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

第125章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25章

小说: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苏愣了一下,然后立即起身,道:“快,去召见萧何、张良、陈平、章邯等人前来。”

    “遵命!”

    扶苏大步来到了青铜殿,见到了在乌云笼罩之下的光晕。

    然后,一座非常高大并且雄伟的青铜门从地上慢慢地被青光勾勒出来。

    他已经等了差不多三个月了。

    终于等来了仙门的降临。

    这一刻,扶苏激动地脸色都异常红晕,就等着仙门开启,直接进去,询问仙师,父皇去了何处。

    以如今他的宣传之下,始皇是寻仙问道,成为了仙师的弟子。

    这一点,其实说的也比较通。

    而且,大众也会容易接受,而不是以前的那种猜测。

    毕竟对于大秦人而言,始皇帝的形象永远都是高大尚,是一代圣明的君王。

    始皇去了仙境,成为了仙师的弟子,开始修仙,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有人有其他的传言,估计很快就会被讨伐。

    很多百姓都不允许被人侮辱了他心中的始皇帝的形象,而官方一旦听到了谣言。

    并且被很多人证实之后,那个传播谣言的人,也会挨上几板子。

    始皇的形象是不容毁坏的。

    对于这一点,不管是二世帝王扶苏,还是朝中的大臣,都是一样。

    大秦的律法里面也多了一条。

    不过一会儿。

    萧何、张良、陈平、章邯等人也都到了。

    “诸位爱卿,仙门开启了。”

    “这一次,你等一一上前,看一看,是否有新人会通过仙师的考验,进入仙境之中。”

    扶苏对萧何等人说道。

    萧何已经得到了仙师的肯定,进入过仙境很多次了。

    所以不用去尝试。

    而章邯以及蒙恬之子蒙青以及王贲和王贲之子王离等人一一上前。

    结果都通过了仙师的考验,可以进入仙境,没有被仙门推回去。

    “好,实在是太好了,尔等都是大秦功臣,今日得以能够今日仙境,便可延年益寿,亦可得到仙师的指点。”

    “以后,也希望各位可以继续为大秦之江山社稷和大秦之万民谋福利,建造一个前所未有之盛世。”

    扶苏激动地说道。

    这些官员得到了认可,那就代表着,自己的权力可以继续施行。

    也就代表着,自己的靠山,还是仙师。

    靠山还在,扶苏的底气自然也就加强了。

    扶苏率先大步,走进了仙境之中。

    还是那个小院。

    还是那个房屋,灯火通明。

    窝在客厅门口的来福,抬头看了扶苏等人一眼,就继续窝在那里。

    这些人于它而言,已经是非常熟悉了。

    自然不会在别人一进来的时候,还要叫几声,作为警示,更不会防备了。

    “走,我先带你们去见仙师。”

    就在扶苏进入客厅的时候,突然止住了脚步。

    其他人也都是感觉像是见到了鬼一样,身穿着西装、留着短发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让扶苏惊诧的是,此人和当年的父皇,是那么的像。

    “父……父皇?”

    扶苏不敢相信,也担心自己是认错人了。

    “你们来了,仙师正在忙着饭食,让我来招待你们一下,都找个位置坐吧。”

    始皇帝见到这些人,心中也稍微有些激动,但是神情却显得十分镇定。

    “父皇!”

    扶苏确定这就是自己的父皇之后,很是激动,上前拉着始皇的手。

    他不敢相信。

    当初始皇薨的时候,他赶过去,也就只是叫了两声父皇,连道别都没有。

    这心中很是过意不去。

    如今再一次见到中年的始皇,心中更多的是激动,而不是对方的年龄和他差不多,而有一种别扭。

    倒是其他人,多少觉得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当真是至高无上的仙师。

    明明已经是年迈白须的始皇,如今却返老还童,成为了中年的始皇。

    特别是这一身西装,看起来更加的凌厉。

    “坐吧。”

    始皇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让他坐下。

    然后说道:“以后,我就不回大秦了,那边有你,有这些忠于大秦的能臣,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大秦治理的更加好。”

    “对了,以后了,你们要大力发展工业,我这里有很多工艺,一会儿你们走的时候,都带上。”

    始皇帝这些天,在得知仙门快要开启的时候。

    就立即去准备了很多的材料,比如如何炼钢,如何制作建议的机床。

    又如何用水利发电等等。

    他想要把这些都交给扶苏,让大秦的墨家慢慢地去创造。

    说不定,有一天,也能够建立起来像是现在这样的盛世,连飞上天,都不再只是仙术才可以做到。

    “嗯,父皇,多谢父皇,孩儿这些时日,可是非常想念,本以为这一生都……。”

    “还是要多谢仙师,是仙师,让孩儿再一次和父皇欢聚一堂,仙师之恩,实在是太重了。”

    “大秦有今日,父皇能够完成心愿,跟随在仙师的身边。”

    “孩儿,孩儿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仙师。”

    扶苏是真的很想很想感谢楚风。

    可是他觉得自己每一次都是嘴上说说,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才能够真的帮到仙师。

    这黄金,仙师每一次也就是一箱子,不会太多。

    多了,都交给了崇祯皇帝,让他拿去打造火炮,到时候再给自己。

    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仙师到底想要什么。

    始皇帝看着急切的扶苏,安慰道:“仙师想要的,便是大秦的盛世,是工艺的发展,是一个强大到足以寰宇整个大陆的日不落王朝。”

    “想要帮助到仙师,那就好好地发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同时。”

    “也要提高大秦的工艺,最起码,也要像大明的崇祯一样,可以自己打造高端的火炮,自己拥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将作监。”

    “还记得当初仙师有言,当工艺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就是外面的铁霸王仙器,也不是不可以造出来。”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扶苏连忙点头,表示记住了始皇的话,也下定决心,回去就大力发展工艺。
………………………………

第两百六十八章 大秦关系网

    当李世民见到了中年的始皇帝之后,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脑子里,完全就是长生不老这样的仙术。

    最开始在这仙境之中,长生不老早已经成为了不会再提起的话题。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仙师都说了,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断了他们的念想。

    至此以后,谁也不会想着要询问仙师长生不老的事情,而是一心发展民生,建立盛世王朝。

    大家都想要做一个好皇帝,都想要获得仙师的称赞。

    然而如今见到了中年的始皇帝。

    犹如当年除此进入仙境的时候一样,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有气质。

    要不是脑海里面还有着关于后来的始皇帝,以及年迈的始皇帝的映像,就感觉好像是还在昨日。

    一晃,大秦都已经几十年过去了。

    始皇帝都已经老死于床榻,扶苏成为秦二世已经好几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

    不对,自己想的不应该是时间过得真快,而是始皇帝如今这一身打扮,当真是永远在这仙境之中了?

    那以后,自己是不是也可以?

    长生不老啊!

    这样的诱惑,谁能够抵得住?

    李世民的脑海里面除了胡思乱想,也就剩下长生不老了。

    更不用说,其他的几位帝王了。

    一个一个进来之后,见到了中年的西装始皇,这心中也就没了还想要听仙师指点的心情。

    “现在,人都到齐了,我就在这里宣布一件事情,以后呢,始皇就在这民宿帮我做一些事情。”

    “大秦之帝王依然还是扶苏,始皇就不会在回到大秦了。”

    真要是让世人知道,穿越之门有着这样的能力,怕是会让很多人,再一次对皇帝的位位置产生非常大的野心和追求。

    从而影响了王朝的发展。

    楚风的心中已经对这个穿越之门的能力,有了一些猜想。

    只不过,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

    “多谢仙师。”

    始皇帝站起来,举杯表达了谢意。

    坐在后面的扶苏,是真的为自己的父皇能够再一次活过来而高兴不已。

    至于其他的帝王,那自然是羡慕的眼睛都发红了。

    在死亡这个大恐怖面前,谁人又能够完全淡定下来,说自己不惧怕死亡?

    在长生不死面前,谁有能够拒接?

    “嗯,现在,还是和以前一样,都互相谈一谈吧,大秦的盛世可以给你们一个很好地借鉴。”

    “所以,还是扶苏你先来,谈一谈大秦这些年的变化,给大家做一个榜样。”

    楚风的话,在其他的帝王听起来,似乎是非常钟爱于始皇和大秦。

    这或许是因为大秦乃是中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开启了真正一统的帝制。

    当初的仙师,就说过这些话。

    其他人再一次看了看始皇帝,已经酸的不能不再酸了。

    恨不得直接取代始皇帝,自己坐在那里。

    “遵命。”

    扶苏站起来,开始讲述大秦这些年的变化。

    每一个政策的实施,最后的效果会如何,变化是什么样的。

    都在慢慢地道来。

    而初次进入仙境中的王离等人,时不时瞄一瞄坐在仙师旁边的始皇。

    死后还能活,还是回到以前的那么年轻的模样。

    当真是完全刷新了他们的三观。

    要说羡慕,其实坐在这里的这些大臣们,那是真正的羡慕。

    因为大家都知道。

    如今死去的大秦丞相蒙毅还有蒙恬,那是真的死了。

    可是死了的始皇帝,却坐在这里。

    其他的帝王还没有老死,说不定,他们死后也可能回到当年的模样,然后坐在这里。

    而他们,怕是直接入土为安了。

    这就是差别!

    巨大的落差,让他们的心中是羡慕的都要恨不得直接成为一个权臣,然后对皇帝取而代之,也好有机会死后进入仙境,成就长生不死。

    可是,面对仙术强大的仙师,他们也不敢这么做。

    毕竟真要是取而代之了,却被仙师以强大仙术给杀了,死后不仅不能进入仙境长生不死,说不定还要遗臭万年。

    这种事情,赌不得。

    摒弃了心中的杂念,大家都安静地听着扶苏讲述大秦的变化。

    从教化万民,到后来的人才济济。

    大秦的界碑自己都在移动,根本就不需要大秦再一次大规模作战。

    而大秦后来的守卫,也都是四周的藩王自己组建,开始扩张。

    大秦只是保持禁卫军的强大,给了最好的待遇,每天的加强训练。

    还会和周边的一些藩王进行战术比赛,从而防止禁军的落后。

    而从崇祯皇帝那里获得的野、战、炮,成为了扶苏最强大的威慑力。

    以及整个仙境作为靠山,周边的藩王还是非常遵从于东土的大秦。

    如今的大秦,在原本的西南之地,建立了齐国。

    在北地草原建立了晋国,在西南再往西部,由韩信帮助另外一位皇子,建立了赵国。

    然后韩信自己又从齐王变成了西南的一个海域的楚王,在那里驻扎下来。

    大秦的铁骑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无敌。

    而大秦又有着很多的工匠,再加上水泥以及更多的人口,每一次的封地,都会涌入大秦人。

    他们在那里安家落叶,然后得到土地,又或者是建立工厂,教化当地的人,从事生产。

    人口多了。

    这贸易的往来,慢慢地也会加大。

    如今大秦本土有着墨家掌控一些最新的工艺,创造出来不少新奇的货物。

    而韩信等掌握大秦四大军团的藩王,还在继续扩张,西南都已经组建了一直壮大的航海商队,开始往另外一片大陆开发。

    他们已经运送回来一些昆仑奴,作为大秦本土开矿和修建一些攻城使用。

    这些人也就替代了本土的那些非常艰苦并且还有生命危险的工程的工人。

    粮食的收成,几个平原地带的大粮仓。

    等等大大小小的发展的介绍,已经是让其他的帝王都惊呆了。

    大秦的发展,也太快了吧?

    想象时间,似乎也可以理解,并且更知道,为什么始皇帝会坐在这里。

    有跟随仙师的机会。

    如此之大秦,便是现在的他们,都是望尘莫及,不敢想象的。
………………………………

第两百六十九章 以科技改变民生

    当然,已经成为盛世的大秦,也的确给了这些帝王强大的信心。

    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他们也将会成为后车之师。

    “在这里,倒是要先恭喜一下始皇,能够得到仙师的恩赐,死后可进入仙境。”

    “也恭喜大秦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建立了盛世王朝,给我等做了一个榜样。”

    “彻虽是被仙师召见,进入仙境比较晚之人,但是彻会相信,大汉也会犹如大秦一样,建立盛世。”

    “如今之大汉,虽然有着不少的封王,但是彻已经想办法,收回来不少的封地,分给地方上的佃主,加强了郡县制度。”

    “有了崇祯帝的火炮支持,彻有信心在今后几年,就发动一次对西域和匈奴的征讨。”

    “一方面,可以编练新军,壮大实力,另一方面,也是稳定北方。”

    “等以后,彻的势力强大之后,再进行废除分封制,建立大明一样的行省之制度。”

    “后期,也会和大秦一般,开始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允许他们在东土之外的土地建立藩王之封地。”

    刘彻嘴上是这么说的,其实他还是觉得这些藩王不能是异姓王。

    除非有武将可以找到海外之地,远离东土。

    这样可以自己称王称帝。

    不然,百年之后,中原的帝王要是昏庸,怕是又会产生一场更大的动荡。

    一旦这些藩王想要成为中原的王,成为天朝上国的帝王。

    这样的战争,怕是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波及的疆土还要大。

    所以还是以刘家子来当这个藩王,最后不管如何,那也是刘家的血脉坐在那个位置上。

    至于如何防止藩王会群起而攻之,那就要看大秦如何做,看仙师如何做。

    听完刘彻的话,大家也都是若有所思。

    因为在大局的规划上面,刘彻说的比较全面一些,而他们还在内地慢慢地发展。

    “汉皇所言当真是给我等指了一条明道,不错,如今有了大秦这个前车之鉴,我等也应该做出大的规划来。”

    “大唐如今在鼓励农桑,在建立工厂,和东海的海贼来往比较多,因为对方的钱财比较多。”

    “不仅如此,这路上的西域丝绸之路也建立起来了。”

    “我正在派遣使者,在这些地方种植树木,好防止沙漠更大的扩张。”

    “除此之外,便是对外的战争。”

    “隋三征高丽而亡,我则是把目光放在了吐蕃和西南之地,那里的雨水非常充足,乃是一个不错的粮仓。”

    “至于北地的高昌,则是放在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