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城的时候,刘勋不放心,怕有意外,还另外带了几百个卫兵跟着,人数比孙家的还多,名为保护实际上就是监视。
孙权出城东足足三十里,已经濒临涂水(就是唐朝以后的滁水),他这才按计划找了一处山陵高峻之处,开始摆设祭奠。
曹茱对于他要出城那么远遥祭,也有些怀疑,但三十里毕竟是可接受范围内,也就忍了。
合肥之地,自古有两大水系,一为淝水,起于芍陂、经过合肥、向南流入巢湖。
其次就是滁水,在合肥东郊(今肥东县)一路东流,在金陵对岸才注入长江,河口已经是广陵郡地界了。后世欧阳修写“环滁皆山也”那个《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地方。
因为滁水上游不再联通其他水系,所以那地方自古也不算兵家要地。曹仁防守淮南,也从来不在滁水里驻扎水军、战船。
曹军在淮南的所有战船,都集中在邗沟和濡须水…淝水。因为只有那些河道,可以连接长江和淮河,是李素一旦打进来之后可以继续深入进兵的。
所以滁水上的“制河权”,基本上属于谁都不在乎,事实上则是由广陵郡的吕范、吴景等控制着。
他们这几年里原先给孙权送信联络,也基本上是派人坐船到合肥城东几十里,没有水路可走了,就在码头登岸,然后骑马走最后三十多里陆路进城。
孙权对舅父的祭祀礼仪很是繁琐,足足拖了个把时辰。就在刘勋派来“护送”的卫队军官都有些不耐烦、但又不好开口斥责孙权太孝顺的时候,
东边滁水两岸忽然烟尘滚滚,舟船并进,陡生变故。
“怎么回事?哪来的乱兵?”因为刘勋本人并没有跟着孙权来,他也没那么空,所以负责监视孙权的只是一个军司马,见状自然是有些手忙脚乱。
仓促之中,他逼迫孙权快快上马,立刻奔驰逃回城内。
孙权也不刻意反抗,只是冷静了一下,说道:“来敌是何处旗号?看着有骑兵随行,此处离城三十里,大队人马奔逃目标明显,若是被追上岂不反而弄巧成拙?
不如化整为零上山躲避!此处荒野之地,纵有大军路过,不会刻意搜山!若是担心刘将军未作戒备,可派斥候快马回城报信敌情!”
那监视的军司马听孙权说得还挺有道理,加上犹豫之间,东边远处沿着滁水而来的乱兵旗号已经愈发明显,刻意确认不是己方的溃兵,
反而堂而皇之打着“汉丞相李”和甘宁等将领的旗号,莫非是汉军终于对淮南动手了?可是滁水不通,李素为什么不让甘宁沿着广陵境内的邗沟故道、中渎水往北攻打,却来打滁县、阜陵这些犄角旮旯?
不管怎么说,现在已经没得选择了。那监视孙权的军司马,带了总共七八百人,就近爬上山偃旗息鼓固守,只想等突然入寇的汉军过去。
然而,一炷香的时间之后,“汉军”大队滚滚而过,到了肥东后全部登岸,却不往合肥城池而去,反而把孙权藏身之山团团围死,然后开始攻山!
“活捉刘勋、孙权!”攻山士卒呐喊冲杀,山上只有几百人的曹兵根本抵敌不住。
所有人都还在懵逼中,就已经尸横遍野,双方血腥互砍死者各有数百,加起来竟然近千。
孙权借口他身边那些仆从之人不精武艺,只占据了一个小山头瑟瑟发抖,请曹茱身边的曹家死士当先抵敌突围。
曹茱身边的护卫都是曹操派给亲女儿的勇士,武艺和战斗意志当然都是很强的,这才靠几百人就给攻山之敌造成了这么多伤亡,否则换些普通曹军士兵,被数倍敌人围着狂殴怕是早就崩溃投降了。
随着曹家亲卫几乎全数战死后,曹茱瑟瑟发抖地跟孙权抱团恐惧,准备投降受辱。
便在此刻,曹茱忽然小腹剧痛,惊愕间低头一看,竟是丈夫抽出佩剑,一剑把她小腹捅穿、透背而出。
“曹贼这几年吞并我旧部、还软禁于我,当年我真是瞎了眼,居然还投降曹贼!若非我跟你虚与委蛇、逢迎讨好,哪能活到今日!
他杀袁尚,不日还会杀袁谭,最后岂不是就要来杀我了!茱儿,到了地下别怪为夫,为夫只是为了自保,这是先下手为强!”
孙权表情狰狞扭曲地退开,一跃之间顺势拔出宝剑,戒备护身?
“你……竟能装这么久,就你这么阴鸷的活法,做人有什么意思!要是早让我知道我夫君是这样的人,我都羞于久活!”曹茱被拔出之后血如泉涌,没说几句便满眼不甘倒毙在地。
打扫干净场内的曹家心腹余孽之后,几个淮泗将校立刻上来请命确认情况。
“主公无恙否?末将周善/丁奉,奉吕长史之命,两日前从广陵滁县启程,倍道兼程来接应主公,昨日过了阜陵后,今晨才敢打起李素、甘宁旗号,诈称敌军入境。
幸得吕长史多谋,此法果然骗过了曹军,得保主公无恙。还请主公速速与我等回返阜陵,与广陵的吕长史本部人马会合,据城死守。”
周善丁奉三言两语把情况说清楚,请孙权宽心。丁奉如今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军中也只是屯、曲级别的基层军官,之前因为太年幼,没有参加过保卫江东的任何战役。
要不是孙权旧部凋零,也不至于让丁奉这么年少的人爬那么快。历史上他可是要到六七年后打赤壁之战时,才刚刚爬到中层军官。
孙权出言宽慰了前来救护的众人,这就要匆匆逃亡,想了一想后,才回身把妻子的首级割了,一并带走。
他知道自己如果将来要再投降刘备保命的话,必须证明他和曹操家人是彻底划清界限的。
这几天曹茱帮了他一些忙,而且他也知道妻子一介女流本身是无辜的,但有些事情没办法,必须杀妻明志。而且曹茱肚子里四个多月的孩子也绝对不能生下来,否则那就是曹操的外孙,会给孙家引来更大的祸患的。
大丈夫何患无妻子?孙权觉得自己才十九岁,在娶妻生子的事儿上,还有的是机会洗白重新开始。
……
孙权成功逃出合肥后,当天刘勋还不明情况,因为天色已晚不敢乱上报。
但只拖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他派出的斥候就彻底掌握了肥东那场“李素、甘宁军入寇”的惨烈厮杀,还找到了地上的累计上千尸首。
而毫无疑问,此前东边滁水下游的阜陵县,可没有上报汉军入侵。所以这支汉军肯定是诈称的、进过阜陵之后才忽然冒出来的。
淮南、庐江、广陵三地,短短两三日内掀起了一股连环巨震,朱治、吕范纷纷据城自保,杀了曹仁派去监督调兵的使者,把自己还没被调走的部队,全部收拢起来自立。
当然了,之所以说“还没被调走”,自然是因为前面这些日子里,已经有一小部分淮泗将领旧部被调走了。谁让他们做局需要时间,通知孙权统一思想、布局救出孙权也需要时间。
为了拖住,他们只能是先派一点不太嫡系的兵给曹仁,应付住曹仁,才避免了曹仁直接发飙。此刻随着淮泗将领重新自立,至少两万人的淮南军从曹军的序列中被割裂出来。
曹仁剩下的可以用来防守淮南诸郡的嫡系人马,已经降低到了堪堪只剩五万人。谁让他之前也有抽调一部分人、奉曹操之命支援上游的汝南战场呢。
对岸的李素一番那么久的拉扯、反间,在听说淮南终于爆发了内乱后,李素才惠而不费地把他的十万大军,如泰山压顶一般,以五牙战舰为先锋,直接逼进濡须口,狂攻曹仁麾下守军。
李素有顾雍为他打理后勤,兵力从八万临时涨到了十万。
曹仁却只剩五万,还有两万倒戈自立的孙家军随时可能反咬曹仁一口。
李素站在五牙战舰船楼上凭高而望,他身边,是刚刚赶到扬州战场的诸葛亮。
李素自信满满地摇着折扇,做了个往下干净利落的挥舞:“入秋之前,我要看到曹仁首级。”
第827章 平推如虎
说句实在话,李素对于诸葛亮那一堆反间操作最后会实现怎么样个效果,其实是心里真没底的。
他也没希望孙权居然那么顺利、抽走整整两万旧部自立了。要知道孙权投曹的时候也就剩三万人左右的战兵,这等于是归曹两年半,最后居然只付了不到一万人的代价就脱身了,这防备也太松懈了吧?
对李素来说,最好的结局当然是孙权出于恐惧,不得不求自保,但是失败了、被反扑、双方血腥厮杀,然后李素趁着两败俱伤的时候攻进去。
要是孙权功亏一篑死在曹仁手上、然后曹仁也刚刚元气重伤被李素抢人头,那就是最完美理想状态。
孙权背信弃义的脾性李素是挺不喜欢的,阴的人世上有他李素就够了,而且李素好歹是建设新规则的人。
可惜,假设不得,没有重来的机会。那就自己动手呗。
如今的局面,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孙权这家伙的演技是真的好,两年半,跟曹操的长女演得那么恩爱、温良谦恭,没有野心。
第二么,就是曹操估计也是真心欣赏了孙权。历史上曹操就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只是他跟孙权冲突比较严重,所以只是感慨一下。这一世孙权却成了他女婿,他是真的惜才了,所以放松了警惕。
真是终日打雁最后却被雁啄,曹操这一世吞了孙策的遗产,也吞了袁绍的遗产,算计了两个后继无人的盟友,最后却被反噬一把,赔了一个女儿。
也算是因果报应、造化弄人吧。袁谭袁尚的不成器,也是促成曹操降低对故友后人戒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已至此,孙权活都活下来了,李素还真不好刻意再把孙权弄死,毕竟大汉朝廷要讲究信义,李素一再跟刘备循循善诱地强调“统一战争过程中,可以在战场上用阴谋诡计,但不能在使节承诺上出尔反尔”。
虽然这次不能算是“出使谈判”,而是反间计。但严格来说,孙权响应了李素和诸葛亮的计策,那就相当于一边发出要约、一边直接承诺了。
李素连模仿华沙战役时的“停止进攻”操作都不能做,尤其他现在兵精粮足、养精蓄锐都还没消耗呢,说自己无力进攻也没人信啊。
否则将来历史上肯定会被抓住攻讦的,现在优势那么大,犯不着留争议污点。
孙权将来是死是活,就看他的机缘吧。
如果曹家都是死硬分子,全部拒绝投降,那没得说,估计将来都不会有人找孙权报家仇了。
但如果曹家也有相对软弱的苟且分子,想投降求生。那说不定他们会自行为孙权杀妻的事儿寻仇,这就不关朝廷的事了。
朝廷只要秉公执法,对于私斗寻仇之人依法处置就好。
但不管孙权死不死,为了朝廷的信用,李素之前跟吴景谈判时就说过不罪及家族,加上现在孙家又反正了。
所以哪怕孙权本人最后真遭到曹家复仇死了,也得让孙权的某个弟弟继承爵位,家族能得到延续。
同样的,曹家如果有人最后寻仇,那依法也只是罪及本人。
曹家那些还算忠厚或者没什么野心的成员,只要提前真心投降、带着筹码投降,朝廷也接受了,那最后当然也不能胡乱牵连。
李素连那么长远的事情都想到了,似乎那些曹家孙家之人已经是砧板上的肉。
……
又两天之后,五月二十八,濡须口。
李素的十万大军,在濡须口战场部署了整整六万,把这儿作为了扬州汉军北伐的头号主战场。李素本人和诸葛亮也是在这一路督战,五牙战舰也都集中在这儿。
另一路东路从京口进攻瓜州的部队,不用太多人,也开不了五牙大船。主要是东路走邗沟,只有山阳池(今高邮湖)以南那段天然河道中渎水可以航行大船。
而山阳池以北的邗沟河段,完全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挖的纯人工运河,太浅太窄了,斗舰都不能开,最大通航能力只是艨艟。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从扬州北伐淮南,明明有两条河可以连接江淮,但实际操作中,南方部队就主要死磕合肥、寿春的原因。
东路邗沟能走,但不能发挥南军战船更大更坚利的优势,只能用跟北方人一样小的船,装备平等地进攻。
偶尔有南军用大船进入中渎水和山阳池,北方守军也压根儿不会在山阳池应战,只会直接龟缩到广陵郡最北端、连接淮河的淮阴县。等着南军自行放弃大船之利。
因为这些特性,在战前会议上,诸葛亮还建议过李素可以考虑多玩点花活,比如就利用北方人觉得因为大船进不了邗沟北半段、所以南军不可能主攻那儿,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发挥扬州汉军水战精熟、还会用撑杆水雷等独门兵器的优势,只用小船也把仗打得有声有色,以突破淮阴。
但李素没有采纳,他现在优势很大,稳妥正面硬推就行了,哪边都有足够的力量。
因为已经得知了敌军内乱的消息,汉军士气非常高涨,加上船坚砲利,完全可以摆出竭尽全力猛攻的姿态,丝毫不怵守军的拼死抵抗。
甘宁作为这一路的主攻将领,这几年也有些郁闷,平扬州之后他因为不习惯热带气候,错过了跟赵云太史慈那样去交趾、林邑国立功的机会,这口气憋了一年多,现在总算有地方发泄了。
所以甘宁不顾自己已经身为高级将领,好几次还身先士卒带领战船冲杀,一天之内,就把曹军在濡须口的最外围水寨船坞攻破了。曹军大中型战船被击沉缴获者达数十艘,汉军船队成功突入了濡须水。
曹军的防守规模和兵力分布,也基本上被李素战前充分的情报工作摸索清楚了。
曹仁区区五万,还在孙权自立的过程中因为跟孙权的第一波摩擦消耗了些,后续还要被孙权牵制一部分。曹仁在濡须…合肥一线能分出两万老兵专注对付李素就很不错了。
……
杀进濡须水后,李素原本以为此后便该是连续两三天的平静,毕竟曹军总不至于笨到沿着河节节抵抗、打成添油战术分批送人头。
通往长江的河口船坞水寨都守不住,在河道里有什么好守的?要守也该重新集结兵力,再另选一个有地利的重要地理节点决战。
李素认为这个点有可能是濡须水的北口,也就是巢湖水流入濡须水的位置。
如果那儿也没有曹军敢重新集结一战的话,那就等于是白白放汉军船队安然通过整个巢湖湖面。
下一个可能的决战点就该是淝水注入巢湖的居巢县,甚至直接到合肥。
不过,李素还真是低估了曹军的勇气。
就在他觉得“直到巢湖入濡须水河口之前,不可能再遇袭”的时候,他还真就遭到了一批曹军敢死之士的袭击。
那是在他攻破濡须南口后的两夜一天之后,五月三十这天黎明时分。
汉军船队抵近到了距离濡须水北口还有八十多里的河面位置,本来不出意外的话,再开一天多,六月初一午前就可以抵达濡须水北口——
也别嫌船队开得慢,主要是进了濡须水之后,风力不如长江江面上那么大。
而且李素的船队是逆流而上的,要受到水流速度的惩罚,一天开六七十里很正常,还需要耗费不少士兵的体力划船,帆桨动力并用。
然后,就是在这么一个黎明时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