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朝鲜-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期快过去了,人也可以安静下来写小说,节后本书的更新将提速,希望大家多多投票支持,呼唤收藏!)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妙牵制敌人(三)
志愿军和美军在夜色中,顶着凄苦凛冽的寒风,同一时间攀登同一个无名高地这座无名高地上长满了落业松,初冬时节树木的树叶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天上高挂着几天来难得露面的明月,清冷的月光毫无阻隔地照射着这处原本冷清地山林。
山林的南侧,山势要比北侧要陡峭,越接近山顶坡度越大。这就度至美军的登山速度受到了限制,美军走在最前面的一个排在登上半山后,体力消耗了不少,唯有在半山的一个石头平台上略为休息。
“跟紧一点,不要掉队,前面的拉后面的,后面的推前面的。”美军在半山休息的时候,李啸天二班的士兵,在地势较平缓的北侧快速向山顶攀登。开始的时候李啸天还要求大家保持战斗队形,但向上行了一段山坡后,李啸天利用望远镜观察过,山顶上并没有敌人的存在,马上就把战斗队形改为紧密的行军队形,争取尽快攀登到山顶上。不知道为什么,李啸天有些心神不定,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妥,但观察过周围后又找不到具体是哪里不妥。
“大家注意,提高警惕,出枪,子弹上膛!”越向上行自己心里的不安感和危机感就越是强烈,看了看身后连队在登山的各个班的士兵,又看了看寂静的山顶,入朝参战这么多天来,李啸天还是第一次产生这样的危机感,这可是战场上的直觉,马上转身命令排里的几十名士兵提高警惕,才又催促二班的士兵加快登山的步伐。
就在美军部队在半山腰休息的时间,志愿军尖刀连的士兵把这个时间差扳了回来,在敌人继续向山顶攀登的时候,李啸天班的几名士兵也到达了无名高地北侧的半山腰处,战斗一排的士兵也陆续到达。
“排长,依我看,这个地方不能停留。”这无名高地在军用地图上是标高235米的高地,一排的志愿军士兵到达半山时,排长赵晓锋本想命令士兵们停下来歇一歇,但李啸天向排长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一路行来,我有种怪怪的感觉,虽然现在看不到,但我总觉得好像山那边有威胁。我建议不做休整,尽最快的速度登到山顶,以策万全。”人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危机感,李啸天边走边思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附近有什么威胁到自己安全的事物存在,作为闹过革命的有新思想的战士,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那么就剩下敌人了,如果这个感觉判断正确的话,就必须抢占制高点,凭借有力地形消灭敌人。
“这不会是你的第六感吧,怎么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威胁?”冰天雪地中摸黑登山,危险程度不言而喻,就算没有敌人,人也会多多少少产生不安全的感觉的,赵晓锋看了看身后的山下,战斗三排的人还没有跟上来,他想等连队的后续队伍来了再继续前进。
“排长,我们这是来打前哨,不是来旅行,这个时候要是停在半山,可是要犯大错误的!”李啸天这可是真的急了,跺着脚地指着山顶说:“要是敌人在山顶上架两挺机枪,我们在这里不上不下半天吊的,想还击也来不及啊。”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些危险的感觉。”赵晓锋瞪大眼向山顶瞧了瞧,山顶上的树木不多,山坡上的树木又光秃秃的,从山顶上能看清山坡的一切情况,要是机枪从山顶扫射下来,不要说一个排的人,就算是一个连的人,都要折在这没遮没挡的半山。
“一排的继续前进,随时准备战斗!”赵晓锋再一次被李啸天说服,挥手命令排里的志愿军士兵继续前进,并进入战斗状态,三十二名志愿军士兵都把手里的长枪端紧,顶着冷夜寒风一步步地朝无名高地的山顶走去。
与此同时,美军的一个步兵排也在山的另一边朝山顶进发。这支美军队伍,全身寒地山地步兵装备,他们攀登的速度明显要比只穿了棉衣穿着解放鞋的志愿军士兵快一些。
大概半个小时后,美军步兵排早一步登上无名高地山顶。山顶是一个凹凸不平环形地,乱石为主树木不多,中间是一块巨石,围着巨石有一圈空地。美军的排长是一名上尉,打过二战杀过日本兵,经验丰富。一到达山顶,发现是这样的地形后,并没有在山顶南侧的环形空地展开步兵阵地,而是带着整个排的人立即朝山顶的北侧走去。
“各班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尖刀连一排的志愿军士兵也在不久后登上了无名高地的山顶,排长赵晓锋的战斗经验并不比美军那个上尉排长少,一上到山顶就意识到这个山顶地形的特殊性,“火力班就地展开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二班在前面搜索,一班及三班在后面掩护。”
赵晓锋的这个战术命令下达得十分明智,他采取了攻防一体的战术策略,先用重武器建立火力据点,同时派并搜索山顶,一个班在前两个班在后呈扇形铺开。
志愿军的士兵才刚展开搜索,而美军的士兵已经到达了山顶环形空地的中间,这时夜色照亮了山顶,美军上尉排长麦克霍恩能够清楚地看见三十米外的情况。忽然,他的视线中出现了几个黄种人的士兵,这立刻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瞪大眼仔细地朝这几个士兵看去。
领头的是一个身高一米七左右的,身穿灰布军装,带着一顶美军钢盔,手持m1卡宾枪,脚穿美军军靴的大兵,他的身后有七八个同样是穿着类似韩**装,手持美式枪械的士兵,估计是一个班的小分队。这几个人正在以班散兵线队形跃进式掩护前进。
“这到底是什么军队?看上去像是韩**队,但又有点不像。”在麦克霍恩的眼中,亚洲人都长得差不多,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对方手上拿的都是美式枪械,这让美军排长更难以辨认。
“报告连长,在山顶上发现疑似韩**队的士兵,请指示?”既然自己判断不了,聪明的上尉排长麦克霍恩干脆就把这个问题交给他的上司去考虑,打开报话机向连长报告。
“请问营长,有南下的韩**队吗?”连长也一时答复不了排长的问题,唯有向随队督战的营长询问。
“不知道。”营长那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啊,很干脆地回答连长。
“不知道。”连长马上朝着报话机回答排长。
“那么可以射击吗?”排长麦克霍恩已经挥手让美军士兵都停下来,又朝着报话机询问。
“再等等。”美军的惯例是不在夜间主动进攻的,这几乎成了每支美军的习惯,尤其是在野外夜间还没有搞清楚是敌是友的情况下,美军连长第一个反应就是:“看清了再射击不迟。”
美军的军官在报话机中对答,宝贵的战场时机就这么快速地溜走了,后来这个美军排长麦克霍恩在战后回忆时懊悔万分,因为当美军察觉出来的是中**队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大好的机会,甚至失去了整个云山会战反败为胜的机会。
“有敌情!分散隐蔽!”李啸天在山顶上大步前进,并没有想到自己在多次战斗中缴获而来的美军枪械、美军军靴及昨天刚到手的美军头盔,一身美军行头让敌人产生了判断上的错误。
李啸天的战场感觉是十分敏锐的,当他被美军排长及众多的美军士兵行注目礼的时候,立即察觉到了敌人就在前面,马上闪身到一棵落业松的树干后蹲下来。班里的其他士兵在班长的示意下,随即就地隐蔽。
二班的人停止了前进躲了起来,在后面掩护的一班及三班的人也意识到碰上敌人了,在后面压阵的排长赵晓锋马上命令一班及三班的士兵们分散开来,从二班的两翼隐蔽地悄悄摸上去,尽量形成有利于排战斗力发挥的态势。
(再写一章,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的描写就告一段落,第二次战役的故事情节将紧接着展开。)
收藏!收藏!收藏!
投票!投票!投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妙牵制敌人(四)
(今天第一更,五千字章节,晚上还有一章呼吁一下收藏及推荐票,下星期全面更新提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刚才被人注视的感觉是那样的强烈,李啸天条件反射地躲到树后,那种被人窥视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李啸天把手放在嘴唇上向周围的志愿军士兵做了个禁声的动作,班里的人都沉默地或蹲或伏地隐身在树木石头之后。
李啸天从粗糙的落叶松树干后露出半边脸,定眼向前方的树木草丛侦察观望。明亮的月色把山头都照亮,二三十米内的景物尽收眼底。前面有一片齐膝盖的枯草积雪,再过去是几株落叶松,或许是长在山顶上,它们长得又高又粗,落叶松的树脚下还长着一小片灌木丛,在它们的右边是巨石,左边就是山崖,山顶的环形地带被粗壮的树木和灌木天然地分隔。
在李啸天认真观察山顶情况的时候,那边的美军军官还在一问一答地通话,刚好一阵山风吹来,由山顶的南侧吹向北侧。连续几天降雪后,野外动物昆虫的叫声不多,人的说话声及报话机的声音能传出很远。躲在树后的李啸天听到了山风中的余音,马上凝神聚目向声音的方向仔细观看。
“有闪光。”当李啸天定眼去看的时候,发现前面的灌木后有两三个反射月光的闪光,马上引起了李啸天的注意。
这闪光,其实是美军士兵手中长枪上的光学瞄准镜反射过来的,这时的美军士兵虽然没有开枪射击,但都拿着枪瞄准刚才李啸天他们显身的位置。
李啸天当然能想明白这闪光的原因,急忙向班里的士兵轻轻挥手,示意大家后退。李啸天趴在地上,手脚并用地向后倒爬,二班的士兵也有样学样倒爬着离开隐身的位置,离开美军士兵的枪口。二班士兵的动作虽然难看,但却十分明智,事后李啸天也庆幸自己能进能退能屈能伸,后来他才知道当时有一个排的美军士兵几十支枪指着二班的人,想起来也后怕。
“前面什么情况?是否有敌人?”排长赵晓锋带着两个班的志愿军士兵从二班两侧靠近后,沉声地向李啸天询问。
“我敢肯定,前面的那片灌木丛后有敌人的埋伏。”李啸天附在排长赵晓锋的耳边轻声说到:“不过人数有多少,夜里看不清楚,但装有瞄准镜能反射月光的枪就有几支。”
“如果你的侦察是正确的,那么保守估计敌人也有一个排的兵力,大意不得。”听到李啸天的报告后,赵晓锋顿时感到事情扎手,通常配有瞄准镜的枪都是好枪,按照一个班装备一两支性能好的枪计算,李啸天看见几个反光,这可以推断敌人最少是两个班以上的兵力,但赵晓锋深知这个时候出现在山顶上的敌人,绝对不可能是小分队,最起码也是排或者连以上的队伍。
“那我们是进攻还是后退,三排的人还在半山吧?”李啸天向排长询问,要求他给出一个决定。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能退!”不战而退这不是尖刀连的风格,“但我们也不能冲上去。”
“不能退也不冲上去,难得我们跟敌人玩阴的?”李啸天也算是战场上的老班长了,多少能猜出排长话里的意思。
“对,就是同敌人玩阴的。”赵晓锋这山东大汉平时没太多的计谋,但也有例外的时候,“荒山野岭的,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我们就给敌人来个虚张声势,四面楚歌,能拖到团里的大部队到来就行。”赵晓锋也是块老姜,估计自己这边的兵力比不上敌人的兵力,那也就只有用“拖”字决来对付敌人。
“叫火力班的人立即开炮轰击山顶的南侧。”赵晓锋向排的一个士兵低声吩咐后,又向周围的士兵说到:“大家身上有哨子的都拿出来,各班散开,炮声一响,大家就一起吹哨子,记住不允许靠近敌人,就离远地吹。”
轰”正当美军的军官们还抱着等等的心态,上尉排长麦克霍恩带着他的人滞留在山顶环形地带的中部一侧时,志愿军一方已经采取了行动。排里的一门从韩**队手里缴获来的81mm迫击炮已经试探着向美军所在的山头位置发炮射击。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无名高地的山顶上,四处都突然响起了紧急的哨子声,迫击炮声于哨子声撕碎了高地的寂静,冲击着身处其中的敌人心扉。
“就地隐蔽,展开防御阵地。”美军上尉排长麦克霍恩被忽如其来的炮声及哨子声惊醒了,已经可以肯定他们刚才见到的是中**队而不是韩**队,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整个排的士兵就地防御,而不是立即进攻。这既是美军的条令条例中规定的野外遭遇战的作战步骤,也是他在二战时同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海岛上作战的经验。亚洲人的军队擅长夜战,这已经是写入了美军作战手册中的,麦克霍恩本人也多次领教过日本人在夜战中疯狂的冲锋。在没搞清楚中**队的数量前,麦克霍恩是绝对不会带着一个美军排的士兵主动进攻的。
“吹冲锋号!三排的人立即冲上山顶。”尖刀连长牛长乐和三排的士兵正走到半山腰刚才一排的人想要休息的地方,听到山顶忽然炮响哨子声大作,意识到连里的人已经同敌人交上火了,立即命令三排的人跑步冲上山顶支援一排。
“嘀嘀答答嘀嘀”响亮的军号声从无名高地北侧的半山腰响起,几十名志愿军战士不顾山石尖利雪地路滑,以冲锋的速度直奔上无名高地山顶。
山顶上志愿军的迫击炮轰,山顶四周的哨子声,半山腰嘹亮的冲锋号,这一切的声音效果让美军的部队产生了错觉,无论是山上的美军还是山腰的美军都以为遭到了中**队大部队的包围,纷纷停止前进,就地展开防御阵地。夜战是美军的弱项,在夜战中美军的飞机坦克装甲车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在夜战中防御是美军一贯的战术策略。
“砰砰砰砰”无名高地山顶南侧的美军胡乱地向四周开枪射击,也不管是不是有中**队接近,用火力形成一个防御圈,是二战时美军对付日军夜战的有效手段,反正美军士兵携带的弹药充足,如果不够的话白天到来时还可以空投补给。
“停止开炮,节省点炮弹。”一排长赵晓锋已经退回火力班展开的阵地上,他刚才要迫击炮开火是要火力侦察而已,现在美军的火力都暴露出来了,敌人的兵力兵器要远胜于志愿军一排,再炮轰下去反而回招来敌人的炮火反压制。
“放聪明点,别靠得太近了,被敌人的流弹打中就划不来。”志愿军的连队中,有哨子的都是班长和副班长,根据排长的命令,哨子都交给排里的侦察兵,由李啸天统一指挥在美军周围吹。一个班通常两个侦察兵,李啸天带着六个士兵,发扬“敌驻我绕”的游击战术,时不时吹响哨子,在美军的临时展开的阵地前兜兜转转,与敌人保持接触却不交火。
“一排长,没想到你也能想出这样的绝妙主意,这次要是能成功牵制住敌人,我给你记头功。”当连长牛长乐风风火火地率领着三排的战士在十分钟后冲上山顶,从赵晓锋的嘴里了解情况后,对一排长大声称赞起来。
“连长你就不要再赞我了,这那里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啊。”被连长连续称赞了几句,赵晓锋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昨天晚上睡觉前,我拉这李啸天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