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171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71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说来听听!”对于刘琦来说,这可是周瑜投效以来第一次出谋划策。虽然黄忠奇袭夺庐江也是他的手笔,但那时候刘琦不是不在嘛。
    “我两万水师早已在彭蠡泽北岸集结完毕,我本欲顺江东下,以呼汉升将军攻伐庐。而后合兵一处,从春谷登江东之地,而取丹阳诸县。但是,就算我们合兵,也不过五人水陆部队,攻入江东,人手明显不足。且新得庐江,可能会遭到合肥刘军的反扑,得而复失。”周瑜先是分析了他这一路大军进退可能发生的情况。
    刘琦点了点头,说的是确实很有道理。周瑜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他作出了一个统帅最应该具备的理智判断。确实不符周都督盛名!
    郭嘉倒是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讶,很明显他应该也从当前的形式和战报中看到了一些问题。
    王安虽然也很优秀,但在郭嘉、周瑜面前他大多只是做一个旁听者。这两人太优秀了!何况主公,他大哥刘琦比他能多了,他都没发表意见,自己更不会冒失。
    周瑜见几人没有打断他,继续说道:“臣几次准备东进,想了想又停下。一方面,江北战事进行的比较顺利;另一方面,臣以为我军顺江而下,前有徐盛淮南水师,后有江东蒋钦屯兵彭蠡泽,稍有不慎,我军便会前后两难。”
    这回郭嘉倒是先点了头,表示周瑜所虑确是实情。
    “那就先干掉蒋钦!”王安还是没忍住,脱口而出。
    刘琦与郭嘉对视而笑,问周瑜道:“公瑾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
    周瑜:“瑜确有此意!之前本想以我两万水师直攻柴桑,但对方设施完善、防御周密,恐难成事,不得不报与都督暂不南下。可这颗钉子不拔不掉,如鲠在喉,实不利我军今后的攻伐大计。”
    郭嘉此时露出了笑容,犹如这一切尽在掌握。刘琦当然了解他,周瑜能这么提出来,一定是想到了攻破柴桑的办法。郭嘉这表情,应该是他也想到了。
    其实听了这么多,看了地型沙盘,刘琦心里也多少有了些应对之策。
    但是这么多谋士在场,就没必要主公出来抢风头了吧。
    周瑜:“臣几经研究,得一计,可得柴桑,尽取彭蠡泽!”
    刘琦:“公谨请讲!”
    周瑜:“臣领兵东去,刘备已失庐江,定会担心丹阳有失,会派出柴桑水军。另请都督调甘将军云梦水师一部东进,待蒋钦东进,突袭柴桑!”
    郭嘉:“公瑾如何能确保蒋钦一定会东进?”
    周瑜:“刘备一定不会放弃这个断我后路的机会!就算最后把我逼上北岸,也可将我从江东带走的水师一网打尽。再说,他也不敢放任我东去。这漫长的长江沿岸,随处都可能是我登陆江东的地方。”
    不得不承认,周瑜的分析很到位,别说刘备不敢,换着刘琦,估计也不敢让周瑜就这么带着两万水师靠近自己的地盘,更何况北岸还有未知的情况可作支援。
    只是,这样的话,周瑜和他的两万水师确实存在危险。就算能保全战士,但船只的损失可就难以控制了。
    “奉孝,你可有补充?”刘琦相信,机智如郭嘉,不可能想不到他都能想到的问题。
    周瑜更多的想法是从他手中可调动的兵马出发的,但是郭嘉不同,他站在全局的高度。

第405章 新思路
    “回主公,臣确实有些想法,可助公瑾此计完美!”郭嘉自信满满。
    “哦?奉孝何谋?快快道来。”刘琦道。
    周瑜的脸上同样写满期待。
    “昨日收到兴霸来信,荆南大军攻破艾县、建昌,受阻于建城。刘备大将张飞率众屯于南昌,阻我于建城,一时难分胜负。我的意思是,让兴霸率众继续向建城施压,分出一部水军由周泰率领顺江而下。同时分出一路精兵从艾县出发,顺修水往东,绕过海昏,突袭历陵,断了柴刘备柴桑大军南撤之路。迫其东撤,一举将刘备水军赶出彭蠡泽!”
    郭嘉边说边在沙盘上指划路线。
    周瑜低头看着沙盘,若有所思。
    王安也在看着郭嘉钩画出的地方。
    刘琦倒是先开口,既然在座几人都智谋超群,此时需要的那个找碴的人,便由他来做了:“若蒋钦舍公瑾而回救又如何?”
    “他不敢!”
    “他不敢!”
    郭嘉、周瑜异口同声地回到。
    “你来说!”郭嘉、周瑜相视而笑,郭嘉将解释的机会让给了周瑜。
    周瑜笑了笑,当仁不让:“若蒋公奕与臣战于长江,臣定不让他脱身。”
    刘琦又问:“若其不与你战呢?”
    周瑜:“那臣的选择就多了!”
    “哦?”
    周瑜:“他若不退,我便引他继续东进,远离彭蠡泽。他若后撤援柴桑,我可回追,与云梦水师前后夹击,一举灭之;亦可乘乱突袭彭泽,则南昌危矣。”
    “呵呵!”刘琦一笑:“看来只要蒋钦不笨,唯一的出路便是拖住你了。”
    周瑜:“故,臣以为他不敢退。”
    刘琦:“若刘备派出陆上援军呢?”
    不是刘琦问题多,反而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这种问答方式有助于大家把没想的问题都找出来,让作战方案更加完美。
    此时,郭嘉接了话,答道:“所以我才说让兴霸另择一路精兵袭取历陵。历陵城虽不大,却刚好位于柴桑与豫章各县的通讯要道上,任何想要增援柴桑的军队,除了横渡彭蠡泽以外,就只能通过历陵。”
    周瑜接着道:“刘备在江东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南面还有山越时不时地出来作乱;他还得同时防着交州孙权……”
    说到孙权,周瑜目露感伤,恨铁不成钢啊!
    郭嘉见周瑜没有继续说下去,便接过了话,毕竟他是接受影密卫消息的第一人,他对刘备的兵力部署更加清楚:“整个豫章总兵力不超过十五万,除了柴桑的四万余水军,还有各城的防备守军,张飞手中可调动的实际人马不足八万,而兴霸手中可调动兵马已达八万。我派人请元常兄在荆州募兵五万,想必这几日便会到达江夏。所以,我们有足够的兵力来应对这场对刘备的战争。”
    刘琦点了点头:“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看,不如就等襄阳大军到了再行动,我们举全力拿下柴桑。然后再顺赣水而下,一举拿下南昌,将刘备赶出豫章!”
    郭嘉、周瑜包括王安三人的眼睛都亮了。
    新思路啊!
    之前接到对刘备开战的命令后,他们几人连夜商讨了多种进攻方案,已经觉得目前的方案是最为稳妥的了。在保证后方稳定的情况下,出奇至胜,偷得庐江已经是超出他们的预计了。本想着趁刘备在江东立足未稳,将江东的地盘步步蚕食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刘琦这一提醒,果然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可行!主公的眼界就是高!
    其实刘琦知道,并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他们走在之前定好的战略框架里面,一步步去执行。这没有错,而且效果明显。但是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和新的计谋的出现,战场也会出现新的机遇。刘琦没有参与之前的谋划,完全跳出了他们之前的设定与计划之外,仅以眼前的形式提出了建议。
    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是好事嘛,总不能让周瑜这个大才在第一次与自己共同参与的军事会议中认为这个当主公的就是一个草包吧?
    “主公所议,嘉以为可行!”郭嘉本来就专长于急智奇谋,很快就想明白了刘琦的意思。
    周瑜就算在谋略上稍逊于郭嘉,但也差不了多少,纵然他更善于领兵:“臣附议!”
    “那,我马上去调动全郡的粮草储备,为大军南下做好准备!”王安虽然自己也是当过军师的人,但他知道自己在这几位爷面前还是不够看的。但是他有他的长处,他的执行力和统筹军需的能力在整个刘汉势力里是数一数二的。
    “急什么急?既然确定好了方针,也不差这一晚了吧?天都快黑了,你这个地主也不为我们安排一下呀?”刘琦制止了准备往外走的王安。
    王安抬头一看,窗外的太阳已经西沉,夜幕已悄悄地浸染了大地。
    是啊,几人一回郡衙就一头扎在沙盘前,讨论个没完,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嘿嘿,我忘了!其实我早已令人在城中望江楼备好酒宴,这一忙给忘记了。主公,两位都督,请移驾!”
    终于不是悦来酒楼了。
    但是刘琦不知道的是,这望江楼一样是他自己的产业。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赵雷早已将刘家的酒楼开遍了大江南北。悦来酒楼太出名了,谁都知道是刘琦的产业。再开到别人的地盘上,人家能不防着你?谁相信你就是一家单纯的酒楼?
    所以,不同地方的悦来酒楼其实都有着不同的名字。
    一行人在典韦、公孙续的护卫下,出了郡衙,一起往望江楼而去。
    西陵虽然不在长江边上,但却被倒水、举水环绕。轻风拂起水面的清凉,让盛夏的傍晚褪去了燥热。杨柳轻舞腰肢,仿佛张开双臂迎接远方到来的客人。
    华灯初上,倒映在水中荡漾,与天空渐渐明朗起来的星星呼应。
    水乡风光,别于北方的粗犷,另有一番轻柔的感觉。

第406章 你咋不上天呢?
    望江楼已经被郡府的人清场了,酒楼四周站满了守卫,看来一定是有特别重要的人要来吃饭。
    酒楼的掌柜也不多问,反正上头的命令是郡府的人有任何要求都要全力配合,包场就包场,反正钱照收,官家也不会赖帐。有的事,不是他们能问的。
    酒楼门口,一位身着官服的男人来来回回地兜了好几圈了。不是说好来吃饭的吗?招待的那人还是尊贵的汉中王,他们的主公。怎么天都黑了人还没来?
    “长史,来了,来了!太守领主公和两位都督朝这边来,很快便到。”一个郡兵飞快地跑到酒楼前,向等待的那人禀报。
    “好!快去安排店家,准备上菜!”
    “喏!我这便去!”
    刘琦一行走的不快,谈完了正事,也少不了家长里短,这么多年的兄弟,总有些说不完的话。
    这样君臣关系让一旁的周瑜忍不住羡慕。曾几何时,自己与孙策不也是这样的关系么?
    往事不堪回首!
    逝去,便成追忆!
    这是一个全新的团队,这里的人个个聪明绝顶,且团结友爱。除了全力支持他的黄忠,王安更是帮助他安家,照拂家小,两家来往甚密,早已成为知交。郭嘉,这个连骄傲如他都要仰望的男人,到了西陵后,并没有丝毫看不起他,反而处处礼让、尊重。
    那个神一样的男人——刘琦,远观如山般巍峨,走近却如水般柔和。
    嗯!他们都伸出了友爱的双手,想让自己融入其中,自己为何要将自己隔离在外呢?走过去,融进去,这些人将会是自己未来很长时间都要面对和相互扶持的人。
    想通了,周瑜便释然了。他加快了脚步追上了前面正在相互调侃的三人。
    说是相互,听起来倒象是刘琦、郭嘉二人在洗涮王安。
    “我说你小子,厉害哟?蝶舞跟在身边你还能勾搭上别的姑娘!”此时的刘琦,完全没了那高高在上的光芒。他,就是身边那个最真实的朋友、兄弟。
    “嗨!都怪子山那小子,没事老把他那个族妹带到我家。蝶舞这边说话的人少,一来二去,大家就熟了。再后来,步家便托人来提亲,鬼知道蝶舞怎么就同意了。哎,我也很无奈啊!”王安的脸上明显带着得意。
    “你懂什么?什么叫管呀?我们那叫真爱!真爱懂不懂?小子!”郭嘉假装正色,又不屑地说道。
    “嗯,是真爱!话说你真爱了几房小妾了?”刘琦突然在两人的斗嘴中插了一句。
    “就一房……呃……”这特么是个坑。
    “哈哈……”众人都被逗笑了,就连一旁的周瑜都开怀大笑了。这可是他离开江东以后,第一次如此开怀。一切都是因为刘琦的到来。
    你想啊,周瑜这样一个又帅气又多金,还身居高位、家有娇妻,几乎年纪轻轻便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的男子,有什么理由成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呢?孙策死后,让他在江东如履薄冰,尽心尽力地维护着偌大的孙氏家业,还要小心翼翼地顾着孙权的脸面。那是真心的累。
    “对了,王太守,我们似乎还有点帐没算吧?”周瑜也是年轻人,他也同样不排斥玩笑。
    王安回头看了一眼,赶紧躲到一边:“我们能有什么帐算?嘿嘿,没有!没有!”
    “哼哼,没有?那你倒是说说,今日尚香到城门口去堵我是怎么回事?”周瑜面上表现的比较严肃,不得不说他还是有点“闹”的天份的,至少还是演的。
    “嗯,是得说说!”刘琦、郭嘉恰到好处地投来幸灾乐祸的补刀。
    “我哪知道?我就跟蝶舞和练师说了说,谁知道给她听去了?再说我也没告诉他什么时候回来呀!”王安有心虚。
    周瑜:“那不行,今天必须得向我道歉,罚酒三樽!”
    王安:“嗨!多大点事儿嘛,今天高兴,我就多陪你几杯……”
    刘琦突然想到了什么:“欸,等会儿!”
    三人见刘琦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都停止了笑闹。
    郭嘉:“怎么了,主公?”
    刘琦问王安:“仲静,你那个相好的叫什么?”
    王安心里“咯噔”一下,该不会主公对自己家的小媳妇儿有啥想法吧?
    刘琦看到王安的脸色不自然,“啪”的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后脑勺上:“想什么呢?哥问你是有正事!”
    “没!没!没想啥,她叫练师,步家家主之女,步子山的族妹。”
    “步练师?步子山,步骘?”刘琦喃喃道。
    这才是重点啊!
    步练师,你爱泡泡,还娶娶,谁管你呢?关键是步骘!
    “对呀?有何不妥吗,主公?”周瑜问道,看来他也是认识步家这两兄妹的。
    刘琦:“公瑾也知步子山?”
    周瑜:“认识呀,他不就是江夏长史吗?我到西陵时,他便在仲静手下为官了。”
    刘琦惊讶地望着王安:“步子山在给你做长史?”
    我去!步骘呢?历史上做到东吴丞相的步子山居然被这小子拉来做江夏长史,真是长能耐了!王安这小子,要不是刘琦出现,估计早就跟着他爹王子服,在衣带诏事件中被曹操满门操斩了。
    这世界太疯狂!我想静静。
    “到了!”王安的一句话打断了刘琦的思绪。
    “臣步骘,拜见主公!”望江楼前,一相貌出众,身着官服的男子向刘琦行参拜大礼。
    刘琦:“你便是步子山?”
    步骘:“属下便是!主公里面请,楼内已备好酒席。”
    “好!好!好!奉孝,你我好久没共饮过了,今日一醉方休如何?”刘琦对步骘叫好,又对郭嘉说道。
    郭嘉:“主公,臣不胜酒力……”
    哪知还没等他说完,王安便拆了他的台:“你可拉倒吧,还不胜酒力,自从离开了赵雨姐到了我这西陵,你哪天没喝!”
    郭嘉狠狠地瞪了王安一眼:“你……”
    刘琦圆场道:“今日孤高兴,想喝酒,你们一个也别想逃!”
    酒逢自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本就是儿时的伙伴,长大后,各自为着自己的使命而奋斗着,相聚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难得重逢,怎能无酒?今日得逢周瑜归心,如何能不高兴?
    这顿酒,不但刘琦喝爽了;郭嘉一直有意的克制也在今夜解除了禁忌;周瑜解开了心结,吐诉了心声,也不禁多喝了几杯,喝到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