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勤勤恳恳一心以朝廷政务为先,花了三四天时间料理完各方关系善后,才能接着奏乐接着舞。
毕竟,这一世彻底平定蜀地的过程,比另一个时空要顺利得多,刘备心中也就没郁积那么多不爽,没有那么急需发泄。
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花了三年搞定刘璋,光雒城就打了一年,创业过程中还先后死了张松、庞统,当然会憋着一股劲儿,想要进了城就分赃告慰。如今没死什么名将谋士,时间也缩短了一年,还有先帝圣旨为后续的安抚百姓工作背书,心态要好很多。
这三天里,第一天刘备就先祭祀了那些被刘焉杀害的内奸,开了个小会定调子,把他们定为“忠于朝廷的义士”,好好给点死后哀荣,也算是把他们还再世的同学、远亲、学生的人心全部收拢团结回来,把一切的仇恨值都巧妙退到已死的刘焉身上。
甚至,为了表现刘备阵营的大度优恤,李素建议,把那些因为杜微、杜琼兄弟被杀而失学的年轻学子,转到江州蔡邕新设的私学,继续学业。
当然了,不可能是蔡邕亲自授课,至少也是蔡邕的学生转授,免得这些年轻学子的学界辈分跟李素平起平坐——李素自己都只是蔡邕的弟子,要是新来的阿猫阿狗都能成为李素的师弟,那不乱了套了?
说来也巧,自从蔡邕打出讨董的旗号、由关羽实际出兵进入荆州取得宜都郡这个落脚点后,刘备阵营招揽贤才文士的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了。毕竟随着北方的讨董和河南尹地区被董卓逐步破坏,流落到荆州的士人也在越来越多。
在荆州有个前哨基地招人,效率可就高多了。
蔡邕随便写几封信,请原本的学生到荆州做事,几乎一呼百应。
吴郡顾雍,前年刚当了合肥县令,接到恩师书信之后?觉得到荆州做官还是可以接受的?就答应了邀请。
前些年,李素在陈留跟蔡邕初论“殿兴有福”学术论题时?顾雍也正好送恩师回乡。当时李素邀请他为刘备效力?顾雍以“父母在不远游”婉拒了,主要是考虑到幽州太远。
两年多来?随着李素成了灵帝末年最炙手可热的天道哲学家,顾雍心里多多少少也有点后悔的。
现在发现给刘备效力不用去苦寒的幽州?只要去隔壁荆州?水土气候跟扬州差异也不大,何乐而不为呢。反正他做合肥县长也不是在老家吴郡,离家八百里跟离家一千五百里也没什么差。
由于顾雍是灵帝驾崩前得到的正规县令职务,刘备征辟他档次也不能低?就给他当了益州劝学从事?先负责帮蔡邕督导一切学政工作,过几年另有重用。
任氏、杨氏旁支和杜琼那些学生,就暂时都统统成了顾雍的学生,李素的师侄,被成功团结了过来。
除了顾雍之外?蔡邕还有一个原本在雒阳时跟他学了几个月的、颇受他赏识的年轻人,名叫王粲。那王粲的籍贯也是兖州山阳郡人?跟刘表是同乡,所以北方乱了之后他本能就跑到荆州来避祸。
但因为这一世的蔡邕没有去长安而是到了巴郡、又在荆州找到了落脚点?王粲也就一事不烦二主,懒得投刘表了?直接到蔡邕这儿继续学业。
王粲因为本来就还年少没有出仕?刘备也就不用给他官职。何况王粲这人李素也不看好?知道他只是建安七子、文章辞赋不错,要说治国之才是没什么实学的。让他跟顾雍一起一边学习、一边教教师侄们诗赋文章好了。
……
吊唁完内应、安排完他们的学生之后,刘备干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处斩董扶满门。
董扶是最早为刘焉制造“益州有天子气”谶纬逆言的罪魁祸首,杀他全家是没有任何人会阻挡的,所以也不用借刘焉的手,刘备可以大大方方自己来。
董扶族人被杀光之后,第三件事就是顺势清查成都平原三郡的隐田隐户。
好家伙,还真别说,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光杨氏被杀的那些族人,在郫县就隐匿了两万多壮丁、总计七万多人口,使之往年能免于向朝廷纳税、服徭役。
任氏和杜琼、谯家加起来,隐匿了三万多壮丁。最强的董氏隐匿了五六万。
以郫县为例,杨氏及其旁支、党羽在根据地郫县被查获的隐田,就达到了两百万汉亩,占郫县总耕地六七百万汉亩的一小半。
加上杨氏在账面上公开的持有近两百万汉亩,他们原先实际占有一个县三分之二的土地,隐匿一半公开一半,还有三分之一才是其他地主和自耕农的。
把排名在陈实之前的蜀儒四宗士人扫荡一圈,直接多出来相当于几个县的纳税和徭役。
刘备也非常满意,直接借着益州之战彻底结束,给下属都加封、分给田产。
李素被刘备从郫亭侯表为郫乡侯,食邑从八百户增加到一千五百户。关羽张飞都有等比增加封邑。不过实际的爵位名分,还得等将来朝廷正式追认。
干完了上述三件事后,刘备总算可以松一口气,暂时进入享受生活的状态。
毕竟得到了那么多打怪升级杀(罪)人夺宝的收益,不爽爽怎么对得起自己。
这跟原本历史上赵云劝阻他“别分益州士人田宅”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所以哪怕廉洁如赵云,也没有开口阻止刘备,赵云只是自己没要加封任何封邑。
……
腊月初六,绵竹收复后第三天晚上,刘备在成都的新州牧府里,大摆宴席,舞乐齐备,让所有功臣庆贺这两年来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全胜。
“来,接着奏乐接着舞,今夜谁都不醉不归!没有人喝得从这个台子上掉下去不算完!可惜云长还在荆州,今日不能与我们同喜,翼德,你得把云长那份也喝了!”
刘备显然有些喝高了,说话都是拍着案说的,案上的银盘都蹦起来了,直到小铜火锅里的汤汁有溅到脸上,他才意识到今天这席跟往年不同,不能再拍这么嗨了。
没想到查抄出来那么多东西,他的兴奋几乎抑制不住。
“大哥放心!二哥的我代他喝!”张飞非常豪爽地答应了这个任务,一点都没觉得为难。
不过,作为征战牧守一方的豪杰,喝多了还是要聊点正事儿的。
正如升斗小民喝酒都喜欢指点江山呢,男人的权力欲是遏制不住的,聊天下大势这不叫工作,不影响休闲,甚至本身就是休闲。
刘备吃着涮兔,就问坐在左手边首位的李素:“伯雅,如今益州已平,但汉室依然倾颓,董贼窃命,主上蒙尘。孤欲信大义于天下,奈何原先有车骑将军屡屡阻止。
但听说最近,皇甫嵩果然被董卓下狱问罪,全赖其子皇甫坚寿弃官入京陈情求免,方才把他贬为庶民放归故里。另外,在皇甫嵩之前作过董卓上司的张温,也被董卓借故杀害。
董贼如此暴虐,将曾经的恩主、上司或杀或贬,其情形显然已不是皇甫嵩当初阻止我们时的状态。年后我欲兴兵讨贼,君谓计将安出?”
李素放下银筷,擦了擦嘴:“兄欲信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之心日月可鉴。然皇甫嵩既已被董卓扫平,我军北出秦川的时机也已丧失。
蜀道艰难,转运靡费,必须出奇兵攻敌不备,一击而中,方有可为。如若年年冒进,反而让敌人警觉、戒备严密,就没有机会了。还请兄暂时专注于让云长率偏师随孙坚讨董,以示我军之志即可。若忧云长之师缺乏铁骑不敌西凉军,可使子龙开春拨数千骑助战。
董卓既已迁徙河南尹百姓至关中,雒阳迟早必被放弃,崤函道同样险要非常,从河南尹攻打长安之难度,昔日关东五国合纵攻秦便是先例。我军唯有待关中有变,再突出奇兵、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刘备其实也没想立刻就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讨董上,皇甫嵩说的“汉室宗亲讨董要避嫌”训诫,也言犹在耳。
刘备之所以有此一问,主要也是为了表表态铺垫,毕竟刘焉完蛋之后,朝廷圣旨派给他得任务已经彻底完成了,他现在属于“没有NPC可以领任务”的空虚迷茫状态。
毕竟从中平四年,他跟李素结识以来,大家合伙创业快四周年了,一直都是上面有个朝廷发任务的,自己找任务不习惯啊。
而且现在的刘备绝对不可能主动兴无名之师去夺别人基业的,除非是李素来当这个战争狂人劝他开战。
刘备抿了一杯顺顺气,叹道:“董卓确实不可猝除,得等关中有变。那下一步,我军又当如何?就治理地方、练兵屯粮?计划该以一年为限,还是两年、三年?”
李素:“内修政理、南抚蛮越有何不好?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今益州虽平,我军实控无非是汉中、巴郡、成都平原三郡。
而南中各郡,仍然以兄并非朝廷册封‘州牧’,仅为‘刺史’,虽不反叛,却也不听调遣。正好趁着关中无变这段时间,剿抚并用、辅之以教化、通商等策,使汉蛮军民皆为我用。”
刘备听到这儿,打断了一句:“要用兵么?还是与民休息一年?”
李素:“这并不矛盾,即使明年就要用兵,也不妨碍与民休息。”
刘备奇道:“哦?这是为何?”
李素:“南中之地炎热非常,兼有瘴气。开春瘴气尤重,故而就算要用兵,明年也可让百姓安心耕作、工商,待秋收之后,越冬用兵,次年二月之前必须守兵。”
刘备:“原来南中之地竟是冬季农闲用兵?这倒是方便不少。既如此,也不用想太多,反正到来年秋收之前,只需梳理内政即可。”
第154章 你算过奉天子的好处到底值几块钱吗?
酒桌上可以闲聊天下大势,却不适合聊具体执行。
所以刘备跟谋士们扯淡了一堆之后,也没深入,很快就喝大了被小妾们扶回去休息。
既然是闲聊,言者无罪,跟李素意见不一的人肯定也有。
尤其是酒壮怂人胆,在刘备被扶下去前的最后几寻,管宁、郗虑等一些礼法派的、不太懂谋略的文官幕僚,也提了几嘴“应早日北上讨董,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场面话。
不过刘备也不会在意,就当这些人是孔融好了。其他喝得少的谋士,对于这种政治正确的高调子也不会直接反驳。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知道刘备肯定是更信任李素的眼光。
只有鲁肃还算就事论事,直接当面力挺了李素刚才那番“不可急于一时,必须待关中有变”见解。
谁让鲁肃这人一贯实话实说不在乎虚礼呢,历史上他能在孙权都还遮遮掩掩的时候,就直接丢出“汉室不可复兴”这种大逆不道言论,可见也是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酒席尽欢而散,一群人各自回去歇息不提。
……
李素在封地的侯府还没装修好,不过他在这成都城里也有自己的房产。
他如今是蜀郡太守,所以太守府就是他的地盘。太守府后门外,还有一处大宅,是原本杜氏兄弟的产业,杜氏兄弟做内应殉国了,李素正好分房子,这样万一将来工作调动,不再担任蜀郡太守,也好有个后院歇马,搬家挪东西也方便。
所以,包括蔡琰在内,家眷女婢也都暂时在这座府里安顿。
过几日,蔡琰会以女主人的身份,去封地转转,监督一下侯府的装修进度,争取一两个月内先简单把门面装修好,再整顿出一两进住处,正月里就能在侯府办婚事了。李素另有正事儿要忙,家里的内事就不用他操心。
这天一早,又是在蔡琰和女婢的服侍下,喝了点养胃的咸蛋黄羊肉末粥?把早餐对付过去。
昨天喝酒喝多了嘛?早上要吃点清淡养胃的,没必要再油腻多肉?反正发育也结束了不会再长个儿了。李素本来更想用皮蛋的?但如今还没有皮蛋,他一时也记不清皮蛋腌制配方了?就先整咸鸭蛋。
咸鸭蛋没什么技术含量,正版的《齐民要术》上就有记载?可见历史上最晚南北朝早期就有盐鸭蛋了。李素写的《农政要术》虽然一开始没写?但这么简单的东西,他随便指点一下,让蔡琰补到书稿里就行了。
粥刚刚喝得差不多了,门外就有仆人通报?说有故友来访?是汉中长史鲁肃。
鲁肃今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镇守汉中,因为其他猛将都被调出去打仗了,连刘备本人都亲临前线,大后方也得有人镇守。
鲁肃虽还不是名将,但守备地方已然足够谨慎?“伏路把关饶子敬”的天赋已经展现出来了,以汉中天狱之险?有鲁肃在,稍微几千兵马就能确保无虞。
不过?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刘备看成都平原三郡的战事即将彻底结束、就很细心地请鲁肃来这儿一起欢庆?就当度个假述述职?旅游一圈享受享受?把政务暂时交给其他人,过完上元节再回去。
之所以挑这个时间,也是因为北方的秦岭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所以每年的十一月份到来年一月底,关中平原的军阀是不可能逾越秦岭进攻汉中的,要给鲁肃放假,当然要选这个时候了——连当初刘备自己讨伐张鲁,都是熬到了二月初才翻秦岭,所以这点他们自己最清楚了。
由此也可看出刘备这人对于下属还是很体恤的,颇擅笼络人心,不但给升官发财实现人生价值,还帮你把每年几月份可以放年假旅游团建都想好了。
……
李素跟鲁肃关系还是很铁的,毕竟后者当年就是他亲自招揽来的。
所以一见面也不跟他客气,直接留鲁肃一起吃早饭。
鲁肃:“吃过了。”
李素:“那就再吃点,我这儿的粥养胃,喝完酒的日子来一碗错不了的。你要是口味重,还能现加鱼片鸭肉丝生滚一下。”
咸蛋肉丝粥稍微加点料,做成艇仔粥还是很容易的。李素平时是不爱喝粥,但这不代表他不熟悉粤菜粥道的配料,前世有酒场应酬也是偶尔要喝的。
鲁肃闻着也觉得香,就没再客气,大不了现在吃撑了中午不吃了。他没让加老鸭汤,只是要了点鱼片加料略微生滚一下。
“伯雅兄这儿,每次来都有好东西,正是会享受生活。这么一碗下去,酒劲儿都舒服多了。”
李素笑道:“昨晚你也喝多了吧,管宁、郗虑那些人老生常谈唱高调,你居然还反驳他们。‘奉天子’是大义,就算不切实际,不好正面反驳的。”
不过李素提到这事儿,就代表他没忘鲁肃昨晚力挺他的表态,这是显示“我知道你跟我是一条战线的”。
鲁肃也报以微笑:“我就是憋屈得慌,其实,天下即将彻底大乱,没有大乱除残去秽,何来大治?奉天子的好处,人人都知道。
可就因为人前不好辩论,我看很多人反而没想清楚其中利害关键,也不知道奉天子的利究竟如何体现。我也没太想明白,所以不吐不快,想跟伯雅兄私下里聊聊见解。”
听鲁肃提出这么有建设性的问题,李素不由对对方又高看了一眼。
鲁肃的政治力非常不错啊!能敏锐地深挖这个问题。
其实,“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好处,这一点后世但凡看过一丁点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甚至有些人觉得就靠这一条,穿越了之后抢个先劝谏主公去奉迎天子,就能捞到多少多少好处,自己也搭上仕途的顺风车。
可就是因为人人都觉得挟天子有好处,到底有多少好处,什么条件下这些好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