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90章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490章

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他的厉害。

    于是孙策仅仅略一思索,便直接挥手吩咐身边跟随的韩当:“义公,你派人快马通知后军,让适合攻城的步军主力别急着回江陵会合,半路上直奔当阳。

    破了那个小县,说不定大军又能多好几成军需。而且我们马上就会迎来李素的反扑,现在的猝然得手不过是占了偷袭的先机。

    如果占了当阳的物资,李素到时候也就不能从手边就得到反击我们所要的军需,还得从襄阳往南运,粮道再远三百里,对李素的部队集结速度反击力度,都是一个打击。

    不过骑兵还是继续先来江陵,一来这边如今还缺乏我军坐镇,光靠蔡将军的人马守江陵,万一被李素反扑,难免人心浮动。有了几千骑兵控制城内各处,降卒也不容易生二心。二来么,骑兵也不适合攻城,去了当阳也没用。”

    打仗的后勤账从来都是这么算的,占领当阳不仅是孙策能多拿物资,还能让李素没法就近货物反击物资,所以这一仗非常有价值。

    韩当稍微想了几秒钟,拱手道:“那就派凌操去传讯后军改道吧。”

    蔡瑁听孙策这么不避着他公然表达对蔡瑁的兵的战斗力的不信任,也是心中微微有气。

    不过好在蔡瑁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知道他的嫡系郡兵和家丁战斗力确实不如孙策的主力精锐部队,所以稍稍心里建设一番也就咽下去了。

    二来么,他听孙策提到他的时候,无意识地称他“蔡将军”,这让官迷的蔡瑁瞬间联想到了很多好事,转移了对喷他无能所积攒的愤怒。

    蔡瑁等韩当离开之后,琢磨了一下措辞,假惺惺地婉拒:“主公谬称了,末将不过是南郡都尉,纵然弃暗投明得升迁,也不敢当将军之称。”

    孙策拍拍他肩膀:“助朝廷光复江陵,功劳不小,当得的。孤自会去表邺城,向朝廷表你为偏将军。”

    蔡瑁暗忖:这主虽然是个难伺候的暴脾气,不过封官给赏赐倒是还算干脆,就再为他好好卖命几年。

    ……

    凌操在韩当的安排下,带着一百多个骑兵,组成一支传令的小分队,往来路回返,通知后面的后军。当天晚上,他就先后路遇了孙策军的后续骑兵,以及步兵主力。

    凌操传令让骑兵继续前进,当晚进了江陵城,帮孙策接管城防。

    而步兵因为跑不动,晚上是扎营休息的,扎营的位置刚好是江陵城和当阳县之间,距离江陵还有六十多里,距离当阳反而只有三十多里。

    带领步军的将领是程普,手下还有吕蒙、宋谦等人。程普见了孙策亲笔手书的命令,而且印信无误,就吩咐部队明天早些起身,黎明行路,争取早上辰时就急行军到当阳,抢了城内大批物资再休息。

    孙策的手令上写得非常清楚,因为还有蔡瑁提供的情报,说当阳小县平时根本不是军事驻地,只有县尉带了几百个县兵防守。如今最多再加上张松从江陵抢运物资去当阳的护粮队,总共最多两千多人。

    两千多人心惶惶有可能投降的部队,城墙还是破旧小县城那种一丈高的土墙,快速抢时间拿下是很有可能的。

    孙策的三万五千兵马,其中骑兵有五千,步兵有三万,留在程普这儿的还有两万七千人呢——骑兵要去江陵,步兵留了三千人的后队在竟陵汉津口扎营、以及留下开船的必要水手,所以程普这儿满打满算两万七,攻当阳是十三个打一个。

    一切果然如计划那般,十月二十一日早上辰时过半(8点钟),程普带着的部队都凌晨起床饱餐了一顿,全部精神饱满地赶到当阳城下,立刻把这座虽小却如今肥得流油地县城包围了,并派人麻溜地先劝个降。

    一想到一个城墙边长不足两里地的小城里,居然屯了一百多万石军粮、还有大批昂贵的军械物资武器装备,程普怎么可能不流口水。

    凌操带来的一名骑兵曲军侯,带着一小队斥候,都是那种嗓门大平时负责喊话骂阵的,靠近到离城墙不足两百步的地方,扯开了嗓门齐声大吼:

    “城内南郡郡兵听着,蔡将军已经带着江陵归顺吴侯了!袁大将军也已经从雒阳南下攻打宛城、并派吕布在河东拖住关将军了!

    李素在荆襄提拔丧德败行的小人、残害道德君子,士林痛愤,天怒人怨!跟着李素没前途的,快投降了吧……”

    这些人走到这个距离劝降,也是担心更远的话城头听不见,气势不够,他们是干惯了这种行当的,估摸着这个距离已经是射程之外了,很安全。

    可惜,这些人最后一句话仍然没有喊完音,因为羽箭破空之声打断了劝降。

    那名孙策军骑兵曲军侯,直接捂着脖子栽下马来。旁边几个骂阵手大惊,纷纷拨转马头拉开距离,可还是有三四个被连珠箭射下马来。

    城头一群守兵士气高昂地帮着喊:“射声校尉黄忠在此!吴狗背信弃义偷袭吾郡县,速来受死便是!”

    程普见状大怒,一边要指挥全力攻城。偏偏刚开打没多久,又有大军派往北边监视李素援军的斥候过来回报,说是襄阳方向有一队骑兵援军在飞速逼近,即将抵达当阳,旗号乃是后将军赵云。

    程普的怒气和热情顿时冷静了大半:“赵云?有多少骑兵?”

    赵云之威,程普还是亲眼见过的,六年前轘辕关之战,程普本人就是跟韩当孙坚一起围攻吕布时,还被吕布剁了一条胳膊。但吕布被孙歼孙策反复消耗败退后,最后阶段被赵云捡了便宜,激战后吕布落荒而逃。

    幸好斥候报的数字,让程普稍稍安心:“应该三千骑左右。”

 第574章 长坂长下坡需要人肉刹车片

    听说赵云只是带来三千骑兵,程普内心那股六年前就郁积不散的恐惧总算是稍稍散去。

    他自己也忍不住谴责了一下自己的胆小,几乎如同条件反射一样不用经过大脑。

    只能说六年前那场断臂之战留下的心理阴影太强。他们三人围攻吕布还残了一个,赵云却捡漏击败了奋战多场后的残血吕布。

    这就跟假设在华雄刀下逃得性命的潘凤,看关羽的感觉差不多。

    稍稍冷静之后,程普在内心告诫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只是三千人而已!何况我军前天才在汉阳、竟陵一带暴露行踪,敌人的部队肯定是在这之后出动的。

    李素在襄阳,就算半天之内就得到日行五六百里的飞马急报、立刻派出赵云南下救援,那赵云的部队,也是在一天两夜的时间里,从襄阳到当阳疾行奔袭了三百里了!

    再强的骑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狂奔三百里还有什么战斗力?而且赵云的骑兵肯定也不能是多么重甲的骑兵,否则更跑不了那么快的速度了。

    我军有两万七千人,对面只有黄忠的两千南郡郡兵和赵云三千骑,如果被这五千人在当阳城内会合。那么哪怕当阳城池并不坚固,五千人守城顶住两万七千人攻城十天半个月肯定没问题。

    就算明天走夏水的我军数千援兵到了、三日后周都督的六万五千人也能到江陵,但如果给了李素的后续步兵主力时间,襄阳那边一样可以在几天内来两三万人,到时候,我们依然没有立刻拿下当阳的把握……

    所以,眼下最关键的,倒是要一边围住当阳,一边打援把赵云堵截在城外,野战中就把赵云重创击溃击退。然后再回头集中兵力,争取三天攻下黄忠两千杂兵守的县城,抢在李素从襄阳出发的主力到达之前收工!”

    程普也不愧是东吴阵营资历最老的老将了,虽然残废后武力不行,统兵之才和评估敌我形势的经验依然非常充分。

    他很快就做出了眼下对东吴军来说确实最正确的决定:围点打援、各个击破,能在野战中就重创援军就尽量靠野战。

    程普倒是不想搞一言堂,也想过群策群力商量一下战略。可他身边的部将资历地位都比他差太多,他觉得也没什么智将,就自己脑内评估决策了。

    同时他也有点自知之明,从头到尾只敢想重创击溃,倒是没想过全歼赵云。

    赵云毕竟是骑兵,有机动速度的绝对优势。三千人打不过两万七还能跑嘛,只要往北边来路退却,程普根本追不上。

    全部盘算停当,程普立刻给全军分别下令:“吕蒙、宋谦,你们二人分领左右牙门督,我自率中军旗阵主力,同去城北迎击拦截赵云。

    徐盛,你留下三千人围住当阳另外三门,盯住黄忠就行。黄忠想跑就让他跑,反正只要离城,总比窝在城里放箭死守好对付。

    凌操,你带二百骑兵斥候,并你昨夜带来报信的一百人,轻装哨探赵云踪迹动向、及时回报。不过千万别跟赵云交战,远远盯着就行。”

    三方分别领命,就按照程普所言各自行动。

    凌操翻身上马,临走时分似乎还想起什么,不由提醒了程普一句:“程老将军,要在当阳城北拦截赵云,恐怕不易,除非我军急进,抢占沮水留出荆山的谷口,把赵云堵在来路狭窄之地。

    我为主公担当先锋,掌骑兵斥候,大军未到,先哨探周遭地形,对这边地势比您略熟。当阳濒临沮水,南有麦城,北有临沮。

    沮水出于荆山,而荆山南北蔓延极广,北起上庸房陵与襄西隆中,南至当阳以北、临沮以南的荆门谷口。

    而荆门谷口到此还有三十余里,赵云的踪迹刚刚才被我军斥候发现,相距绝对不会超过五十里,这样算来,他距离荆门谷口只有二十里了。

    我军是步兵,要再北上三十里堵住荆门谷口、在狭窄地形下与赵云正面阵战。同样的时间里,赵云的骑兵只要南下二十里,肯定是赵云先冲出荆门,堵不住的。”

    程普认真评估了凌操对地形的判断,也承认了凌操作为骑兵斥候统领的专业素质,但他依然不得不执行原计划:

    “就算来不及把赵云堵在荆门谷口狭窄之地,那就放他南下出谷,在谷口以南的开阔地带作战!我军只要结阵稳固,弓弩长枪搭配严整,以八倍之众,还是很有胜算。”

    凌操叹了口气,虽还觉得隐忧,却也不能抗命:“只怕没那么简单。沮水出了荆门谷口后,便离开了荆山山区,地势渐渐开阔平坦,赵云的骑兵就可以利用开阔地形迂回我军了。

    而且当阳由此往北二十余里,为北面荆山和南面江汉平原的过渡,所以都是北高南低的长坂。赵云由北向南攻打,这种居高临下坡度很缓的地形,正好发挥骑兵冲击之利,程老将军可要小心。”

    程普面色郑重地点点头:“凌校尉放心吧。”

    凌操这才头也不回地先去了。

    ……

    凌操和程普北上之后,徐盛这边倒是奉命继续虚张声势围住黄忠,而且在临时营寨内多立旌旗,甚至还得对当阳县施展几次像模像样的佯攻。

    程普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为了防止黄忠的部队立刻士气大涨——当阳城始终是被围住的,赵云虽然逼近了,黄忠却不知道。

    援军的消息能给守城部队极大的鼓舞,所以攻城方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继续演戏并封锁消息。万一真击破了援军,再把援军被歼的噩耗告诉城内,最好再拿点援军的军旗和援军将领的首级,用枪杆挑着到城下晃悠,这样说服力就更大了。

    程普刚才一大早的时候都摆出攻城的架势了,要是不真打一打直接先退,黄忠能不起疑?

    徐盛刚到也没什么攻城装备,就随便弄了几十架木梯子,每一侧城墙安排了几百人的先锋,扛着梯子冲一波试试水。反正也是佯攻,要是失败了,也好放出话来,假装需要等一天时间打造更重型的攻城武器,黄忠就不会怀疑了。

    “先登者赏三百金!官升两级!这样的小城、城内就一两千人,都能开这么重的赏格,兄弟们,机会难得啊,都给我冲!”

    徐盛挥舞着一面坚实的包铁皮木盾,另一手掣着柄古锭刀,在攻城人群前逡巡呐喊鼓舞士气后,挥刀一招,逼迫士兵们蜂拥向前。

    士兵们以松散阵型错杂逼近,当阳城太小,没有护城河,连干壕沟都没有,也没有鹿角拒马羊马墙,所以不用做任何准备就能直接抵达夯土质的城墙根。

    城门也只是简单的厚木门,门上没有铁圆钉,更别提瓮城了。

    几十架梯子错落搭在女墙垛堞之间,梯子顶部的简易倒钩尖锥扎进夯土,让守兵一时难以推开。等蚁附上去的士兵数量多了之后,就更推不开了。

    徐盛在远处,看着己方的士兵冲得那么快,在接近城墙的过程中,被羽箭射杀导致的伤亡很少,一度还产生了错觉:

    难道是城内真的守军不够精锐,临阵调度混乱,以至于黄忠虽然自己箭术超群,也难以挽回?

    可惜,这个错觉只持续了数秒,随着飞梯架在墙头,很快就出现了连弩抛射泼洒箭雨、滚木礌石灰瓶金汁疯狂泼洒,甚至还有昂贵的滚油倒下来、再用火箭点燃。

    几乎是转瞬之间,城下就成了一片火海毒烟和滚沸秽物交杂弥漫的修罗场。

    黄忠一开始没有开火,不是因为他治军无能,竟是因为他看出了这波攻势规模不大、哪怕放近了打也不会有被冲上墙的风险,所以故意放近了打,好多疯狂输出一会儿。

    “糟糕!听程老将军交代,说是蔡瑁好像对主公说过,张松借口从江陵押运物资北上的时候,可是运走了大批昂贵的军械物资。这当阳城眼下怕是成了一座武器库了!这么多昂贵的消耗性守城武器就这么往下泼?”

    徐盛心中拨凉拨凉的,正要下令赶紧撤退,忽然一支劲箭带着破空嗡鸣之声而来。

    幸好徐盛的盾牌始终遮蔽得很好,听到响声立刻进一步把身体蜷缩起来,盾牌也下意识举高,随后“嘣”地一声,一根锥头破甲雕翎箭,已经尾羽颤动地扎在了重盾上。撕开铁皮和一寸厚的木头,锥头露出盾背三分,才被卡在那儿。

    徐盛惊得一声冷汗,如同被打断了吟唱一般,拖延了对撤退命令的下达。而黄忠已经趁着这个机会,连珠箭发,接连射杀了好几个曲军侯和屯长级别的督促登城的一线军官。

    攻城部队顿时大乱,都没等到徐盛正式下达撤退命令就直接轰然撤了下来。

    当然了,另外两面城墙既没有徐盛坐镇,也不用被黄忠亲自督战,反而攻城方败得没那么快那么惨。

    短短半炷香的攻击行动,徐盛在南城外丢下好几百具尸体,狼狈撤退,另外两门也都有一百多具尸体。

    唯一的庆幸是徐盛这人还算敬业败退得那么惨,还不忘临走时让士兵们喊话掩饰:

    “黄忠老儿休要猖狂!今日只是我军攻城器械不坚!一两日后我军云梯冲车打造完成,就等着引颈就戮吧!”

    黄忠站在城头,捻着微微花白的胡须得意大笑。

    黄忠旁边,站着面带交好神色的张松,在那里商业互吹:“黄校尉早年真是怀才不遇啊,没有机缘建功沙场。如今跟随了陛下,分配到李司空帐下效命,终得一展所长,可喜可贺。”

    黄忠摆摆手装谦虚:“诶,张从事你想出来的那个故意示弱、把没有威胁的敌人放近了打的小聪明,也起了不小作用,不然今日杀不了那么多吴兵。

    今日只是略微小战,只要拖住吴军,等司空的援军到了,才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

    黄忠身后的城楼里,典韦百无聊赖地躺在那儿睡大觉,反正刚才这一波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