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213章

反穿越调查局-第213章

小说: 反穿越调查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赵亮心中不禁暗暗叫苦:自己原本打算利用谢安的旗号,压着谢煥批准他请假,好去建康营救两个同事。但他万万没想到,好巧不巧的,居然碰上了桓冲翘辫子,荆州军帅位空缺。这一下子,谢陶二人难免心生误会,以为谢安是打算在暗中插手,才会让赵亮前去秘密行动。唉,这他妈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啦?
  还未等赵亮想好该如何解释这个尴尬的误会,陶思源在一旁沉声道:“统领大人,看来谢公对此已有谋划,咱们是不是应该全力配合呢?”
  谢煥微微一笑:“叔公真不愧是我谢氏一族的脊梁!我早就跟你们说嘛,他老人家怎么会轻易退出朝政呢?眼下归隐山林,无非是以退为进的高明策略,但无论庙堂还是江湖,他老人家都像下棋一般,筹谋周密、布局精妙,不会遗漏掉任何关键一步。”
  他转过头来,对赵亮笑道:“放心吧,不管你从叔公那里领了什么秘密指令,我作为谢家子弟,都会全力支持的。有些话,本帅也不瞒你,之前司马道子支持我登上统领之位,的确是提过一些交换条件。不过,我已然信守承诺,逐一履约,所以现在并不欠他什么。荆州军接下来的去向,对我谢家和北府而言,绝对非同小可,而我更不能袖手旁观,任由会稽王随意操纵。就算叔公不派你去,我也正打算让思源回一趟建康,给他们捣捣乱呢!”
  陶思源见谢煥明确表态,遂放下心来,同样对赵亮道:“这样一来就更好了。有谢公在背后支持,我们携起手,定能挫败司马道子借机吞并荆州军的企图!”
  赵亮听那二人你一眼我一语,说的眉飞色舞,不禁感觉头大如斗。可是他心里也清楚,此时此刻,绝非否认辩解的最佳时机。一旦让谢煥产生其他疑惑,恐怕更不会轻易放他去建康了。
  于是,赵亮只好哼哼哈哈的连连点头,尽量把这件事情弄得模棱两可,以便之后能够浑水摸鱼。至于说谢安老爷子为此背了多大的黑锅,他这会儿已经完全顾不上了。
  赵亮从谢煥那里回来,浑身上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晨曦见状,还以为是谢煥拒绝了他去建康的请求,连忙上前询问详情。
  赵亮往椅子上一摊,拍着脑门叹道:“完了完了,这回又惹麻烦了!”
  晨曦不明所以,好奇问道:“仙长,听您这话的意思,仿佛并不是被小公子拒绝了?”
  “不仅没有被拒绝……”赵亮瞥了她一眼,哭丧着脸道:“而且谢煥还专门派遣陶思源率领两千精锐护军,跟我同去建康,并且随时听候我的调遣。”
  “啊?”晨曦一脸懵圈,完全没弄明白赵亮在说什么。
  见这姑娘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赵亮打起精神,将刚才帅帐那里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晨曦听完之后,同样露出讶异神色,叹道:“唉,今年行的是什么运啊?大晋名将本就为数不多,要么沉疴日久,要么猝然陨落,难道真是气数使然?”
  赵亮好奇问道:“怎么,这个桓冲也很了不起吗?就像谢玄那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桓冲此人甚至比谢玄更难得。”晨曦轻声答道:“仙长有所不知,桓冲是当初权倾朝野的南郡公桓温的亲弟弟。桓温担任大司马的时候,兵权在手,大肆铲除异己,操控朝政。他不仅奢求朝廷赐授九锡,暴露了其篡权的图谋,而且到最后竟然还率军入宫,直接废黜了当时的皇帝司马奕,改迎司马昱入朝,拥立为帝。后来,由于以乌衣巷谢家王家为首的高门世族联手抵抗,桓温赐授九锡的意图始终没能得逞,最后病故在了荆州。桓温死后,将兵权交给了弟弟桓冲,南郡公爵位则由幼子桓玄袭封。”
  “与兄长桓温的骄横跋扈、野心专权不同,桓冲自幼便胸怀大志、为人忠厚,向来深得朝野赞许。他继任荆州军大统领和扬州刺史后,本可以像桓温那样,通过执掌荆州扬州两地兵马,换取朝廷对其的依仗。然而,桓冲认为自己的才能和气量都比不上谢安,出于对晋室的忠诚,虽然桓氏与谢氏之间有冲突,但他仍以国家为重,牺牲宗族利益,将原本桓温时取得的扬州刺史职位让给了谢安,自愿出镇外地。后来,桓冲又与谢玄于东西两边协力防御胡族的进攻,助大晋最终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全胜。”
  晨曦略微顿了顿,语气郑重道:“可以说,如果没有桓冲的高风亮节,谢公当初根本没有机会创建北府兵;同样,如果没有桓冲率领荆州军倾力相助,谢玄也没法那么轻松的击败苻坚。”
  赵亮点点头:“如此说来,桓冲还真是一个好同志,死的可惜了。”
  “生死有命,徒呼奈何。”晨曦叹道:“倘若谢公收到桓冲的噩耗,想必也会非常伤心吧。”
  赵亮思索片刻,又好奇的问道:“可我有一点还是想不明白啊。照你的描述,桓冲应该是非常忠于皇室的,那么为什么司马道子等人还如此忌惮荆州军,甚至把他们视作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呢?”
  晨曦笑笑,答道:“何止桓冲,谢公不也一样吗?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于皇族而言,外姓人永远是外姓人,是不可靠的。在司马道子等人看来,高门望族手握兵权,割据一方,什么时候会翻脸,谁也不知道。所以,即便忠心如谢公桓冲他们,同样会被司马道子所代表的朝廷猜忌防范。”
  赵亮闻言恍然大悟,同意道:“嗯,这个说法我赞成。谢公也好,桓冲也罢,他们都是有能力匡扶江山社稷的人。但是当擎天权势交到他们手上的同时,也恰恰是皇族开始忧心焦虑之日。如今大晋的主要敌人已经被击溃,于是司马道子这条小狐狸就开始整天盘算着,该怎样过河拆桥、念完经打和尚了。”
  晨曦听得噗嗤一乐,笑道:“仙长,过河拆桥说的没错,但是念完经打和尚却绝对不会。”
  “哦?这是为什么?”
  “因为司马道子最喜欢的就是和尚尼姑啊。”晨曦撇撇嘴,语带不屑的说道:“也不知道是因为建康豪门普遍都崇奉道家,所以司马道子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还是因为他本就相信转世轮回那一套说法,反正这位会稽王是个地地道道的佛门信徒。他不仅在建康大兴土木,修庙造寺,广招各地僧侣尼姑到京城传法,而且还时常制造事端,趁机打压我们道家弟子。”
  赵亮从晨曦的话语中听出了不满之意,表示理解的说道:“晋朝皇室一向崇佛礼僧,这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与之相反,道家好像更为民间所接受。尤其是清静无为、养生修仙和淬炼丹药,特别受到高门望族的欢迎。虽说佛道同源,但是二者之争,也恰恰是在这个时代进入到了一个较为激烈的阶段。据我猜想,这其中恐怕也有政局斗争的原因吧。”
  “仙长说的没错,佛道本无怨,唯有人心使然。”晨曦微微颔首:“无论是支持佛门,还是力挺道家,其实都是为了借助宗教的力量,去掌控更多的民心。司马道子这两年修造宏伟绝伦的弥陀寺,并且从北方请来妖僧传法,着实蛊惑了不少愚夫愚妇,在民间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为其掌控朝政造了很客观的声势。”
  赵亮闻言不禁一愣:“妖僧?那是什么鬼?”
  晨曦摇摇头,沉声道:“这妖僧名叫法庆,是北方弥陀教的教主。他不是鬼,却比鬼还凶恶呢。”


第三百二十九章 倒霉的同事
  听晨曦如此说,赵亮不禁大感好奇,问道:“这个弥陀教的教主法庆,究竟做过什么恶?”
  晨曦答道:“妖僧法庆,出自冀州沙门,据传他身上有胡人血统,曾拜西方魔教圣君释迦迪鸠摩罗什婆为师,修习妖法魔功。学成之后回到中原,自名‘大乘佛’、‘新佛’,创立弥陀教。”
  她顿了顿,继续介绍道:“所谓的弥陀教,表面上是以弥勒佛下凡救世、普度众生为教义,实则早已违背了佛门的根本教义和种种清规戒律。佛家向来讲究戒杀,将杀生视作背离佛法的五大戒条之一。可是弥陀教却反其道而行之,力倡“杀人作乱”,认为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杀人越多,便越能修成正果。法庆和他的信徒们在北方屠庙灭寺,斩戮僧尼,焚烧经像,又炼制狂药令人服之,使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最终弄得天怒人怨,引起了北秦皇帝苻坚的注意。淝水之战前,苻坚派遣鲜卑部族首领慕容垂,率兵清剿弥陀教,打的法庆仓皇逃窜,险些全军覆没。最后不知他通过什么途径,居然跟司马道子搭上了线,躲到了建康继续作恶。”
  赵亮听到眉头大皱:“这么说来,法庆搞得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邪教啊。不过既然司马皇室一向崇信佛家,那么江南地区的大德高僧们地位必然也不会低,他们又怎么能允许这个妖僧在此横行呢?”
  “弟子听说有两个原因,”晨曦解释道:“其一,法庆这家伙狡猾多智、善于伪装。他到建康之后,表面上摆出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与人无害,再加上一副如簧巧舌,一时间倒真把不少人给蒙骗了。”
  “其二,这个妖僧在西域天竺学得了一套名为‘爱经’的邪门功夫,专擅男女之事,因此深受皇帝和司马道子等贵族的追捧。甚至坊间曾有传闻,说谢公的女婿王国宝还为此专门拜法庆为师,暗中修炼此等邪术。”
  我尼玛?爱经?赵亮闻言心中一动:以前上学的时候曾经听说过,那好像是古印度时期流传的一本奇书,没想到,居然被妖僧法庆给学去了。房。中之术,对于男人来说一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也难怪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会如此推崇法庆。
  不过,无论是反穿局部署的铲除2303的任务,还是眼下去建康营救杨帆张磊两位同事,好像都跟这个邪教头目没什么直接关系,所以赵亮也并没有太往心里去,待听完晨曦的简略介绍后,便岔开了话题,聊起了关于此次建康之行的思路。晨曦显然对东晋都城的情况非常熟悉,于是就着自己所知所见,跟水瓶星仙长仔细探讨有关营救的方案,一直谈到深夜方才休息。
  转过天来,赵亮一大早便起床洗漱,收拾停当,手下五百军法骠骑早已列队整齐,静候他出发的指令。
  晨曦此时也从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仍旧是头戴纱笠,一袭白衣,身后背着三尺宝剑,看上去仙气十足。
  赵亮吩咐骠骑校尉,让他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正说着话的功夫,陶思源恰好率队赶来,与赵亮汇合。
  看着营门外面黑压压一大片人马,赵亮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统领护军——“破阵营”了。这支部队绝对算得上是北府兵内部的头号战力,正所谓精锐中的精锐。坦率讲,有破阵营护在自己身边,就算建康是座龙潭虎穴,他赵亮也有底气闯一闯了。
  两路兵马集结一处,旋即便启程上路,向着都城进发。跟上一次去建康不同,赵亮不仅从小马夫摇身变成了打着谢安旗号的北府特使,而且身边还跟着两千五百北府精兵,外加一个美貌仙子。
  这个待遇,比当初去巡视申国还要牛掰,公费旅游的档次简直拉抬了不止两三个等级。
  不过,赵亮心中还存着一点疑惑,忍不住向陶思源打听,他们带着这么多兵马去建康,是否会违反国法军纪,或者引起司马道子和朝廷的猜忌。
  陶思源闻言呵呵一笑,告诉赵亮不必过虑。
  从严格意义上说,破阵营这些人马都可以简单的视作大统领谢玄的亲兵,只是暂时接受谢煥的调遣。因为谢大统领此时正在建康养病,所以他儿子派两千亲兵过去守卫,并不算什么僭越之事。
  听他如此一解释,赵亮这才终于放下心来,不再担忧自己带着大批人马前往建康,会惹出什么麻烦。
  从京口到建康,在陆地上策马而行,也就两三日的光景。这其间赵亮其实有很多次机会,去完成反穿局“压路机”行动的铲除计划,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干掉自己的目标人物——2303号穿越者陶思源。
  不过,赵亮打从心底里却并不想这么做。一来,他虽然是警校的毕业生,而且之前还上过好几次“战场”,但毕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杀人训练,就这么直截了当的弄死一位,对他来说真的是非常艰难的挑战。
  二来,赵亮现在与反穿局完全断绝了联系,手下两个探员也正处在生死未卜的危险境地,他更加无心去完成花千秋那个所谓的“铲除”指令,不分青红皂白的乱要人命。
  所以赵亮最终决定,还是先利用眼前这个机会,尽量调查清楚陶思源穿越到此的来龙去脉。等到救出杨帆和张磊,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因为惦记着两位同事的安危,所以赵亮一心急着赶路,而陶思源也同样担心司马道子抢先出手,提前搅乱了荆州军的阵脚,于是整支队伍马不停蹄,仅用了两天一夜的功夫便赶回了东晋的都城建康。
  甫一入城,晨曦便跟赵亮打了个招呼,先行离开,一边去联络城里的旧相识打探情报,一边设法寻找提前一步到此的刘裕,让他前来跟赵亮汇合。
  晨曦策马走后,陶思源则领着赵亮和两千五百精兵径直前往乌衣巷,去探望卧病在床的大统领谢玄。
  然而没想到,谢玄的病情比以前更加沉重,此时竟已连续昏迷了多日,水米未进,令全府上下都不禁忧心忡忡。前来迎接他们的谢钟秀还没说上几句话,便因父亲病情转劣,哭的梨花带雨。
  陶思源既忧虑大统领的身体,又心疼谢小姐,只得在一旁不住地好言安慰,并且还找来纸笔,写了几个现代人经常服用的调理养生方子,让谢家的人到药铺找来给谢玄进补。
  赵亮提前多了个心眼儿,特意把那些方子要过来看了看,见没什么改变历史的违禁信息,才放心递给了谢府下人。
  眼看谢玄是拜见不成了,陶思源询问赵亮,接下来打算怎么展开行动。
  赵亮知道对方是真的误以为,自己来建康是执行谢安的什么秘密使命,针对桓冲去世和荆州军的变故,要防范司马道子搞鬼,不禁心道:2303啊,你还挺入戏的,真把自己当成这个时代的天之娇子啦?不过很可惜,老子可没兴趣陪你玩过家家的游戏。我是来救人的,至于荆州军如何如何,我一点都不关心。更何况,之前因为袭击案的事情,已经彻底把会稽王给得罪惨了,这回再要去摸那个老虎尾巴,恐怕真的会死得很难看啦。
  想到这里,赵亮微微一笑:“先不忙。我们才到这里,还须搞清楚情况才能做决定,所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赵兄弟说的有道理。”陶思源点点头:“不如这样吧,我先去找些高门望族的朋友,向他们打听一下荆州方面的情况和司马道子的动向,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消息。”
  赵亮巴不得尽快支开他,好方便自己行事,于是连忙点头同意。
  陶思源前脚刚走,晨曦和刘裕后脚就联袂来到了乌衣巷的谢府。赵亮在客舍一见到他俩,赶紧询问起杨帆张磊的情况。
  “大哥,这回恐怕有点麻烦!”刘裕的神情显得有些焦急:“您那两位兄弟,已经被押到会稽王府了。”
  一听这话,赵亮顿时心中发沉。会稽王司马道子是何许人也,又是何等身份,莫说杨帆张磊不是北府探子,就算他俩真的是,也不至于能惊动了堂堂王爷啊。
  眼下司马道子把这两个倒霉蛋关进自己的王府里,原因恐怕只有一个,他俩把跟赵亮之间的关系不小心给暴露了,所以之前吃了赵亮暗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