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晃奋战三十余合,加上还要抽空遮挡旁边小兵的攻击,累计血战五十多招,一开始他居然还略微占据上风。
但张辽抗压应战了五十招后,渐渐扭转了局势,徐晃的大斧更为沉重,奋起全力血战时体力消耗更快,相比之下张辽的月牙戟就没那么费力,他心中很清楚,这种混战再有五十合,徐晃绝对会力竭露出破绽,到时候就是取他性命之时。
徐晃心里当然也清楚,一开始不珍惜体力的死战没拿下张辽,绝对不能拖了,他要是完了,别说闻喜县,哪怕是安邑和整个河东郡全境都要丢。
徐晃最后奋力三斧荡开张辽的月牙戟,趁着张辽虎口酸麻马匹收步的机会,立刻拨马开溜拉开距离。徐晃甚至都不敢再往闻喜县方向冲,他知道自己再拼命跑也拉不开足够的时间差等城门开关,所以干脆往南边中条山山坡上黑暗处跑,只求摆脱追兵。
张辽见徐晃遁入黑暗中的山坡,也不敢贸然再追,只敢带着剩下的部队,往城楼上点着火把的闻喜县城墙追去,一路上又零零散散杀伤俘虏了数百骑,硬生生没让多少轻骑逃进县城。城头守军看敌人大军迫近,早早关死城门。没来得及进城的徐晃轻骑只好继续绕城而走往西边下游逃命。
好在被闻喜县城这么一阻挡,张辽为了绕城寻找破绽,耽误了更多的时间,今夜也不可能再往下游的郡治安邑去追了,张辽的部队奔袭赶路也够远了,全靠一口毅力士气吊着,包围了闻喜城之后很多士兵纷纷累瘫在地。
……
徐晃在跟张辽军连番血战中,也稍微受了点小伤,加上黑夜中往南侧中条山山坡上逃遁,看不清道路,虽然摆脱了敌人,半夜时却也马失前蹄被绊摔在地,穿着铁胸甲的胸口重重砸在地上,肋骨都裂了一根。
好在他逃跑时随身还有几十骑最心腹的亲兵,有人给他换马卸甲,强撑着走了一夜,五月初九凌晨,才在湅水河边找到几条百姓的民船。徐晃肋裂加手足一些皮肉刀伤,骑马不得,在亲兵护持下上船顺流而下。
亲兵们不敢光靠湅水的流淌行船,怕速度太慢被骑兵追上,奋力划桨了又半天,才在初九午后逃回郡治安邑。
徐晃进城后没两个时辰,当天傍晚时分,张辽的斥候骑兵居然又阴魂不散追到了安邑侦查情况,似乎是发现安邑还有准备,一时没敢大军继续前压。
显然张辽的部队之前那次奇袭追击体力损耗也非常巨大,一波攻势打完后必须好好修整恢复。如果不是逮到明显可以捡便宜的破绽,就不会再轻易冒进了。
徐晃在船上的时候几乎也没合眼,整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随时都提防着敌人追上来后得马上弃船换马狂奔逃命。进了安邑才算是松了口气,整个人精气神泄了,昏睡过去,城中军医连忙给徐晃调治。
徐晃这已昏迷,几乎就睡了一天一夜,直到初十傍晚才醒来。他忍着肋痛撑起身体,坚持出门走动查看城内情况,发现安邑城防倒是还算稳妥,士兵们戒备森严。
在他昏睡的这一天多里,城北已经出现了一座张辽军先锋的大营,人数应该只有几千,显然张辽的主力还没前出到那么远。
不过即使是几千人,徐晃现在这个状况也是无力出城反击的,他让下属汇报了一下情况,看看这段时间收拢回来多少残兵。
那天下午连带着后面半夜的惨败,部队几乎都打散了,好在大部分士兵也知道哪怕打散了也得往西往下游逃,所以都会来郡治安邑。
骑兵还剩两千人出头,加上守城的精锐步兵两千人,总共是四千精兵,其中一部分还有伤在身。其他就是一些守城时只能丢丢滚木礌石倒倒开水的农兵了。
守住安邑城一段时间估计是没问题的,可是如何确保关羽军的后勤呢?关羽难道要放弃全部辎重轻装逃亡么?
关键是徐晃不知道关羽那边打得怎么样了,若是关羽本来也不顺利,准备要撤退,徐晃心里还好受些,只要精锐主力想办法活着回来,其他损失暂时就忍了。
如果关羽原本攻打雒阳很顺利,就差临门一脚了,却因为徐晃失守断了关羽的后援之路,让他功败垂成,那徐晃觉得自己的仕途奋斗基本上也到头了。
这让他的情绪极为低迷,偏偏一时也没办法快速打探到前线情况。
徐晃只好想办法再派出轻装斥候跟前方那些被张辽隔断的地区联系,见机行事,同时也向后方长安派出信使告急求援,试图等援兵来重新打通关羽的后路。
好在他又休息养伤了一晚后,五月十一日上午,徐晃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这天上午,他先是看到城东北的张辽大营又有增兵抵达,可偏偏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下游方向那个他昨晚派出去的信使,居然来回报了,说是汉中王派出的援军一万五千人,已经接近安邑了。
徐晃一惊:“什么?我不是昨晚才你去长安求援的么?你才出门半天就回来了?你是飞到长安报信的?就算你飞过去,援军也不会飞过来啊。”
信使窃喜地回禀:“大王是五天前的初六就派出援军了。听说是右将军和荀先生都觉得前将军低估了我们与袁绍冲突的可能性,所以让人支援。”
徐晃松了口气,有援军,应该好歹能将功补过,保住一点前途。
第532章 先来一个米其林分量的开胃小前菜
徐晃听说的那支长安援军,显然是诸葛亮带来的,还带了张任、典韦、吴班等将领。
徐晃因为伤势还没好利索,加上唯恐城东北敌营里的部队趁乱取事,所以他选择了按兵不动,就不派人接应了,静待援军自行进城会合。
没曾想徐晃稳了这一手,反而让原本看似水到渠成的会师,又生出了一些波折。
张辽军的营地内,负责盯防安邑这边的主将,乃是侯成,副将魏续。因为张辽本人如今还在围攻闻喜,抽不开身,就派侯成魏续盯住徐晃。
贾诩当时是这么建议张辽的:侯成魏续虽无法独力攻下安邑,但如果徐晃派信使突围调解良、蒲坂的兵马来增援安邑,则可野战中歼灭敌人的小股援军,以免闻喜攻破后再攻安邑时,城内守军过多难攻。
监视安邑,围城打援,很中规中矩的战术。
现在诸葛亮来了,侯成如果看都不看,这也太玩忽职守了,所以他老远就派出斥候侦查敌情,并预作部署。也很快从斥候的回报中,得知诸葛亮的船队规模似乎还不小,装一万多人应该绰绰有余。
只不过,诸葛亮没有打自己的旗号,侯成也不知道对方是哪儿来的援军。
出动之前,魏续便劝道:“侯兄,这事儿我看还是稳妥为好。张将军虽然令我们监视安邑,歼敌援军。可预期要打的援不过是蒲坂、解良等处的敌兵,那些小县能分出几个曲或者至多一部军司马的兵力来安邑。
可现在听斥候回报敌军船队规模,怕是能装上万人。我们在这儿的兵马,不过五六千之数,主力还在张将军那边。我们如今比徐晃的嫡系部队人多一些,却远少于敌援军和徐晃联手后的规模,被前后夹击了怎么办?
再说,援军船只严整,不是那种蒲坂摆渡的小船,有船舱、垛堞,我军多是骑兵,也不能以骑射与战船对射,多吃亏。还是把这情形上报张将军,他能理解我们的苦衷的。”
可惜,侯成这人比较好战,想了想之后,总觉得什么都不做就放弃太亏了,也怕张辽怪罪。他在案前来回踱了几步,又看着地图琢磨了一会儿,灵光一闪道:
“也未必那么麻烦,我们是骑兵,看还是要看一眼的,大不了试试敌人虚实就走,敌援水路而来,还能追上骑兵不成?
至于游骑跟有掩体的战船对射吃亏,这我能不知道?听说就是在这湅水上,当年杨奉、韩暹吃过关羽徐晃两次亏了,出发之前贾先生就交代过了,咱能不提防着?
不过,这安邑城,却不是直接邻着湅水河,地图上城与河还隔着好几里地呢。我们先假装不敢轻举妄动,等他们登岸进城的时候,再突然冲过去尝试半路截杀。”
魏续也看了地图,见侯成说得有道理,就答应配合试一试。
然后,他们就等了一会儿,先在营地里把部队偃旗息鼓做好万全准备,然后等到那边诸葛亮的先头部队在安邑西北、湅水东岸码头上岸整队时,才出营杀过去。
因为两地相距不过十几里,骑兵还不是瞬息就能冲到。
一路上侯成还让士兵们趁机放火,把城外码头附近已经逃空了百姓的市镇全烧了,进一步制造混乱迟滞诸葛亮的援军整队应战。
……
或许有看官会奇怪:湅水岸边的四个县城,其中蒲坂、解良、闻喜都是紧贴着河建城的,为什么偏偏这安邑县城偏偏要往河的南岸再往南偏那么十里地建城呢?
而且建城位置交通不便不说,居然还在城外有繁华的市镇和码头,把这些市区也用城墙包裹起来不好么?为什么放在城外?
安邑城的这种特性,其实也是有很深的历史机缘的,主要是当初春秋战国之交、三家分晋的时候,智伯掘水淹赵家的都城晋阳,当时智伯就跟魏恒子韩康子吹牛:原先只知河水能像城墙一样成为保卫国家的屏障,没想到也能淹城灭国。
安邑和平阳当时恰好是韩魏两家的都城,其家主听了智伯的无心之言后就吓住了,后来促成了他们反水联手赵襄子灭智、三家分晋。
人总是对最近的一次教训特别敏感,三家分晋完成之后,安邑和平阳这两座如今属于河东郡境内的城池,就在战国几百年内、渐渐移址改筑到离河远一些的高处。
所以湅水流域只有一座安邑是不靠着湅水的,汾河流域也只有一座平阳是不靠着汾河的,这都是牺牲交通的便利性来换取国防战略安全,防止被水攻灭国。
魏国最后迁都所至的大梁就没有吸取这个教训,结果秦灭六国时不就被水淹泡塌了大梁城墙而亡国,乃至一两千年后李自成破开封时还是放黄河水淹塌城。
这些历史掌故和缘由没必要说太细,反正侯成魏续这些草包也不读史,他们只是看地图直接找现成答案,觉得安邑城与湅水河之间这段距离可以做文章截击一下诸葛亮,那就截击呗。
侯成出马,魏续守家,并且视情况接应,分工非常明确。
烧了一些安邑码头市镇的建筑后,侯成的骑兵觉得诸葛亮上岸立足未稳,想半渡而击试探一下。
可诸葛亮是何等样人,做事非常稳妥,要上岸行军那也是先让张任带队少量人马严密列队、分批上岸交替掩护前进。在确保绝对安全之前,是不会离开船队掩护射程太远的。
加上侯成在几里地外的时候,诸葛亮就开始让张任整兵严阵以待了,侯成面对的只是刺猬一样的长枪阵和推车上的连弩。后面没上岸的弓弩手也都躲在战船垛堞后面张弓搭箭。
同时,诸葛亮还灵机一动,吩咐张任:“敌军敢来冲乱我军,想必不知我军虚实,你上岸后只许打你的旗号,吴班典韦的旗号暂时别暴露,就让他们以为只有你一军来援。”
张任领命,表示一定执行。他也能理解,诸葛亮这是临时想趁着敌人的误会,进一步隐藏实力引诱敌人冒进。
侯成不知利害,先让几百骑凌蹈践踏,枪箭齐上,只求把那些还站在齐膝身河滩上的汉兵冲倒冲乱。
结果一阵急风暴雨一样的弩矢立刻就教他们做人了,小腿站在水里的长枪手也是丝毫不乱。侯成折损了不过百余人,就意识到张任的防守很出色,根本不会给人“结阵不稳半渡而击”的机会的。
侯成还不死心,因为他好歹试探出了敌将是张任。张任这人,如今在关东名声还是比较微小的,主要他只跟西凉军交战过,主要是守街亭和后来打金城时帮关羽守营,给人的印象不是什么全面的大将,个人武艺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注:演义里张任武力比较高,跟严颜相仿。但按照志来看,只是有一定的统兵能力,个人武艺没有可靠记载)
侯成见冲不垮张任的援军,就有枣没枣打一竿,挑衅打击敌人士气:“张任匹夫!我乃征北将军帐下悍将侯成!可敢出阵与我一战!”
要是不肯也就算了,就当是打击一下汉军援军的士气。侯成也知道自己斤两,要是城里的徐晃亲自出战,他绝对立刻就跑。侯成很清楚徐晃的武艺只是略在张辽之下,他绝不是徐晃的对手。
张任正在犹豫要不要答应,旁边一个传令兵快步跑来,低声通传:“诸葛司马说别答应,只说不屑于跟侯成斗将,他不配。派先锋吴班都足以斩之。”
张任一愕,心说这一路上他也摸清了吴班的武力值,怎么能这么冒险呢?再说吴班其实官职比他高呢,人家妹妹(堂妹)是大王的正妃啊,要是有个闪失自己的官还有得做么?
不过这一路上他已经充分相信了诸葛亮,加上知道诸葛亮是李素的得意心腹,也不得罪,就照办了。
侯成听了果然大怒:“吴班狗贼,听说你是把妹子送给刘备的才做到校尉,这等武艺也敢送死?!正好拿你首级升官。”
说罢跃马挺枪而前。
汉军这边,也冲出一将,骑术并不精湛,只是中规中矩,似乎是刚刚火急火燎跳下船、拿了匹马就冲上来了。一边冲一边还心中郁闷,强行告诫自己暂且忍忍,听诸葛司马的吩咐活捉了侯成问些军情再说。
侯成见敌将冲到近处,也是心中微微诧异分神:这吴班怎得如此形容丑恶?他妹妹不是刘备的正妃么?按说兄妹相似,其兄奇丑无比妹子能有多美貌?难道刘备是个口味独特的奇诡之人?
这么一开小差,就更加速了他的死亡,“吴班”趁着他懵逼的时间,已经冲到十步之内,随手一撒好几把手戟飞掷而出——当用手戟杀人的时候,一般都是五步才投掷,但只是要射伤活捉,那就可以拉远到十步之外,如此戟速衰减,动能不大,不至于直接插死人。
侯成眼一花,下意识格挡,倒也挡住几个,但还是小臂大腿连中两戟。就在他吃痛目眩的当口,一杆沉重的大铁戟以杆装击其胸,让他如遭巨锤吐血跌下马来。
诸葛亮躲在船上,看下面已经搞定了,这才探出头来,摇着折扇:“绑了!押进城去,正好拷问敌情战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33章 我是故意让敌人有机可乘的
绑个侯成也花不了多少工夫,既然敌方主将因为冒进试探白给了,诸葛亮这边要是不趁机扩大战果,那就太浪费了。
所以典韦把侯成丢给亲兵的同时,他自己已经带着援军中那些已经上岸的骑兵,火杂杂地往侯成的轻骑冲去。虽然只有不足千骑,但气势如虹,着实把失去了主将的侯成军吓得不轻。
两军略一交战,张任带领的那部分已经上岸的步军也列阵追了上来。加上那些还没上岸的士兵则在诸葛亮和吴班的带领下继续逆流而上,跟典韦张任水陆夹攻。
侯成残部很快人心惶惶彻底崩溃,仅仅被杀伤数百人就溃逃了。典韦等随后掩杀,短短十里地的追击中,斩伤俘千余人,最后一头撞到魏续的营地里。
魏续一时懵逼,都还不知道侯成已经被擒的消息,开始还打算关上营门整顿败兵。但典韦咬得太紧,一路势如疯虎双戟翻飞砍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