唐太宗李世民,大宋的高宗赵构。”

    “甚至是你们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你们看到的,大明末年的最后一位帝王崇祯。”

    “现在,我召见了身为大明帝王的你,为的是想要指点你,建立一个强盛无比、繁华盛世之大明。”

    众人抬头,看着站在台阶上的楚风,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他们听到了什么?

    高人不仅仅宣召了他们?!

    还有大秦的始皇帝,大汉的汉武帝,东汉末年的刘备,连大明的开国皇帝,都被宣召过?

    “那……那为何,史书上之记载,大秦二世而亡,刘备白帝城托孤?”

    朱祁镇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孙太后也对自己儿子问出了这个疑问,心中甚是欣慰,总算是不太傻。

    楚风回道:“因为他们改变的,是他们那个时空之中的历史,并不会影响你们。”

    “历史就是一个长河,它可以产生很多分叉,这一点,你们如今可能并不能理解。”

    “不过嘛。”

    “你们应该马上就可以见到你们的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了。”

    楚风话刚说完。

    那青铜门果然出现了一个身影,接着便是好几个人进入了青铜门内。

    赢炎见到孙太后还有朱祁镇等人的衣着,就觉得这些应该是新来的。

    “拜见仙师。”

    众人施礼。

    孙太后还有朱祁镇等人连忙让开了一个空间,站在了旁边。

    “此人乃是大秦之四世帝王,名为赢炎,这些乃是大秦如今的朝臣。”

    楚风为朱祁镇等人介绍了一下。

    然后对赢炎道:“这几位是我刚刚宣召的新人,也是大明王朝中的一位帝王,算起来,应该是朱元璋的第五世后人,名为朱祁镇。”

    赢炎和朱祁镇打了个招呼,说道:“你好。”

    朱祁镇背着手,挺着胸,提升了自己的气质,回道:“你好。”
………………………………

第三百六十章 不能给老朱家丢人

    看到朱祁镇这个样子。

    赢炎就觉得有点儿好笑,心中对于这位大明的皇帝朱祁镇,也就没了多少心思。

    在他看来,朱祁镇那就是毛都没长齐的牛犊。

    紧接着,进入仙境之中的便是大汉天子刘彻,身强体壮又挺着个肚子。

    这些年,刘协多少还是有一些发福了。

    要不是楚风提醒他,要坚持锻炼身体,还要控制饮食,不能太过于油腻。

    他怕是要要成为一个胖皇帝。

    其实身体肥胖对于有一些帝王来说,这正是映照了他们自己的身份和野心的体现。

    毕竟位高权重,掌握天下人的生死。

    他对于别人的生命并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对于自己的生命,倒是想要长生不死。

    可是却又肆无忌惮,受到那些方士的欺骗,吃下慢性的毒、药“仙丹”。

    又或者是大鱼大肉,吃最好的食物,且不控制住自己的食欲。

    刘彻还时常狩猎,对于他而言,什么南山的山大王,又或者是西山的熊瞎子,还是东海的蛟龙等等。

    他想要吃,那还不是一道旨意的事情?!

    亲眼见到了史书上记载的秦皇汉武之一的汉武大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三杨是激动不已,差一点儿就可能心肌梗,当场嗝屁。

    朱祁镇甚至有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感觉。

    这才是千古一帝的气质啊!

    当然,他更想要见到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那位传闻中的太祖皇帝。

    他很想要请教太祖皇帝,该如何来治理这个大明。

    又该如何去防范地方上的那些谋反,还有边关之外的异族人的侵袭。

    他更想要请教太祖,壮大大明的方法,如何做好大明的皇帝。

    心中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要一吐为快了。

    接着便是大唐太宗李世民,风度翩翩的中年大叔,穿上一身皇袍,更加帅气和贵气。

    李世民也发现了站在一旁,神情略显激动的孙太后等人。

    对于孙太后身上穿着的盛装,倒是有一些上心,这一套,要是穿在观音婢的身上,肯定会更加好看吧?

    “拜见仙师。”

    楚风点点头,让他们先进屋了。

    接着,便是大宋的赵构,也是一中年大叔,不过其面相儒雅,为人随和。

    打了个招呼,便带着自己的几位大臣,进入屋内。

    “各位,好久不见。”

    到了大厅,赵构就开始左右打招呼,然后坐在了李世民的身边。

    “唐皇,这外面是不是又来了新人?”

    “也不知道,来的是哪一位帝王?”

    另一边的赢炎,则是大声道:“刚刚仙师说了,乃是那大明时期的一位帝王,名为朱祁镇。”

    “这大明已经来了三位帝王啊!”

    其意不言而喻,仙师对大明似乎有一些情有独钟一般。

    先是指点了大明的亡国之君,打败了鞑奴。

    然后又指点大明的开国之主朱元璋,打消了此人的疑心,并且开始在东土之外分封藩王。

    听闻,那个本来会继承大明帝王之位的燕王朱棣,如今已经占据整个高昌等地,正在谋划攻打海贼。

    而大明的其他藩王也在带着人,想要攻打西域以及蒙古之北。

    朱元璋自己则是安排人,打造一支远航的海军。

    “仙师定然是有所布局,相对于大唐、大宋又或者是大汉来说,这大明时期应该说是底蕴比较深厚了吧?”

    “毕竟中原之地都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分分合合,这史书上,不都是已经记载了那么多的王朝更替,还有文化的发展等等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