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力冲刺!把张飞的正面击退!两翼包过去!把张飞三面合围!”焦触大声催督预备队全部投入血战。
随着双方陷入混战,张飞的神臂弩输出环境也越来越差,要避开两军犬牙交错的正面,只能是“徐进弹幕”射击焦触的后排。
焦触显然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也要把阵势的纵深摊薄,尽量贴上去缠斗、利用自己人多阵型正面宽度大的优势,把张飞三面包抄了。这样同时也能让张飞的神臂弩越发难输出,怕敌我混杂误伤了自己人。
不得不承认,焦触能跟着陶谦刘虞袁熙承担幽州边防十几年,战术基本功还是扎实的,只是更高层面的战略智商实在不敢恭维。
……
“这焦触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才刚接战不久,就敢自恃稳住了阵脚、敢往两翼延伸?他这是觉得咱无力发起反击、中央突破了不成?”
一直待在阵后督战的张飞,看到对面的焦触被神臂弩的纵深抛射打得受不了了、变阵为鹤翼阵围裹上来,不由冷笑。
焦触的变阵,确实可以防止后排纵深过深,被神臂弩白白射杀死伤过多。但是没有留足预备队,一味追求正面宽度,带来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
如果敌人发起反击,中央突破,阵势不够厚的话容易被凿穿。
焦触这是笃定了觉得自己才是进攻一方,没提防到张飞还有余力仅仅靠目前这点部队,就至少在某一个点上发起重点突破、转守为攻。
既然如此,张飞怎么能错过这样的机会?他当然要让焦触看清,他还有余力!
“集结全部骑兵,让中军偏左王平那一侧发起反冲,争取把正面之敌撕开一个口子,骑兵全部从缺口里冲出去,扩大战果!”
张飞果断下令,汉军立刻按照指挥如臂使指地执行。
焦触的部队在阵型变薄后,果然漏洞不少,王平派出生力死士人人长矛铍枪发起反推,很快怼出一个口子。
焦触见状大惊,他确实没留足步兵预备队,也没提防张飞打出防守反击,他还一直想的是如何在持久消耗战中降低被弓弩杀伤的比例呢。
毕竟,他两万人打对面五千人,谁会想到五千人居然还敢反击?哪怕只是某个点上的局部反击、而非整条战线上的全线反击。
没办法了,仗打到这一步,肯定不能让张飞把缺口越撕越大。
焦触预备队不够,也不让骑兵继续两翼迂回找机会了,直接带着军中的数千幽州骑兵上去堵口,顺便鼓舞士气催督缺口两翼的士兵死战。
“张飞狗贼休要猖狂!幽州大将焦触在此!”焦触挥舞大刀,身先士卒,带着骑兵队疯狂冲刺砍杀,堵住缺口。
雪刃翻飞之间,焦触也成功斩杀了十几名汉兵,一时气势无两,勇不可当,甚至还斩杀了汉军一名军司马和两个曲军侯。
不过,随着亲自冲杀堵口了半盏茶的时间,焦触也不可避免地在乱战中装上了张飞。
焦触对张飞的长相当然还是挺有印象的,毕竟十二年前焦触张南跟刘备都是郡都尉时、都跟着刘虞平过张纯之乱,所以焦触对关羽张飞赵云都很熟。
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焦触的大刀虽然不及关羽的青龙刀有八十多斤,那好歹也是一柄四十八斤的沉重厚背阔刃利器,直接全力灌注飞马往张飞猛劈而来。
张飞也是毫不花哨,双臂振奋,力贯蛇矛,胯下那匹八尺高的大黑马也是狂奔豸突,把惯性加到最猛,人马配合极为娴熟。
“焦触受死!喝啊!”两人相距不到三丈时,张飞开始暴雷一样怒吼,同时蛇矛奋力狂捅而出。
焦触只觉脑中钟鼓齐鸣,似开了个全堂水陆的道场,虽然有所心理准备,双臂也本能地继续挥刀猛砍而下,却终究是慢了一步。
焦触直接被直挺挺地捅断了一只胳膊,蛇矛从肩窝与心脏之间扎进去,后背透出,把肩胛骨都捅飞了。焦触一臂已断,那原本照着张飞脑门砍去的致命一刀,自然也被硬生生打断,大刀直接锵啷坠地。
焦触整个人被张飞的蛇矛挑着,被巨力脱离马背,凌空甩出,张飞又奋力横向一振矛刃,把焦触肩胛骨到锁骨这一段肌肉斩断、锁骨也斩断,焦触的身体才在重力作用下重重坠地。
虽然还不知道坠地那刻死没死,但下一秒钟张飞的战马就飞驰而过,直接马蹄铁一脚跺在焦触脑壳上,把焦触的头颅像西瓜一样爆头。
第778章 燕云烟云
“贼将焦触已死!降者不杀!章武陛下优待涿郡老乡,愿反正杀贼者都可重用!”
张飞一边冲杀一边呐喊,其他汉军将士们也跟着开始呐喊动摇敌人的士气,同时己方士气如虹,展开了全面反击。
秒杀斩将的快感,让张飞非常兴奋。手中蛇矛如毒蟒腾蛇,掀起一阵阵血雨。
自从六年前在未央宫里捅死李傕以来,他始终没有机会再用这种“把人从心窝到肩胛之间捅穿,再巨力往上挑斩,利用死者自己的身体重量把锁骨和肩肉切断,尸体甩飞”的暴烈招数斩杀敌将了。
徐晃已经斩了张南,现在他亲手斩了焦触,才算是出了这几年无仗可打的憋屈气。
焦触军很快开始土崩瓦解,前排的长矛兵大戟兵纷纷倒下,阵脚一乱,后排的更是直接崩溃开始掉头逃窜。
汉军气势如虹追击,很多跑不快的袁军将士一旦被分割包围,就乖乖丢下兵器跪地投降。
很多人终于想到刘备就是涿郡人,张飞也是涿郡人,人家是杀回老家,这么打死打活抵抗也有些划不来。随着军心崩溃,成片成片的幽州兵开始出现连锁反应。
这场近三万人参加的会战,仅仅半天时间,就这样结束了。
焦触的两万幽州军,累计死伤崩溃逃散了半数,剩下的一万人直接乖乖投降了。
千万别觉得这个数字小,毕竟在那么混乱的战场上,溃败方的士兵还是以逃散逃命为最优先选项。
毕竟逃回去就能隐姓埋名当老百姓了,不用再刀头舐血过这种杀来杀去的日子。谁会主动选择换个主公继续当兵呢。
只有被包抄断了后路,逃无可逃,才会选择成建制地投降。张飞最后收容了一万降兵,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战果了。
相比之下,今日之战焦触的士卒死伤四千余人,算上后来追杀混乱之中的自相践踏,估计能接近六千。
而张飞这边,从头到尾只战死了几百人,算上伤员也才一千多,不得不说打得非常漂亮。收编了一万投诚的幽州军后,张飞的兵力不降反增,扩大到了接近四万人。
而且只是短暂地宣传了一下俘虏纪律、对投降部队按籍贯重编,或者是补充到有战损的汉军原有部队编制中,很快就让这些士兵找回了归属感,甚至可以重新上战场。
至少等张飞拿下涿郡和易京之后,把这些士兵的家乡也光复了,就肯定不担心这些士兵二次反复了。智商正常的人都是会看大势的,知道跟胜利者站在一边。
这个收获,可就比关羽、李素之前对付袁绍、孙策时那些战役还立竿见影。
毕竟当年关羽、李素成建制抓到战俘,可不敢立刻重新投入战场,还要拉回后方训练整顿个一年半载,重新进行思想教育以免临阵再轻易反复。
张飞这边是稍稍整顿十天半个月,直接就能变成自己的兵再投入战斗的。
张飞此后又花了四五天,分定中山各县,整顿降卒,随后继续推进。原本中山郡是没那么快搞定的,毕竟你就是跑马圈地走走路也需要不少时间。
但是,袁尚留下的中山太守尹楷似乎不是什么很有骨气的家伙,高干和吕翔逃跑之后,他自忖刘备在中山、常山、涿郡一带群众基础都比较好,头铁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直接就带队投了。
由太守有组织地投降,中山的收复速度自然是快得多了。
在四月底之前,张飞搞定了中山、常山二郡全境,顺衡水、滹沱河推进到白洋淀,顺流开始围攻易京,并准备收复涿郡。
(注:前文徐晃在居庸关斩杀张南是四月二十。张飞这边是两线操作,在张南死后五天杀焦触,又花五天时间扫清中山)
如果把涿郡再稍稍平定一下,张飞就可以选择分出骑兵迂回北上、到广阳郡与上谷郡交界的八达岭一带,与堵在口外的徐晃前后夹击,把居庸关拿下了。
到时候徐晃的五万人也杀过燕山防线跟张飞一会师,袁熙就基本上彻底完蛋了。
除了一座作为州治和当年燕国国都的蓟县可以继续依托城防死守一段时间,幽州其他地方基本上是没戏了。
……
焦触死后第三天一早,焦触所部全军覆没的消息,就传回了蓟县,传到了幽州牧袁熙耳中。
“什么?焦将军也阵亡了?还是在回援途中被张飞追上野战、全军覆没?”
袁熙整个人都傻了,震惊已经不够用了,这些天他都得到多少噩耗了?基本上五六天一条!不是某个大将阵亡、一支部队覆灭,就是某些郡整个成建制的丢了。
代郡、上谷、常山、中山!已经四个郡全境沦陷,兵马总折损三万多,战将官员被杀被俘投降多得如同……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子扬先生,为今之计,如之奈何啊!”袁熙稍稍恢复神智之后,就是忍不住失声痛哭,还拉着刘晔问计。
刘晔眼神闪动了几下,似乎是在犹豫,最后还是悲悯地问了一句:“使君欲成大事,还是仅愿保住身家性命?若只是想保命……”
袁熙一抬头,眼神闪过一丝厉色:“先生不会是想劝我投降、帮我谈谈条件吧?”
刘晔心中一凛,收起那一闪而逝的对袁熙同情,连忙表情温和地说:“怎么会,使君想保住故大将军的基业,死守蓟县,以待时变,也不是没可能,就是风险大一些。
如果只是想安全,留住有用之身和嫡系兵马战将,暂时往东北遁逃,或者托庇于人,也不是没可能。属下怎会劝使君投降呢。”
刘晔本来当然是想过劝降的,他还以为袁熙软弱,只想活命。
但既然袁熙不识时务,刘晔就改口说他最多只是劝袁熙跑。至于跑哪儿,反正刘晔是临时随口说的,他也没想。
毕竟投降丘力居的侄儿蹋顿,估计是没戏了。刘备当年在乌桓也非常得人心,而且辽东糜竺那边是怎么个情况,刘晔心里其实清楚。
袁熙如果有朝一日真放弃了蓟县要跑,估计只能是投鲜卑人了,毕竟鲜卑人跟刘备还是深仇大恨的。
刘备阵营当年在河套,张飞和马超两路夹击杀了多少鲜卑人。
吕布张辽杀步度根、焚烧鲜卑王庭盛乐的时候,虽然不是刘备的下属。但现在吕布可是正式投降了刘备,而且还在继续做拓跋部人头贸易。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鲜卑拓跋部跟刘备不共戴天,去了那儿肯定是不会被献出来的。
但刘晔不会献这个计,他宁可袁熙自己想。
袁熙要是想不明白,最后投蹋顿,那只能算是袁熙自己找死。如果袁熙选了拓跋力微,那也是没办法,到时候要多费一番手脚。
再说,现在形势也还没到这一步呢。
看袁熙这不服输的劲儿,他还是个想挣扎的,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跟着三弟袁尚坚持抵抗一路跑。
果不其然,袁熙冷静了一会儿之后,说道:
“眼下还是坚守蓟县为上,等待增援。我已经看明白了,三弟是指望不上了。咱袁家现在走到这一步,败得如此之快,说到底是三弟和大哥为了私利、自相争夺。
为今之计,要救幽州只有指望大哥和曹操,其实不管是大哥赢还是三弟赢,关键是越快分出胜负,对咱袁家的基业伤害越小。
如果拖久了,就算大哥最终杀死三弟,估计大哥的嫡系也会折损过多、大哥手下文武也会被曹操渐渐拉拢。到时候大哥就是赢了,也免不了被曹操挟制、渐渐成为傀儡。
我意已决,继续死守,同时易帜待变。咱幽州从今日起宣布支持大哥继承父亲的权位,请大哥派援军、以曹操的水师战船相助,从渤海而来,至南皮以北的雍奴县、泉州县等地支援。
泉州地处易水入海,可与公孙瓒留下的易京楼遥相呼应、互成犄角,又有海上后路可退。只要咱袁家的内战结束,我与大哥、曹操并力而战,还是可以击退张飞的!”
刘晔叹了口气:“既然使君都想到抵抗到这一步了,居庸关的守军,还要不要坚守了?”
刘晔不得不提醒这一句,以他的智商,对什么风险都不说,袁熙会怀疑。但他不帮袁熙决策,反正袁熙不管怎么决策,都是有利有弊。
张飞已经打过来了,随时会绕过广阳郡,直插八达岭背后。如果居庸关的守军不退,倒是可以借助那段几十里的燕山山谷继续多死守一段时间,大不了腹背受敌嘛,也不是不能守。
那样的话,可以多拖住张飞一段时间,更能坚持把徐晃的部队堵在口外。
但害处也很明显,那就是王门那一两万生力军,估计最后要被彻底围歼在居庸关。时间是拖住了,部队全军覆没也不可避免。
如果现在就撤退,收缩到蓟县,倒是可以免去被围歼的惨状,但代价是徐晃能迅速突破居庸关,跟张飞会师,蓟县守城战也会更快爆发。
要保住兵力还是要多拖一段时间,袁熙自己选好了。
袁熙痛苦抉择了一会儿,知道自己眼下兵力越打越少,要坚守待变,还是存人失地比较好。
“传我将令,立刻派使者去居庸关,通知王门明晚连夜撤军,急行军赶回蓟县与我军合兵一处!放弃八达岭长城!
另外,让从常山逃亡回来的吕翔,立刻去易京楼遗址死守,务必保住易水下游和出海口,给咱等待大哥和曹操的援军创造条件。
除了蓟城和易京楼,其他燕山盆地各处易攻难守的地方,全部都可以暂时放弃!我们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浪费了!不过,撤军集结之前,尽量把各处府库存粮运回蓟城!”
袁熙已经到了为最后的笼城战打算的阶段了,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期待些啥,凭什么敢如此期待。
第779章 重回桃园张翼德
五月初六,燕山长城,居庸关。
数十部杠杆式投石机,从两三百步外全力猛砸,天空中不时划过百斤巨石。
关墙已经斑驳崩落,大片大片的夯土塌落在地,形成了土堆缓坡,甚至能让攻关的士卒直接趴着土往上爬。
只是居庸关所在的位置,实在是山势险峻,哪怕没有关墙,光是通往关前的最后几百步路,都坡度较高,仰攻困难,所以守军才能坚持到今日。
距离居庸关守军主力奉命后撤,其实已经有三天了。袁熙的态度很明确,放弃关隘,防止张飞迂回到位后前后合围把守关部队包饺子。
不过,守将在具体执行时,还是会考虑具体情况的,不可能把这儿的两万多人同时全部撤走,肯定要留守军打阻击拖延时间。
毕竟要是所有人都走,留一座空关,徐晃夺关后可以立刻继续追击,要是被咬住的部队的尾部,从八达岭撤回蓟城那段路,怕不是要化作血路了。
所以,最终实际执行的结果,是两万人的主力部队撤走了,留下了两三千继续坚守数日,给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因为信息差的缘故,加上守军撤退时做了一定的掩饰,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