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战朝鲜 >

第1章

血战朝鲜-第1章

小说: 血战朝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正文


………………………………

第一章 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晚,凛冽的夜风正不停地刮着,刮过新中国辽宁省安东市,刮过中朝边境的鸭绿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一队中国士兵正悄悄地从架设在鸭绿江上的一座浮桥迈步通过,士兵们身穿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背着棉被草席捆成的行军背包,肩扛着枪支弹药,一个个在江上的浮桥上鱼贯前进。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夜风之中传来了一阵节奏明快的歌声,志愿军文工队的几个士兵站在江边桥头,打着快板唱着军歌,为这些夜晚行军的志愿军先头部队鼓舞士气。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走在浮桥上的中国志愿军士兵们也随之放声唱了起来,激昂的歌声在鸭绿江上回响。

    “全班注意,跑步走!”走在渡江志愿军最前面的一个步兵班,在快要渡过鸭绿江到达对岸的时候,班长李啸天,向班里的士兵下达了跑步上岸的命令。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作为中国渡江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第一支班级部队,全班共十人在班长李啸天的带领下,高喊着口令,昂首阔步地跨过了鸭绿江,跑上了河岸。贯彻执行了上级关于快速、有序、安全地渡江参战的指示。

    “同志们,我们立即占领渡口右侧台地,掩护后续部队渡江登陆。”作为志愿军独立一师先锋一营尖刀连步兵一排二班的班长,李啸天是一名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一踏上鸭绿江朝鲜一侧的河岸,李啸天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地貌,河岸的江堤上已经有志愿军搭建浮桥的部队的一些士兵设立岗哨警戒。作为志愿军正规的战斗部队中首先跨江登岸的小分队,李啸天迅速指挥带领班里的士兵抢占了渡口右侧五十米开外的一处略为高起的台地,并立即在台地上展开班防御阵地。

    “枪榴弹射手,把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面向东南方向的山丘小路。”此时的志愿军步兵班,一般都配备了枪榴弹发射器,这是一种步兵对付卡车等运输工具的强力武器,建立班防守阵地首要就是封锁道路。班里的枪榴弹手迅速把榴弹发射器挂在7。62mm自动步枪枪管,枪管对准了山丘小路。

    “机枪手,向南面的小树林架设轻机枪,其余人交错散开,就地挖掘单兵卧姿散兵坑。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临时的班防御阵地并不复杂,在平时的训练中大家早就驾轻就熟,班长一声令下,士兵们就纷纷行动了起来。迫击炮及轻机枪先后架设了起来,卧姿散兵坑也在台地上错落有致地挖掘中,挖出来的泥沙就堆砌在迫击炮及轻机枪前,略为巩固迫击炮阵地及轻机枪阵地。

    而作为班长的李啸天,则把背在身上的轻型苏式反坦克枪取在手中,这是苏军支援给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是一中单兵手提式60mm火箭筒武器,不过其性能有限,只能在近距离击穿装甲车。虽然这个时候用上反坦克枪的机会不大,但李啸天还是按照战斗手册上的要求,对这支苏式反坦克枪进行了射击前的检查准备。

    在李啸天火力班展开班阵地建立火力据点后。连里其它班排地士兵陆续渡过鸭绿江登上河岸。在台地附近火力班地掩护下进行了登岸后地兵力集结。

    “各班清点人员。清点后各班班长向连值班报告情况。”夜色中。寒风里传来了一声哨子声。然后就听到担任连值班地一班长王刚地传令声。

    “班长。你说我们会在这里停留多久?”班防御阵地展开后。副班长兼狙击手刘源浩。向检查好反坦克枪后。蹲在台地上四处了望地李啸天询问。

    “不会太久。我估计连队会连夜赶路。越野行军深入朝鲜境内。”李啸天地回答简单而清楚。在连队中他也算是个常看兵书战例地好学上进之人。解放战争后期当兵前。读过书上过学。也是个新青年。可惜不是军校出身。当了两年兵只混了个班长。

    “李啸天。你们班上地人员情况怎样?”由于步兵一排二班地人在台地警戒防御。连值班员一班长王刚唯有亲自跑过来询问情况。

    “你都看到了。我们班全体人员状态良好。枪一条都没少。”连里同李啸天平时谈得来地人并不多。这个王刚算是一个。李啸天以轻松地语气向连值班员报告了自己班里士兵地情况。

    “状态良好就好,连长让我通知你,十五分钟后连队继续开拔前进。”王刚还挺认真地看了看李啸天班的阵地及人员情况,然后才传达了连长的最新命令:“你班的人员在再次开拔后,改为在队伍侧翼前进,如果遇到情况就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建立火力据点。”

    “明白了,我班伴随连队侧翼前进。”李啸天点了点头,连值班员就转身离开了。

    作为独立一师先锋营尖刀连,同时也是数以十万计的跨江赴朝作战的先头部队,李啸天所在的连队,在渡过鸭绿江后,便展开越野行军队形星夜赶路,向渡口附近最近的公路前进,沿途为后续部队开路探查情况,并每隔一段距离就留下指引行军的路标。

    在这个平常而又不平凡的日子里,鉴于朝鲜战场的形势,美帝的部队快要打到鸭绿江边,进而有可能威胁到新中国的领土安全。党中央**毅然决定派遣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同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打着联合国旗号的美帝军队。

    在先锋营的人员渡过鸭绿江后,独立一师的大部队也顺利地跨过鸭绿江,独立一师是志愿军中装备较精良战斗力极强的甲级战斗师,全师人数在1万至1万2千人之间,使用的武器大多数是在抗战期间缴获的日式装备,及部分苏军援助的武器装备。

    (正在举办军事征文大赛,我也写一本来参赛,看过本人写的两本二战军事小说《**》及《二战大兵》的朋友,都知道我写的军事小说是力求翔实具体的,让读者有亲历其境的感觉。新书需要大家支持,有票票的请多砸一些。)
………………………………

第二章 入朝参战

    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北,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大概占其3/4的面积,山地高原中森林密布河流交错,地形地貌复杂。(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二战时朝鲜境内的道路因为日军的大肆修筑,城市之间的道路网络基本完善。这也是为什么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机械化部队,能在秋季快速沿公路线推进纵深打击朝鲜人民军的原因。

    而朝鲜半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天雨季道路泥泞,冬天雪季山野冰封,尤其是冬天大雪纷飞,不利于军队的军事行动。因此美军及南韩军队想在冬季到来前消灭朝鲜人民军,以团营为单位呈多路快速纵深推进,试图把朝鲜人民军分割包围歼灭在鸭绿江边。

    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入朝参战的。为了达到出兵的突然性,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志愿军部队,采取了昼伏夜行的行军策略,规避占据朝鲜制空权的美国空军侦察机的侦察。

    在渡过鸭绿江后,李啸天所在的尖刀连,就接到了保护师属工兵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任务,为后续大部队的快速推进沿途排除路障,并肩负侦察敌情的任务。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尖刀连的士兵可不容易当,晚上要连夜赶路,白天时又要分批沿路侦察。入朝参战的头三天,白天的时候,连队安排一个步兵排休息、一个步兵排协助防守工兵连营地,一个步兵排出外侦察情况收集情报。三个排轮流休息和出任务。而连属炮兵排、火力排及连部的人员留守在步步连营地中。

    白天为了避免被美军侦察机从空中发现,志愿军先头部队的军营都选择建在有树林提供隐蔽的小高地上,或者是道路旁灌木乔木较密集的地段中。

    “一排的兵都听着,把你们的武器装备枪支弹药都检查一下,确保需要战斗的时候枪都能打响。我们现在要打的可是美军,战报上说他们都是机械化部队。”10月23日早上,又轮到了步兵一排的人担任离队外勤侦察的任务,吃过早餐后,一排长就在行军帐篷中向手下的士兵大声叫喊。一排长名叫赵晓锋是个山东汉子,山东泰安人,长得五大三粗典型山东大汉模样。

    “排长,今天有些什么新的战报,说给大家听听吧。”李啸天作为二班的班长,早就同排长混熟了,吩咐了班里的士兵行动起来检查武器装备后,就主动向排长询问军情。

    “排里几个班长,就数你的点子最多,同我研究研究军情,参详一下外勤侦察敌情的行动计划也好。”别看赵晓锋外表粗豪,其实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能在尖刀连里当上排长人,一般都有些长处。

    “看,这就是我刚从连长手里拿来的志司军情通告。”这时入朝参战的先头部队同大部队之间拉开的距离并不远,从志愿军司令部传来的消息,先锋营尖刀连也能较快地得知。

    “除了苏联明确表示不会给我们提供空中支援外,怎么都是关于美军和朝鲜伪军快速推进鸭绿江边的消息。”李啸天接过排长从随身挎包里掏出来的军情通告,每个执行白天外勤侦察任务的排长,都会在出发前得到这么一份军情通告副本,供班排的士兵传阅。李啸天来自新中**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所在地广州,当兵前虽然没进过军校,但也念过一段时间乡办的讲武学堂。李啸天一眼看出,这些所谓的军情通告,对于他们的任务帮助不大,聊胜于无而已。

    “说点实际些地。我们可是先头部队地先头部队。我们现在就在最前线。后方地部队还要我们提供具体地情报。快来帮我研究一下侦察时地行进路线怎么走法。”赵晓锋伸手把李啸天手中地文件又拿了回去。顺手垫在了**下面。坐在行军帐篷中地地面上。向排里其余地两个班也招了招手。“一班长二班长也过来。大家对照一下地图。注意做好路线标记。确保不要在陌生地环境下走失了。”

    越野行军中。一张详实地军事地图十分重要。担任侦察任务地士兵。其中一项最重要地工作就是为大部队绘制更新军事地图。把沿途侦察过地详细地形地貌标注在原有地地图上。

    “我建议。今天我们排向东南面地公路前出。然后沿着公路旁地丘陵地带。向南深入侦察。”入朝参战后。尖刀连已经在山林中一连走了三个夜晚。逐渐离开了中朝边境地区。李啸天认为如果志愿军司令部地通告属实地话。尖刀连有可能在这两天碰上美军或者朝鲜伪军地先头部队。(志愿军司令部是从朝鲜人民军得来地情报。)

    “你们怎么看?”赵晓锋并没有光听李啸天一个人地意见。向旁边地另外三名班长征询意见。

    “二班长提出地侦察路线虽然行军起来较为轻松。不过有一定地风险。就怕我们到时真地遇到敌人地大部队。想撤退回来就难了。”一班长王刚是个稳重地人。凡事讲究三思而行。在军事地图上用铅笔画出了一条淡淡地细线。和李啸天所画地侦察路线刚好相反。是先向南在山林中前进。然后再斜行前出公路。

    “我没意见。只要有敌人打就行。”火力班地班长钱大力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在排里他是出了名地只管打架杀敌地猛人。至于什么战术什么谋略地就不要去问他了。三班长张东升也摇了摇头没有发表意见。

    “那好,这次我们排的侦察路线就这么定。”排长赵晓锋在征询了几个班长的意见后,自己也低头认真地想了想,然后在军事地图上也画了一条铅笔线,正好在李啸天及王刚两人所画线路的中间,先走一段山林地带,再走一段丘陵地带,然后才前出公路再走一段距离,再顺着公路快速折返。

    排长定下了侦察的行军路线,几个班长也不再多议论,都拿出各自的班级用军事地图,在地图上用铅笔做了相应的路线标记。随后督促各班的士兵尽快做好出发前的准备。
………………………………

第三章 出发侦察

    入朝参战的中国志愿军部队,武器装备比不上美军的精良,为了在参战初期打赢美军,跨过鸭绿江时,先头部队携带的弹药都十分充足。

    尖刀连步兵一排的三十多名步兵,全副武装地出发了。在这里需要详细说明一下步兵一排的兵力兵器情况。

    步兵排编制人员30人,由3个步兵班、1个火力班加排指挥组编成。排指挥组由排长(军官)、通讯军士(无线电员)组成,各人按步枪手配置,一支步枪备弹300发(同步枪手配置,无散弹)。通讯军士配备电台指挥器材。

    步兵班编制7人,分别由班长(火箭手)、副班长(狙击手)各带1具步话机。

    榴弹射手(x1):自动步枪或冲锋枪一支加挂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备弹300发(10个30发弹匣,按枪1/装具弹匣袋7/作训包2携行),35榴弹15发;卵形手榴弹2个;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

    机枪手(x1):7。62mm班用机枪,备弹750发(3个100发弹链,2个75发弹鼓,另有300发散弹在作训包中,不计另2名步兵手为其携带的600发散弹);卵形手榴弹2个;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

    狙击手(x1):半自动狙击步枪一支,备弹200发;短步枪一支,备弹200发;卵形手榴弹2个;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

    火箭手(x1):40mm或60mm火箭筒,备弹4发;步枪一支,备弹200发;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部分还配备手枪一把,备弹30发。

    火箭副手(x1):40mm或60mm火箭弹5发;配三七式冲锋枪一支,备弹300发(10个30发弹匣,按枪1/装具弹匣袋7/作训包2携行);卵形手榴弹2个;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

    步枪手或冲锋枪手(x2):为步枪手时,配备三八式步枪或中正式步枪,备弹300发,另在作训包中为机枪手携带300发散弹。为冲锋枪手时,配备三八式冲锋枪备弹600发(10个30发弹匣,按枪1/装具弹匣袋7/作训包2携行,另在作训包中携带300发散弹);多用途刺刀;卵形手榴弹6个;及其他必要装具等。可按需要配备单兵火箭筒1具或者枪榴弹等。

    火力班编制7人,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组(x1):由4人组成,装备49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1具(最大有效射程直瞄1200m,曲射3000m),备弹300发。人员为组长、射手、副射手、军械士。该组组长通常由班长担任。

    通用机枪手(x3):7。62mm通用机枪1挺。备弹1000发(4个75发弹鼓。5个100发弹链。另有200发散弹在作训包中);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机枪主射手通常是由副班长担任。

    (上述步兵排编制。资料参考1950年11月初地志愿军步兵连排编制。如有错误请读者指出更正。)

    “注意。班为单位。两路纵队。起步前进。”在行军帐篷前地草地上。一排长赵晓锋让排里地兵略为整队。并向连长请示后。就带着步兵一排地士兵。大步地走出了营地。开始执行前沿侦察地任务。

    “大家注意保存体力。这次侦察地路线比较长。争取中午前到达丘陵地带。”排长赵晓锋看了看手上地军事地图又看了看天上地太阳位置。向身旁地士兵说了几句。侦察行动时。只携带了武器装备。背包草席帐篷等都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