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ふ庋闹掖缫寮印哂轮瞬话
“一日为主,终身守护,我与彐虎同心!”高顺还是酷酷的样子,惜字如金。从典韦把他救回来,到现在做到并州守军最高统帅,他的话总是说在点子上,没有半句废话。
“云愿为主公效死!不求高官厚禄,只求天下太平!”赵云也只是短短一句表态。
“……”
……
“主公,当日在留城,我确实犹豫过,毕竟那时你还是一个12岁的孩子。不过我很庆幸当年的选择!你做到了你的承诺!丰代并、荆、凉、蒙、兴五州百姓谢主公从一而终,始终坚持与民谋福。我等还拿着主公给的奉禄与赏踢,可主公却只领着朝庭的官职而从未得一分奉禄。与主公相比,我等已无他求。”田丰总结性的话才是要点,刘琦有钱吧?
肯定是有的!可他的钱都是自己从平城买酒楼到打下地盘后鼓励经商,再改革税收而得来的。
如果没有战争,没有扩张,没有重建……刘琦应该是这大汉天下最富有的人了。
可是……
没有这些,刘琦实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主公,彧斗胆再问一次主公的志向!”荀彧现在已经是这个核心集团的首席谋臣,当着大家的面,他觉得很有必要弄清楚刘琦随时的心里变化的。
每个人的心态都会随着时间与环境而变化的。
每个人的欲望都会膨胀的。
前提是你能够得到多少!
就象没有人会甘于平庸一样,平庸不过是被现实磨平了欲望的棱角罢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刘琦又剽窃了千年后那个战斗疯子的名言。
在刘琦心中膨胀的不是权利的欲望,而是责任。他觉得权利越大责任就越大!对手下拼死为重振大汉而奋斗而得不到相应的官阶,他的内心是有愧的;对于治下的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让他想让大汉天下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以他的想法,真想一鼓作气荡清各路诸侯,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可是明白人都会知道,他能走到今天,将治地扩展到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他站在大义的角度,对外族或对公认的叛逆讨伐得来的。如白波、匈奴、鲜卑、乌桓、李傕、……
荆州虽然是谋来的,但那是他爹的基业,得之理所应当!
凉州是平叛和马腾让的……
幽州的地盘是驱外族收复的……
他一直没有与中原各路诸侯正面为敌!
直到攻韩遂灭张鲁。
这个人畜无害的刘琦就这样悄没声息地成了天下最大的诸侯。
这才是“扮猪吃老虎”的最高境界!
谁都知道他强,但都没有刻意防范和压制他的壮大。可能只有曹操注意到了,所以才有了司马懿的捣乱。
没有人会甘于平庸一样,平庸不过是我们被现实磨平了欲望的棱角罢了!
第268章 不学霸王空余恨
在外面打异族,没有人反对,甚至在心里是支持的。就象因为打鲜卑而偷偷拿下代郡、上谷郡,刘和与公孙瓒都只能默认;就象因为打乌桓拿下幽州自昌黎以东的辽东六郡,袁绍也只能吃哑巴亏。大义在那儿摆着。
对内剿白波、降黑山、灭匈奴……都是叛乱,有本事你来打呀?袁绍不是跟黑山军拼了好多年嘛,为嘛人家不降你?无非就是你更重士族而轻贱民罢了。
司州、关中也是剿灭乱臣李傕郭汜得来的,曹操不是觉得皇帝更重要嘛?选择不同已而。
这一大片都拿下了,怎么可能还会放任凉州在背后存在隐患呢?换谁估计都不肯吧?只不过刘琦抓的时机比历史上曹操对凉州用兵来得更好些罢了。
荆州更不用说了,明明知道蔡氏会图谋不轨,还有曹操的人在捣蛋,不拿下等什么时候?那可是老爹辛辛苦打拼下来的江山。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可是大有深意的。
放在军中那就是鼓励将士奋勇当先的鼓舞士气之言。
刘琦此时放在自己身上,想说明什么呢?
他已经不满足眼前的东西了,不论是官职还是地盘。
是的,他要向大汉内部的纷乱世界挥刀了!
在坐的几天谋士心里都是明白的,他们非常明白为何选择先肃清外围的隐患才对内部的诸侯用兵,因为这些路线本就是他们几个人定来的方针。只是有些提前了,比如荆州;有些延后了,比如益州。
现在是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坦白一下了。
“主公,属下不太明白我们为何不乘势攻取袁绍的幽州,曹操新得的豫州,还有刘璋的益州呢?”问话的是夏侯兰。几乎每一个新打下来的城池都留下了他安排治安部队的身影,所以他是很清楚刘琦在各地的兵力布署的。
“是呀,这个问题我也想问。”典韦跟一直跟在刘琦身边,他当然也知道刘琦手中的兵都布置在哪儿的。
“呵呵,我们哪有那个实力同时与天下的几大诸侯开战呀?”刘琦不由得苦笑一声道。
“这点我与文若还有奉孝、元直曾经讨论过。别看中原内部打成一片,那是他们在互相争夺地盘而已。可我们要是一介入,就不可能再做渔翁了。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要我们敢同时对曹操袁绍用兵,我敢肯定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对抗我们。何况曹操有天子在手,任何借口到他手中都可以成为大义,他可以号召天下诸侯共伐我们。这个提议实在不可取!”回答他们的不是刘琦,而是田丰。
“那有什么?云长可进山海关,子平可出壹关,还有汉升的江夏大军、曼成的南阳大军,区区曹操、袁绍何足惧哉?等我们打到许都,救出小皇帝,哪里还怕他曹操的大义不大义的。”典卖道。现在的典韦已经不是初见刘琦时候的大老粗一个了,跟着刘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虽然还是粗人一个,但是多少还是会用点脑子的了。不过他的脑子只用在武学或打仗练兵之上。政治角度的问题他是从来不会考虑的。
这就要统管全局的荀彧来回答了:“各位将军可能太轻看了中原诸侯了,一个小小的袁术都能扛住曹操、吕布、孙策三路大军数年,你们觉得我们能一口气吞下曹操、袁绍和天险益州?不是每一个诸侯手中都没有可用之将、可谋之士的。尤其是曹操、袁绍等有士家支持的大诸侯。我们目前确实还不能同时与多路诸侯开战,太强势引得天下群共伐的话,我们就成了当年的董卓了。”
刘琦自饮了一樽酒,开口道:“也许大家不太知道,由于连年征战,我们的财政状况出现了问题,我们府库里的余粮已经不已支撑我们继续用兵了。所以我才向大家下令,暂止兵戈,努力发展一下农商经济,积攒一些钱粮。战争,永远是用钱粮堆积起来的。”
“主公,其实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税赋的,目前百姓们都基本上丰衣足食、家有余粮了。增加一些税赋用于军队的用度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夏侯兰道。他是税务总管,他当然知道百姓家中越来越好的生活是因为他们都有了余粮余钱了。
“不可!切不可学霸王不重百姓!你们知道当年高祖为何能从不可一世的霸王手中夺得这大好河山的吗?其实不是高祖更能打仗,也不是韩信更能统兵。而是那乱世的穷苦百姓更相信同样穷苦出身的高祖罢了!若不是霸王以为自己得到了世家的支持便可目空一切,完全不将贫贱的百姓放在眼中,你们以为高祖能赢?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本就得罪了天下士族,若再不得百姓支持,怕是离败亡就不远了。记住!切不可学霸王风光一世,到头来空余一身恨!只能自刎以谢天下!”刘琦拒绝了夏侯兰的提议。
“是啊!我们的情况其实也并不那么糟糕,只是因为新得的地盘太多,很多地方的生产还没有恢复罢了。只需休生养息一载便可府库充盈,再起兵戈!”荀彧道。
“我觉得也是应该休养生息一阵子了,我们应该好好稳固一下已经拿下的地盘,让百姓尽快接受我们的新政。而不是急于对外发动战争,内部不稳何以谋外?”郭嘉除了找人喝酒一晚上还没发言呢,他亲自经营了荆南三郡过后,才发现内政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田丰、荀彧、国渊等人的不容易了。
“主公,诩以为别的地方可以缓,益州不可以缓!”贾诩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哦?为何?”刘琦反问道。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曹袁之争恐怕不会再超过一年便会有结果了。等曹操空出手了,肯定会明里暗里地与我们作对的,到时候有了他的牵制,我们再想一举拿下益州怕就更难了。益州不下,则如刺在背,如何好与群雄争霸中原?”贾诩说的是对的,因为他手中有李儒的密卫从各地发回来的情报。
“可是不好打呀!现在只有元直的四万大军,加上文聘将军带到西城一带的三万大军。怕是很难成功突破蜀中天险啊!”荀彧道。
好险,最后一分钟……
第269章 衣带诏(一)
刘琦感觉贾诩的话中似乎另有深意,看来得找个时间跟他单独聊聊了。但是,现在必须支持他!
“文和说的有道理!益州本就是我们定下的由北而南的战略方针中最后的一块拼图!我看我们还是暂停其它方向的军事行动,全力支持拿下益州再说吧!免得夜长梦多!拿下益州,休养两年不动兵戈我觉得也是可行的。益州已经知道我们要对其用兵,四处调兵遣将。但总会有漏洞的。况且我们现在已经拿下汉中和荆州,不见得一定要从北面入川的!”
“主公是说走水路?”话题转移到军事上,郭嘉就坐不住了!
“大家先休息吧!今夜我们都喝了不少酒,用兵是大事,岂能儿戏?待明日参加完讲武堂的开学仪式我们再议!”刘琦是想支走大家伙儿,得与贾诩聊聊才行。不知道他话里的真意,让他很难做决断。
“好了,既然有要事要商议,大家就到此为止吧,大家各自散了吧!”荀彧何等聪明,当然能看透刘琦的心意,只刘琦瞄向贾诩的一个眼神便能知道了。
家眷搬到了长安的就各自回家,如关羽、赵云;有的被邀请到家暂住,如典韦邀了高顺,荀彧邀了钟繇,郭嘉回了娘家,周仓去了刘琦府上,他的媳妇儿在张宁那儿呢;没有去处的则被赵雷安排进了客栈,客栈的条件自然是比驿馆好得多的。
贾诩跟着刘琦到了骠骑将军府。
周仓去找老婆和妹妹去了。跟了刘琦这么久,当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回避。
刘琦带着贾诩径直去了书房,下人倒了两盏茶便回避了。
“文和,你建议我打益州的原因不只是你所说的曹操吧?”刘琦问道。
“主公,属下不但建议打益州,而且还希望主公亲征。”贾诩道。
“哦?究竟何事?是需要我避开的吗?”刘琦有些奇怪,目前大势摆在那儿,已经没有谁可以对他构成直接而巨大的威胁了,什么事是他需要回避的呢?
“是的!据密卫回报,近日许都可能会不太平。我怕他们会牵连到主公,所以建议主公远征,以避开朝庭的纷争。”贾诩道。
“嗯?何意?”刘琦心中似乎想起了什么,许都之乱?怕是小皇帝刘协所为吧?那么是?难道是“衣带诏”?
“近日,密卫在许都的眼线来报,陛下频繁召见国舅车骑将军董承。而董承则常常与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太医吉平及卫尉马腾等人频频来往。似乎在密谋什么。根据文优的推测,似乎陛下有所图谋。”贾诩道。
果然是“衣带诏”!
看来刘协还是后悔了当初的选择!
他还是难以接受大权旁落,被曹操架空。
也许是曹操给给予了他太多的空间吧?
悲催的皇帝,悲催的命运,一生都没有摆脱傀儡的身份。
相对于董卓的霸道和李傕的野蛮,曹操似乎除了大事不让他决断外仍给了他太多的自由和朝臣交往的空间。
所以他似乎有了更多的想法!
“文优以为此事会牵连到我?”刘琦问。
“现在我们只是猜测。如果众朝臣真的是准备发动政变,对曹操动手,仅凭他们手中那点兵马,怕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我们觉得他们应该会联络外臣以为接应!那……谁会比主公更适合作这个外应者呢?”贾诩道。
“可是我们目前确实不宜与曹操开战!若曹操快速平定许都之乱,我们兴师动众而不能得利,反而给了袁绍苟活的机会。若我军攻入许都,迎得天子又该如何处之?”贾诩喝了口茶接着说。
“嘶……”刘琦吸了一口凉气。
确实是个大问题!
自己最好是不要卷入这场纷乱之中的好!
貌似忘记了刘协还会玩这么一出了,还好有李儒和重建的密卫。不然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卷入到这场根本没有结果的谋叛之中了。
曹操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在他眼底玩成这么大的事?
何况现在守在许都的荀攸可不象荀彧大君子那么礼让天子的,他是曹操倚重的谋主,目前他的心思全在如何让曹操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虽然曹操现在在皇帝面前表现得比较强势,但是至少他目前是没有谋反之心的。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道!
没有曹操的英明强势,如何结束这乱世的纷争?
现在的刘琦是不可能再去迎奉汉帝刘协的!
当年在洛阳,刘协如果选择了跟刘琦到晋阳,他可能没有办法拒绝,但是现在是真的可以规避的。
大业将成,为何要找一个人来束缚自己的手脚?
大义?
需要吗?
打曹操可以“清君侧”,打别人可以说不尊汉室,这么多的谋士,这么强的实力,需要理由吗?
只一句“欲重振汉室雄风”便可,何需太多解释?
若在初期,确实拥天子更能便利一些。可现在根基已经稳,还要一个没用的天子干嘛?还带着一群不作为而专门挑刺捣蛋的腐臣,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再说了,自己一参与可能刘协不见得会活下来。就算曹操不因恨而痛下杀手,还有个暗中虎视眈眈的李儒。刘琦不觉得刘协会比跟着曹操活得更好!因为他根本不一定能活下来!
现在刘协还真不能死,他在汉室在。他若不在,群雄可真就要自立了!
“文和!”
“属下在!”
“你们是对的!不管此事是否成真,我确实应该避开为妙!你们辛苦了!”刘琦站起来,亲自为贾诩斟茶。
贾诩赶紧站起来双手捧起茶碗:“谢主公认可!为主公大业,我等肝脑涂地,致死无悔!”
“好!我定不负诸位对我的期盼,定会为大汉百姓谋得一个太平盛世!”刘琦从今晚这一顿酒就明白了这帮老兄弟对自己情谊,他们真的没有更多的要求,只是为了跟随他一起创造他口中的太平盛世。个个都很辛苦,很让他感动。
连历史上那个为人低调,处处自保的“毒士”贾诩都甘愿为了他的事业而浮在南阳的风口浪尖,还有那个更毒的李儒,居然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影子……
“那……主公作何决择?”贾诩问道。
“就依文和所言,亲征益州!”刘琦斩钉截铁地说。
“主公英明!”
……
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第270章 衣带诏(二)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十八,长安讲武堂宣布正式成立。吕布任第一任院长及骑兵战术讲师,刘表为兵法理论讲师,蔡邕为文学老师,史阿为短兵器实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