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后来关于刘琦的传说中就多了“夺命一箭”的故事。
就连贴身女倌根据当时目睹了一切的贾诩的描述所记载下的也不过是:曹将史涣乘乱率兵袭营,王亲率至阻之,设计而伏。军中无大将,涣勇不可挡也。王执破风,一箭射之,穿涣喉,曹军大败。是役,斩曹军万首,俘六千人。
那一箭,穿过重重阻拦,在乱军之中准确地找到了敌军主将的咽喉。
那一箭彻底地灭杀了曹军的所有希望,包括逃跑。
那一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与准确度射杀了敌酋。
那一箭,精彩绝仑!
那一箭,掩盖了战场上所有的光芒!
很快,真的很快。整个过程从史涣下令冲锋到战斗结束用时不到半个时辰。
杀敌上万,俘虏六千。
而刘琦一方所有预备部队加上两千神刀卫、两千白马义从还不足万人。
而真正冲进战场决定胜负的不过是刘琦那四千贴身侍卫而已。
虽然神刀卫和白马义从根不就不需要什么机会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但这一战却让他们不败的神话得以延续。
内战,不百姓和普通士兵眼里,就是贵族们争权夺利的混乱罢了。
谁胜,谁负?
其实并没有质的区别。
只要没死,他们的命运依然如旧。
只不过换了一纳税的对象,换了一个效忠的君主罢了。
而他们,依然做作最辛苦的活计,却得到最少的报酬。
大汉一统四百年,最大的好处就是天下百姓没有对任何一方诸侯有特别强烈的归宿感。
不论是刘琦也好,曹操也罢,亦或是刘备、袁绍、孙权……哪怕是吕布,只要能让他们活着,他们都愿意守着自己的故土。或者说,谁能让他们更好的活着,他们就愿意支持谁。
所以,谁胜谁负真的不那么重要。
其实,大部分的士兵也是一样。
他们出自于百姓。
他们当兵或出于强征兵役,或出于生活无奈找一个拿饷吃饱的地方罢了。
上阵杀敌,除了对外的胡人,其他诸侯的部队根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败就败了呗,投降便是。不过是换一个阵营吃饭拿饷罢了!胜的一方自少证明比自己从前所效力的一方强大,以后活下来的机会也许会更大一些呢。
所以,六千曹军俘虏,除了那些将校类的老兵油子还念着故主外,全都爽爽利利地降了刘汉。
这都是即战力!打乱编入各营,便成了一股新生势力。
此消彼涨,刘琦再一次拉近了对战双方的兵力对比。
刘琦看到守营的战场已经接近尾声,便带着贾诩回了帅帐。
“打完了?”荀彧看着刘琦、贾诩轻松的神态便猜到了七八分。
“嗯!就一个史涣带了万把人,看来他们是想打我们个措手不及。不过有主公和神刀卫、白马义从在,根本没有悬念嘛!一个都没逃掉!”贾诩轻松地答到。
“哦?主公又上战场了?文和你……”听这话,刘琦在这场胜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嘛。可刘琦那懒洋洋,一点也不兴奋的样子,也不象上过战场啊。
“荀相放心,主公未上战场,只是射了一箭罢了!”贾诩说到那一箭,眼中直冒精光,完全挡不住内心的激动。
而一边的刘琦却独自走到了沙盘前,完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哦?”
难道没射中?或者射杀了一名无关紧要的普通士兵?
但是贾诩的表现又不象啊。
没有让荀彧等多久,贾诩便绘声绘色的把战场上发生的事大致讲给了荀彧。
直听得荀彧目瞪口呆!
或许,主公若不是身处如此高位的话,或者说大汉未乱的话,一定会成为流传千古的一代名将吧?
偏偏刘琦此时确更清醒地以识到,一人勇猛百人敌、千人敌;一人大智,万人敌、十万人敌;大权在握,百万人敌、万万人敌!
自己确实不应该再在一场战役,甚至是一场战争上去纠结胜负了,他应该看的是全局,是天下!
“文若,前面战场情况如何?”
“回主公,正面战场双方发动冲锋,正在混战之中。因为此战人数众多,怕一时半会儿也分不出胜负。恶来那边也与来敌交上手了,但还没消息……”
“报……”荀彧还没有说完,便有探子来报,看来战场又有新的变化了。
“进来说话!”刘琦对帐外说到。
“禀告主公,典将军已击退敌军。率军在原地待命,等待主公的指示!”
“好!马上传令典韦,率军冲击敌阵,策应大军进攻曹军大阵。”刘琦下令道。
难怪一进门没理会荀贾二人闲聊守营之战,原来是趴在沙盘前研究下一步计划。
“喏!”
第386章 典韦VS夏侯惇
刘琦不知道曹操会派谁去突阵,但肯定是不会差的。想要拖住刘琦,吸引走他身边的大将,自己派出的人肯定不能太差,太差达不到效果。
夏侯惇分量够足,实力也够强!
如果刘琦不重视,甚至可以变牵制为主动,真正左右战场胜负。
……
“夏侯老儿,俺老典在此等你多时,哈哈哈……”
“典韦?”冲在队任最前面的夏侯惇不由得一惊。
“还记得我啊?我劝你还是回去吧,有我在这儿,你过不去的。”
狂!太狂了!好歹人家夏侯惇也是声名满天下的一代名将不是?在曹操阵营里不论是统兵还是武力那都是排名前五的存在。
典韦?古之恶来?
没有人否认你是一个猛人。
但,怎么说你也不过是个侍卫队长吧?是谁给你睥睨天下的勇气的?
“是吗?我倒要试试汉王手下第一猛倒底有多猛!杀!”战场相见,手底下见真章,光靠耍嘴皮子能赢天下?那还要猛将士兵干嘛?
夏侯惇算是一名猛将,但他决不是有勇无谋之辈。
他绝不对自大的以为自己可以单挑胜过典韦,但他可以迅速的判断出战场上敌我双方的优劣形势,作出最有利于己方的决断。
典韦猛是不错,那一千黑衣黑甲的神刀卫也许也很强。但再后面呢?
同等兵力下,骑兵比步兵强是不争的事实吧?
自己可是五千纯骑兵精锐呢!
怕你?
退回去?
想多了!
夏侯惇知道自己打不过典韦,但绝不会认为自己挡不住他。只要自己拖住了典韦,后面的将士冲过去,就能冲进典韦身后的步兵营。胜负?自己这边赢的几率更大一些吧?
狭路相逢,勇者胜!
谁怕谁?
“杀!”
“冲!”
……
想多了!
那么近的距离,骑兵也冲不起来啊!
再说了,谁说兵步就一定挡不住骑兵?
典韦身后可是以长枪兵为主呢!
再说了,人家也不全都是步兵呀,那一千神刀卫可都骑着比曹军更强壮的骏马呢?
再说了,你有机会冲过去吗?
一千神刀卫一字排开,就曹军骑兵,还不是最优秀的虎豹骑,能冲得过去?
笑话!
连飞熊军都只有被屠杀的份,何况他们?
而且他们还没有箭头!
因为夏侯惇被典韦挡住了。
不!准确的说是被典韦压制住了!
没错!在典韦面前,夏侯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或者说,他低估了典韦。
在夏侯惇的印象里,典韦应该是与许褚同一级别的。而他怎么说也能与许褚相持三五十合而不落下风,许褚想败他怎么也得百回合开外吧?
也就是他估计自己能拖住典韦的信心来源吧?
可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十个回合!
十个回合后他便已落入下风。
完全不是对手啊!
技巧比不上,力量完全不是对手。
夏侯惇受阻,那五千骑兵也同样受阻。
一千神刀卫个个身强力壮,装备武器也完全占据上风。大刀一横,舍我其谁?
曹军纷纷有人落马,还有人兵器被砍断,有人手臂被斩落,也有人丢了性命……
就算没有死亡的,那一千神刀卫后面还有四千杆明晃晃的长枪在等着补刀抢军功呢!
同等兵力情况下,装备和配合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
虽然神刀卫与后面的长枪兵其实也没有合练过,但平时训练的时候少不了骑兵与步兵的配合。
最关键人家神刀卫的配合好啊!
不但配合好,而且装备强。
神刀卫手中的长刀明显优于曹军,就算是整个刘汉大军也就这三千口呢!
长刀所向,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杀不了没关系,后面还有人补刀。
“铛!”
长枪与双戟猛烈地碰撞在一起。
夏侯惇连人带马急退数步。
他已不敢再催马向前,这一对击,已震得他双手发麻,虎口已渗出丝丝血迹。
他已经尽力了,真的打不过呀!
不但他打不过,自己带过来的兵也打不过呢!
“撤!”
当机立断,是一个将领的必备素质!
保全实力,以图东山在起,是曹操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传输给手下将领的重要理念。
输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命。
败一场无所谓,总有机会找补回来。但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来得快!
去得也不慢!
毕竟足骑兵,典韦想把夏侯惇带来的人全部留下也是不可能的。他也不会傻到带着自己一千神刀卫去追的。
就这样,五千曹军士兵气势汹汹地来,却灰溜溜地退去。
只留下一地千余人的尸体和漫天的尘土。
典韦对夏侯惇!
压倒性胜利!
典韦没有撤兵,也没有向主战场出兵。以他的智慧,他还做不到清楚地判断出战场的形势,出现在他最应该出现的位置。
但是,他却是一个执行命令最为彻底的人。
刘琦让他阻挡来袭之敌,就绝对不会有人能够穿过这片山丘半步。
不管夏侯惇退去还会不会有曹军再来。
没有军令,他绝不会退。
但是,很快他便收到了军令。
突击!
替代夏侯惇原本准备充当的那个角色。只不过被突击的目标发生了改变而已!
曹军侧翼,谁能匹糜?
正面尤不可挡呢?
那勇猛的马儿怎能不累?
那中土从未出现过的军阵,飞舞的标枪已让曹军节节败退。
五千只进不退的标枪兵左右两翼是早已不败威名在外的龙骑营将士。
这仗没得打,人再多也没有胜算。
强如曹仁,猛如夏侯霸都一样只能边抵抗边后撤。战场上的平衡能够维持到现在,不得不承认人多有人多的好处。
质不够,量来凑!
为了维持战场平衡,曹仁只能使用添油战术。倒下一波,另一波顶上。刘军再猛也是有限度的不是?人会累,刀会钝。
曹军损失很大,刘军也不是铁板一块,一样会有损伤。
不是曹操不想收兵,只是他不能。
战场离曹营太近,万一刘军不按常理出牌,在曹军收兵的时候,趁热打铁冲进了大营怎么办?
没有了城外驻军为屏障,刘汉大军将直面叶城城池。
虽然曹操在守,刘琦在攻。但谁也不敢说城固人多的曹操就一定能稳赢啊!
第387章 曹操的失落
夕阳染红了大地!
鲜血与战士们的残躯杂乱地铺满了战场,渲染了战争的残酷。
从日出到夕阳西下,战争持续了近五个时辰。
疲劳与饥饿,是大家都得面对的困难。
刘琦与贾诩又来到战场外围,一天的攻防应该收尾了。
曹操不退兵是因为他不敢,可刘琦不怕,他可以随时鸣金收兵。
他来,只不过是为了亲眼见证一下,典韦带来的最后一击会给曹军带来多大的刺激。
战马卷起尘烟!
步兵是跟不上骑兵的脚步的。
但那仅仅一千人的神刀卫此时却如幽灵,似死神。
一个箭矢般的陈型,犹如一支黑色的利箭深深地插入曹军大阵的左翼。
整齐的那片色彩中猛的被一抹黑色割断。
黑色所过,血流成河!
当典韦与那一千神刀卫穿插了一个来回,身后的四千步兵已悄悄地出现在了战场。
人不多,却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来还靠着一股不服输的气支撑着的曹军此时已不再敢向前压上了。兵力不住地往后压缩。
要撑不住了吗?
刘琦的部队果然野战无敌啊!
曹操已经有些看不下去了,真的想鸣金收兵了。再打下去,自己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大的。
可是……
退了真的好吗?
不退又该如何坻挡?
曹操还在纠结,将士们还在死撑。
另一边的刘琦看起来却一脸轻松。
“文和,差不多了,鸣金收兵吧!”
“喏!”
“钉、钉、钉……”
战场依然纷乱,刀枪依然在碰撞。但那金声总是可以穿透战场。
刘汉大军闻金而退,紧绷的神经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退军,可不是能大意的时候。
“鸣金收兵!”曹操也是长舒一口气,下令收兵。
他真不知道再打下去会怎么样?
“主公,为何不乘势追击一下?敌军已退,或许能挽回点劣势!”没有出战的许褚站在曹操的身边,他自以为自己看到了战机。
“唉!”曹操看了看有勇无谋的许褚,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嗯?难道不对吗?”许褚有些摸不着头脑。
曹操没有回答他。
旁边的程昱摇了摇头,见曹操不答话,他得承担主公身边丢脸失面子的角色。估计不懂的不只是许褚,身边的许多将领也不懂。还以为许褚说的确实是一个战机呢。
“敌军虽退,却不是出于我们的胜利或者他们的劣势。而是天色已晚,将士疲乏罢了。敌虽退,却未乱。且敌疲我亦疲,追亦无果!不若罢兵!”
这解释曹操当然知道,但他没有向将士解释。他是主公,没有必要承担战争的失利。
曹操满脸的失落,愤愤地走下了城楼。
果然还是打不过呀!
刘琦,真的可以高瞻远瞩到如此地步?
完全没有人看得上的工匠真的能让刘军的装备带来如此大的进步?
早早地扫荡草原也是如今刘军骑兵能保持优势的最大保障吧?
矛尖盾坚!
箭利甲厚!
兵强马壮!
兵精将广!
刘琦,刘子玮,你果然早早地就在谋划这天下了。
那……
这场战争的始末,都在他的谋划之中?
那曾经洛阳迎帝东归呢?难道也在其谋划之中?
越想越心惊,越想越觉得恐怖!
这个刘子玮,埋藏的太深了吧?
曹操不得不承认,在当初刘琦占据并州,扫平叛乱后没有南下中原而是向北向东的草原扩张时,自己打心底里是看不上刘琦的。他曾觉得刘琦的格局太小,天下都乱成一团居然还想着外扩张,这不是为以后平定天下之人做嫁妆嘛?年轻人,果然热血多过智谋啊。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似乎才是个笑话。是的,他得到了最肥美,人口最多的中原地区。有最富饶的土地,最发达的城市,最密集的人口,还有大汉天下最最有钱有势力的世家大族的支持……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除了更多的兵甲,其他不论士兵的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不论是后勤补给,还是钱粮储备……有什么能跟刘琦相提并论?
这样看来,当年笑刘琦行事过正,一副愚忠的样子让曹操不废一兵一卒轻易地挟走汉帝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了。
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