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148章

反穿越调查局-第148章

小说: 反穿越调查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久度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不过我和文质已经专门更换了新的部件,稳稳的射上一两发绝对没毛病。再加上准星的辅助,不说能像弓箭手那样做到百步穿杨吧,打一群目标应该很有把握。”
  郑卢雅担心道:“一群目标?杀伤力会不会打折扣?”
  “不会的,大人。”周文质解释道:“咱们使用的是‘一枪三剑箭’,长箭射出去之后,前端三片铁翎子完全张开,毁伤面很大。两张床子弩齐射,所选的目标定然非死即伤。”
  小雅闻言微微颔首,正欲开口再问,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了一记沉闷的炮响。
  紧接着,澶州北城门缓缓打开,数千名宁边军战士,排列好整齐的队伍,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从城里开了出来。


第二百二十八章 点儿背的狼主
  六千名宁边军将士,分成左中右三个大方阵,橹盾兵居前,长枪兵在后,接着是人数众多,手持斧头、狼牙棒和朴刀的武卒,弓箭手和弩箭手则横列在阵尾。全副甲胄的骑兵分守大阵两翼,端的是威风凛凛、进退有据。
  三个方阵随着战鼓的鼓点,缓步向前推进,直到距离城门大概三四百步的位置,才猝然停下。一时间,肃杀之气腾空而起,离得老远都能真切的感觉到:眼前这支劲旅不容小觑。
  守城的一方忽然开出城外列阵,这个举动顿时把辽军斥候吓了一跳,十几匹战马从不同方向驰回契丹营寨,急急忙忙报告最新的情况。
  不消半个时辰,辽国大军的营寨里也同样响起阵阵喧嚣,紧接着,三面营门打开,两万精锐骑兵排阵而出,分成三路,针锋相对的向远处宋军压了过去。
  由于此时尚未弄清对方的真正意图,所以应战的契丹人并未直接冲锋厮杀,而是停在距离宁边军方阵千步之外,遥遥观望。
  宋军的阵形非常讲究,不仅自成体系,进可攻退可守,而且他们距澶州城门只有三百多步的远近,稍稍后撤一点,城头上的弓箭手就能提供足够的掩护。况且还有威力极大的飞撅弩和床子弩,辽军若是真往前冲,转眼便可进入它们的最佳射程。
  双方暂时进入了对峙的阶段。宋军这边不动,辽军那边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自猜测,这些汉蛮子好端端的忽然从城里跑出来列阵,究竟有什么意图。
  少顷,辽军大营之中又冲出一队人马,在营门口兜个一个大圈子,然后径直跑向了赵亮他们面前的那处山丘高地。
  “我靠,果然来啦!”赵亮兴奋道:“张瑰,你目力好,赶紧仔细瞅瞅,有没有大鱼?”
  张瑰眯起眼睛,认真观瞧,片刻后喜道:“有啦!哈哈,从服饰上看,确实有不少将军头目!”
  此时离得近了,赵亮和小雅也看清了七八分,只见那群人果然都穿着制作考究的铠甲,头盔上的野雉翎和身后披着的纯色大氅,无一不在显示,来者的身份地位在辽国军队中非同小可。
  那队骑士一口气冲上最高的丘陵,横刀立马,面对澶州城池的方向指指点点,好似在研究宁边军的动向,而他们的后背,则完全暴露给了几百步开外的三弓床弩。
  赵亮心中一阵激动,默默念叨:老天保佑,道祖保佑,萧挞凛可千万要在这群人里边啊。
  你还别说,赵亮的祈祷真的挺管用,辽军统帅、有“狼主”之称的南院大王萧挞凛,此时正在小丘上的队伍之中,观察宋军大阵。
  原本,他新任命的汉人军师上官雪明曾力劝自己,千万莫要亲临前线,尤其是远远避开那些恐怖的城防巨弩。但是,今天早上宁边军的举动实在太诡异了,明明是据城死守的格局,却偏偏要出城列阵。
  萧挞凛吃不准宋军的意图,同时又不敢不重视契丹的老对手杨延昭,在传闻宋朝皇帝御驾亲征、数十万大军转日便要抵达此处的背景下,南院大王无可奈何,也只好亲自出马跑一趟,来到前沿阵地观敌瞭阵了。
  不过,好在此处距离澶州城池较远,视野非常开阔,故而应该不会受到城头弩箭的威胁。上官雪明眼见劝阻不成,只能抱着姑且一试的侥幸心理,随萧挞凛等辽国将军一起策马出营,登上小丘研究敌情。
  他们一行十几人,此时立马在丘顶上,隔着辽国的三路骑兵大阵,远远端详远处宋军的动静。萧挞凛眉头紧锁,看了半天,才出言询问众手下,谁知道杨六郎这葫芦里卖得究竟是什么药。
  辽军将领们全都一头雾水,左看右看也弄不明白,大名鼎鼎的宁边军,放着坚固的城墙工事不用,大大咧咧的摆出寻常野战的阵型,究竟意欲何为。
  倘若对面不是杨延昭在主持大局,恐怕早有人提议让契丹骑兵们勇猛的冲上去了。就这么区区五六千人的步骑混合阵,面对两万铁骑的轮番冲击,估计连一顿饭的时间都撑不过去。
  但可惜的是,杨六郎的名头太响,所以没人敢轻易吭声,大家谁也看不明白,狡猾的杨延昭会不会在后面布下什么可怕的陷阱,正等着辽军往里面跳呢。
  见始终没有人回话,萧挞凛不禁又皱了皱眉,问道:“上官先生,你说说看,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官雪明自打来到这处丘陵之后,就一直在四下打量,警惕的观察着周遭的状况,看看有没有伏兵什么的,所以根本没留意宋军的问题,此时忽然听到萧挞凛问到自己,连忙回过神来,尴尬道:“额,大王您方才在说什么,卑职没听清楚。”
  看他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周围的辽将纷纷露出鄙夷嘲笑的神色,同时也都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等着看他被大王厉声训斥。
  不过出乎大家意料,萧挞凛并没直言怪罪,而是耐着性子又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
  上官雪明思索片刻,谨慎答道:“宋朝皇帝御驾亲征,此事已成定局,想必澶州守军也收到了消息。他们士气大振,故而出城挑衅,多半是想激怒我军再次大举攻城,好让他们凭借坚固工事立些功劳吧。”
  “先生所言,跟我想的差不多。”萧挞凛轻蔑一笑:“杨延昭区区一个都指挥使,在汉人那边属于芝麻绿豆大的官职,偏偏生的心比天高!我看他比起他爹,可差得远呢!”
  说着,他转头问上官雪明:“新一批的攻城器械,赶制的如何了?来得及提早发起总攻吗?”
  上官雪明道:“启禀大王,卑职奉命日夜赶工,又加造了十五台巢车,并且经过改良,比之前的那些款式更坚固、更耐火烧。另外,大型投石机的制造也接近完成,先弄了两台出来,昨天下午的试验效果非常好,一千五百步,三十斤的石弹准确击中目标。同时,我的两个手下还配置出了威力强大的火药,毁坏性远超宋军的火油坛。火药弹通过投石机抛上城头,必能给宋军造成惨重伤亡。所以,顶多再过两天,咱们便可对澶州发动致命的攻击。”
  “两天?”萧挞凛喃喃自语道:“两天有点久了,宋军主力随时都会赶到这里……”
  上官雪明略作沉吟,语气显得很坚定:“那就一天!今日我们再拼拼命、加加班,确保第一批武器明天就可投入使用。”
  萧挞凛闻言终于露出笑容,颔首道:“好!有上官先生助我,何愁大事不成?杨延昭既然喜欢显摆,那就让他尽情显摆好啦,量他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传我命令,各部今日不必接战,只需扎稳阵脚,防止宋军突袭即可。咱们今天就好好的饱餐休息,等养足精神明日再战!”
  众将领闻言整齐答应,然后纷纷勒动缰绳,准备掉头返回大营,根据狼主的指令,去做好明日攻城的各项准备。
  可是就在此时,众人还没动身起步,就只听远处忽然传来砰砰两记弓弦的声音。
  紧接着,天空中响起了刺耳的尖啸,不待辽国将军们反应过来,两支旋转着锋利铁翎的大标枪,陡然砸进了人群之中!
  其中的一支,不偏不倚,正刺中一名辽将的后背,将那人冲离马鞍,飞出数丈之远。
  而另一支,则贴着萧挞凛的身子斜斜划过,刺入地面。
  箭虽然射偏了,可是长箭上的铁翎,却恰好扫在萧挞凛的头上。转瞬之间,南院大王的头盔便被削得破碎横飞,整个人也随即一歪,满脸鲜血的跌下马来。
  “大王!”辽将们顿时面如土色,忙不迭的跃离马背,纷纷围拢到萧挞凛的跟前。上官雪明则呆立当场,心头不禁涌起了一种宿命难违的无力感。
  “射中啦,赶紧撤!”
  “侯爷,还有备用的箭矢,再射一发吧。”
  “来不及啦,快快快!”赵亮指着从远处奔过来的一队辽国骑兵,急道:“要命的瘟神来啦!立刻泼上火油,烧了床子弩!所有人尽快走,晚了就跑不掉啦!”
  说罢,他一把扯起郑卢雅,三步并作两步的跳上马背,从林地的另一边玩儿命逃出。杨宗保见状,也不敢再多耽搁,连忙领着大家点火烧弩,然后赶在发疯的契丹人杀过来之前,溜出密林,逃之夭夭。
  狙击小分队轻装简从,策马狂奔,绕着大圈子,躲过辽国的骑兵方阵,有惊无险的冲回了宋军的地盘。
  直到完全进入安全地带,赵亮才长须了一大口气,此时回头点验,发现除了损失两台宝贵的三弓床弩,另外有四名战士受了点轻伤外,竟然没有一个人掉队送命。
  他不禁暗叫道祖保佑,终于放下心来。
  郑卢雅在马背上回头张望了一下,问道:“侯爷,你刚才看清楚没?咱们射中几人?”
  “不知道,没看清,”赵亮气喘吁吁的回答:“反正两箭都射到人群里了,就他们那个密集度,保守估计,至少四五人非死即伤。”
  “唉,也不知道死伤的都是什么人,”郑卢雅有些发愁:“等会儿杨帅问起来,我该怎么回复呢?”
  赵亮微微一笑:“反正都是辽国的大人物就没错啦,究竟是谁,我相信很快便会知晓的。”
  小雅和杨宗保虽然知道赵亮说的没错,可毕竟没有具体实证战果,换做谁都难免对自己的成绩将信将疑。和他们差不多,听完汇报的杨延昭同样也有些不好评判,唯有耐心等待,看看辽国方面之后会有什么反应,进而才能判断出,究竟狙杀了对方什么级别的重要人物。
  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等不要紧,居然等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名场面:
  一夜之间,整个辽军大营全体素白举哀!
  但凡在冷兵器时代,参战双方的各级将领,通常都有很高的战死率。毕竟沙场上刀来剑往,为大将者又往往喜欢表演身先士卒的经典剧目,所以总免不了刀头舔血、生死常事。
  这样一来,将领阵亡,对军队而言可以说是司空见惯,通常会以马革裹尸,草草祭奠一下便算了事,绝对不会大张旗鼓的举行致哀。
  像眼前辽军这种上上下下哭成一片的惨状,有且只有两种可能:一,他们的皇帝嗝屁了;二、全军的主帅不小心挂了。
  杨延昭双手撑在墙头上,难以置信的盯着对面,好半天才一脸懵逼的喃喃道:“我的老天爷,你们该不会是把萧挞凛给搞死了吧?”


第二百二十九章 乱点鸳鸯谱
  面对近十万辽国大军的围困,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小小澶州城,一天之内迎来了两个好消息:契丹主帅、名将萧挞凛中箭身亡;宋朝援兵的前锋已抵达八十里外的谪仙镇,主力大军指日可待。
  风声一传开,整个澶州城中的军民百姓顿时欢呼雀跃,士气高昂,到处都能听到鞭炮噼啪作响的声音。
  杨延昭领着儿子杨宗保登上城楼,摆出香案、供奉三牲,朝着南边的方向俯身磕头,遥遥祭拜,向去世的老令公杨业祈告:子孙不负先人遗志,终于击毙了战场上的死敌,为杨老令公报仇雪恨。
  祭拜完毕,杨延昭请来郑卢雅和赵亮,又毕恭毕敬的对两人躬身施礼,一是感谢他们为父报仇,二是感谢他们为国建功。
  郑卢雅连忙谦让:“杨帅折煞我们了。杀敌报国,是咱们的职责本分,殊不敢当您的致敬。况且,狼主虽死,但辽国大军仍在威胁澶州,说成功解救百姓于水火,言之尚早。”
  杨延昭闻言微微一笑,指着城外道:“穆指挥使请看,一个时辰前,辽军已经开始拔营后撤了。”
  郑卢雅惊讶的朝北边望去,果然如杨延昭所说,远处的契丹兵营一阵喧嚣忙碌,眼看正在收队离开。
  赵亮其实早就知道对方会这样,说道:“他们没了主将,又听说宋军大部队赶到,自然会选择撤退,暂且避我锋芒。听闻辽国萧太后的兵马已经距此不远,所以他们多半是赶过去会师,然后再伺机杀回来。”
  “赵兄的想法与父帅不谋而合,”杨宗保心悦诚服道:“看来不久之后,便会有一场真正的大战了。”
  杨延昭道:“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契丹人倾巢出动,二十万主力尽皆陷于澶州,我们只需切断他们退路,定然能叫辽军有去无回!到那个时候,莫说是燕云十六州,就连长白山脉和茫茫草原,也能落入我大宋之手!”
  杨宗保等一众将士听得无不热血沸腾,忍不住高举臂膀,大声应和。只有赵亮和郑卢雅没有太多的反应,静静看着激动万分的人们。
  赵亮有些好奇,低声问郑卢雅:“你怎么这副神情啊?难道是觉得杨帅的话有什么问题吗?”
  郑卢雅摇了摇头:“不,不是话有问题,而是……其实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总觉得事情不是这样的。”
  “不是哪样的?”赵亮察觉到小雅可能是记起了什么,连忙继续鼓励道:“你仔细想想看。”
  郑卢雅沉思片刻,答道:“我有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好像此战终究会以和平的方式告终,而且宋辽两家还会签署什么重要的盟约,从此流传百世。但是,到底为何会有这样古怪的念头,我却完全搞不明白。”
  赵亮趁着没人理会他俩,接着道:“你有没有感觉,这个念头在脑海中非常笃定,就好像曾经亲眼看到过一样,所以特别特别确信?”
  “嗯,是这样的,”郑卢雅一脸愕然:“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不认为我是在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吗?”
  赵亮用嘴巴努了努人群,笑道:“倘若他们听了你刚才的那番话,定会以为你在胡言乱语,但是我不会。”
  他转过头来,面对着小雅郑重的说道:“你完全不用怀疑自己。相反,有空时要仔细思考一下,那样的想法或景象究竟是如何产生?又从哪里来的?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慢慢就能找到答案了。”
  小雅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正欲开口说话,此时杨宗保走上前来,喜道:“穆姑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才我跟父帅正式提过了,他老人家同意了咱俩的亲事,一会儿便写信回汴梁,请祖母出面选聘媒人,向你父母提亲!”
  我尼玛?!赵亮闻言险些摔倒,还没来得及说话,只见郑卢雅俏脸一红,白了杨宗保一眼,娇嗔道:“你真讨厌,这种话也能当着人家的面讲吗?”说罢,便急匆匆的转身跑了。
  杨宗保哈哈大笑,使劲拍了拍赵亮的肩膀:“赵兄,我要和穆灵成婚啦,到时候你可得多喝几杯喜酒啊!”
  赵亮险些跟他急眼,脱口而出道:“我,我喝你妹呀!”
  杨宗保没听明白赵亮的话,先是微微一愣,旋即好像恍然大悟似的,说道:“喝我妹?和我妹?哦,对啦!我明白啦!你是说杨茹吧?哈哈哈,你这臭小子!我早就知道你打茹儿的主意很久啦。怎么着?看我跟穆灵成亲,所以自己也心急啦?”他冲着赵亮的胸口轻轻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