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88章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388章

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汜心中微微一惊,他当然不知道李素这番话是虚张声势,还以为李素真的已经悄咪咪带了足够多的援军、远超他预期规模的援军,能把姑臧县一夜之间彻底围成铁桶相似。

    要真是这样,贾诩给他出的主意不就白瞎了么?

    就在郭汜心中微微动摇、以至于忘了立刻阻止李素开口时,李素趁机喷出了更多打击守军士气的猛料:

    “对了,贾诩老狗已经不在姑臧城里了吧?这点把戏瞒不过我。前些日子我到之前,你派出了一支骑兵偏师回到后方张掖等地,名为执行你的命令,让你们后方三郡坚壁清野,其实就是贾诩想先跑。

    他留你在姑臧这边继续执行拖住消耗马超的任务,斤斤计较多吃个把月的武威存粮,他自己却不担风险、贪生怕死。你多拖住一会儿,他今年冬天活过年的机会也大些。

    你拖不住,死的也是你,跟他没关系。那老贼先助李傕、后控张济张绣,最后逼不得已末路逃回乡,才跟你一拍即合——亏你还当他跟你一条心,被卖了都不知道,罢了,黄泉路上你好好反省吧,攻城!”

    最后这两句,着实让郭汜心惊肉跳了一阵。

    原来,贾诩真的已经不在这姑臧县城里了,而是已经在马超彻底合围之前,带着一支骑兵偏师去了张掖。走之前,贾诩跟他说的理由是:后方的坚壁清野工作,也需要人全盘统筹。

    贾诩回去了,才好调动张掖郡全部税粮和掠夺来的粮食、军械、物资,全部沿着弱水河后撤到酒泉,等姑臧这边真的放弃后,才好制造出上千里的马超无法补给的“不毛之地”。

    (注:不是真的“不毛之地”,也不是屠戮百姓,只是把百姓全部掠夺城穷鬼,牲畜也全部抢走不留给马超。)

    至于为什么不让郭汜一起撤,贾诩当时给的借口也很有道理:郭汜如果带着全部骑兵都走了,只留下伍习甚至胡猛守城,那么以这俩人的士气、加上前些天野战那场惨败留下的心理阴影,说不定姑臧这边被放弃的步兵部队会立刻崩溃投降马超。

    为了让即将被放弃的步兵部队不提前崩溃投敌,必须郭汜亲自坐镇稳定军心!

    反正郭汜身边还有随身一万五千骑兵、加上几个把马超得罪狠了的羌族部落的五千骑兵,会跟着他到时候一起最后阶段断后撤退,只要找个晚上敌军反应迟钝的时间点跑,还怕突围不了马超的追击么?

    偏偏前些天,贾诩说这些话的时候,郭汜怎么听都怎么觉得有道理,还把贾诩的计策解读为顾全大局。

    怎么到了李素口中就变味了?

    而且李素是怎么知道贾诩已经不在姑臧了的?既然被他猜中,那不就等于李素早有准备、咱早就中计了?

    众所周知,不管有没有中计,只要在战争中,让一方的将领士兵们自以为自己一方中计了,这本身就会对军心士气形成非常大的打击。

    尤其是郭汜军中,有不少高层军官都是知道“贾诩已经不在城里,先撤了”这个情况的,他们的动摇比普通士兵更甚。

    还有个别不知情的,甚至主动到郭汜面前吼叫着请求:“骠骑将军!不能由着那个贼将再瞎扯了,快请贾尚书出来安定军心!”

    这番请求当然是无疾而终了,他们是以为贾诩还在才这么要求的,郭汜去哪儿给他们找人?

    须臾之间,一股共识在西凉军中蔓延:城下那个李素,已经彻底摸清了我军的虚实,他就是算准了咱的战力,之前让马超虚围以待、假装不奋力攻城,等的就是今天关羽带了大军彻底把姑臧团团围死!咱突围都突不出去了!

    更有甚者,个别脑补特别厉害的军官,还容易多想:是不是贾诩出卖了我们,想靠卖郭将军换取他自己被赦免一条活路?否则李素怎么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还是贾诩的部队其实被马超截击了、贾诩已经被抓获了?供出了一切,咱后方将来也没有友军准备好后勤接应咱了?

    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仔细想,因为马岱和王平的步兵部队,已经开始对着城墙那个塌成了土堆的缺口发起了冲锋。

    虽然郭汜在城墙被投石车砸出缺口后,已经很有经验地在内部又临时挖土围壕、把挖出来的土在壕沟后面临时堆一道矮墙,形成纵深防御,可以在巷战和缺口争夺战中持续消耗。守住一两天问题不大。

    但士气的人心惶惶,杀伤已经非常明显。

    城外的马超,看到手下的部队奋力攻城,内心也是有很多问号,他茫然追问李素:“右将军,看敌军气势颓沮如此,我隔着数百步都能察觉到,莫非贾诩真的提前跑了?你怎么知道的?

    我……我前些天派出的斥候,并没有说突围的敌军骑兵有打贾诩的旗号啊,反而是看到过伍习的旗帜。”

    李素轻松哂笑:“猜的呗——有机会猜干嘛不猜?白猜又不要成本、又不用真金白银下注。猜错了最多就是无效呗,猜对了却能重重打击敌军士气。

    再说,以我对贾诩老贼苟怂程度的了解,这一猜至少有八成命中率。伯起,打仗不是都靠一刀一枪摧毁敌人的肉体的,说了多少次了,也要攻心啊。”

    马超呆滞半晌,喟然长叹:“我这辈子是学不会了,不过幸好,以后需要攻心的时候,请右将军授我锦囊。”

    李素一愣,想了想,似乎还真有这种可能。

    《三国演义》上写的那些诸葛亮的锦囊,显然是太假了,因为那个需要的超前预判太多,有些甚至是超前预判一年半载之后的事儿,在混沌系统下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只是一个扰乱敌军军心的话术、一套阵前骂阵诈骗的小贴士,李素貌似还真能写一批锦囊出来。

    说难听点儿,不就跟他前世编公安大学谈判专家教材时,写的那些代表性案例题么,合适的场景、拿标准话术稍微改改、往里套用就行了。

    当然这东西肯定不能公开出书了,这一世只能作为绝密内参,在己方阵营高层将领内部培训用用。

    李素想到这儿,拍拍马超肩膀:“此议倒也不是不能考虑。也罢,锦囊的事儿以后再说吧,这次你就看着,看我是怎么让敌人经常产生‘我们又中计了’的错觉的。”

    马超拱手叹服:“怎么是错觉呢,右将军太谦虚了,郭汜这不是实打实真的中计了么。”

 第441章 光复武威

    自古文事佳者,必以武略济之。

    李素虽然用攻心诈术,沉重打击了郭汜军守城部队的士气和抵抗意志;但还得王平马岱实打实地带队攻城、展示汉军的肌肉和决心,才能真正拿下姑臧城。

    所以,随着对喷谩骂结束,汉军步兵部队就黑压压地蜂拥而上,朝着姑臧县城城墙的缺口冲去,随后就展开了血腥的、毫无腾挪余地的堵口绞肉战。

    直接三寸不烂之舌让数万顽固叛军以礼来降,终究是玄幻了点。

    血战持续了仅仅一刻钟,双方都在城墙口子上付出了数百人的直接战死,以及更多的伤员,一时杀声震天,哀嚎遍野。

    马岱王平冲进城墙缺口后,也很快意识到了郭汜在城墙内部署的第二道甚至更多道壕沟、矮墙防御工事,直接硬冲还是冲不过去。

    而且一旦从这个城墙缺口内杀进去、想要打巷战却未遂,部队被堵在距离城墙背面不过百余步的狭窄战场内,很容易被依然掌握着城墙的敌军弓箭手背射、交叉攒射,不利状态简直如同陷入瓮城。

    不过幸好,这种被投石车砸出来的城墙缺口,毕竟不是真的瓮城——城墙塌落的位置,只是比旁边的正常墙体降低到了一半左右高度。所以爬上塌口土坡后,士兵们并不是只有“从土坡背面冲下去,杀进城打巷战”一个选项。

    第一选项受挫后,大家可以立刻调转武器,从缺口土坡往左右两侧继续冲,直接夺取两侧的城墙墙段。

    王平马岱意识到这一点后,也很快就这样干了。尤其是王平带来的部队更擅长攀援,所以他和马岱分工明确——马岱顶住正面、防止城内的部队发起反冲锋,而王平带着人往两侧爬墙。

    这一战术改变后,王平很快就取得了突破,城墙塌口处本来就只比旁边的完好墙体矮了一丈多,而且断面也不是那种悬崖式直上直下的,也就是四五十度的斜坡。

    那些从韩遂军俘虏改编来的炮灰兵吸引火力,王平的嫡系青羌兵瞅准了机会先登,很快就站稳脚跟拿下了一段城墙。

    偏偏郭汜之前的布放也有些问题——因为他下意识把城墙的缺口当成了瓮城诱敌的陷阱,所以部署兵力时也在两边城墙上以配置弓箭手为主。觉得敌军不太可能明明墙破了还花大力气爬墙扩大城墙占领面,而把长枪兵和刀盾兵都配在二线的壕沟矮墙防线上为主。

    王平带着青羌山地兵冲上墙后,拿着刀盾和钉锤跟守军弓箭手肉搏,很快就杀得血雨腥风。郭汜军负责守城墙的部将胡猛赶忙调整部署、从南城门和东墙上拉了一批刀盾手长枪手来堵口,反而付出了数倍的伤亡才顶住王平。

    因为城墙上正面非常狭窄,随着胡猛的长枪兵在墙头两侧往中间架枪阵,密密匝匝枪林如猬,王平还真冲不过去。王平军在抢夺下了几处城墙上的马面工事后,才算是跟胡猛转入了相持。

    不过,也因为王平已经抢下了姑臧城南大约五分之一的城墙墙段,至少下面的城墙塌方缺口处已经彻底处于王平的保护之下。

    从缺口往左右至少各两百步内,都没有西凉叛军的弓弩手存在了,马岱的后军源源不断从缺口涌入时,至少不会再遭到左右交叉火力和来自背后的射击。大家都架着大盾进城,缓缓而进,或者寻找别的突破守军城内壕沟矮墙的道路。

    郭汜军渐渐不支,只能逐步收缩防守,很快就沦落到得考虑退守内城的尴尬境地了。

    幸好,王平马岱今天投入攻城的总兵力,人数才郭汜军的一半,所以纵然汉军装备更精良,也依然不至于直接让郭汜军全盘打崩。郭汜军在士气低落的状态下,好歹撑到了入夜时分。

    王平马岱的攻势也暂时停歇了下来,两军只是警觉地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休息,一有风吹草动就弓箭招呼。

    ……

    天色黑了之后,郭汜也清醒了一些,彻底认清了形势,也被王平马岱今天的攻击愈发吓住了,完全相信了李素说的“关羽的援军全都到了,修整后就能把城内叛军全部杀光”。

    白天他不好跑,没有夜幕的掩护,跑起来不够突然,没法打时间差在马超反应过来之前,就拉开足够远的安全距离。

    现在天黑了,郭汜动摇逃跑的心便愈发炽烈起来。

    他也不想想,李素要是真有关羽的数万后军增援,他干嘛喊出来?直接闷声发大财把郭汜的三万多人全部斩杀屠戮杀绝不好么?

    可见郭汜也是关心则乱,已经连“会狺狺狂吠的狗不咬人”这点朴素真理都忘了。

    他警觉地巡视了一圈战场,又稍微休息恢复了一会儿体力,想了想,把心腹部将伍习找来,让他暗暗集结城中的骑兵部队,以及一切多出来的马。

    马匹能稍微带点随身行粮衣物、高价值的金银细软缎匹的,就带一点。城内的余粮,那是肯定扛不走了,好在也不多,而且也不能立刻烧掉——郭汜还指望被他放弃的那些步兵部队,继续坚持厮杀几天呢,要是把粮食烧了,还不让他们全都立刻士气崩盘瞬间投降?

    所以粮食是不能烧的,最多是大手大脚发给士兵们吃喝,每人留个几十斤上百斤,能私藏就私藏,到时候别被马超的兵搜刮走就好。

    如果还有一点多余的马匹,就从步兵部队里挑选一些相对嫡系心腹的部队,同时又会骑术的,全部跟着突围。

    考虑到马超的部队前半夜会比较警觉、斥候活动也更多,而且郭汜的部队清醒了一整天,体力也有些下降,所以不能马上跑。他就让部队先集结好,宣布二更天有出城劫营的作战任务,让部队好好休息。

    睡到二更天后,才准时起来,也不造饭,只是吃些提前准备好的干粮和水,然后打开北门,带着骑兵部队主力出城突围。

    ……

    郭汜突围的同时,姑臧城四门外的马超军斥候部队,其实始终非常活跃——李素可是交代了马超的,要确保每一扇城门外,都有严密的斥候监控,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回报。

    李素当然不知道郭汜今晚就要跑,但他觉得在他这样的攻心形势之下,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要是今晚蹲不到那就明晚再蹲,有备无患嘛,又没什么额外损失。

    反正李素自己晚上可以住在宽敞温暖舒适的帐篷里睡大觉,北方的深秋寒夜里在外面骑马挨冻一整夜的又不是他李素,他有什么下不了决心的。

    李素还为自己的安排在内心做了一番心理建设,很是心安理得:“怪不得后世的科技公司,研发和测试一定要分开,就是为了防止研发的人惰性发作、想少改bug把小问题糊弄过去。

    航空公司的安全条例也都要求检修组把‘检’和‘修’严格分成两拨人,报故障的和动手修的绝对不能混同,就是怕小故障小瑕疵惰性发作糊弄过去。

    这个优良传统在汉末也得好好坚持呐,定战役策略的人绝对不能亲自执行战斗任务,这样他才不会犯懒嘛,反正累的不是自己。”

    跟士兵同甘共苦那种角色,还是让关于赵云马超去扮演吧。

    有了如此万全的准备,马超当然是立刻接到了汇报,然后马上到李素的大帐里报告。

    “右将军,郭汜果然带了一部分兵力弃城突围了!走的是北门!”

    李素还算自律,他知道这几天有可能晚上要出事,所以哪怕睡在大帐中,也是让老婆分榻睡在后面,中间还遮了帘子,所以也没被马超撞见尴尬。

    这也是李素的原则,他要是带女人到军中,首先得穿男装,不能搞得裙钗招摇,其次就是分开隔帘睡。

    李素镇定地揉了揉眼睛,克服了文弱之人的低血压起床气,这才恶狠狠的说:

    “既然都打探到了,还有什么好迟疑的?还不立刻带着骑兵追!不过,黑夜之中,不知敌军规模多少。尽量稍微截腰、疯狂击尾、绝不拦头。兵法云,归师勿遏。

    郭汜这样狗急跳墙的心态,要一夜全歼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既然贾诩已经跑了,就算郭汜被杀,西凉之乱也不可能这一战就彻底定乾坤,后续肯定还有追击战。尽量削弱敌军,保存我军的有生力量即可。”

    李素是知道的,郭汜最后的嫡系心腹骑兵部队,已经是西凉军最后的精华了,殊死一搏破坏力还是非常惊人的。而马超现在有了消耗式超长骑枪、标枪,还有给步兵用的超长杆四棱锥强。

    这些武器的特性就是两军交战第一波爆发非常强,但武器损坏极快。所以对汉军最有利的打法,就是每次爆发输出一波、把敌人击溃,掩杀一批。

    要是敌人损失惨重之后没有彻底崩溃,要跟你狗急跳墙换命,这时候就该拉开,然后回来补给一波装备、大招cd冷却好了,然后再上。这样可以用最小的损失把敌人最后的数万死硬凶顽之辈歼灭掉。

    毕竟郭汜相当于是一个没有大招的人,他等再久也没东西可以cd。马超是被叠了四风龙魂的,冷却特别快,干嘛不耗?

    而且,李素知道西凉要彻底平定,并不是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