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83章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583章

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切勿急躁,母亲这也是怕外面的人那些嚼舌头有辱您的清听,并无他意……”

    “这不管你的事!滚出去!跪下!”袁绍一把推开袁尚。

    不一会儿,审配郭图也硬着头皮来了,袁绍坚持厉声责问,他们也不好隐瞒。

    于是,诸葛亮黑袁绍而散播的全部恶毒言语,终于是一句不漏地全部被袁绍本人知道了。

    而且,袁绍在知道这一切的那一刻,就同时知道了“原来这些话是整个邺城百姓几乎都知道了的,他们怕孤觉得丢脸,所以最后才告诉孤”。

    还有类似于“原来孤在天下人眼里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懂王,觉得自己非常知兵喜欢微操前方军队。结果百姓都以为前方将士之死之败反而都是因为他们听信了孤的微操才被敌人的计策吃得死死的”之类的认知,也都往袁绍的脑子里灌。

    这特么让袁绍这么有智商优越感的人怎么忍?让他的脸还往哪儿搁?

    “京城百姓都知道了!关羽让张飞攻壶关攻邺城只是幌子!张飞已经退了!关羽也没支援张飞,一直在全力围歼河南尹地区的朝廷军队!”

    “沮授辛毗原来都是诈死!连他们都降敌了!麹义也确认是降敌了!还出面指责孤、帮着劝降的雒阳城!”

    “再加上当初误信刘备今年的主攻方向是江东,河北空虚,让河内的大军主动转守为攻,孤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上了这么大的大当了!”

    一条条把袁绍的智商踩在地上碾压摩擦的噩耗,排着队往他脑子里灌,而且是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丢大脸,遮掩都遮掩不住那种。

    他脸色苍白,但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亲自派了心腹到邺城街上民查暗访,想看看邺城百姓是不是都知道这些,是不是都这么认为的。审配郭图苦劝他别去求证了,他还不甘心把二人甩开让侍卫把他们控制住,然后一意孤行。

    而求证的结果,只是让噩耗的确认多延缓了一刻钟而已,暗访的一切证据,都显示袁绍就是在全国人民面前丢大脸了。

    袁绍再也没了两天前的推卸责任自我排遣心理暗示大法可用,就这么眼神变得越来越直勾勾,脸色青红黑白紫乱变,血压忽高忽低。

    忽然,袁绍大叫一声,直挺挺往后倒地。

    口鼻溢血、涕泪交加、累计喷出血涕泪涎等体液总计数升,嘴和鼻子一歪、法令纹一抽搐,中风瘫痪了。

    “父亲!”

    “夫君!”

    “主公!”

    袁尚和刘氏以及审配郭图顿时都慌了神,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水的灌水,揉胸拍背的揉胸拍背。

    要不是袁绍此刻比历史上仓亭之战后还年轻了三岁、身体素质还好一些的话。这波气急交加丢大脸的精神伤害,怕是直接一波带走都有可能。

    但饶是如此,袁绍的病情显然也不比三年前朱儁中风瘫痪时轻。朱儁那次连一年都没撑到,袁绍估计也差不多了。

    而且要是再给他新的气受,让他剧烈地丢人丢脸,估计直接脑溢血嘎嘣一下都不是没可能。

    “这妒妇!居然如此祸起萧墙残害主公,她不知道主公现在受不得气的么?她这么干就算杀掉了几个主公的爱妾,她自己又得到了什么?还不是守活寡!世上怎么会有妒妇之心如此祸国殃民,不顾国家大事的?”

    审配和郭图这两个目击了这一切事件前因后果的谋士,内心也是把刘氏这妒妇吐槽怨恨了个遍,差不多都是上述这种想法。

    无奈,审配这人是一贯支持袁尚的。他是冀州派,因为袁尚被袁绍任命为冀州牧,一直在掌管袁绍的嫡系核心领土,从派系斗争来看,审配只有支持袁尚这一条路可走。

    因为袁谭是被袁绍外放出去当青州牧的,要是袁谭将来上位接替了袁绍,他会把青州系的那群附庸风雅名声好的官员都提拔到高位,诸如孔融啦,王修啦,还有拉拢那些颍川名士。冀州派要继续掌权,就只能拥护袁尚。

    考虑到刘氏是袁尚的母亲,审配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哪怕明知刘氏把主公气中风了,也不敢明面上表露出怨怼来。

    不过,郭图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郭图是颍川派,袁谭上位,对他们这些非冀州籍的士族出头有好处。现在刘氏做了那么恶劣的事情,这把柄可比历史上“袁绍死后刘氏先毁容再杀袁绍的五个小妾”恶劣得多。

    说难听点儿,这是不顾大局把自己夫君气中风瘫痪了!

    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刘氏纵然不被视为“谋杀亲夫”,她和她儿子也得受到重创!还有什么脸面跟袁谭一系争!

    袁谭的母亲虽然死得早,导致袁谭在父亲身边没有母系的枕边风力量可以借助。但现在这个劣势却俨然变成了优势——母亲早死也就没有母亲会给袁谭惹祸。

    郭图表情略微阴晴不定了一会儿,就强行忍住,意识到这时候绝对不能让审配和刘氏看出破绽来,他要继续佯装对袁尚和刘氏站队的样子,等脱离险境再静观其变。

    而刘氏这时候早已是吓呆了,她其实也不是有意害袁绍,纯粹就是嫉妒外加不懂外面的事儿——

    袁绍这人是出了名的要面子,这个时代的女人又不懂政治,袁绍那么要强的人怎么可能在老婆面前露出丝毫虚弱搞不定的窘迫样?

    所以,刘氏是真心不知道最近袁绍有多郁闷,有多受不得气。还以为他虽然有点病,不过是老不死的年纪大了自然健康状况不好。

    此刻她是彻底没了主意,一点也不敢再嚣张,只是借故问审配郭图该如何处置。

    “先封锁消息,请医官好好确认主公病情再说!”审配郭图都不敢自专,纷纷先把责任推出去。

    ……

    经过两天的忙乱,袁绍倒也运气好,安然醒了过来。

    医官给袁绍用了药,还被下达了封口令不许乱说话。最终确认的袁绍病情,是偏瘫起不来了,行动起居只能靠坐辇。

    不过,他还有半拉身子可以动弹,一只手臂可以活动,比霍金的情况还好些,而且嘴也还能自主吃东西和说话。

    只是一边嘴角歪斜了,会无法控制流口水,整个嘴角跟法令纹部位的面颊肌肉,都抽搐拧成了一团,典型的中风偏瘫症状。

    这惨状,怕是轻易都不能见人,否则外人一看袁绍这面相、这歪斜流口水的嘴角,立刻就能看出他身体有严重的问题。

    相比之下,还是腿瘫了站不起身、反而影响不如嘴歪了的影响大。毕竟作为大将军,袁绍本来就是可以足不下辇让人抬着走的,瘫坐在那儿接待下属别人也不会怀疑。

    “父亲,您会好起来的,或许休养数月便当霍然,一定要振作啊。”袁尚这两天也是懊悔不已,不该把外面的事情跟母亲说,居然惹出那么多麻烦。所以照顾袁绍病情时很是殷勤,每天亲自喂汤喂药。

    他更是提心吊胆、害怕父亲因为迁怒于母亲,连带着对他也起了废立之心。

    袁绍恢复了语言功能和清醒之后,只是悲悯地看了袁尚一眼,也没了责骂的力气,只是内心升起了一股“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悲凉感。

    “大……大将军……三年!三年前,朱公伟,肯定也是这么风疾瘫了的吧。这……大汉朝的大……大将军,呵……呵呵……”

    袁绍本就嘴角歪斜口齿不清,这样混沌含混地悲叹,更增凄凉。

    袁尚心中一沉,知道父亲是陷入了对历史诅咒的恐惧中了。

    袁绍这人,做事情太喜欢找历史依据,来给自己增加信心。

    或许,这也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带来的一点弊端吧。让人总要找心理寄托,找“这事儿历史上有人做成过,我现在条件比历史上那谁谁谁还好,所以我也能做成”的内心鼓励,缺乏了光脚不怕穿鞋、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决然。

    此时此刻的袁绍,已经被朱儁是中风瘫痪而死,他现在也是大将军、也中风瘫痪了的宿命给吓到了。

 第693章 袁绍 金身等死闪现迁坟

    天地良心,虽然李素和诸葛亮这对师徒都已经火力全开、专注算计对袁绍的精神攻击。

    但即使是他们自己,也没料到这种精神攻击如此效果拔群,那么快就让袁绍气得中风瘫痪。

    在李素和诸葛亮的计划里,这种让袁绍丢人丢脸的攻击,是绵绵不绝的组合拳,后续还要各种循序渐进、逮到机会就上猛料。

    怎么着也该快则数月、慢则半年,才能看到决定性的成果。

    没办法,谁让袁绍后宫有刘氏这个跟吕雉齐名的毒妒之妇的存在呢,帮李素和诸葛亮扮演了“敌方内部猪队友”的角色。

    套用游戏术语来说,那就相当于袁绍本来是出了把“死亡之舞”,能够把受到的一部分瞬间精神伤害转化为持续流血伤害。

    这样旁边的郭图这类拍马屁辅助,还能把他的心态奶上来,本来是到不了斩杀线的。

    结果刘氏自带一个DEBUFF光环,效果是“让老公出的死亡之舞无效化”,把很多噩耗蓄力之后一瞬间输出,直接把袁绍给秒了。

    不过,另一方面,袁绍中风后,李素和诸葛亮下一阶段的很多气人计划,也不得不暂时拖延了。哪怕继续按原计划实施,短期内也无法再对袁绍形成有效伤害——

    一个中风瘫痪的病人,本来就可以豁免处理朝政军务的决策,也没精力去听取前方噩耗。

    诸葛亮短期内制造更多坏消息和丢脸,也会因为袁绍身边的人的保护,而送不到他耳边。

    同时袁绍也失去了“自己爬起来作死寻找真相”的能力,想自己把自己气死都做不到了。

    瘫痪期间,只要他身边的人想,就可以只让袁绍听到好消息,代价是袁绍会渐渐变成一个耳目闭塞的傀儡——

    甚至不排除原本已经是袁绍傀儡的家伙,也蠢蠢欲动起来,或者是被关东朝廷的其他诸侯利用。

    所以这一波,有点类似于把袁绍的复活甲给打掉了,但复活甲复活的那四秒钟金身时间里,你也没法继续输出,只能是等金身结束再压起身。

    当然了,以李素的智商、诸葛亮的微操,可以预见,未来的这波守尸,几乎形同“提前在复活甲脚下放陷阱,袁绍起身瞬间就会踩夹子”。

    然后就是再次被连控到死,哪怕袁绍提前狂按闪现也没用。

    八个字可以总结袁绍的剧本:

    金身等死,闪现迁坟。

    ……

    可惜的是,袁绍阵营的消息封锁做得比较好,所以袁绍中风偏瘫的消息,也没能第一时间传到关西。

    袁绍是十月二十中的风,消息足足瞒了大半个月,加上从邺城传到雒阳长安路上也需要时间,刘备李素诸葛亮得知这个消息时,起码是十一月过半了。

    这段时间里,诸葛亮还在勤勉地按照原计划用计、往沦陷区派出各种细作散布攻心言论,败坏袁绍的名声,宣扬袁绍的愚蠢。

    而这些努力,都等于是往没视野的战争迷雾里,预估一个大致觉得有敌人的位置,撒远程AOE输出技能。

    敌人明明在金身期间,免疫伤害,你还继续撒,白白耗费了一些蓝量。

    具体到诸葛亮的操作里,那些派出去的细作,培养细作的经费,就相当于“蓝”。那些攻击袁绍的恶毒言论可不是白撒的,为此每天都要牺牲好几个甚至十几个细作。

    只能说没有人是先知先觉的神,诸葛亮也没有透视挂。没视野的情况下,他只能是估一个最稳的打法。

    这段时间里,雒阳城在被关羽光复之后,也很快完成了交接过渡、重新进入了稳定状态。

    雒阳城里的官员,也不可能全部没问题,有个别是袁术当年提拔起来的党羽、还参与了袁术杀刘协夺雒阳的罪恶。后来雷薄是和平投降的袁绍,所以这些人都被袁绍捏着鼻子留用了。

    但现在关羽来光复雒阳,是带着沮授劝降陈宫,这里面又隔了两道了,所以没那么多忌讳,不用担心稍微算算袁术嫡系旧账会导致人心浮动。

    短短半个多月里,该判判该杀杀,处置了几十个有历史遗留问题的乱臣贼子,又罢免了一批。其他剩下的官员都调整职位,并入刘备的朝廷。

    如此一来,倒也没给刘备朝廷增加多少冗官负担,确保吸收留用的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才。其余二袁和刘协时期的吉祥物、名士废物点心,大多清洗掉了。

    当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这些人也没多少,毕竟大多数名士废物点心都去了邺城,留雒阳的才占一两成,都是些荣誉型的闲职——类似于原本历史上明朝那些“南京六部”的斗争败犬。

    ……

    关羽和诸葛亮忙活着这些事务的同时,十一月初三,李素也总算把南方的事务都安排清楚了,并且本人千里迢迢回到了长安,向刘备复命。

    李素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袁绍中风后十几天了,不过距离袁绍中风的消息被长安朝廷所知,还需要再等十几天。

    刘备当然是亲自出城到新丰迎接,君臣相得,回城后大宴三日,再聊国政。

    “伯雅远来辛苦,南下将近一年半,兴南场科举,变人事之法,逐孙策,灭孙权,短短十六七个月,做了那么多事,真乃国朝栋梁。

    这几日先好生歇歇,别的以后再说。对了,你娶妾的事儿,也趁机办了,再跟你聊国家大事。黄忠在那边围建业城,差不多也该攻下来了吧?趁机再给你加会稽郡两个县封地,也给你个彩头。”

    李素还想客气一下,不过刘备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事实上,建业城确实也快攻下来了,黄忠已经在顾雍的协助下,找到了一些内应,十一月份肯定能拿下。只是就算拿下了,消息传回长安也需要时间。

    刘备对李素太有信心了,就打个时间差提前宣布了,长安城内文武正好巧立名目同喜,跟着乐呵乐呵。

    刘备顺手借着这个功劳,把之前还没封给李素的会稽郡丰安县和长山县也封了——等于是之前给李素的那十个县,只是等于后世绍兴加宁波,而金华只封了一半给李素。

    加上这两个县后,金华剩下的地区也全给了。李素的封地正式扩大到相当于后世三个地级市。至于浙南加闽地的剩下十四个地级市,那就要靠李素后续巧立名目立功再慢慢拿了,他还有的是时间。

    加封两县当日,李素也把拖了很久的娶妾事儿办了,正式去甄家大操大办,把甄宓按公爵夫人的礼仪待遇接来了。

    此后数日自然是日日欢宴,夜夜笙歌,连续消停歇息了五天,无须赘述。

    公爵府上每天的菜,无论荤素,都下了生蚝熬煮出来的真。蚝油调料,每天还有羊排鹿肉鹿血,东海进贡的海马,奢靡至极。

    李素趁着新鲜劲儿,纵欲舒坦了十几次,十一月初十才结束休假恢复办公,顶着黑眼圈和发青的脸色出门办公。

    公爵府上的丫鬟婢女们,看到被雨露滋润开发后的新小夫人,也是个个自惭形秽,难以想象女子姿色能到这种程度。

    她们也总算明白,公爵不是不好色,是要求太高。之前显得相对清心寡欲淡泊,是因为他几乎无色可好,所以注重灵魂交流。

    也就是大桥被罚为奴婢入府之后,公爵的丑态才渐渐显露,这次娶妾才开发到巅峰。

    ……

    休假结束之后,李素恢复办公,第一天回未央宫石渠阁议事,荀攸钟繇诸葛亮法正都不在,刘备都没让其他大臣陪聊,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