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16章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6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琦同意后,便带着众人一同前往平城。
    周仓死活要跟着刘琦要给刘琦牵马背包。没办法,刘琦取了通关文碟,又写了信给田丰,让随从带领众人北上平城,自己则带着周仓携赵云西进河内,继续往洛阳而去。
    待三人来到洛阳时,已经是初夏了。
    洛阳天下名城。城墙巍峨,官道四通八达。城内街道纵横,房屋错落有致。不愧是大汉国都!
    可是……刘琦自己也不知道家在哪儿呢!
    在城门口找城门校尉打听北军中侯刘表的家在哪,还说自己是刘表的儿子,这事多新鲜!不过最后城门校尉还是派了个人把刘琦带回了家。
    刘表不在家,在军中处理事务呢。不过不要紧,刘德高林在,雨凝也在。这些曾侍侯过刘琦的老人儿刘表都带到了京城,就是为了有一天刘琦回京有熟悉的人侍侯。刘琦心里一酸,刘表对刘琦真的是用心良苦啊!自己这一走三年多,真的觉得很对不住老爹。
    刘德高林见到刘琦回家,兴奋地难以言表,一个忙通知雨凝给刘琦等人收拾房间,一个忙赶往北军军营通禀刘表。虽然还没见到刘表,却已经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刘表听说刘琦归来,便匆匆处理好手中事务赶回家与子团聚。
    父子二人一见面,刘琦看到刘表急匆匆赶回来的身影,看出父亲思儿的急切,忍不住跪了下去,磕头道:“父亲,孩儿不孝!儿回来了!”
    刘表一把拉起跪在地上的刘琦搂入怀里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刘琦把赵云周仓二人向刘表一一介绍,当然关于周仓的出身那是必须要隐瞒的,只说是路上收的随从。刘表比较看好赵云,人在什么时候都是视觉动物,不得不承认长的好看的人就是要受欢迎些!周仓是下人,纵然武艺高超,也只是随意客套了几句。
    “琦儿,来给为父讲讲你这几年游历的事,雁门太守的奏折里多次提到你,你人还没回来,在这京城也算颇有名气了!”刘表道。
    刘琦把一路上的经历修修补补地讲给刘表听,对于拜访士族的事毫不隐瞒,而关于典韦关羽高顺的事都作了一定的修改,当听到说田丰国渊在帮他打理那村寨和万余名百姓时,不由得惊叹刘琦的魄力和眼光。这田丰可曾在朝堂做过官的,刘表当然知道。而国渊的名字刘表也有耳闻,那可是大儒郑玄的高徒。
    而此时大儒郑玄正被何进强征入朝为官,如今正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他不想当官,一心治学,可又不敢违背何进的权势。
    随后的日子,刘表连续三天在家设宴,引诸多同僚好友与刘琦相识。
    这三天里,刘琦见过了大将军何进,认识了东汉名将皇甫嵩、朱儁,还认识了当世大贤刘陶、陈寔、卢植、许劭、赵歧等人,主要刘琦恩师荀爽现在也在京,被何进举为“侍中”,也结识了亲年才俊袁绍、曹操、袁术、荀攸等人,都是大名人啊!特别是袁氏兄弟和曹操,再过几年便都是雄霸一方的诸侯啊!
    刘琦对众人都是以礼相待,对大贤们更是执师之礼,惹得纵人一阵夸赞,更是羡慕刘表生了个好儿子,荀爽收了个好学生。
    三日后,汉灵帝听说刘琦回了京,便要刘表将刘琦带上朝堂要亲自见见这刘氏好儿郎。忙得刘表连夜教导刘琦朝堂礼仪。
    朝议后,灵帝宣刘琦来见,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见,可是给足了刘琦面子。
    “草民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琦跪拜。
    “果然麟儿!爱卿起来答话!”这马屁拍得刘宏爽啊,汉时还没有称万岁的礼节,哪个皇帝不想长生不老?听刘琦祝他活个万万岁,你说他能不爽嘛?
    “谢陛下!”鬼才愿意跪呢,这不没办法嘛。
    “爱卿堂堂皇室之后,你父与我平辈,你可是我皇侄儿,怎可自称草民?”刘宏问。
    “回陛下,琦本白丁,自是草民。”刘琦答。
    “确是无官无爵,不好不好!众卿看看我这皇侄儿可能加官进爵?”刘宏摇摇头对百官说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刘琦平城拒敌有功,后又在陛下赏赐的良田里安置万民流民,于社稷于黎民都有功劳,臣觉得理应封赏!”何进拉拢举荐了一大批士人,更不愿放过拉拢皇室后裔的机会。
    “理应封赏……”朝堂众官有诸多响应。
    “启奏陛下,奴婢以为刘琦年纪尚不足以为官,不过可赐予爵位!”张让很善于揣摩刘宏的心思,官还得拿来换钱呢,这爵位让人更显地位却不占官职,随便封个爵位,让刘宏又好下台又能让自己拉拢人心,何乐而不为?

第39章 进爵,偷走大儒
    “准了!刘琦乃我皇室之后,拒敌于国门之外,有大功!但因年幼,不宜封官,朕赐你关内候,即日起送到太学读书,待学业有成,出仕为官,为我大汉效力!”刘宏心想这个可以有,给个大爵位可彰显自己对汉室宗亲的重视,也可拉拢些人才为己所用。人刘宏虽然荒诞却不是傻子,这汉室多年来由宦官外戚轮番把持朝政,你当他自己不想独裁呀?而是不能呀!这人才都被两方挖完了,自己手上无可用之人啊!要是这刘氏宗亲能多些可用之才就好了!这刘琦小子不错,小小年纪武能拒边,文能治城,好好培养,日后说不定能助自己翻身。
    “陛下英明!”堂下一片颂扬之声,废话皇帝开金口,敢不颂扬么?
    “谢陛下隆恩!”刘琦不得不再次跪拜。
    “刘琦,来,给朕说说,你小小年记如何敢抵抗那凶悍的胡人?”刘宏来了兴致。
    “……臣身为皇室后裔,当不能看胡人肆虐,破我边关、屠我百姓!”刘琦大致说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又是一阵表态,好一副忠臣良将的姿态。
    一翻说道,让皇帝欣喜、群臣激荡。一夜间,刘琦的事迹传遍大街小巷。刘琦也成了这洛阳城内少男少女的偶像,多少男儿恨不能仗剑天下,建功立业。
    刘琦进入了太学读书,刘宏则继续他荒淫无道的皇帝生活,四处收剐钱财,据为己有。
    五月,大儒郑玄进京。何进为表礼贤下士,对郑玄礼敬有加,设几、仗之礼相待。郑玄为保名士节操,拒不穿朝服,只穿普通官服相见。
    郑玄没有做官的事刘琦知道的,所以当晚刘琦就去拜访了郑玄。郑玄还谋划着天一亮就逃离京城呢,见到刘琦便草草应付。谁知一番交谈下来,郑玄对刘琦刮目相看,对刘琦的术算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刘琦邀请郑玄去平城教学,郑玄不肯。刘琦又说若郑玄回逃必被何进追捕,而去平城有高手相护,且方向相反,那何进也想不到。再三肯请郑玄去平城暂避风头,待日后风头过了再回青州,并说大师的高徒国渊亦在平城。郑玄再三思考,最后接受了刘琦的建议,第二日天一亮便由赵云护着往平城而去。
    何进听闻郑玄逃官而去,勃然大怒,派人追赶,却不知方向,哪里追得着。
    六月,谏议大夫刘陶下狱自杀,含冤而死。
    九月,司空杨赐死。
    十月,前司徒陈耽下狱死。
    ……
    宦官弄权,陷害忠良,士族名士人心惶惶,纷纷站队或依附何进,或委身宦官,清流灭绝于朝堂。
    刘琦心中怨恨,恨不能诛尽阉党,还大汉天下清白,可惜力不能及。只好安心读书,谋划早日逃离这混乱的泥潭。其间结识了袁绍长子袁谭、王子服次子王安、皇甫嵩儿子皇甫坚寿、卢植独子卢毓等官二代。一群小子时常相伴读书,相伴游玩。大家伙都对刘琦推崇倍至,尤其王子服之子王安,再三要求刘琦带他去边关游历。其实刘琦也非常喜欢这个王安,各项才能都比较均衡,很奇怪历史上怎么没有留下名号。
    在刘表的安排下,刘琦拜于大剑师王越名下习武。王越对刘琦也是亲睐有加,亲自教导,刘琦的武艺自然是一日千里。
    日子就这样过着,刘琦其实很牵挂平城的情况,但想想来这儿差不多快四年了,有三个年头在外面过的,还是留下来陪老爹刘表过个年吧,刘表现在还未娶第二个妻子,一门心思想出人投地,想想每年过年挺冷清的。
    这时候远在平城的田丰写来信件,刘琦一看长舒一口气。
    原来,田丰先后接纳了赵雷、裴元绍、郑玄三波人。
    按照刘琦的建议让赵雷接手了所有的商铺买卖,这赵雷本就有些基础,加上有刘琦信任,有田丰国渊从旁协助,一时间干的风声水起。本来赵雷是要住在村寨的,可是貂蝉赵雨两个小妮子一见如故,赵雨死活要住在城里与貂蝉相伴玩耍,只好将夏侯兰和樊娟爷孙安置到村寨,自己让悦来酒楼掌柜在附近租了一套民房住下。
    待裴元绍等人到达时,田丰又按照刘琦书信所说组建了五百人的军队。由裴元绍为副统领,统管训练布防;由夏候兰为军正,监管军纪。裴元绍安顿好张宁,将随行的一百三名黄巾余众编入新招的部队中,在山后的一个山谷里建了个训练基地,把部队拉进去认真训练。至此,刘琦的第一支部队正式成形。
    当赵云护着郑玄赶到平城时,国渊兴奋地手舞足蹈。欢欢喜喜地把郑玄接回家与自己一起居住,待若亲父。后又与田丰一起说服老夫子开馆教学。
    而赵云则担任部队统领,正式接手部队。赵云又按刘琦指示,新招收五百人,凑够一千人。又将千人分成两部分。平日一部训练,一部布防和维持治安。
    平城内的各项事务也被陈范关羽理顺。关羽经过一年多为官的生活,也逐渐体会了上位者的不易,之前看不起士人文人的毛病也逐渐改正,还主动向田丰国渊问计学习。到赵云来了后,又与赵云常常一起比武聊天、研习兵法、把酒言欢!二人都是高手,又是难得的武人中的文化人,所以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村寨已经有了两次收成,百姓的生活也富足起来了,集市也渐渐的形成了规模,经济也活跃起来了。各类钱粮税租也收上来了,之前刘琦放出去的借贷百姓们也还的七七八八了。看到粮仓钱库日渐丰赢,田丰国渊二人脸上都乐开花了。
    在刘琦走后不久,苏双又到平城找到关羽定了一批桌椅,因为那时候赵雷还没到,所以关羽就直接带他去木工坊真金白银的下了单。
    高顺典韦二人则被都尉张庆委以重任,分兵驻防在正北西北关隘,平日练兵,闲时读书。高顺总结出一套重甲兵对抗骑兵的办法,可惜条件不允许,没有足够的重甲供他装备部队,只勉强凑足三十人,加以演练。而典韦则觉得有些无聊,见不到公子,见不到关羽也就罢了,现在连高顺也见不着,心里总是有些别扭,只好跟士兵们一起训练,倒也让他练出几个好苗子。

第40章 再次北上,万人跪迎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刘琦带着后世的记忆来到这世界已经四年了,从八岁的小屁孩长成了十二岁的少年了。慢慢地适应了这世界的一切,也慢慢地忘却了前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年迈的父母,也不知他们有没有从失去儿子的伤痛中走出来,也不知那保险有没有赔到他们手中。回不去了,也看不见了。也许改变这历史的走向他们会有更好的生活和结局吧!
    那就改变这历史吧!就算以后不再有杨凡羽。
    刘琦从感伤中走出来,虽然挺满足现在的日子,虽然很愿意享受刘表给予的浓浓父爱,但他想要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国家强盛!让五胡乱华见鬼去!让蒙满逐汉死远点!让八国联军乖乖爬下称臣!让倭族永难翻身!
    改变不了这朝堂的靡乱,我就改变这世道!
    改变不了这天下大乱,我就争霸这天下!
    堂堂七尺男儿身,让我纵剑平八方,驱胡寇、荡不臣,重振我大汉好河山!
    准备离开京城,当然有好多人要去交待。首先要说服的当然是不舍骨肉分离的刘表,虽然刘琦在京城的点点滴滴都很优秀,就连作月旦评的大贤许劭都评刘琦为“天纵奇材!”那刘表也舍不得刘琦远游。
    但刘琦铁了心要走,那借口就一波接一波的来。最后实在拗不过,只好答应由他北去,一再叮嘱不要荒废学业。当刘琦悄悄告诉他郑玄被自己弄到平城办学去了,赵云就是因为护送郑玄才不辞而别的,而赵云的武艺在自己手下现在顶多排第三。(少年赵云肯定是打不过关羽典韦的。)刘表那吃惊的表情仿佛刚刚看到一只老鼠生吃了一只猫。看来这儿子真的是长大了,文武出众,谋略惊人,眼光长远。
    说服了刘表,刘琦便退了太学,反正那灵帝刘宏越来越荒淫,这会儿早不知把刘琦这娃忘哪儿去了,随便写封奏折让刘表托何进递上去就好了。
    随后又去辞别了恩师荀爽、王越。两位师父也是对他千叮万嘱。
    最后还得给一群小哥们儿打个招呼,都是名门之后,不定哪天就投哥而来呢?还没嘀咕完呢,王安不干了,为嘛?说好要带上他的,这会想自己跑,门儿都没有!无奈啊,只要这小哥们儿能说服他老爹王子服,自己完全不介意带着这个被历史淹没了的人才,稍加锻炼足可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在洛阳又耽误了两天,才向这大半年在京城结识的众人一一道别完。然后带着王安周仓往北二去。
    这一次刘琦没有在路上过多逗留,一心牵挂着平城的事。也不知在田丰国渊的组织下村寨的建设怎么样了?也不知赵雷把生意经营得如何了?也不知赵云把部队练的如何了?也不知郑玄有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还有关羽典韦高顺他们都好么?还有那可人儿貂蝉,也不知有没长高一些?
    一个月后,三匹快马踏入平城地界。
    因为新的村寨在平城以南,所以刘琦决定带二人先左村寨。刘琦担心村寨的人啊!国渊倒有意留下,可田丰没表态呀!还有大儒郑玄也不知怎么样了?人家可只是来此暂避的,完全是被刘琦忽悠来的。
    来到村寨入口时,刘琦傻眼了。居然在两山之前垒石建了关隘,装了城门,门上还雕了两个大大的字“留城”,两个字写的是入木三分、苍劲有力。城楼上排满了身着甲胄手持刀枪的兵士,城门前也设了关卡,有兵士把守。
    这还是我的地盘吗?刘琦心里嘀咕。
    “来人下马,到此何干?此乃侯爷私地,进城先行登记!”城守士兵拦住。
    哟呵!不错嘛,警惕性挺高。刘琦暗道。
    “哎!兄弟,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人家根本不认识你嘛?”王安在一边调侃。
    “你个傻小子!这是侯爷,我们全城的大恩人,我们的城主!我们来的时候可是侯爷亲自带领我们建立这新家园的,这你也敢忘?你个小鬼崽子,看我不削你!”一个看似头目的稍微年长些的军士在之前拦路的士兵头上拍了两巴掌道。
    “我哪知道去年侯爷走的时候才这么高,这一年不见就变成大小伙子了!”那士兵在自己肩头比划了一下。
    “恭迎侯爷回城!”那军士抱拳躬身带头道。
    “恭迎侯爷回城!……”众守城将士齐声叫喊,那声音直传城内。
    然后城内就四处传来“侯爷回来了!侯爷回来了!”的通传声,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不论是劳作的还是在做生意的,全都围向通住城内的道路两旁。
    也不知是谁带头跪下呼了声“恭迎侯爷回城!”道路两房的人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呼“恭迎侯爷回城!”
    那阵势吓坏了王安,我去!刚还觉得刘琦这小子也没那么受欢迎呢,这一下全城万人下跪迎接,这动静都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