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84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84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吧!”月英勉强同意了刘琦的提意。
    这事儿办起来简单,长安的空宅子多了去了。刘琦让王安找一间离分给诸葛亮的住宅较近的空宅作为奇匠司的大本营,随便置办了一些月英需要的用具,就算是开张了。
    当时到场的就刘琦、诸葛亮、黄月英三人。
    刘琦没有食言,当天就给月英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他来带张手弩。
    月英当时很奇怪,这东西早在秦时的骑兵作战时就已经盛行了,没什么稀奇的。
    可刘琦的话却让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上有记载,弩可以做成连发,但是没有详细的图纸和制作方式。只是大概提了一下,不管是手弩还是强弩都可以做成连弩,你二人可以研究一下。这东西要是能做成就以你夫妻二人的名字命名。”
    月英的脸红了,人家还没嫁呢!
    不过这个提议似乎诸葛亮更感兴趣,已经抱着手弩开始研究了。
    就这样搞定了?
    真好打发!
    西征的准备工作还有许多。
    粮草、兵源、将领……
    将啊将!还是不够用的感觉。
    刘琦只好从晋阳调来了已经十八岁的黄叙,这个小家伙自从身体痊食愈后,凭借他自己坚韧的毅力努力习文练武。已将黄忠的家传刀法练得纯熟无比,而且因为在晋阳能在学院读书,智谋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假以时日,他的成就未必会低于他父亲黄忠。
    刘琦觉得是时候把他拉出来练练了。
    哪怕是做徐庶的一个帐前小校,也更能学到也行军打仗的知识。
    张绣、张燕、胡车儿、黄叙、典韦。
    徐庶为帅!
    这阵容可以了!
    打个韩遂、张鲁应该没问题的。
    刘琦派人联系了马腾,准备与其结盟,共伐韩遂。
    马腾当然不会拒绝,正愁着怎么打败韩遂,为妻子报仇。他已经厌倦了在凉州的拼杀,这么多年与羌人斗、与董卓斗、与李傕郭汜斗、与韩遂斗。斗到最后,连自己的女人都搭进去了,搞得现在自己的儿子还对自己爱搭不理。他现在唯一的心思就是杀了韩遂替老婆报仇,然后带着一家老小去许都为官!
    什么封疆大吏,什么天下诸侯……
    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能够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可是现在呢?妻离子恨……
    祖上最风光的时候也就是伏波将军马援了,现在自己被曹操以朝庭征为卫尉,让马家重返政治权利中心,也算是青出于了蓝了。
    可惜他忘了一点,此时正逢乱世,朝堂早已不是汉家刘家的天下……
    一切都在秘密地进行……
    时光永不停息,争斗也从未停歇过!
    明的,暗的……
    刀戈、阴谋……
    乱世,何处有太平?
    宛城,看似表面平静,实际暗中波涛汹涌。
    贾府屋后那套房子,似乎从买下来,就没有人正常出入过。若不是有晚上还有一丝亮光透出,还以为没人住呢。
    书房里,两个人影在低声地交谈着。
    “文和,奉孝送回来的那幅画像上的人查出来了!”李儒道。
    “哦?是何人?”贾诩道。
    “司马家二公子!”李儒道。
    “河内司马家?”贾诩问:“怎么会是他们?他们受何人指使?”
    “经过密卫的探查,司马懿暗中与许都有书信来往,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曹操在暗中搞鬼!”李儒道。
    “难怪主公说曹操不会老实,原来在这儿使坏呢!他是怕我们抄他后路进攻许都吧?”贾诩道。
    “也许是吧!不过这个司马懿确实有点能力,南阳各县反对主公的家族基本都被他给联络起来了。”李儒道。
    “看来我们也该收网了!放了这么久的线,也是时候看看能捞起来多少鱼了!”贾诩说道。
    “那个司马懿怎么办?”李儒问。
    贾诩做了个划脖子的手势:“这人不能放过,你注意到没?这一次荆南叛乱应该也是他从中作梗挑起来的。这个人活着始终都是个隐患,将会给主公的大业造成不小的麻烦。”
    “呵呵,只是不知道他知道他的计划弄巧成拙,反而给了奉孝和兴霸立足荆南的机会后,会作何感想。”李儒呵呵一笑。
    “哼哼!还有他想得呢,等我们将这南阳的反对势力一网打尽时,看看他是否还笑得出来?”贾诩脸上露出了阴沉的笑。
    李儒的脸上也挤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无比邪恶。
    “事情都准备好了吗?”贾诩问道。
    “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行事!”李儒道。
    “他们有多少人马?”贾诩问。
    “八万余人!”李儒答。
    “让他们尽量减少对百姓损害吧,这事儿主公要是知道了,他是宁愿直接与南阳士族开战也不愿荼毒百姓的!主公有时候就是太仁义了,需知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结。有的时候有的牺牲是必要的!”贾诩道。
    “文和,你可能看错主公了!”李儒道。
    “哦?为何?”贾诩问。
    “你难道不觉得主公其实早就看透这南阳的凶险了?你想想他为何把我二人都放在此地?难道他不知道我二人的手段?他还专程调来善守的曼成将军,还有本地的汉升将军任你差遣!你不觉得他早就打算好了?只是让你来背上这个恶名罢了?”李儒道。
    “呵呵,为主背锅天经地仪嘛!唉,明明是你搞的事!偏要我做这个恶人,天理何在啊!”贾诩自嘲中却包含了一些兴奋和欣慰。
    “哈哈,你可别忘了,我只是一个影子!而你才是那个浮在水面与南阳士族争斗的人!”李儒难得地开心一笑。
    “呵呵……”
    阴谋诡计?
    谁才是最毒的那位?
    那两大毒人联手呢?结果会怎样?

第204章 南阳之乱
    建安三年(198年)七月,汝南黄巾余部刘辟龚都率众攻入南阳郡,贼众达八万余人。
    舞阴、比阳、复阳、平氏等县先后遭到洗掠。
    跟以前不同的是百姓的损失倒不是很大,除了会被掠走一些青壮加入黄巾。
    也许是百姓本已没有什么可抢的了吧。
    不过各县的士族大家们就没那么走运了。
    不但被抢光了仓储,还有许多组织反抗的家族举家被杀,灭族焚屋。
    叛乱十日后,各县战报雪花般飞向郡守府。
    南阳太守钟繇起兵三万,派大将黄忠为帅,郡丞贾诩为军师。从宛城出兵,进逼舞阴,清剿黄巾贼众。
    谁知刘辟、龚都却不与黄忠大军正面相抗。见官军开来,便主动让出城池进攻下一个县城。
    黄忠军团却也不急着追赶,复得的每一个城池都要进去安抚一下民心。
    有的城池县令等官战死或被杀,收复后钟繇便紧急调配人手接任,组人民众重建家园。只是大家没有发现,重建的时候,少了一些当地的豪门与士族。
    他们是逃走了还是被杀了?
    老百姓似乎并不是很关心。
    他们更关心的是被官军赶跑了的贼人们还会不会再回来。
    不会回来的!
    刘辟、龚都的黄巾众,绕着南阳洗掠了一圈,明明占据人数优势,就是不与黄忠大军正面交锋。
    黄忠大军为什么不穷追猛打呢?
    因为贾诩吩咐大军进城以收查叛贼为由,各城各家清查呢!
    换句话说,二次掠夺!
    当然不会骚扰寻常百姓,士家大族除了向刘琦靠拢的会向征性地走走过场外。李儒提供的黑名单上的家族再一次遭到清洗。
    没有时间一一查证!
    也没有一丝怜悯!
    宁可错杀!
    也不放过一家!
    借口就太简单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勾结叛贼,为祸乡里!一经查实,夷灭三族!
    没有反驳的机会。大军一过,士族人人发抖。
    黄巾大军逼进新野……
    如何应对?
    司马懿呢?
    他不在南阳!
    在襄阳!
    蔡府!
    “先生,你看这南阳之势可有转机?”问话的是蔡瑁。
    “怕是很难了,蔡将军还是早做打算吧!将南阳的产业适当地收回吧,贾诩这一招真狠!居然跟黄巾贼人勾结,打压我士族。还是小看了刘子玮的手段啊!”司马懿摇了摇头道。
    “先生是说这次刘辟、龚之事都是刘琦所为?”蔡瑁问道。
    “嗯!”司马懿点了点头。
    “能确定?”
    “不能!但是,如若无刘子玮许可,刘辟、龚都小小蛾贼哪来的胆子去挦其虎须?可知道丞相带甲数十万、袁绍自称拥兵百万,也不敢与其为敌!”司马懿说道。
    “那我们可以集士族之力,再劝说我家主公出兵剿灭蛾贼啊!”蔡瑁道。
    “呵呵,蔡将军有些太小看刘荆州了,当初他默许刘琦的势力进入南阳就在做打算了!你以为此次荆南叛乱,他为何要提拨刘家的人?”司马懿呵呵一笑。
    “为何?”
    “他在为刘琦接管荆州作铺垫!”司马懿说得很肯定。
    “啊?”
    “所以……上次给你说的事,你得认真考虑了!刘家父子一明一暗,正在联手控制荆州。德珪公若再坐等刘荆州老去,怕是要错失良机了!”司马懿在忽悠蔡瑁。
    “可是……”蔡瑁有一些犹豫。
    “德珪公,你想想,若刘荆州真的将荆州大权传给了刘琦,你等荆襄士族将面对什么?”司马懿在将他往恐惧和仇恨的路上引。
    “可是蒯氏兄弟与我不和,怕是难以拉拢啊!”蔡瑁道。
    “无妨!你只要拉拢江夏黄祖便可!你二人手握重兵,只要能控制住南郡、江夏,他们为了家族利益自然不敢反对。”司马懿道。
    “江夏黄祖有一些忠于我家主公啊!”蔡瑁道。
    “他忠于刘荆州而已,又不是忠于刘琦。我又不是让你谋反篡位,只不公拥立二公子而已。”司马懿道。
    “可是,二公子年少……”蔡瑁道。
    “不正是因为年少,才好控制么?到时候德珪公大权在握,又手握荆襄重兵,纵然刘琦又能奈你何?等丞相回兵拿下汝南袁术,大兵挺进江夏。德珪公可是立下大功的人!到时候封侯拜相,光宗耀主,丞相不会吝啬的!”拿着曹操的令箭四处忽悠,这司马懿倒是不客气。反正画出去的饼也不要自己来兑现。
    “嗯,容我好好想想……”权利与利益的诱惑,让蔡瑁心动不已!
    “该说的我都说了,德珪公自己考虑吧!某,告辞了!”司马懿起身准备离开。
    “先生不留下助我一臂之力?”蔡瑁看到司马懿要走,心里有点着急。
    “目前刘琦的人在收拾南阳那堆烂摊子,根本无暇顾及襄阳这边的情况,你尽管施为。等大事成时,想必丞相业已回都!必要的时候,我会再出现的!”说完,司马懿起身离开。
    只留下蔡瑁一人在书房里沉思!
    好为难!
    好大的风险!
    但是若成功,蔡氏一族将会得到无上的荣华富贵!
    拼一把!蔡瑁狠狠地点了点头,走出书房……
    一个月过去了,黄巾贼众居然还在南阳闹腾!
    世人都看不懂了,刘琦对付叛乱不是一向雷厉风行的么?想当初面对百万之众的黑山大军也没有如此拖踏吧?
    刘琦居然没有从背面调来一兵一卒!
    区区八万黄巾贼,闹到现在不但没有损失,居然还多出了两万来人。
    南阳剩下没被清洗的家族已经开始人人自危了!
    聪明一点的人已经开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了!
    刘琦所为,容不得半点反抗!
    有的家族已经开始将土地卖给官府,举家外迁了。而有一些本来就在摇摆的家族则一口气地倒向了刘琦势力。只要能活下去,经商?那都不是问题,他们一样会活得精彩。
    他们手握那么多资源,从刘琦入主南阳那天起,他们早就在打听并州的士族们是如何生存下去的了。
    别人行,他们为何不行?
    况且并州生存下来的士族豪门似乎并不比做地主时候差嘛?
    其中,宛县文家率先倒向了刘琦。
    文家家主半卖半送的将名下所有土地送给了郡守钟繇。只求换得商业圈内的各种优先优惠政策!
    这是文聘的意思,文聘是个聪明人。虽然领兵在外,却早已看出了暗地里的销烟。
    是时候站队了,他本忠于刘表,这明显是刘表偏向刘琦的表现。迟早要归刘琦,还不如早一些,主动一些!
    所以南阳一乱,他便书信予文家家主表明立场。能做到士家家主的,没有傻子,自然一看就明白。
    鸭子走前面的清水,钟繇何等聪明?自然会大力扶持走在前面的文家。
    文家的倒向影响了一大批士族的选择。
    除了一早就被拉拢的新野来氏、宛县李氏等,其他还没被清洗的如新野邓氏、安众宗氏、新野阴氏等也举家投向刘琦。
    当然也有举家迁走的,比如许氏、何氏、蔡氏旁支等。
    而那些新迁来的小士族,如诸葛氏、石氏、孟氏等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选择了刘琦阵营。
    至此,南阳士族全面败下阵来。
    长达一年有余的南阳暗战走向尾声。
    刘琦笑到了最后!
    钟繇和贾诩名扬天下。
    其实跟钟繇也没多大关系,但他头顶着南阳太守的名号。
    至于在南阳搅起血雨腥风的刘辟、龚都的黄巾贼众。
    在宛城以西的旷野遭遇前后夹击的黄忠、李典大军。
    号角呼呜,战鼓震天!
    大战持续了三天三夜。
    黄忠、李典大军大获全胜……
    俘虏达五万人之众……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除了被踩平的草丛和被刀剑砍断的树技,那个被称作战场的地方居然没有留下一丝血迹。
    那贼首刘辟、龚都呢?
    没有人知道。
    只有人看到有许多身着布衣的百姓,三三两两地向长安方向迁移……
    求求票吧?有票票的砸向我吧,多少都是情……

第205章 三国杀
    同时,中原的战火已经持续了大半年。
    虽然曹刘联军来势汹汹,可袁绍硬是凭着深厚的家底与曹刘二人相持多时。
    袁绍并不看重刘备,他觉得只要打败曹操,刘备根本不足为惧。
    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
    五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
    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
    六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
    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
    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夏侯惇、于禁为前锋,急趋白马。
    谁知事与愿违。
    人家颜良够猛啊!
    曹将宋宪、魏续接连被斩。跟着吕布风光了一辈子,打了许多顺风顺水的胜仗,当真以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原来离了吕布,他们什么都不是!跟着曹操又怎样?还不是落得个战死沙场。
    夏侯惇、于禁轮番上阵,还是阵阵落败。
    其实夏侯惇跟颜良是同一种类型的将领——勇武过人,智谋不足。
    只是相对来说颜良经过当年打黑山之败后,痛定思痛,收敛了许多,更是潜心研读了不少兵书。虽然不能完全领会其意,也依然算不上智将,但比起历史上只持勇武的嚣张跋扈的性格倒是不见了。
    曹操再战不胜,只好联络刘备大军,从后面奇袭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