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我只是来给使君一个建议耳,别无他意!使君既然一开始便选择了与骠骑将军为敌,此时其实是不可降的!”
刘璋:“哦?先生何意?”
庞统道:“使君若一开始便降于骠骑将军,尚可得骠骑将军礼遇。而此时耗费骠骑将军大量人力物力西征,还未真正的正面交锋便降于骠骑将军,怕会被看不起而受冷漠也。”
“啊?”刘璋有些凌乱,被庞统这么一说,搞得他现在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了:“先生可有计焉?”
庞统点了点头:“唯今之计,统以为使君可招大将回广汉,统全军奋力与骠骑将军一战,为使君赢得尊严!就算最后还是降,那也比现在就降要好一些。”
刘璋陷入了沉思。
“可是,张任将军守着剑门险关,怎可轻易回防?”这话是张松问的。
他在这儿跟庞统唱双簧呢,目的就是要把张任调离剑门关,好让徐庶大军进入益州腹地。
“呵呵,刘骠骑步步紧逼广汉,不日可达成都。广汉若失,剑门关守之何用?还不如集全州之精锐,奋力一战。若得胜,想来骠骑将军也非天下所传般无敌,再步步将其逼出益州也并无不可。若不得胜,手握重兵也有谈判的资本。总比被他们一城一关的攻打过来,收益州之兵、占益州之土,在益州站稳脚来得好。”庞统说完便不再言语,留下时间等刘璋和他手下的谋士们自己考虑。
一直坚持要打的黄权觉得庞统说的有道理,率先站出来表示支持。
一直坚持投降的法正见大势所趋,这时候也选择了支持庞统的观念,并主动要求代张任守剑门,阻刘琦的北路大军。
刘璋再三思考,最终还是决定采纳庞统之计,调张任回成都,任益州兵马大都督,统领周边所能集合的全部兵马,欲与刘琦决战。而法正则暂领监军之职到剑门关守关。
第286章 凤雏心计
完全在庞统的计划之中。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虽然事实证明他们并未达到如此高度,但是,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他们的能力确实高人一等。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论是亲魏的《三国志》还是亲蜀的《三国演义》,都在某些历史特定环境下有失偏颇。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的学的历史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
不论后世的专家也罢,学者也好,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总会加入自己的偏好和个人见解。
不论是所谓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亦或者民间传说的野史。至少对卧龙风雏的评价都是瞒高的。
虽然诸葛亮的知名度更高,那主要是因为庞统死得太早。
而这一次被改变了历史轨迹的汉末,因为刘琦的到来也让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偏差。
比如早死的郭嘉、被胁迫的徐庶、被出卖的吕布……都因为刘琦的关系,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庞统也一样!他没有再去投奔孙权。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自从当年刘琦在襄阳高看了他一眼以后,庞统从心底认为刘琦就是天下唯一的明主。不说学识胆色,只是初次见到他表现的那份从容。没有歧视,相反给予他的是看重和鼓励。
他虽然早就有心投效刘琦,却不想象常人一样主动送上门或者待在家里等着别人来请。他要主动出击,立下功劳以为敲门砖。
所以等他成年便去了益州。以他的聪明才智,当然看得出刘琦一定会先下益州而谋中原和江东的。因为目前留下的对手中,也就刘璋在益州比较好对付了。如果从东往西打,不论是孙权还是刘备,或者是曹操若被赶到益州。这大汉天下恐怕就不是短时间能够一统的了。
庞统以襄阳庞氏的身份到益州游学,在益州走访了不少的能人与重臣。
能与张松走到一起也确实是张松跟他差不多是一路人——丑丑的能人。
张松确实也挺看好这个年轻人。
物以类聚!
他二人很快便成了忘年之交。
得知张松不甘于一个平庸的主公之下后,庞统便拿定主意从他下手,争取到一部有才能的益州官员在刘琦兵进益州的时候为其提供由内而出的帮助。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他不但拉拢了张松,还通过张松拉拢了同样不甘于平庸一辈子的法正和其他一些与张松法正交好的人员。
法正不用说了,历史上的刘备得了益州之后的第一军师。就连诸葛亮都叹服他的统兵用计之才能。虽然诸葛亮被称为智绝,但他的模板其实跟荀彧非常相似。更侧重于理政和保障后勤!也有人拿他与萧何并论,个人认为其实诸葛亮在内政上可与萧何相比,而计谋上又要比萧何高出一截的。
而这个能被诸葛亮非常认可的法正,是一个类似于荀攸、鲁肃般的谋主型人才,战场把握时的能力非常强。如果能好好利用,至少跟庞统差不多。
其他的一些大小官员虽然没有那么突出,但是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刘璋手下的各个部门或者城池的命脉。虽然不一定能给刘琦收复益州带来多大的帮助,却能够给他平稳接收益州少去许多麻烦。
庞统这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甚至可以说他带给刘琦的可不只是一点点拿下益州的功劳而已,而是帮他争取到了许多可堪大用的人才。
这时候和张松与法正一喝一和,明上是各执已见,实际上却把握了益州内外的主动权。
可以说刘璋最后选择了听从一个所谓“旁观者”的外人的意见算是一大昏招。
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帮你。
尤其是士族之人,在他们没有确定自己的利益前是不会随便出力去帮助哪一方诸侯的。何况庞家在益州并无家产,似乎没有值得庞家出手相助的理由。除非他们非常看好刘璋,并能在这件事中给自己捞得好处。
张任非常不放心将益州的北大门交于他人之手,虽然他还是比较认可法正的能力的,但法正毕竟是一个文士,面对来势汹汹的徐庶大军,他很担心法正能不能守得住。
但是面对将要失守的蜀郡和面对危机的成都,他又不得不回。主公如果出了什么事,他在这儿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回成都护住主公再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不过他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将心腹之将泠苞留在了剑门关,助法正领兵。
法正无法拒绝,但也不担心,一个小小的副将哪里能玩过得过他?
刘璋的人员调动开始后,庞统也走了,他要去找刘琦。
一切尽在掌握,只要在张任回到成都之前把他击败,整个益州便再无相抗之力了。
刘琦大军已抵东广汉郡的广汉县,距离成都实际上比张任更近。
只不过,刘琦的大军得一城一地地攻打过来,而张任可以直接起身回成都。
当然,庞统、法正、张松几个大才聚在一块儿准备将益州献给刘琦不可能没有准备的。
五城的文武官员都是张松法正一派的,只要庞统可以及时地见到刘琦,刘琦大军便可迅速地通过五城,直抵绵竹。
绵竹是梓潼回蜀郡的必经之路,只要控制了绵竹就等于切断了张任回成都的路。若能用计拿下张任,则益州可定。
----------
东广汉郡,郡治广汉县。
刘琦大军已经在三天前拿下了广汉县城,正在休整。
虽然已经进入成都平原,但是还是得考虑一城一池的收取问题,不然若等大军一过,背后又造反,就将自己陷入前后夹攻的两难境地了。
他是不知道益州内部情况的,所以只能一步一步中踩稳,一座城一座城去啃。
就算不能迅速地拿下益州,却能保证每拿下一城便能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
“报……”哨兵的报告声打乱了刘琦的思绪。
“何事?”刘琦放下手的笔,问道。
“启禀主公,城外有一汉子求见主公!”哨兵道。
“哦?可有说是何人?”刘琦问。
“未讲,只是是主公故人。”
“我在这益州哪来的故人?不见!”刘琦想了想,在益州确实没有与自己交往过的故人才是,怕是有人想来劝和吧?
“可是……那人说有要事……”哨兵不敢违背刘琦,但他得把应该表述的事情表达清楚。
刘琦想了想,一般人说和也没什么用。说不定是刘璋派来投降的也不一定呢:“去把他带进来吧!”
“喏!”
对不起各位,家里面出了些事,导致我这些天没办法码字。岳父去逝了,心情与事情都让我烦躁不已。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我会慢慢恢复我的更新的。
第287章 瓮中捉鳖
“启禀主公,人带来了!”
刘琦抬头看了看门口的哨兵:“有请!”
但他并未对来人表示出多少的好奇,又继续低头去研究桌上的地图了。
哨兵退下,刘琦没有抬头。
庞统也没有急着对刘琦打招呼。
用现代的话来说,专注的男人最性感。
本来就很帅的刘大帅哥此时更显迷人,至少在庞统看来刘琦就是具备千古明君的特质。
刘琦其实也没看出个什么来,反正他一个城一个城打过去,估计也用不了多久刘璋就撑不住了。只是在看北边的的情况,也不知道徐庶他们怎么样了。稍微有点走神罢了!
庞统本来想向刘琦靠近的,结果看到典韦凶神恶煞般地站在刘琦身边,想想还是算了。
恰好刘琦抬了一下头。
噫,这个身影怎么这么熟悉?
真的是熟人?
“士元?”
庞统赶紧拜道:“草民庞士元拜见骠骑将军!”
“呵呵,是士元啊!快快,快来坐,我说这么多年怎么找不到你,原来你小子跑到西川来了。”看到庞统,刘琦心情好了许多。
“回将军的话,统当年直接来了成都,与益州上下官员接触,希望能为将军西进时提供一些帮助。害将军牵挂,实在不该。”庞统道。
刘琦:“怎么几年不见,士元贤弟如此见外?一口一个将军,叫得我很不自在,还是叫我兄长好些。”
庞统心中有一些感动,其实他知道刘琦一直在派人找他的。他虽然只身到了益州,但是一直在跟襄阳庞家有联络的。庞德公知道庞统的心思,所以故意向刘琦派出去的人隐瞒了实情罢了。
庞统突然突然单膝跪地:“襄阳庞统拜见主公!”
刘琦亲自上前扶起庞统:“士元快快请起,快来说说这两年你在益州都收集到什么情报?”
庞统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刘琦道:“恭喜主公,益州定矣!”
刘琦拿起庞统递给自己的东西定眼一看,突然大笑道:“哈哈……士元,真有你的,这东西能被你搞到手中,看来你为我争取到了不少益中的人才嘛!你这可是立了大功了啊!”
庞统:“益州官员确实争取了不少,要说大才统觉得仅此图的编画者益州别驾张松和扶风法正。其他大才或忠于刘璋,或志不同,统不敢打草惊蛇。”
“张松张子乔,法正法孝直?”刘琦问道。
庞统:“是的!”
有个法正就赚了,还赚了个画地图的高手张松,这买卖值。最主要人家庞统还是自费的,没花本钱。
刘琦心里是高兴的,更高兴的却是得到了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士元,你说益州得矣何意?你们有什么安排?”刘琦问道。
“启禀主公,在主公两路大军的压力下,经过张子乔和法孝直的运作,益州第一大将张任被调回蜀郡防守成都,由法孝直前往剑门关代理防守。法孝直一定会想办法让主公的北路大军进入剑门关。而主公只要快速出兵抢占绵竹,则可断了张任回蜀郡的路。可用计将其诱入绵竹城中将其擒获。若成,蜀中再无大将可用。以刘璋的性格加上张子乔的从中周旋,必降!”庞统细细地解释道。
刘琦看了看手中的《西川地形图》,又看了看庞统,再看了看自己桌上那份简易的地图:“从广汉到绵竹还有五城等县和一些关隘,虽然看上去我们比张任的路程更近,但是我们要一城一关地打过去,不见得能比张任更早一步到达绵竹啊。”
庞统道:“主公放心,五城已经被张子乔安排了心腹之人,只要过去接受便可。至于其它关隘已经不重要了,再往前行,地势更为平坦,关隘已经起不到多大的防御作用了。来的时候我看到主公营中有马匹,若能有骑兵突袭,五日内便可拿下绵竹。”
刘琦:“你有把握?”
庞统道:“有!”
刘琦:“好!恶来。”
“在!”
刘琦:“去把公孙续给我叫进来。”
“喏!”
典韦转身出去,刘琦又对庞统说道:“士元,可有信心统领我的骑兵去突袭绵竹?”
庞统道:“主公不可,我怕将士们不服。不如我随军参军事如何?”
刘琦:“也好!有些道理。”
片刻过后典韦带着公孙续前来报道。
刘琦和庞统已经商量好行军路线。见二人进来,直接对着几人分派任务。
“恶来!”
“末将在!”
“令你为主将,公孙续为副将,率神刀卫和白马义从攻打绵竹。务必在五日这之内拿下绵竹,可有信心完成?”刘琦道。
“有!”这世上不有典韦怕打的仗?
“可是主公,我们都走了,你的安全……”公孙续自从跟随刘琦做了亲卫,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了,当然非常渴望上阵杀敌。但是他跟随刘琦南下之时,荀彧再三叮嘱他一定要保护好刘琦的安全。
“把神刀卫和白马义从给我各留下五百,其他的你们全带走!”刘琦道。
“可是荀先生再三叮嘱属下必须保护主公安全,这……”
“这什么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哪有那么讲究?你是不相信你们给我留下的一千人呢?还是不相信我能自保?再说了还有严老将军和几万大军在呢,你们担个什么心?就这么定了!马上准备出发!”刘琦命令道。
“喏!”公孙续不也再违背。
“对了!士元随你们前去,为大军军师,凡事有什么不明白多向军师请教。尤其是恶来,打仗不是光靠蛮力,要学会有脑子,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刘琦又对二人道。
“喏!”
“喏!”
三人同时答道。
一切难题都因为庞统的出现迎刃而解。
在张任离开剑门关的第三天,诱导庞统就带着典韦的神刀卫和公孙续的白马义从突袭了蜀中重镇绵竹。绵竹守将吴兰面对突如其来的北方铁骑,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无奈投降。
刘琦大军接收五城,步步接近绵竹。
庞统拿下绵竹后又派人送信,让刘琦派兵迅速接近涪水关,待张任过关便将其拿下,经绝张任后路。前后夹击,来个瓮中捉鳖。
同时,法正在接手剑门关的防务后,设宴灌醉了泠苞,连夜与关外徐庶大军取得联系,献关投降。关内两万守军不战而降。
也就是说就算刘琦不派人取涪水关,张任也已经变成瓮中之鳖了,只是取了涪水,这个瓮变得更小了一些罢了。
张任从梓潼带走回防蜀郡的只五千人,其余的兵卒都留在剑门和梓潼的各路关隘城池了。
他本以为自己只要赶回成都,就会有更多的军队等着他去指挥。没想到他带出这么少的部队却成了刘琦口中的一块肉。
第288章 谋与勇
张任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听从刘璋的调令,火速赶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