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386章

反穿越调查局-第386章

小说: 反穿越调查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此节,赵亮将本已迈出去的腿又收了回来,暗暗叹息一声,转身返回了树林深处。
  眼下自己伤势不轻,又带着一个半疯半傻的家伙在身旁,行动起来着实不便,不如就先在这里躲上两天,一边养伤,一边寻找合适的逃脱机会,等条件成熟了再做打算。
  就这样,赵亮在泫氏城旁边的树林中暂时安顿了下来,靠着野果和泉水充饥解渴,休息了三天时间。这其间,他跟小雅联络过一次,为了不让这姑娘担心,赵亮没敢告诉她,自己被困在了长平战场上,而是说已经顺利的进入到了太行山的粮道,脱离了危险的包围圈。只不过因为赵晶尚在这里,所以他一时也还不敢轻易的返回邯郸。
  小雅相信了他说的话,在对讲机中千叮咛万嘱咐,要赵亮务必万分小心,一切以自己的安全为首要考虑,绝对不能冒任何不必要的风险,不然的话,她就立刻从邯郸那边赶过来,把赵亮抓回去。
  赵亮听得心中温暖,嘴上则连连答应,说自己一向都是那种特别惜命的人,根本没有任何个人英雄主义的调调,所以让小雅尽管放心,不用太过惦记他这里。
  除了跟心上人报了平安,赵亮还联系了反穿局指挥中心,让局里设法调查贺山的情况。很快,反穿局便传回消息,果然有贺山这么个人。
  陆军特战队员,部队里有名的神枪手,退伍之后,曾在中东地区停留过很长一段时间,以雇佣兵的身份,游走于各个武装阵营,是那种心狠手辣、要钱不要命的角色。
  四年前,在一场恐怖分子的武装冲突中,贺山从特工总部海外分支机构的视线中消失,自此便再也没有露过踪迹。情报部门一直以为,这个中国籍雇佣兵或许是在那次战斗中不幸死亡了,可是现在看来,贺山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加入到神侠组织,变成了一个穿梭于时空隧道的援手团成员。


第六百一十六章 突围
  反穿局提供的情报非常详细,包括贺山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他在军队服役时的种种表现,以及后来前往中东当雇佣兵的遭遇,都做了清楚的介绍。
  这些资料,对于赵亮了解此人的底细,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这帮助究竟能有多大,目前可就不太好评估了。因为贺山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
  原先,他还只是因为惊吓过度而导致有些神志不清,就类似癔症的那种状态,懵懵懂懂、昏昏沉沉。可是近两天,这家伙却越来越疯,昨晚还趁赵亮睡着的功夫,自己拼命挣脱了绳索,然后脱光全身衣物,跑到了树林外面。
  赵亮清晨醒来时,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远处大呼小叫,转头一看贺山已经不见了踪影,顿时被吓了一跳。他立马从地上爬起来,循着声音摸到树林边缘,恰好看见正光着屁股冲泫氏城大呼小叫的贺山。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秦兵已经发现了他,正准备弯弓搭箭朝这边射来。赵亮见状大惊,连忙不顾一切的冲到外面,拉着贺山就往回跑。
  本来,秦军见贺山蓬头垢面、赤身裸体,站在那里只是一通怪叫,便认为他不过是个疯子而已,射上两箭吓走即可。但是赵亮此刻一现身,顿时因为其穿戴着赵军的甲胄,引起了对方的警觉。
  功夫不大,从泫氏城里冲出了几匹战马,看装束应该是秦军的斥候,准备到这片树林一探究竟。
  赵亮眼见贺山这个精神病终究还是把瘟神给惹来了,顿时气得七窍生烟,朝他屁股狠狠踹了一脚,然后便拉着对方往林子里跑。
  斥候骑兵越冲越近,连马蹄声都已经能听得清清楚楚了,此时赵亮的心中不禁发起急来:再这么下去,恐怕只剩两条路好走了,要么乖乖束手就擒,要么当场反抗,跟秦军展开交手。
  而这两个选择,都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就在赵亮扯着贺山一路狂奔,跑到了之前栖身的地方,考虑着要不要两人共乘一马,赌赌运气,争取在秦军斥候的手上溜掉之时,追在后面的那几匹战马,突然毫无征兆的停住了脚步,紧接着没过多久,那些斥候纷纷调转马头,又往泫氏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见到此状,赵亮顿时感觉大惑不解,完全不晓得眼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秦兵为何连树林都还没进来,就急吼吼的转身离去了呢?难道是他们觉得这林子里凶险莫测,所以没必要再紧追着赵亮二人不放吗?不应该呀。斥候的职责,就是为整个大军探查敌情,发现各种潜在威胁的,现在眼看有两个莫名其妙、形迹可疑的赵军钻进了泫氏城旁边的树林,无论怎样威险,也都必须去瞧个清楚才对啊。
  但是刚才那一小队秦军斥候的表现,却仿佛是看见了某种极为可怕的东西,几乎是掉头就走、仓皇逃离。
  正当赵亮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动静,听上去就好像闷雷一般。他先是疑惑了片刻,旋即反应过来,连忙把贺山按到一棵大树旁,用绳索饶了几圈,将对方绑了个结结实实。
  “在这里老老实实的等我,明白吗?!”
  贺山茫然的看着赵亮,接着嘿嘿傻乐的点了点头。
  赵亮此时顾不上理会对方,转身便往外跑。等再次来到了树林边缘地带,放眼朝外望去,他才终于恍然大悟,那几个斥候为何眼瞅着就要追上他们,却又临时改变主意,舍二人不顾,转而慌忙离去。
  远处的河谷平野之上,此时已经腾起了漫天的烟尘,一支森然大军,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朝这边席卷而来。
  看旗号,来者正是赵国猛将赵养乙所率领先锋兵团!
  赵军的先锋兵团,作为赵括总攻计划的的第一攻击群,曾以势如破竹的姿态,轻松撕开了秦军的丹水阵线,并一举夺取泫氏城,可谓立下了赫赫大功。
  在那之后,赵括为了能够集中优势兵力,继续猛攻秦军第二道防线——空仓岭,曾将第一、第二攻击群合并,同时将赵养乙的部队暂时放在了替补的位置,一边休整一边准备轮换进攻光狼城。
  此时,赵亮在泫氏城这里见到了赵养乙的旗号,说明赵括现在已经察觉出了秦军的真正意图,所以才会再次派出手下的精锐军团,期望能及时夺回泫氏城,重新打通与大粮山的粮草补给。
  与之前攻打丹水防线时不同,赵养乙现在所指挥的部队,不再是原来那支十万步骑混同的大军,而是变成了纯骑兵的战力,规模约在三四万上下。
  他们的移动速度极快,可谓是迅疾如风,沙尘刚刚在远处地平线上扬起来不久,转瞬之间,大批骑兵便冲到了眼前。所以,方才那几个秦军斥候才会如此慌慌张张的掉头就跑,赶着回城去示警报信。
  赵亮藏在灌木丛中,亲眼目睹成千上万的铁骑在自己面前呼啸而过,向着泫氏猛冲过去。
  片刻功夫,大战爆发。
  从赵军的举动来看,他们这会儿应该已经非常着急了,完全就没有任何要排兵布阵的打算,骑兵军团直接对着城池发起了进攻。
  跑在最前面的数千名赵军战士,顶着城头上射来的箭雨,狂飙突进,直取城门。就在距离城门只有不到两三百步的范围内,几乎近半的骑手中箭落马,当场非死即伤。其余侥幸躲过射杀厄运的战士,也被从城里冲出来的秦军堪堪拦住了去路,立时陷入一片混战。
  赵军的后续部队纷纷赶到,他们有些人当即加入了城门外的激烈战斗,有些则绕往其他方向,或攻打城门,或翻身下马攀墙而上。
  守卫泫氏城的秦军显然早有准备,尽管赵军骑兵出现的非常突然,进攻动作也特别凶猛,但是秦军丝毫不乱,当即便有成千上万的战士现身城头,对着城外的敌军一通狂射。
  而徒手攀上城墙的赵军,也同样遭到了秦军的迎头痛击。
  一时间,泫氏城战云密布、杀声震天,攻守双方硬碰硬的打成了一团。
  赵军的将士们心里都清楚,此时后路已被敌人截断,如果不能攻陷泫氏城,突破丹水防线,那么,不仅他们没法再活着见到亲人,身后数十万袍泽弟兄们同样难逃困死的命运。
  而秦军将士们也很清楚,眼下好不容易把赵国人围在了长平的山川河谷之间,只要能死死的堵住他们,接下来便有机会将整路大军全部吃掉,那么,多少战友就不用再埋骨他乡,永别亲人了。
  于是,抱着近似想法的两支军团,拼尽全力寸步不让,誓要将泫氏城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此同时,泫氏城东西两翼的漫长阵地上,秦赵两军也爆发了多处激战。十三万赵军好似狂怒的浪潮一般,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拍打着秦军的防线。
  而秦军这一边,则仿佛是海岸旁的巨大礁石,任凭那巨浪滔天,仍旧是岿然不动。
  不过,无论是狂狼,还是礁石,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都是极为惨烈的。数不清的将士嘶吼着、冲刺着、纠缠着、把满腔热血洒遍了整个疆场。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深夜,丹水河畔被烈焰照的通明,火光中,到处都是你追我逐、拼斗厮杀的人影。经过这一整日的激烈战斗,赵军连续攻下了多个堡垒,险些撕开通往河对岸的口子。
  然而,由于泫氏城始终都掌握在秦军手中,令整个防线的支点仍旧坚强稳固,所以赵军的那些成果并没能保持太久,很快便被从其他方向赶来的秦军又抢了回去。
  赵亮此时也已经躲回了林子里,不敢再像上午那样,待在树林边上看热闹。原因很简单,就在这片小树林的外面,赵军支起了大量帐篷,专门安置那些从前线上抬回来的伤兵。
  一时间,哭喊声和惨叫声在树林外此起彼伏。前一秒还不顾生死、奋勇杀敌的英雄,下一秒便因为伤痛的折磨而崩溃失态。
  赵亮听着那鬼哭狼嚎般的动静,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其实说起来,他不是从未上过战场的雏儿,浴血厮杀对赵亮而言也并不陌生,但无论西周平叛,还是澶渊大战,其兵力规模和惨烈程度,都无法与眼前这场战争相提并论。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军团规模包围战。数十万大军被困绝境,退路堵塞、粮草断绝,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唯有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如此庞大的一只困兽,为了求生自保,所爆发出来的恐怖战力,足以令天地为之色变。
  而若是要牢牢的绑住它、压制它,直到耗尽它体内最后一丝气力,终究被活活的困死,秦军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同样也是可想而知的。
  赵亮闻着空气中若隐若现的血腥味,心中不禁暗暗感慨,同时也越来越担心,自己接下来将会面对什么。
  他倒并不在意被外面的人发现踪迹。身上穿着赵军铠甲、腰里带着身份令牌,堂堂典府上士的职位真实可信,碰到自己人自然没什么好怕的。
  他所忧虑的,是战场的另一边,是秦军。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断粮
  停了四五天的大雨,再一次毫无征兆的倾泻下来。
  整个天际都被乌云笼罩得黑沉沉一片,豆大的雨珠连着线砸在地面上,激起了一蓬蓬的白色水花。
  急骤的雨水,很快就在地上汇成了无数条小溪,融着殷红的鲜血,往丹水河缓缓流去。
  被逼入绝境的赵军将士,就在这磅礴的大雨之中,向着他们面前的那道铜墙铁壁,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绝望的冲击。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数日之前,他们借助那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出其不意的突破了秦军防线,创造出一天之内全歼商於军团、攻克泫氏、并且险些生擒秦国大将王龁的辉煌战绩。
  然而到了今天,当他们再次面对泫氏城的时候,漫天瓢泼的大雨,反倒成了噩梦般的阻碍。
  冰冷雨幕正无情的洗刷着整个天地,令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赵国最勇敢的战士们,义无反顾的冲入这混沌的世界里,用血肉之躯碰撞着同样冰冷的箭矢、长戈和高墙。
  嘶哑的喊杀声几乎被雨声完全掩盖,听上去更像是来自炼狱的怨灵在嚎啕,撕心裂肺却又茫然无助。
  一批又一批的赵军被不停的调上前线,他们就直接踩过同伴的尸体,向着大雨、向着秦军、向着恐怖森然的泫氏城,发起疯狂的冲锋。
  但是,一切的努力又都是徒劳的。
  仅仅两天的功夫,赵军就直接阵亡一万四千多人,伤员则多达三万。新调来的一个步兵军团,整整六千铁甲,一天时间便死伤殆尽,人命成了这里最不值钱的东西。
  可即便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他们仍旧没能成功突破秦军防线,更没有把泫氏城攻克下来。
  秦国同样也调来了大批的生力军,死死的堵在阵地上,就是不让赵军前进半步。
  随着天气日趋恶劣,赵军的攻势也终于渐渐放缓,同时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到了他们的面前——断粮了。
  赵括发动总攻时,全军随身携带的口粮,在正常情况下仅仅够三五天之用,即使大家都节省着吃,顶多也只能撑十天的光景。按照他的设想,赵军在顺利推进的过程中,位于大粮山的辎重营跟进配合行动,沿丹水、泫氏至空仓岭一线,设立至少两条补给通道,无论怎样,也都能持续保障军粮的供应。
  可是万万没想到,对面的武安君白起根本就没打算给他这个机会。赵军的主力一离开泫氏城,三路秦军便从各自的隐蔽位置出发,沿着山岭河谷的密林小路,分别袭击泫氏城、丹水防线和大粮山,一举切断了整个赵军的补给线。
  眼下双方浴血厮杀了七天七夜,赵军一直没有得到新的粮食补给,眼瞅随身带着的口粮就要见底,上上下下都不禁慌了起来。
  要知道,打仗这种事情,那绝对属于高强度运动,对体能的消耗情况,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所以,越是在激烈战斗的过程中,军人们对于补充热量的需求就越高,如果吃不饱肚子,别说舍命干架了,就是站着走着他都没力气。
  赵括是一个只会谈论兵法的书呆子,在全军向敌人发动总攻的时候,他居然还在算计把一天的口粮分成两天吃,这原本就会大大降低军队的士气和战力,可现在倒好,别说一天分成两天吃,接下来恐怕连半天的粮食都不够了。
  由于各部队都出现了严重的缺粮状况,一线的指挥官们不敢再组织大规模的进攻,随着雨越下越大,他们纷纷决定暂时偃旗息鼓,将兵马从前线上撤下来,略作休整喘息。
  恰好在这个时候,赵括最新的命令也传来了。他指示正奉命攻打长平关和故关的两支军团,立即停止作战,改为向泫氏城这边靠拢,而自己统带的主力部队,也即将撤离光狼城和空仓岭战场,转头回师,集中优势兵力突击丹水。
  这个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不顾一切打通后路,至少也要让大粮山的物资能够及时输送过来,以解燃眉之急。
  再这么饿下去的话,四十多万大军根本不用秦国人打,自己恐怕就要崩溃了。
  在树林里面躲了好几天的赵亮,也终于在这个时候被赵军发现了踪迹。
  因为攻打泫氏城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而各路友军兵马也将要在此集结,所以,赵养乙麾下的将士们开始有针对性的肃清周围环境,整理大部队安营扎寨的区域。
  下午的时候,一支赵军巡逻队搜到了赵亮所在的地方,发现这里居然还藏着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上前一盘问,才知道对方竟是堂堂的上士大人。他们不敢怠慢,连忙把赵亮贺山带回了大营,向赵养乙报告。
  赵养乙之前认识赵亮,叫来一看,果真是那位典府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