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12章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第12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锏搅似哒啥ぐ不蚴青d坞的城墙厚度就是七丈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简直是逾制了。不过眼下我们都管不了这些了反正比雒阳还差得多也只是能比长安罢了。既然打算把襄阳建成天下第一坚城还管别的做什么?况且我们还稍微少了那么一小点的。

    这新城是用石灰、黄土外加糯米汁筑城的先把石灰和黄土铺好再把糯米汁泼上去其中甚至还加着小石子经过夯制会坚如铁石。这叫三合土我们祖先早就会使用的有史可证的出现在五胡乱华时期(从网上查到的不知是否确切)。不过这种技术到两千年后还在应用比如我家房顶就是用石灰和炉灰渣砸成的坚固而且防水据说就算是下面的房梁全朽坏了房顶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它自身就能牢牢的架在四墙上支撑住它本身的重量。这样的城墙虽没有用砖石料但是它比砖石料建造的丝毫不差。

    襄阳西南有山峰十余座———万山、虎头山、真武山、凤凰山、岘山等组成了襄阳城的外围天然屏障而城的北、东面则是滔滔的汉水、襄水环绕随意挖一挖借着自然条件就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平均宽度达18o米左右最宽处过2oo米以上最窄处也在13o米以上在这个以步行、骑马、木舟横渡的时代这些天然的地理条件形成的屏障是难于逾越的。

    “公子此城若当真建成足以挡得数十万大军的攻击!”刘先望着那城感叹道“此真天下雄关也。”

    我点点头却说道:“话虽如此但是守城的关键不在关而在于人。董卓也建了郿坞但那座‘万岁城’却不见得攻不破。”

    刘先点头道:“此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

    “不错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我们象袁术那样亏待百姓眼前这些善良的百姓终有一日也会起来反对我们的。”

    刘先望着我久久没有说话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向他一笑摧马进城。

    “公子回来了!公子回来了!”人群中忽然传出巨大的喊声。

    “那就是让我们到南郡避难的刘公子!”

    “那就是对流民解衣衣之的刘公子!”

    “那就是给我们饭吃的刘公子!”

    人群围拢上来不但做工的连监工都跑了过来我身边的护卫们一下子紧张了文聘更是横马在我身前掩护。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居然在这些流民心中有着这样的地位看样子不是老爹把功劳归在我身上就是水镜先生做了宣传不然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翻身下马向众拱手而入一边笑道:“刘琦何德何能敢劳各位父老挂念?”

    人越集越多正在愁该怎么办忽然前面鼓声动地锁呐喧天一队队士兵分开人群却是蒯越带着刺史府中诸官员亲自来迎接。

    这不对这不合理啊!我想着。我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个少年。而且没有任何官身如何能让这么多官员来迎接?

    众人分开蒯越越众而前。我忙施礼道:“异度叔叔亲迎刘琦何以克当?当真是折杀小侄了。”蒯越一笑有人拿起酒壶倒满三杯酒。蒯越端起一杯道:“迎自然有迎的理由。这不是使君大人的意思却是我们荆州全体官员共同的心声。这第一杯酒是迎公子平安归来。公子为荆州百姓不惜以身犯险前往虎狼之地换我荆州数月安宁让我荆州度过最困难的时候。”

    我一笑接过酒一饮而尽道:“这是刘琦唯一能做的事情众位过奖了。”

    蒯越端起第二杯:“这一杯为南郡百姓而敬公子留下的造城图纸使襄阳城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佳的防御效果。如今虽然建设未完但仅以外城而言足以挡住袁术十万大军。”

    我接过来道:“这一杯我不敢饮襄阳城的建成全靠众位靠每一个军卒每一位父老我敬大家!”说罢我将酒洒在地上然后向众人致谢。

    “这第三杯我代天下读书人而敬。”蒯越说道。

    我心中一动脱口而出:“造出纸来了?”

    蒯越笑道:“不错造出来了。来人把公子纸拿过来!”

    有人拿过纸来只见那纸洁白如雪、细腻如脂、柔软如绵、又匀又密、光亮细滑虽然比不得后世的纸张但是也得了八分意味。

    我拿过一张揉一揉又展开很好没有碎片密度延展性都很好。

    “这纸叫什么?”

    “公子纸。”

    “怎么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这是我们荆州刘始君的公子造出来的所以叫这个名字。”蒯越笑道接着他向后转头“大家说该不该叫这个名字?”

    “该啊太该了公子这是您造的纸啊!”

    “您的功业可比蔡侯啊!”

    “我曾高价买过山东人左伯左子邑造的纸那纸虽然号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却比不得公子之纸公子纸风行天下实乃我荆州之盛事啊!”

    “好诸位这一杯我也干了。”我心中高兴向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好!”众人一片叫好之声“请公子入城使君大人已在刺史府相侯了。”

    他们所说的刺史府其实是这襄阳县的县衙。襄阳在此前只是一个县级的行政区连南郡的郡治都不算南郡的治所是江陵。如今虽然县级架子变成了省会城市但由于刺史府还未建成父亲这刺史却还住在县衙里。不过对外叫已改称刺史府了。

    众星捧月一般我向襄阳县衙而去。这时候刘先和文聘早不知道挤到哪里去了。这一路上只见到处都是笑脸到处都是欢声真不知我何时有了如此的名望这样受人尊敬。

    转眼间县衙已在眼前。我甩镫下马快步奔到门前只见老父已经倚门而望。

    我疾行数步又膝跪倒膝行向前叫道:“父亲。”

    父亲刘表站在门内虚伸两手眼中已是含泪:“回来了回来就好。”

    我扑到他的怀中放声痛哭。

    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还不如我们后世那样虚伪想哭就哭该哭就哭不强忍着。不说爱哭的刘备就连曹操那样的人史有所载也是哭声一片。我见自己的老子想怎么哭怎么哭谁爱怎么说怎么说。

    父亲拍着我的头上下打量着我点头道:“好好看来没受什么罪居然胖了些。”

    我大汗。袁术使我当猪养活着不胖才怪了。

    旁边一个少年抢步过来向我跪倒:“哥哥。”

    “琮弟你什么时候到襄阳的?!”那正是我的弟弟刘琮想不到他也来了。

    “大公子。”又一个老人向我施礼却是高平老家的管事刘福。

    “刘福你也来了我恩师他老人家怎么样了?”

    “回大公子的话元节先生说什么也不肯来荆州不过大公子让我捎的狐皮袍子我给先生送去了先生说你只要不忘他教给你的做人道理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唉先生最终还是不肯来荆州。”

    “好了都入府吧咱们一家人好好团聚一番。”父亲拉着我的手向里走去。

    我手上暖暖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到家了终于到家了还有什么地方比家里更温暖的呢?

    没有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或许只有我来的那个时代里那个种着黄瓜豆角牵牛花的小院那个曾洒着爹和娘的笑声的小院才可以相提并论。
………………………………

第二十二章 诸葛亮的“大师兄”

    大清早儿我站在房前院子里拿着青盐、丝瓜瓤刷牙。这东西很不方便但是聊盛于无这年头我可没办法造出蓝天六必治来就算是用猪鬃做牙刷也有一些难度更何况我心理上有阴影那东西身上的异味怎么去掉往嘴里放会不会让我吐出来?所以就入乡随俗了。

    头上有一株古桑此时落尽了叶子却有几只喜鹊把巢建在上面正吱吱喳喳的互相问答着不知在商量着什么私房话也不怕树下的听众听了去。没有风隔着树能看到深蓝的天空树枝一根根象是用毛笔在这张蓝纸上勾画上去的。晓月残星已经退去不过太阳还没有升起天色只是才能看清对面的人但是按照古人的习惯此时已经该起床了。房子里传来丫环摧着刘琮起床的声音刘琮很不愿意起还在哼哼着声音不清似乎他又用枕头把脑袋盖上了。这个小家伙!我心底里不由升起一股溺爱来。在这个世界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比父亲还要长些就象我的一个小尾巴总是跟在我身边。昨天晚上他就硬要和我睡结果闹得太晚了早上起不来。

    厨房里冒着热气传来鸡汤和大米粥的味道。勾人的食欲。这才是家的味道。

    父亲此时起床了书房里灯光闪动着他要开始晨读了我和弟弟先去问个早安才对。漱了口走进房对丫环道:“得这么叫他。”一提耳朵:“懒猫起床了。”

    这个叫春梅的丫环睁大了眼睛想笑不敢。

    刘琮自然的出:“哥哥慢点这就起。”

    我这么叫他整整三年看样子他还真是习惯了。

    很快帮他穿好衣服来到父亲书房给父亲请安。父亲对刘琮道:“先把昨天先生教你的背诵两遍去一会儿找先生去上课。(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刘琮乖乖的应了声:“是。”然后向我做个鬼脸然后就去院外古桑树下温书去了。

    我奇道:“咦刘琮也拜了座师么?”这臭小子昨天光缠着我讲宛城的事居然瞒着我没说回头给他一个栗凿。

    父亲笑道:“是啊昨天一忙忘了对你说他拜了水镜先生为师眼下正从水镜先生学习呢。”

    我乍舌道:“当真!”想不到这个小家伙太有福份了。水镜传说里诸葛亮和庞统都曾师从于他这还了得和诸葛亮师兄弟啊。而且这个小家伙入门还早要是华山派的说法他是诸葛亮他们的大师兄啊。

    父亲显然也很开心:“呵呵还不是你的功劳。水镜其人生性高傲我当年就早闻其名可惜无缘得以一见。想不到却与你在邓县路上结了善缘。这次他来襄阳可是帮了我不少的忙。安置流民建设城池跑前跑后不容易啊什么时候听说过水镜先生这等隐士帮人干过活儿?”

    “那么他可曾答应父亲为官?”

    “说来奇怪为父几次亲自劝他他都微微一笑说声:‘好好’。却是拒绝了当真奇怪。”

    我不由得也笑了。水镜先生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好先生据说好好先生这个名字就是从他而来的。司马徽这个人从来不说人家的短处同人谈话无论好事坏事他总是说“好”。妻子责备他道:“别人认为你是有道德的君子所以将私事告诉你怎么人家说什么你都说好呢?”他答道:“你说的话也好。”他肯帮忙又不肯为官这的确是报我赠袍之恩了不过此话却不好和父亲说。于是说道:“这样的贤人不作官就不作官吧免了让他的文章染了世俗气。父亲不是一心要办州学么?请他授课想来他不会推辞的。”

    父亲道:“你确定那么试试看吧。”说罢展开书桌上的一张白纸笑道:“我儿能造出此纸你还当真是功德无量呢。张芝笔、伍及墨再加上这公子纸当成为天下读书人必不可少的三宝。”

    我听父亲也认可公子纸这个称呼心中一笑得到认可总是高兴的。不过公子纸这个名字念起来怪怪的拗口三个音都是仄声在诗律上这叫三连仄大忌。

    “父亲此纸虽是孩儿所创却是咱们襄阳所出未若改叫襄阳纸吧。”(感谢伽罗雪儿神给起的这个名字^_^)

    “襄阳纸?”父亲转头看我但那眼神里分明不是肯定这个名字而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不重名利很是难得他笑着点了点头:“好吧就叫襄阳纸!”

    父亲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了起来。他学得张芝的章草这章草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隶书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所以张芝在后世有草圣之称。甚至书圣王羲之也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如张芝。而且张芝写字很刻苦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也就是说他家的布先得让他写一遍才能去染他在池子边练字把池子的水都写黑了。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我帮着父亲扶纸研墨看父亲挥毫书写一时竟似乎回复原来那个世界看父亲写春联时的情景了。那时大街上卖春联的还不流行都是各家自写。每到年节前父亲就买上几张大红然后在炕头上摆好吃饭的小方桌用一把旧剪刀把红纸打开了用一把每年都用的旧毛笔一块醋盘装墨水就写起来。什么“祖国江山碧家乡花果红”什么“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点点迎新春”什么“肥猪满圈”、“抬头见喜”、“合家欢乐”、“满院生辉”写得不亦乐乎。那时的年感觉真有年味。自父亲去世之后到重生到今天我再也没有过过那样的年。不过今天这位刘表父亲给了我同样的感觉让我享受到同样的快乐。

    连着写了几张父亲笔致忽然转柔书目写趋缓面上竟带了淡淡的笑意。我心中暗笑。

    他今天兴致很高写完了让我相帮着一张张展开对我道:“儿子看为父写得如何?更喜欢哪张?”

    “好真好!”我笑了笑指着那最后一幅道“父亲这笔笔饱满逸兴横飞生机盎然若春风扑面而来好啊好啊!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父亲这书法可谓得其言了。”

    父亲被我说中心事笑了自嘲道:“唉老了老了心思反倒越来越活泛起来了。本来有你和琮儿为父已经知足了你有本事假以时日不可限量琮儿虽然年幼却也听话可是为父却要给你们添一个娘亲了。”

    我眨眨眼睛读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水矣不可方思。”这是《诗经·周南》中的诗句大概意思是:汉水之南有乔木啊我却无法在其下休息;汉水之南有美女啊我却不能去追求;这汉水宽广浩渺啊我不能游过去这汉水滔滔不绝啊我无法渡过去。砍柴要砍好柴禾啊娶妻要娶好姑娘你要是肯嫁给我啊我就喂饱了马儿去接你。只可惜这汉水宽广浩渺啊我不能游过去这汉水滔滔不绝啊我无法渡过去。我们城北就是汉水。写这段到是很合当前情境。

    只是我笑道:“父亲错了。”

    “什么错了?”父亲奇道。

    “那游女虽在汉水之南而且父亲无需去求也能让她之子于归。”

    “臭小子敢打趣你老子!”父亲抬手就给了我一个栗凿自己也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来。

    乘着父亲高兴我也建立邮驿系统的事情和他提了一下。他有些奇怪虽然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对于花这样大的代价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有没有必要表示怀疑。我明白任何一件新生事物它的产生都要面对着怀疑虽然我做成功过很多事情但是这件事如何父亲心中没有底。

    “每三十里一个驿站各驿站建驿舍分配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这要花多少投资啊?儿子当前我们手头的钱可不富裕啊。”

    “父亲这只是远景当然不会一蹴而就而且如果经营得法这驿站还能赚钱呢?”

    “赚钱?”

    “不错。荆襄之地东通吴会西连巴蜀南极湖湘北控关洛北人虽视之为蛮荒地但以儿看来在父亲治理之下不出十年此地富足当甲于天下。东吴海货、蜀中盐锦、湖湘鱼米、关洛文章互通有无其利何止百倍。”

    “我儿是说?”

    “不错官用之余可向民间开放以政府的力量做成此事可说事半而功倍其后的利益不可盛数。到时父亲这个刺史只怕是天下最有钱的刺史了。”

    “好!”父亲下了决心他并不是不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