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 >

第62章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第62章

小说: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走近,便瞧见里面灯火辉煌,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李承乾当场呆住了,敢情这位爷还有心情饮酒作乐呢?

    我给你辛辛苦苦找女儿,你在府里喝酒玩女人,这像话么?

    他大步踱入正堂门外,果真瞧见李孝恭斜靠在胡床上,与一旁的两个胡姬打得火热。

    奴仆上前通禀,李孝恭这才清醒过来,遣退了堂内的胡姬,又起身迎了出来。

    “承乾啊,嘿嘿……我那宝贝女儿,你找着了吗?”

    他脸上还带着些许红晕,看上去方才已饮了些酒。

    李承乾这时已同情起那县主了,摊上这么个爹,也不怪她离家出走了。

    他走上前去,见了礼,而后才将县主暂住温府的事情,与他交代了。

    “王叔,你可要记住,明日前去迎县主回府,可一定要好言相劝,莫再拉出你那当爹的派头来了。”

    李孝恭倒是没有像李承乾所料的那般耍性子,他在一旁连连点头:“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的……”

    说着,他又大手一扬:“太子帮了我这么个大忙,本王当真感激莫名。来啊,快将本王的美人儿都带上来……”

    见他这副做派,李承乾哭笑不得,您女儿还在外头闹脾气呢,你还有心情玩乐吗?

    他赶紧摆手推辞,倒不是不想体会胡姬风情,主要担心叫那县主知道了,又要大发脾气。

    他父女俩怎么吵都没事,李承乾可不想掺和其中,招惹上这么一对父女。

    这李孝恭也不强劝,他这人倒是有一点好,看上去性子疏狂不羁,但却不过分张扬。

    李孝恭在开国时立下如此大功,但这些年也没听说他做过什么出格的举动。

    这好酒好女人,对于他这样的大人物来说,当然算不上什么毛病。

    再说人家只关起门来自己喝酒自己玩,也没听说与朝中其他势力有过多牵连。

    也难怪李世民放心将宗正府交给李孝恭,让他统管皇家事务。

    两人坐了一会儿,李孝恭自是千恩万谢,还招呼着要送女人送珠宝,李承乾全都推辞拒绝了。

    这些东西他李承乾都是唾手可得,要了便是将这笔人情给抹除了。

    倒不如先让李孝恭欠着自己的人情,这对于李承乾来说,是最划算的。

    往后与李泰等皇子之间,怕还有诸多纷争,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要用上李孝恭帮忙呢!

    毕竟他是皇族中的柱石人物,实权虽然没有了,但威望可是还在的。

    在李孝恭千恩万谢之中,李承乾眼看天已黑透,便也起身拱手,向李孝恭作别。

    可当他刚刚站起身之时,却听见外头老奴仆敲了敲门,朝李孝恭看了一眼。

    这老仆欲言又止,李承乾心知这奴仆定是有什么要事通禀,他也懒得在这碍事,便便将手一拱:“王叔,那承乾便先告辞了!”

    可李孝恭却是一皱眉,将手一摆:“不急!”

    他又朝那老奴仆哼了一声,语带霸气道:“你有甚话便直说,咱们王府还有什么事,要背着太子殿下的吗?”

    寻常府邸,有些个私密的事儿,不愿叫外人知晓,这本是常事。

    李孝恭这般作态,倒显得有些刻意了。

    李承乾也不知这李孝恭是当真洒脱,还是故意演了这么一出,只好静立不动。

    那老奴仆连连点头,走到堂内来,不轻不重道:“王爷,陛下驾临……”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喜忧参半

    “陛下来了?”李孝恭愣了一愣,又用疑惑的眼神望向李承乾,“陛下这是来做什么?”

    李承乾也有些奇怪,按说寻找莱阳县主的事,已经交到他李承乾手里了,李世民即便是关心,派个人来问一句也便罢了……

    何故要亲自到访呢?

    显然,他这时候到来,是有旁的事情找李孝恭。

    李承乾只好摇头:“承乾也不清楚……”

    李孝恭只好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裳:“走,承乾!你陪我一起过去接见陛下。”

    李承乾也只好跟着一起朝外走,两位都是自己的长辈,既然碰了头,总是要去见一见的。

    至于这两人有什么事要商量,他倒是没什么兴趣的。反正见了面打个招呼,再告辞离开便是。

    两人朝外走了两步,还没走完那石子铺就的小路,走到通往正门的回廊,便已瞧见那回廊处有一行人朝这边走来。

    那一行人中,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李世民。

    “王兄!咦?这不是承乾么?你小子怎么到这里来了?”

    李世民大步走了过来,一碰面便直朝李承乾发炮。

    李承乾只好见礼:“儿臣今日替王叔寻那莱阳县主,已经有了消息了,故而前来告知王叔。”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看向李承乾道,“既是在此碰上了,便一起进去吧!朕倒是有事,本也想找你商量,但你不在府里,便先来你王叔这边了。”

    李承乾这下想溜都溜不掉了,只好讪讪跟在两个大佬身后。

    一路上,李世民与李孝恭倒是相谈甚欢,他二人说的是当年征战沙场的故事,说到激扬处便要把臂大笑。

    看得出来,这两人虽然这些年在台面上的交流不多,但私下里感情倒是不差。

    一行人回了堂内,李世民落座上首,李承乾则与李孝恭相对而坐。

    坐定之后,李世民才看向李孝恭:“今日前来,是有件大事要托王兄操办,既然承乾在这里,便也让他出出主意,提个意见。”

    李孝恭、李承乾自是点头应下。

    李世民这才接着道:“王兄恐怕还不知晓,那突厥前阵子,曾向我大唐提议,要购买粮食……”

    听到李世民提起这事,李承乾才想了起来,前阵子李世民的确找他商量过此事。

    当时,李承乾便断定,突厥国内一定是出了天灾,他还建议李世民派出暗探,前去调查。

    现在李世民提及此事,想是那边已有了结果了。

    但是……李承乾不免好奇,这事儿是军方的事,李世民为何要来找李孝恭呢?

    李孝恭这些年来,已不涉政事,找他又有何意义?

    李承乾心中不解,只好继续听下去。

    这时候,李世民已说到那暗探了:“在承乾的建议下,朕便委派暗探前去调查……经暗探摸察,果然发现,突厥境内,遭了大面积的旱灾,导致草木枯败,牛羊难以存活……”

    突厥是游牧民族,并不靠农业维生。

    按说游牧民族相较于农耕民族,并不惧怕旱灾。

    一个地方干旱了,大不了拖家带口,领着牛羊去另一处草场便是。

    但照李世民的说法,那突厥此次遭遇的旱灾很是严重,已辐射到整片漠北地区。

    这种情形下,任你往哪个方向游荡,怕都没有新鲜的水草畜养牛羊。

    而且转移迁徙,也是要费力气的,没了草料,突厥人也无力支撑。

    显然这次的旱灾已伤及突厥国本,那边在无奈之下,才向大唐求购粮食。

    李孝恭听了此话,便大喜道:“陛下,这对咱们来说,可是个好消息。突厥人势力大衰,而我大唐近半年来日渐承平,大可以早做准备,向北攻伐了!”

    虽然现在就北伐还为时尚早,毕竟唐人也刚从饥荒中走出来,急于征战会伤及国本。

    但不得不说,这次突厥的旱灾,给李唐预留了时间,来准备对突厥的战事。

    李孝恭所提的建议,可以说既不冒进,又最大限度利用这此旱灾,该是上上之策。

    但李世民却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此事朕还没说完……”

    他又叹了口气,继续道:“但暗探却又发现,突厥王庭,最近正在向几大王师发放粮食。而且。不光是向突厥可汗直管的虎师放粮,甚至连其他贵族手下的鹰师、豹师,也都能得到粮食。”

    “什么?”李承乾一惊,不禁脱口而出道,“他们哪来那么多粮食?”

    要知道,突厥帐中,最精锐的便是可汗直接统领的三大虎师,其余的像鹰师、豹师这样的军队,都是由其他贵族掌管。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突厥可汗的权力。

    而现在突厥大旱,按说突厥可汗已自顾不暇了,可他竟还能拿出粮食,供应给麾下大军。

    甚至还能富有余粮,来接济其他贵族手下的军队。

    李世民摇了摇头:“这事还在调查,但一时还没有结果……”

    一旁的李孝恭已提醒道:“看样子,那颉利要借着这次旱灾,一举笼络草原上其他贵族了……”

    他的话将李承乾惊醒,的确,突厥可汗掌握了大量粮食,但他绝不会白白供应给那鹰师与豹师。

    要知道,这两支大军,可并不直归他可汗统领,他绝没有理由去养活其他贵族的军队。

    除非……他们已经达成协议,用粮食交换某些利益。

    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颉利可汗提供粮食,而其他贵族宣布向可汗效忠,往后任凭颉利指挥调度。

    李世民叹了口气:“虽然颉利贵为可汗,但鹰师、豹师并不直属其麾下。以往作战,这两支大军,也常有阳奉阴违之举……但经此一灾,两支大军怕都要被颉利收归己用……”

    他摇了摇头:“突厥的实力,怕是要不降反增了……”

    他这话说得倒不错,以往突厥虽然人多势众,但分散开来各自为战。

    现在遭受大灾,虽然蒙受了不少损失,可若颉利借用粮食,能一举整编大军,收了其他贵族麾下的豹师、鹰师,那他的实力反而更强了。

    只要突厥被捏合成一条绳,往后任凭颉利指挥调度,其战力只会更强。
………………………………

第一百五十章 里通外国

    李世民带来的消息,可谓是有喜有忧。

    一方面,北方大旱,对于大唐来说,算是绝对的好消息。

    可另一方面,颉利可汗利用粮食笼络军队,又一举整合了突厥各方势力。

    李承乾将此事细细琢磨,他已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粮食,粮食是关键!一定要调查出粮食的来源!”

    旱灾还在延续,其影响绝不是三两个月内便能被消除。

    要想渡过旱灾,并整合草原大军,颉利可汗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粮食。

    显然,这些粮食不是他草原上自产的,多半来自别国。

    而只要查明粮食来源,一举切断颉利得粮渠道,便能遏制住颉利掌控草原的势头。

    李世民微一点头:“不错,这正是朕次行前来的原因所在!”

    李承乾正自疑惑,却听李世民又道:“你们知道,颉利的粮食,来自哪里吗?”

    李承乾两人摇头。

    要说最大的可能,当然是来自大唐。毕竟大唐是农耕社会,掌握了极多的粮食。

    但突厥周边的国家,可是不少,像吐谷浑、薛延陀、百济、高句丽,以及西南方向的吐蕃及西域诸国……

    这些国家虽然不像大唐有那么多粮食,但临时凑一凑,也能凑出不少粮食。

    只要颉利许以重利,难保这些国家不会卖粮给突厥。

    李世民扫了两人一眼,又将牙齿咬了咬,恨声说道:“朕已查明,这些粮食,多是出自咱们大唐!”

    李承乾两人都是一惊,那李孝恭已拱手道:“陛下这么说,可有证据?”

    李世门点点头:“朕的暗探已深入突厥王师,调查出那粮食品种,不光有粟、麦等北方作物,甚至还有南方的水稻……这些作物,周边国家中,只有我李唐才能提供。”

    水稻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虽然品种与后世那高产的杂交水稻有所不同。

    但其在北方地区还很少见,多在江南水乡种植。

    而周边几国,因为地理条件限制,是极难种植水稻的。

    所以李世民的判断是没错的,那突厥人所掌握的水稻,一定出自大唐!

    坐在李承乾对面的李孝恭,这时候已经从席上跳了起来。

    他眉头一拧,将眼睛瞪得圆滚滚:“有人里通外国,将我大唐的粮食,卖与突厥人?”

    他说这话时一副义愤填膺状,倒不像那个平常只懂享福玩乐的河间郡王了。

    李世民也咬了咬牙,将头重重点下。

    他又看向李承乾:“本来……朕是要先找承乾商量商量此事……但承乾不在太子府,便先到郡王府来,征求王兄的意见。”

    李孝恭一愣:“问我做什么?”

    李世民整了整衣裳,这才道:“朕的意思,是想让王兄替朕跑一趟,前去调查这粮食来源。”

    李孝恭“啊”了一声,满脸疑惑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臣去突厥?”

    李孝恭长久以来都没碰过军政大事,而且即便是开国之初,他也多是在南方征战,对北地的情况压根就不了解。

    所以李世民提出让李孝恭来调查,的确让人吃惊。

    便是连李承乾,都觉得这个举动似有不妥。

    相较之下,军方一干武将,都比李孝恭更适合做这事。

    且不论那些勇武有余,智商不足的莽夫,但军中也有足智多谋的人才啊!

    像李靖、李世绩等人,都是粗中有细的,比起这颟顸糊涂的李孝恭来,该是更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李孝恭先坐定下来。

    他又看着李承乾:“你觉得这粮食,是什么人卖给突厥的?”

    李承乾摇了摇头:“儿臣还没个眉目……”

    他心中其实已有了粗浅的猜测,但这么大的事,没有任何证据,总不好妄作指控。

    但李世民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正应了李承乾的猜测:“朕以为,这事与几大世家,脱不了干系!”

    李承乾不置可否,但他心中也暗暗同意。

    早在李承乾穿越之初,世家就仰仗着粮食向李世民威逼,意图掌控大唐朝政。

    但李世民予以拒绝,之后李承乾又进献粮食,才挫败了世家的阴谋。

    但这事还没完!

    因为那些粮食,还一直被世家捏在手上。

    手上捏着那么多粮食,若在往常来看,倒算不上什么坏事。毕竟粮食一直是极为珍贵的物资,多备些粮食,绝不会浪费掉。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大唐,因为有李承乾提供的高产作物,粮价已被平抑下来。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唐的粮食供应都很充足,粮价也不会再往上涨了。

    这对于手握大量粮食的世家来说,可算得上是噩耗了。

    他们掌控田地,本就不缺粮食,而先前储存的那一大批粮食,便一直流通不出去了。

    粮食存在仓里,时间久了,是会坏的……

    他们当然不能坐视粮食腐坏,得想出办法将那些粮食外销出去。

    而突厥现在正缺粮,正需要大量粮食。

    这正与世家的诉求相契合。

    现在突厥方面多出那么多粮食,世家的嫌疑,当然是最大的。

    李承乾承认这一切都只是推测,但无疑,这种推测最合情理。

    “既然有了怀疑对象,那朕便要作出应对!”李世民又看向李孝恭,“朕要派人前往调查,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

    “可是……”李孝恭这时已坐了下来,他苦了个脸,“这种事,让探子斥候去查便是……臣哪里有这个本事啊!”

    “欸!”李世民微一扬手,“王兄何必自谦?你的本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他这自然是恭维,李孝恭虽然指挥调度,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