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调查局-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茹听完对方的秘话,脸色不禁微微一变,讶然道:“你说什么?真的回来了?”
“是,这不请您速去一见吗?”小厮为难的说道。
“现在在哪?”杨茹又问了一句。
小厮回答:“就在书房那边。阖府上下谁都没敢告诉,听说您在,就让小的跟您讲了。”
杨茹沉吟片刻,吩咐道:“行,我晓得了。你自去忙吧,记紧了,千万管好嘴,不然当心皮肉。”
“您放心您放心,”小厮的脸色都白了,连忙道:“小的一向嘴紧,不然也不会被派来送信。”
杨茹点点头,挥手打发了那个小厮。苹果有些好奇:“二小姐,出什么事了?”
杨茹四下打量,然后低声道:“对不住两位,这饭怕是吃不成了,你们得先跟我去见个人。”
“谁呀?”苹果问道。
赵亮此时已经读出了杨茹的心思,淡淡道:“她哥。”
杨茹闻言大吃一惊,问道:“我的老天,你怎么知道?”
苹果见状,立即晓得赵亮说中了,不过她顾不上关心赵亮是怎么做到的,而是想起了另一个极为严重的事情:“小姐的哥哥?那岂不是宗保少爷?”
杨宗保?赵亮心里一愣:我靠,难道是穆桂英的老公?不过他俩为何会如此紧张呢?
杨茹点点头:“没错,就是我哥哥杨宗保,他从前线偷偷跑回来了。”
“什么?!”苹果闻言险些蹦了起来:“偷偷跑回来?前些日子他刚被任命为宁边军左翼副将,现在前线战况危急,他怎么会偷跑回来?这可是杀头的罪啊!”
“谁说不是呢?”杨茹站起身,急道:“此事不能声张,你俩还是先跟我去见见大哥,问清楚情况再说吧。”
三人顾不上满桌的酒菜,连忙离开听雨轩,脚步匆匆的赶往位于西院偏北角的书房那里。
他们才一进房门,书房的里间便走出一个人来,笑道:“好妹子,战场体验如何啊?跟你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吧。”
赵亮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挺,面目俊朗的年轻人,正笑意盈盈的看着杨茹,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独特而自信的气质,仿佛天地间没有任何事情能吓住他、难倒他。
杨茹一跺脚,嗔道:“大哥,你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快点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奉父帅的命令回来公干,并非什么偷偷摸摸从前线溜走,对吧?”
杨宗保微微一笑:“茹儿,让你失望了,我确实是擅自返回开封的。”
“少将军,你知不知道这是犯军法的!”苹果也忍不住着急道:“身为大宋将官,未得上峰指令,擅自丢下所部,脱离战场,最轻也要判斩监候啊!”
杨宗保耸耸肩,说道:“那我可管不了啦,我回来是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要办。”
赵亮用读心术一扫,便了然道:“原来你是急着搭救朋友性命啊。”
杨宗保微微一惊,奇道:“咦?你是何人?为什么能晓得我的心思?”
杨茹闻言赶紧给哥哥介绍赵亮。当杨宗保听说眼前这位拥有惊人战绩、保了妹妹平安的小伙子,居然是当代名侠李二白道长的师叔,顿时难以置信到合不拢嘴,连忙拱手施礼,与赵亮客气寒暄。
“大哥,赵先生远隔万水千山,都能准确预测出寇准大人的谋划,猜你的心思不是轻而易举?”杨茹道:“对了,你究竟是要救什么朋友啊,我认识吗?”
杨宗保摇摇头:“哦,那个人你不认得,是我在一个多月前刚结识的。他们家本是应天府的粮商,也是十六家奉旨协办军粮的官商之一,专门负责为忠武军筹措补给。前几天我听押运粮草到前线的军曹说,那位朋友的家里遭到朝中奸臣陷害,说其偷换军粮、以次充好,险些引起忠武军哗变。目前正值举国大战之时,所以朝廷对此颇为震怒,遂将我那朋友全家下狱,打算满门抄斩。”
“你能确定他们真的没问题吗?”杨茹道:“毕竟此事你也不曾参与,怎知他们是被人诬陷?”
杨宗保语气坚定的说:“绝对不会有错的。我的那位朋友不是见利忘义之辈,其家族我也有所耳闻,几十年做生意的好口碑,诚信重诺,童叟无欺,断不会为眼前这点利益,干出伤害国家、有损清誉的事来。”
第一百八十章 军粮之祸
听哥哥说的如此笃定,杨茹又问道:“那你打算怎么营救这位朋友?要不要请奶奶出面,找三法司要人?”
“找奶奶?傻丫头你怕不是疯了吧?”杨宗保笑道:“我这回可是临阵脱逃啊。奶奶和父亲若是知道了,非得来个大义灭亲,先把我就地正法了不可。回来之前我已经想好,悄悄的来悄悄的走,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事情办成。我麾下的左翼六个营均已安排妥当,目前他们暂时驻扎的石桥镇,尚未发现什么敌情,等于还在二线进行休整,所以只要手脚麻利些,及时赶回去应该误不了大事。”
苹果担心道:“现在战场瞬息万变,契丹大军随时南下,少将军的兵马可能明天就要奉命开拔,你这个主将不在,又能瞒得了多久?”
杨宗保满不在乎的说:“所以我才要请你们帮忙啊。最好这两天就帮我劫牢救人,然后我便火速返回军中。”
“劫牢救人?!”听到这个词,杨茹和苹果都大吃一惊,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赵亮问道:“杨公子的意思,并非要替你那位朋友打官司申诉清白,而是直接抢人?”
“赵兄有所不知,”杨宗保叹道:“此番定下这桩冤案的,是知枢密院事陈尧叟。他在朝中位高权重,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都仰他鼻息,怎肯轻易翻案。若是想要救人,便只能先把人抢出来,暂时免遭那不明不白的一刀,然后再慢慢寻找证据,以求洗脱冤情罪名。”
杨茹急道:“就凭咱们几个,也救不了那么多人啊!”
杨宗保从容道:“旁的暂且不管,我只想先救那位朋友。一个人而已,相对也容易很多。我都打探好了,朋友现在就关在刑部大牢之中,那里看守虽然比寻常县衙严密,但都是普通兵丁,武功非常稀松,只要能趁其不备把人救出来,再往咱们家里一藏,多半也没谁敢轻易上门来搜。”
赵亮心道:我滴个妈,这官二代也忒大胆了,什么出格的事都敢干。
只听杨茹沉声道:“非救不可吗?”
杨宗保点点头:“妹子,你是知道哥哥的,放着朋友蒙受冤屈见死不救,这辈子恐怕都会于心不安。无论怎样,我都是要闯这一遭的。”
“那你准备了多少帮手?”杨茹又问道。
杨宗保两手一摊:“我谁都没找。自小跟我一起长大的那些玩伴,都是开封城里非富即贵的官宦子弟,让他们放鹰打猎、嬉闹斗酒可以,这种玩儿命的勾当,却万万做不来。就连八千岁小王爷我都没有知会,就是不想拖累他。至于说我的部下和府里的兵将,更不能调遣,免得再给父亲多添是非。眼前话讲到这份上,就看你们三位是否愿意出手相助了。”
苹果抢先答道:“我愿意听从少将军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可太好啦!”杨宗保喜道:“有咱们宁边军最厉害的斥候头领亲自出马,此事已经成了一半!”
杨茹无奈的点点头:“唉,那我也算一个吧。谁让你是我亲哥呢?我不帮你谁帮你?”说罢,她转头望向赵亮:“赵大哥,你愿意援手吗?我哥哥绝非喜爱惹是生非的人,他也是为了义气,不想看到朋友蒙受不白之冤。”
听杨茹这么说,赵亮顿时感到非常为难。如果没有小雅的事情,他一定会答应参与的。不就是劫牢反狱吗?连周幽王他都敢绑架,这点小场面又算什么呢?可是,郑卢雅此时同样陷入危机,生死未卜,他来北宋已经快十天了,再这么瞎耽误功夫,恐怕要误了大事。所以,杨宗保这个忙,赵亮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杨宗保的角度而言,与杨茹苹果相比,他更希望能得到赵亮的助力。一来,照妹妹和苹果所说,此人独闯敌营,力战辽军,显然是有勇有谋之辈,对自己的大胆行动肯定极有帮助;二来,既然赵亮是李二白的师叔,那定然还能请来其他江湖高手助拳,劫牢救人的把握则更加稳当。不过,杨宗保是一身虎胆、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心气儿也高,他见赵亮沉吟不语,知道对方是在犹豫不决,便不愿过多强求,于是洒然道:“赵兄切莫为难。宗保的事,尽管发乎道义,可也毕竟有违国法,犯着天大的忌讳。只我与妹妹苹果三人,其实也足够了。”
苹果撇撇嘴,想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忍住没说。杨茹则颇有些失望,眼中带着一丝不解和幽怨,看了看赵亮,话到嘴边,同样咽了回去。
赵亮心中歉然,想解释一下,却又不晓得该如何解释,只好悻悻的朝杨宗保点了点头,保持了尴尬的沉默。
转眼间,屋里四人都有些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场面一度陷入压抑的安静之中。最后还是杨宗保爽朗一笑,说道:“咱们也别光顾着说话啦,反正今晚也不可能立即去救人。好久没见你们两个小丫头,今日又有幸结识赵兄,岂能无酒乎?好妹子,哥哥此时不便露面,还是请你张罗些好酒好菜,我们四个就在这里推杯换盏,好好聊聊。”
杨茹答应一声,转身正欲往外走,忽听书房门口有人道:“小姐,李二白和元宝两位道长前来拜访,说是有重要的事情禀报赵先生。”
杨茹闻言一愣,旋即应道:“晓得了,你请道长们先在听雨轩稍后,赵先生马上就到。另外,让厨房准备一桌小宴,送到书房这边来。哦,别忘了嘱咐他们,不要花雕,取上等的杜康酒来。”
门外的仆役口中称是,快步离开。杨茹对赵亮道:“赵大哥请快去快回吧,你还未曾用过晚饭,等会儿菜要凉的。”
赵亮向三人告了个罪,赶紧出了书房,沿着刚才来的路径又回到了听雨轩。此时,李二白和元宝也恰巧到此,看到赵亮连忙施礼。
赵亮好奇的问李二白:“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郑仙姑有消息了吗?”
“我们俩正是为此而来的,”李二白急道:“现在的情况有些紧急,还是让师弟讲吧。”
元宝略微一揖,说道:“额,师叔,事情是这样的。我去前线找师兄之前,曾托一位生意上的老朋友帮忙探听仙姑的来龙去脉。今天一回到汴梁,我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立马就去找他。据他说,仙姑的案子官府催的很紧,可能即日便要开刀问斩啦。”
赵亮听得心头一惊,连忙道:“别着急,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讲的越细越好。”
元宝点点头,继续道:“郑仙姑下凡之后,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是应天府穆家的女儿。不过我这位朋友打听过了,她的确不是穆家老夫妇的亲生闺女,而是前不久才刚刚收养的义女。穆家老爷原有一子一女。儿子穆青五年前战死在宋辽战场上,小女儿则自幼失散,杳无音讯。所以,他们老两口便把仙姑当成了亲女儿一样看待。”
赵亮一脑门黑线,忍不住问道:“仙姑她现在不会是叫作穆桂英吧?”
“哦,那倒不是,”元宝继续介绍:“她现在叫穆灵。据说穆灵文武双全,非常能干,帮着穆老爷子打理家族生意,短短几个月便做的风生水起,颇得两位老人的喜爱呢。”
赵亮心想,那当然能干啦!北大经济学的高材生,折腾古代这点事,想发财还不是手到擒来啊?他好奇的问:“所谓的家族生意,到底是什么买卖啊?”
元宝答道:“粮食,准确的说是军粮,专门为前线各路大军筹措军需粮草,拿的都是朝廷的官银,稳赚不赔啊。之前我也想做来着,可惜师兄说什么也不同意,不然的话,两三个月就能倒腾几千贯的利润,够师兄弟们吃上好几年了。”
李二白气道:“师叔让你讲仙姑的事,你怎么又扯到生意经上了?”
元宝回过神来,连忙对赵亮道歉。不过赵亮却没在意,而是被另外一个问题吸引了。他思索片刻,问道:“你说的这个军粮生意,谁都可以做的吗?”
“那可不行。若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这么赚钱的买卖岂不是要挤破头啦。”元宝笑道:“想干军粮买卖,得有朝廷发放的牌甲,成为指定的官商才行。弟子当初之所以会动这个生意念头,是因为师兄在江湖上颇有威望,想着官府多少也得给他面子,说不定也能发弟子一个官商牌甲。不过,能符合朝廷条件要求的粮商并不多,一年多来,总共也才发了十六个牌甲而已。仙姑所在的穆家,就是应天府唯一的官商。”
“我靠,原来如此!”赵亮反应过来,惊呼道:“闹了半天,合着跟杨宗保说的是同一家啊。”
李二白和元宝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连忙追问其详。赵亮不答反问道:“你可知郑仙姑,也就是那个穆灵,因何事获罪的吗?”
元宝点点头:“都打听清楚了。一个月前,穆家老号给忠武军送的一百车军粮里,出现了大量的谷草和沙砾。当时部队正准备向北方开拔,口粮里吃出这些东西,将士们当场就砸了锅碗,闹腾起来。忠武军节度使勃然大怒,连夜派兵进入应天城里,封了穆家粮仓,逐个检查,这才发现之前囤积在此的军需粮草,统统被人用陈粮和沙子掉了包。那原本可是兵部用白花花的银子,委托穆家从南方采买调运的新粮,准备送到前线打仗的啊。这一下,穆家商号无异于捅了天大的娄子。当晚,主管军粮生意的穆灵,连同穆家老夫妇和亲属伙计,总共七十余口全部被抓,关进了应天府大牢。此事一直惊动到枢密院,上面发下话来,说大战在即,此等偷换粮草、动摇军心的大案,必须严厉惩办,以儆效尤。刑部接到指令,只用了三五天的功夫,便定了穆家的罪。穆灵和穆老爷子问斩,其他人等,男子流配三千里,女眷充入官妓或转入奴籍,穆家财产则一并抄没,给忠武军作为军饷。”
赵亮沉声道:“元宝,依你的经验判断,这件事果真是穆家干的吗?”
元宝略作沉吟,答道:“师叔,说实话,我不太相信。”
“为什么?”
“原因有三个。”元宝道:“第一,军粮生意,其实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获利颇丰。通常的商人,能接到这样的皇差,已经是心满意足了,不大可能再冒着杀头的风险,去挣昧良心的钱。既没必要,也划不来。第二,军粮虽然存放在商家的私库,但是每次入库,都会有兵部或对应军旅的人员在场核查清点,有些时候,甚至还会专门派兵看管,那么多粮食都以次充好的掉包,换成谁也不可能轻易办到。”
元宝略微顿了顿,接着说:“前面这两点,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原因,但凡接触过这行的人,基本上都能想得到。至于说第三个原因嘛,则是我考虑的另一个蹊跷之处。”
第一百八十一章 救人分几步
元宝的话,连李二白都被勾起了好奇心,不禁催促道:“快些说,究竟是什么蹊跷之处?”
“我觉得,忠武军肯定有问题。”元宝答道:“忠武军节度使韩先志乃是枢密院陈尧叟的小舅子。此人无甚本事,完全是靠着裙带关系才爬到如今的位置。他练兵打仗不行,巧取豪夺倒是一等一的高手,经略忠武军三年时间,不是到处强占民田,就是四面欺男霸女,应天府的百姓苦不堪言。但是韩先志仗着他姐夫这座靠山,丝毫不惧言官弹劾,仍旧稳稳当当的做着统兵大将。直到今年辽国大举进犯,韩先志才慌了神,整日担心忠武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