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 >

第91章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第91章

小说: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政也是呆滞,他也猜到了一元子是执行道家第五天人道令的弟子,也知道道家弟子有不少因为第五天人道令已经仙逝,只是想不到他们遇到的第一个村子打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却是这个道家弟子已经仙逝了。
  “一元子和二长老负责秦国关中,因为暴雨大堤决口,一元子以身冲入堤口,以修为挡住洪流为重筑争取了时间,回到太乙山后不久就重伤不治仙逝了。”无尘子说道。
  里正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大师可否允许我们新村以一元为名,为一元子大师立祠祭奠。”
  无尘子点了点头,一元子年纪跟他相仿,也经常来听他讲故事,却因为自己颁布的第五天人道令而逝去,能有人为他祭奠也是他希望的。
  嬴政也是深深的向无尘子行了一礼,他知道道家为了第五天人道令付出巨大,但是亲身经历了感受却是完全不同。
  因为一元子之事,三个人都有些沉默,所以到了里正家,也是简单洗漱就各自睡下。
第171章 秦王微服私访记(二)【求订阅】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无尘子和嬴政也是被吵醒的,等他们走出房间,就看到一群村民都聚集在了院子里。
  “见过两位法师,昨夜可睡好。”里正开口问道。
  “晨安,诸位这是?”无尘子行了个道揖问道。
  “大师,一元子大师真的仙逝了?”有村民问道,眼神里却是充满了不信。
  无尘子沉默了,所有人也都知道这是真的了,所以又是一片沉默。
  “一元子大师答应过我们新村建立的时候会来给我们祈福的。”有人说道。
  “一元而始,代表新生,新村成立也是新生,一元子会在天上为你们祈福的。”无尘子说道。
  “真的吗,到时候一元子大师真的会在天上看着我们吗?”所有人都看向无尘子问道。
  “会的,我们道家从来没有承诺的事会失约的,一元子一样不会失约,他会以另外的存在来为你们祈福的。”无尘子说道。
  村民们都是看着无尘子目光中充满的是希望,一元子自从来了他们这里,就帮着他们去勘测地形,每天都是带着人钻进了大山里,早出晚归,最后才给他们选定了一个地址,并告诉他们可以陆续的迁移过去,结果现在水渠已经慢慢建成,青壮们也都在新村那边忙活,结果一元子却仙逝了。
  “都散去吧,一元子在天之灵是希望你们能够休养生息,繁衍发展,不断的壮大。”无尘子说道。
  村民们这才慢慢的散去,但是还是不愿意相信当初那个爱笑的年轻人就这么走了。
  “道家的路是希望,一元子他的希望是这些一个个他帮助过的村子,村民能够慢慢的发展壮大,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第五天人道令是什么,但他却知道,他的路是什么。”无尘子叹道。
  里正看着无尘子和嬴政,他知道这两人不是寻常法师,来这里恐怕也是如当年商鞅遍走秦国七十二县一样。
  “两位法师可是想要知道什么?”里正问道。
  无尘子摇了摇头,我们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而不是你们刻意表现出来的。
  “童子,你去跟村民一起帮他们做些农活吧。”无尘子看着嬴政说道。
  嬴政看着他和里正点了点头,然后出了村子跟着村民一起进入到农田里侍弄农桑,这还是要得亏他和盖聂每年都会去巡游所以也不是新手,也知道怎么做。
  “这位小法师是咸阳来的大人物吧?”里正看着无尘子问道。
  “秦王。”无尘子说道。
  里正瞬间呆住了,他想过嬴政会是咸阳城里的贵人,却想不到会是秦王亲自前来,而且还是跟着村民一起下到田里干活。有这样的大王,秦人何求。
  “您是?”里正看向无尘子,敢把秦王带出秦宫的也不会是简单的人。
  “无尘子。”无尘子回答道。
  “见过国师大人。”里正立马行礼说道。
  “我们来这里是偷偷出来的,所以你不要上报县府。”无尘子说道。
  之所以告诉里正,也是想通过他的嘴把秦王的名声传遍关中,加强秦王的威信。
  里正点了点头,有看着自己残破的石屋,高高在上的大王却是能够住在这里没有怨言,跟他们一起事农桑,话桑麻。
  嬴政则是跟着村民能一起锄地,闲聊,村民则是教他唱着秦腔。
  “感觉怎么样?”无尘子看着嬴政问道。
  “不一样,他们虽然也尊重我,但是跟我和盖聂出去不一样,他们愿意把很多东西教给我,愿意亲近我。”嬴政笑着说道,这种感觉他还是第一次体会到。
  “百姓的需求其实很简单的,不信下午的时候你可以问问他们。”无尘子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吃着粗糙的粳米,菜也是没什么油水的野菜,虽然并不好吃,但是嬴政还是吃了很多。
  下午的时分,无尘子也出去了,村里有人外出时被毒蛇咬伤了,所以里正求到了无尘子这里。
  无尘子急忙赶了过去,在这里他不担心这些淳朴的村民会对嬴政有什么威胁。
  用修为帮中毒的村民把蛇毒逼出以后,又包扎好,无尘子才开口道:“你们以后进山,被毒蛇咬中时不要紧张,凡是毒蛇出没的地方,也会有解毒的草药,在这之前,你们要学会处理。”
  无尘子将一些野外自救的方法交给这些进山的猎户,并告诉他们一些其他情况下的救护方法。
  嬴政则是跟着村民继续到田里侍弄农田,才发现农事里也有许多学问。
  “其实官府应该出一些关于农事的书,将这些经验传授出去。”有村民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民众的力量是庞大的,每个村子里都会有一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整理成一册书籍然后传阅秦国,这样会给秦国带来更大的粮食产量。
  “其实我一直很想知道,你们对于生活有什么追求?”嬴政开口问道。
  村民们都是一笑,他们也都知道道家弟子跟他们不一样,但是他们愿意跟嬴政说,也不怕他笑话。
  “要什么追求,几亩良田,一间不漏风的房屋,再有一个婆娘,几个娃子就圆满了。如果说追求的话,那就是餐餐有肉。”村民笑道。
  嬴政呆了呆,餐餐有肉,屋子不漏风就已经是他们的追求了,可是如今的秦国居然连这么简单的条件都没法满足他们。
  晚上回到了里正家,嬴政看向无尘子欲言又止,他觉得他是一个失败的王,他居然连一个屋子,一顿肉食都无法满足他的子民。
  “是不是被村民的追求震撼到了?”无尘子问道。
  嬴政点了点头,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秦国的税并不高,为什么还会这样。
  “是不是想秦国的税在七国里已经是最低的,结果还是这样?”无尘子指了指桌上没有油腥的野菜和漏风的石屋问道。
  嬴政点了点头,这些年秦国也没有对外发动大型的战争,为什么还会这样。
  “因为粮无价,所以他们吃不起肉食,因为路不通,他们没有办法出去,因为土地贫瘠,产粮不足。”无尘子说道。
  “请先生教我。”嬴政再次请求。
  “农政全书,搜集天下所有农事经验集合成书,传阅秦国,设农官,让他们来教导民众农事,比如这里,其实不适合种植粟谷,但是村民们并不知道,祖祖辈辈都是种植粟谷,他们也只能种植粟谷。”无尘子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这是他今天已经想到的,却没有无尘子想的那么细化。
  “所以大王可以亲自去请农家侠魁入秦编撰农政全书,引农家弟子入秦为官,教导民众农事。”无尘子说道。
  嬴政皱了皱眉,农家入秦,你们道家会答应么?
  “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农事之上,百家之中没有谁比得上农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一个帝国应有的姿态。”无尘子说道。
  “诸子百家,纷争不断,如何平衡?”嬴政问道。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争,才能向前。”无尘子说道。
  “官府应该如何做?”嬴政又问道。
  “立法圈订,让诸子百家只能法度之内行使,即使打的头破血流也不会影响到百姓生计。”无尘子继续说道。
  “大王要记住,民是国本,任何时候都不要去动摇民本。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这一点大王也是见到了。真的要求不高,如果连这点要求王室都满足不了,国将不国。”无尘子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民众的要求真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大王要兵出山东,就要知道,秦国秦人才是根本。”无尘子说道。
  “先生是说秦国朝堂之中太多了六国新贵?”嬴政皱眉问道。
  无尘子点了点头,秦国可以有外来的大才,但是中底层官员必须是秦人,没有可以去培养,外人永远是不可信任的。
  “秦国朝堂之中,如今秦国士族却不足一半,重要之位也甚少秦人,如此以往,秦人将失去对王室的忠诚,因为王室已经打断了他们的希望。”无尘子说道,嬴政死后为什么天下大乱,而秦国却无法如孝公时期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而万人景从。就是因为秦人从上到下已经对王室失去了信任。
  “秦国并不是没有人才,只是因为历代秦王都已经习惯了从六国中招揽大才入秦。这样会让秦国一时间崛起,但是也会慢慢的消磨了秦人的希望。
  “举孝廉束缚了秦国,也束缚了天下。”无尘子说道。
  “每一国都不会少人才,少的是他们出仕的途径。”无尘子说道,没有关系多少大才都被埋没在了乡野之中。
  “秦国军功封爵使得秦国历代都不缺名将,但是秦国为什么一直缺少名仕名相,因为举贤推官制度让很多人没有了出仕的机会,不出仕,没有为官的经验,他们又如何能够成为大才?”无尘子继续说道。
  嬴政沉默了,每一个将领都是在不断的战争中崛起的,秦国不缺名将就是因为军功爵,一路的战争让他们有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能够培养出一位位将领。但是秦国的名臣名相都是外来的,使得秦国本土士子越来越弱。
  “先生可是有方法解决?”嬴政问道。
  “科举!”无尘子说道。
  “科举?”嬴政皱眉,从未听过。
  “开设科考取仕,有才之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择优为仕。”无尘子说道。
  嬴政脑中一轰,震惊的看着无尘子,他明白了科举的意思,这样的取仕方式一出,秦国也将不在缺少文仕官员。
  Q群:979772897
第172章 秦王微服私访记(三)【求订阅】
  “一个帝国想要建立起来,就要让每一个阶层都要有希望,帝国才会安稳。”无尘子说道。
  嬴政皱了皱眉,道家经义他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但是他知道无尘子说的没有错,只是他还是不太懂,道家说话就是这样不会直接的去告诉你怎么做,全是让你自己去想,去做。
  无尘子叹了口气,人力有穷时,不是所有的后世经验都能够适合当下。他也不是能够都知道当下的所有,所以他只能告诉嬴政一个方向,让嬴政和秦国自己去找寻方法,只要大方向上没错,下边多尝试几次总会找到适合的路。
  “你还年轻,我也还年轻,大秦也一样的年轻,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的缔造。”无尘子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的领悟,去完善秦国。
  “早点休息吧,明天带你去堤上看看。”无尘子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然后合一睡下,今天的确太累了,他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农活。
  无尘子看了嬴政一眼,想想好像自己还真没怎么干过农活,要不要也去试一试,但是看到嬴政手上的水泡,瞬间打消了念头,能咸鱼为什么不多晒晒太阳把自己晒得更咸一点。
  第二天一早,无尘子就带着嬴政离开村子朝河堤赶去,这里并不是河流的主干道,而是分渠,所以修筑的人也只是附近一些村子的村民,以及秦国官府派来的水工。
  “见过两位法师!”见到无尘子和嬴政,河堤上的水工也急忙上前行礼。
  “你是负责这一段河渠的水工?”无尘子问道。
  “是的,本来是没打算修建这一段河渠的,后来有道家和墨家弟子上书官府,亲自勘探以后才定下的,据说河渠修成以后能够使得四周增加千亩上田。”水工说道。
  嬴政目光一凝,千亩良田,这不是小数字了,而且还是上田。
  “大概还需要多久能完工?”无尘子问道。
  “已经完工了,有道家弟子和墨家弟子亲自验收,又有水工部的大人批文。”水工说道。
  “既然完工了又为什么还要修筑?”嬴政问道。
  “因为道家法师说这段河渠只能使用五十年,就需要重新修筑,如果想使用百年就需要重新夯实河堤,河堤越夯实能使用时间越长,所以这些村民都是自发前来的。”水工说道。
  无尘子和嬴政都是点了点头,在水工的陪同下在河堤上巡视,河堤并不宽,大概七八米左右,却很长,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大山之中,又分出一天天细流如蜘蛛网一般遍布在四周大地之上。
  “还没有开始放水么?”无尘子问道,现在的河堤只有四周的小河汇聚入河堤中,所以河道中也只有一股小小的细流。
  “验收以后本来是可以放水了,但是村民们说可以苦了他们这一代,却不能苦了后人,所以在重新加固夯实河堤。”水工回道。
  无尘子点了点头,然后道:“你也去忙吧,我们随便看看。”
  水工点了点头,几天又去忙自己的了。
  “大哥,不是说已经可以来找放水了么,你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夯实河堤?”嬴政跑到河堤里对着一个赤着上身挥舞木锤的大汉问道。
  大汉看了嬴政一眼,见他自身道袍,急忙停下手,别扭的回了一个并不规范的道揖,咧嘴笑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们的法师说,这里只能使用五十年,如果我们继续夯实能够多使用五十年,所以我就来了,反正我这一代已经苦惯了,总不能让后人也跟我一样。”
  “而且我算过了,开闸放水以后我家能分到十亩上田,这样我家也能供得起一个读书娃了,所以能使用的越久,我家能出的读书娃也就越多,这样迟早会有一个有出息的,能够走出这个大山,去咸阳做大官。”大汉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笑道。
  无尘子看向大汉,然后点了点头道:“你们家三代以内必出县尊。”
  大汉看向无尘子,欣喜若狂,直接对着四周的村民喊到:“你们听到没有,法师说我家三代以内必出县尊,到时候我家也是士族了。”
  其他的村民也是一脸羡慕的看着大汉,这个时代道家一般不会给人批命,但是一旦批命,几乎很少有错的。
  嬴政也是看向无尘子,又看向大汉,有些不解,无尘子怎么会知道他家会出县尊。
  “是不是不解我为什么会这么说?”无尘子问道。
  嬴政点了点头,他知道道家会一些批命之术,但是刚才无尘子并没有仔细看过大汉,而是随意的开口而已。
  “其实批命之术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玄乎,只不过是给人一个希望,然后这个人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加上一些机缘,就会成功。”无尘子说道。
  “所以刚才你只是给了他一个希望?”嬴政看着正在更加努力挥锤的大汉说道。
  “也不是,你知道一个家要供一个读书需要花费多少么?”无尘子反问道。
  嬴政摇了摇头,这个他还真没有算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