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八十九章 幕后之人
“朕的老丈人?”朱由校有些郁闷了,怎么又跟他扯上关系了?
“国丈和你说了什么?”朱由校问道。
对于这位便宜老丈人,朱由校真的是不怎么待见,但是也不能不管,上次被人利用朱由校看在张嫣的面子上饶恕了他,反正他也不可能颠覆朕的大明,没想到这次他又跟那帮人牵扯上了。
“国丈说,京观不可取,如若不然,纵观天下唯有本朝最暴戾,他身为国丈虽不在朝野但是绝不能坐视不理。”说到这朱由检停顿了一下。
“然后呢?”朱由校一瞪眼继续问道。
“然后他就说我不管怎么说都是大明的王爷,这件事不能不管,还说您刚愎自用未必能听进去劝,他想让我想办法劝劝你。”朱由检支支吾吾的说完了。
“还有呢?”朱由校觉得这件事就这么点剧情,没道理吧?
“没了,真的没了,他就和我说这些。”朱由检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只有国丈找了你,其他人没有找过你一次?”朱由校还是有些不相信,要知道这位可是有前车之鉴的,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毕竟皇位可就只有一个啊。
“仔细想想,真的没了?”朱由校继续追问。
“没了真的没了啊!要是臣弟说了假话,全家天打雷劈!”朱由检举着手赌咒发誓道。
“嗯!”朱由校点点头莫名的觉得牙好痒痒。
你个脑缺的,怪不得你十几年就把大明给败光了,果然脑子有点残啊!
“你被人家利用了你知道吗!”朱由校手指对着朱由检的脑门子使劲的扣了几下发出嘭嘭嘭的声音。
“利用?为何?为君者当施以仁政,此乃圣人至理如何能利用?”朱由检还是不觉得自己被利用了,他依然觉得自己就是看朱由校的作为不妥自己应该出面劝说,这才是真的为了大明好。
“洗脑懂不懂,你这是被他们给洗脑了!”朱由校指着朱由检的脑袋用力的戳着。
对于这个弟弟,朱由校真的是无奈了,要不怎么说他是被洗脑了呢,现在一看还真的是如此啊,可惜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
“什么是洗脑,可是圣人以仁政治国此乃正途,陛下您万万不可行那暴戾之举啊!”朱由检不懂朱由校在说什么,可是他依旧很顽固的觉得京观不可立。
”算了朕不想与你浪费口舌,时间一长你会知道的。“
“小猴子!两百个粪桶不刷干净了,不准他吃饭!”朱由校挥挥手把让人把朱由检给带了出去。
果然啊,还是欺负小弟弟舒服。
朱由校每次玩弄小弟弟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
“传旨!宣国丈进宫!”朱由校倒是要看看这个国丈究竟是什么幺蛾子。
想撤下京观是不可能的,他立这个东西就是为了给天下的官员们予以震慑。
因为他发现其实这些官员都是软骨头贱胚子,你越对他们硬他们就越软,他们敢反对你就砍死他,要不了几次保证老老实实的再也不敢瞎蹦跶。
看看那些建奴是怎么对待这些官员的,待遇比他们的奴才都不如,还不是照样的随意欺辱他们而不敢反抗。
大明就是对这些文人官员太好了,好到他们都认不清自己的是什么玩意,朱由校要做的就是狠狠的给他们一刀子,让他们知道要么按着朕的轨道走,要么脑袋就别要了!
“臣张国纪叩见。。。。。。。陛下!”国丈张国纪见到朱由校的时候见礼的时候顿了一下,他想着陛下能够及时的叫起来他,可是没想到陛下一点情面都不讲啊,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说真的他这个老丈人是天底下最苦的老丈人,满眼望去不管是哪个老丈人都是女婿给丈人行礼,可是偏偏遇到了皇帝,他身为老丈人还得给女婿行礼。
朱由校为什么不叫停,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因为老丈人在自己面前如此这般简直爽到没边了。
后世看看去,不都是女婿在老丈人面前跪下,哪有现在爽啊,老丈人还得给自己磕头,你说多爽简直就是巨爽啊。
“你想让朕废后!“朱由校语出惊人死不休。
顿时把张国纪给吓得一个哆嗦,这话可就重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重,简直就是当头暴击啊。
他知道自己现在能活的这么滋润全靠着国丈这个名头在,若是废后自己将无路可走啊。
“陛下!一切都是罪臣的错,与宝珠无关啊,若是陛下有怨气就都朝着罪臣来吧。”张国纪跪伏在地上,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唯一的女儿,他再混账也不能害了女儿啊。
朱由校当然是不想废了张嫣,他就是吓唬吓唬张国纪,省的这个便宜老丈人一点顾忌都没有,仗着自己女儿是皇后到处瞎搞。
“德丰钱庄的那件事朕看在张嫣的份子上不再追究了,可是这件事情朕却不可再放过你了!”朱由校面色一正很是严肃的说道。
张国纪顿时就急了,陛下这都直呼张嫣了,还不能证明陛下此时的愤怒吗。
“罪臣愿意一力承当!”张国纪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女儿。
看着张国纪跪在地上好像随时准备伏法一般,朱由校嘴角微微笑了一下,不管如何这个张国纪都比周奎强啊。
周奎连女婿崇祯的面子都不给,捐款不但不带头还主动的驳面子,就连女儿都使劲的去坑,相比张国纪真的差远了。
“你受何人所指使?”
“何事何人指使?”张国纪不解。
“京观的事情你是从谁那里得知的?”朱由校怎么看自己这个便宜老丈人也不像那种太过关系朝政的人,肯定是有人指使他这么做的。
“无人指使。”张国纪摇摇头。
“无人指使?那你是怎么知道的?”朱由校觉得事情有些反常啊
“陈贞贻。”张国纪想了一下有些犹豫的说出了这么一个名字。
“何人?”朱由校回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名字不熟悉没听过。
“他是常州府宜兴人,其父乃是陈于廷。”张国纪回想了一下,自己好像确实是从他的嘴里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不知道怎么的就开始激动起来了觉得自己才能拯救大明。
ps:(欠一个月票到四百张的加更,最近事情太多,不过这两天应该就能给还了。)
第六百九十章 士林报
朱由校有些迷糊,这两个陌生的名字是从哪蹦出来的?
不过没关系他有手机,大明著名人物资料他都已经做成了文字输入了手机,只要通过手机内部的检索程序就能精准的找到这两个人。
于是朱由校把陈贞贻的姓名输入手机,得到的却是一片空白。
之后再输入了陈于廷发现还是一片空白。
这就说明这两个人可能并没有什么大用处,起码在明末这个时期没什么大用处,以至于朱由校就没在重大的历史资料中看到这两个人。
不过朱由校倒是有些好奇了,这个陈贞贻究竟和张国纪说了什么让他敢冒这个风险。
朱由校就不相信了,他找上朱由检就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起码的他肯定明白若是给皇帝知道了一定会心里不喜的。
“罪臣没见过他。”张国纪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没见过!”朱由校倒是有些吃惊了,这什么情况?你都没见过,还给他冲锋陷阵的,你以为朕是白痴呢!
“这个时候了你还敢欺瞒朕!朕看你是真的想让朕把你的女儿给废了!”朱由校有些生气了,语气变得冰冷,他觉得张国纪这到这个时候了还在耍他玩,简直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天子一怒浮尸万里你以为真的是开玩笑!
若不是看在张嫣的份子上,这个张国纪早就人头两隔了!
“陛下,罪臣真的没有见过这个陈贞贻啊。”张国纪急了,因为他说的确实是实话,没想到陛下竟然不相信,而且还想着要废后。
“没见过他,那你还为他做出此等亲者恨仇者快的事情!”朱由校眼神带着凌厉,越看张国纪越不爽。
自己怎么得了这么一个便宜老丈人,简直就是在作孽,作孽啊!
都被人给卖了还在给人家数钱呢。
“是士林报,罪臣是在士林报上看到了陈贞贻写的文章,觉得他说的甚是有道理。”张国纪说道。
“士林报?”朱由校又是迷糊了这个东西他倒是第一次听说过。
“就是和明报一样的东西,报纸。”张国纪又急了,这么好的东西陛下竟然不知道,不是您说的吗,多多看报才能涨学识,我可是一直都有看报的,怎么您自己不看的吗?
“这。。。。。。。。。。”朱由校确实是不知道最近京城发生的事情,士林报又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陛下,微臣这里就有一份士林报,上面还有一篇陈贞贻写的文章,你一看就明白了。”说着张国纪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叠纸张递了上去。
朱由校展开一看,最上面的就是用正楷写的大字士林报。
再仔细一看,其中的纸张大小布局基本就是全部照抄明报的啊。
朕槽的!朕的明报被山寨了!
然后开头第一篇文章朱由校就见识到了这个陈贞贻写的东西。
《论君王不仁国家危矣》!
朱由校接着看下去,他的眉头紧锁,毕竟这个东西可真的不一般啊,这篇文章开片就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引用,十分符合当下文人的主体思想。
张国纪看着朱由校开始看报了,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半,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朱由校看报,尤其是这篇文章,张国纪觉得写得真叫一个好啊,满满的治国之道,若是陛下学了去那么必将成为一代明君。
只可惜张国纪不知道这篇文章在朱由校的眼里却不是这么回事。
他看到的只有满眼的之乎者也,这种只有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才能看得懂的东西。
怪不得叫士林报,果真只有士林之人才能看得懂啊。
这与他的明报有着本质的不同,明报多是以白话为主,并且加上了简体字作为翻译。
没错就是汉译汉的那种,并且这个翻译朱由校特地交代了一定要用简体字,为此他特得给明报送去了大批的繁体字对应简体字的大辞典。
朱由校为什么要推广简体字,就是为了以后的推广义务教育而做准备。
要知道繁体字许多字都非常的繁琐,一个字那么多的比划十分的不好记,可是简体字就不同了,简体字经过了演化之后少了许多比划学起来更容易。
繁体字有三个缺点:第一个是比较难读。表意字比如轰、丰,鸟这些都不是直接表示读音的,形声字的声旁大多也不能准确表示读音,第二个是难写。繁体字笔画多,少则十几画,多则三十多画,书写费时又费力。还有不少形近的繁体字,稍留意就会写错,第三个是难记,要知道汉字可是一共有近六万多个,就是常用字也有四千多个,要一个个都记住那是相当的困难,而繁体字笔画繁多,要记住就更加困难了。
想要推广教育这个简化字绝对是重中之重的必要不可缺少条件。
但是简化字这个东西是需要慢慢来的,于是朱由校就想到了在明报上推广,一篇文章先用繁体字再用简体字来一遍,这样慢慢的读明报的人就知道了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之间的对应关系。
没错会简体字的人一般都能认识大多数的繁体字,可是认识繁体字的人却不认识大多的简体字,但是把两个对照几遍之后就十分明确了,毕竟这两种字体都是同宗同源,又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士林报却没有这么做,可能他们十分不理解一篇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再换一种字体来一遍,要知道这个纸张印刷什么的可是需要银子的。
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朱由校有些沉默了,眉头皱起看起来满满的心理事。
张国纪见此顿时心里一喜,觉得陛下一定是认可了这篇文章,不然也不会进入沉思状态,我就说嘛这篇文章写得如此精彩,陛下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其实张国纪并不知道朱由校根本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反而觉得困了。
不过他在思考的事情比这篇文章重要的多得多。
舆论!
这些人还是重视到了报纸的威力。
所以他们也办了起来,虽然看起来不如明报,可是朱由校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如果自己放之任由发展,那么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士林报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因为这关乎朱由校的大布局。
报纸是什么?报纸乃是自己的喉舌啊。
(今天会把月票欠更补上,不过要迟一点了,我准备两章一起发。)
第六百九十一章 新闻总署(两章合并月票加更)
喉舌是个什么东西,喉舌代表着朱由校说话的声音。
代表着朱由校说的话能不能到达底层百姓的耳朵里面。
当然这还不是最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政治正确。
什么叫政治正确,那就是朱由校觉得对的东西就是政治正确,走大明特色社会道路,必须要政治正确。
现在有人在跟朱由校抢政治正确,你让他现在应该想什么。
说明他遇到了最最棘手的舆论战,有人在跟他争夺舆论的制高点。
突然的朱由校想起了后世,世界最强的国家那个唯一的超级大国最最重视的不就是舆论吗。
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有人准备去鹰酱家考察那里的皿煮情况,结果考察看了一遍之后觉得鹰酱最厉害的不是皿煮,而是成功的让鹰酱乃至世界的人相信鹰酱就是最皿煮的国度。
于是这个人对身边的鹰酱人说自己要学习鹰酱的洗脑手段,马上那个鹰酱人就不愿意了,大声的告诉他鹰酱是世界上最最皿煮的国度,那个人大喜连忙附和,对对对我想学的就是这种洗脑手段,真的是太棒了!
鹰酱洗脑靠什么,还不是舆论吗。
以前舆论掌握在那些读书人的手里,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报纸出现了,朝廷的声音已经可以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每张报纸用的语言都是百姓可以听懂的话来撰写的,不仅如此朱由校还安排了不计其数的说书人给大家宣读报纸。
不信你现在去大街上的茶馆里面看看,每个茶馆必定有一个说书人,每个说书人每日都会把报纸里面的内容给来听说书的听客们讲一遍。
你还别说这个效果好的不得了,那些百姓还就喜欢听报纸里面的内容,听报纸里面最新的朝廷动向。
这并不是百姓喜欢政治,也不是百姓觉得自己可以参与政治,这完全是因为百姓无聊。
没错很奇怪的结果就是无聊,这人一旦无聊起来就喜欢关注一些无聊的事情,明明朝堂之上的事情这些屁民毫无关系,可是他们依旧对此乐此不疲,就比听八卦还带劲,甚至要是有人开了一个头聊起来当今的政治,这些人就能把茶馆给吵的翻了屋顶。
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明报已经在北方地区有了极大的名气,许多读书识字的人都会买一份明报看看。
“陛下您看这个。。。。。。。。。”张国纪指了指朱由校手中的士林报,意思是上面的这篇文章说的有道理吧,您那个京观确实是太不仁了,就算是暴戾之君也没谁做得出来吧,为了江山社稷您还是赶快的把这个撤销吧。
“把死胖子给朕找过来!”朱由校招招手把让小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