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 >

第2章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第2章

小说: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急个什么劲?你要什么样的古董,我这里多着呢!”

    李承乾没想到,这笔交易,竟然这么轻松。

    对方要古董文玩,而自己的东宫大殿里,随便取一件,不就是古董吗?

    反正对于这些后世人来说,唐朝的任何东西,不都是古董……

    “这样……我给你一件唐朝的三彩碗碟,来交换五十万斤粮食,米、面、土豆、红薯、玉米,各十万斤,你看怎么样?”李承乾说道。

    “唐朝三彩碗碟?”

    那中年人扶了扶眼镜:“你说的是真的?”

    李承乾道:“自然是真的。”

    “这……这可是唐朝的古董,你确定你能拿来?”那中年人面上露出狐疑之色。

    将他的表现看在眼里,李承乾这时已摸出这交易空间的尿性来。

    敢情,对方是不知道自己身处唐朝的。

    这下好了,自己身为大唐人,光靠贩卖古董文玩,便能在这交易空间中吃得开了。

    东宫里那么多宝贝,随便拿出几套来 ,便能换得后世的大量货品。

    那他李承乾不发了么?

    想到这里,李承乾立马说道:“你若不信,我拿来给你看看不就行了?”

    说着,李承乾悄然撤回意识,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东宫大殿。

    到得殿内,扭头随意看了一眼,李承乾抬手就从殿中拿了一个茶碗,回到了交易空间。

    那中年人仍在空间中等候,李承乾将那茶碗亮了出来:“你既然是古董商人,应该能看出真伪来!”

    这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茶盏儿,这东西,他东宫里少说有几百件。

    但那中年人一看见这茶盏,眼睛便直了:“这……这是……大唐年间的……”

    他已走了上来,探出手来,想要触碰这茶盏。

    但李承乾已收回了茶盏:“先别急,你的粮食还没到位,这东西可不能给你!”

    那中年人这才讪讪缩回了手,点了点头:“好,你要的粮食,我能提供……不过……”

    说话间,他眼中精光一闪:“不过你这东西,看起来似乎不像是真的啊?”

    “哦?不是真的?”李承乾淡淡一笑,“你的意思是?”

    “你这东西看起来像是高仿品……不过嘛……仿得的确不错。”

    中年人笑了起来,将手背到身后:“我是实诚人,不愿你吃这个亏。这样……你将这仿品卖给我,我按原定粮食的一成付给你,算是照顾你,怎么样?”

    “哦?”

    李承乾呵呵一笑,将那唐三彩茶盏拿在手中把玩一遭,而后收回身后。

    “既然你不识货,那这东西就不能卖给你了!”他冷冷说道。

    说着,他转身就要离去。

    自己这东西乃是货真价实的古董,这人睁着眼说瞎话,无非是当自己是小白,想多捞些好处罢了。

    老子大唐太子李承乾,能拿假古董来骗你吗?

    “慢着!”

    正当李承乾想要离开时,那中年人却又突然叫出声来……

    “慢……慢着!”

    那中年人疾步走上前来,拉着李承乾的胳膊:“你……你再把这三彩瓷碗儿给我看看。兴许是我刚才看花眼了……”

    “哦?”

    李承乾嗤笑一声,冷冷道:“你不是说这个瓷碗是假的吗?”

    将手一甩,李承乾作势要走:“既然你不识货,我去找识货的,反正米面粮食到处都是,我这唐三彩可是稀缺东西。”

    “别,别,别!我……我要!”

    这会儿,那中年人已完全变了脸色,换了副谄媚嘴脸。

    他哪里不知道这唐三彩乃是真货,只是看李承乾年纪轻轻,拿出这么珍贵的唐三彩,却拿来换那没什么价值的米面粮食,心想这李承乾怕是不识货,故意讹诈人家呢!

    李承乾却是将脸一板:“刚刚你还说不要,现在还想要?晚了!”

    “别,别,做生意总要讨价还价的嘛……这唐三彩我刚刚仔细看了,货真价实……”

    “你要五十万斤粮食是吧,我这就给你调来,咱们约定好时间交货!”

    中年人一脸焦急道。

    这会儿轮到李承乾摆架子了,他将手里的三彩茶盏儿拿到胸前,把玩一番,看得那中年人垂涎三尺。

    中年人直伸着手:“哎哟,我的小祖宗,可拿稳了,别摔咯!”

    把玩一遭,李承乾这才沉声道:“既然你要讨价还价,那咱们就掰扯掰扯。”
………………………………

第四章粮食到手

    “这唐三彩的价值,想必你是清楚的,拿到市场上,少说也值个大几百万。”

    “我现在想来,原先提出的五十万斤粮食,好像有些太少了。”

    原本李承乾压根没想过和这人细掰价格,只想快些完成交易,换来粮食救急。

    既然这中年人不老实,他倒是要和人家算算细帐了。

    “那……那你要多少?”中年人愣了愣,龇牙咧嘴,一副肉疼的模样。

    “好说,翻一倍,百万斤粮食,这东西你就拿走!”李承乾将手中的茶盏儿扬了扬。

    这东西对李承乾来说,自然是不值什么钱的,即便拿到长安市面上卖了,也顶多卖个几十贯大钱。

    但对于千年之后的人来说,保存这般完好的古董,那可是稀世珍宝。

    这买卖交易,讲究的就是个市场稀缺,对李承乾并不值钱的唐宫茶盏,对这交易空间的大部分买家来说,可是价值巨大的稀缺品。

    中年人脸上的表情愈发难看,这时候还在犹豫着。

    李承乾也不惯着他,将茶盏收了起来:“既然你不愿意,那这交易就取消吧!我这就找别人……”

    “别,别!我答应你!”

    不待李承乾将话说完,那中年人已凑了近来。

    他作了副极其为难的嘴脸,似是吃了好大的亏一般:“一百万斤粮食,成交!”

    李承乾当真不愿意与这人做买卖,一百万斤粮食换这价值连城的唐三彩,这中年人绝对有得赚。

    不过这是第一次做交易,他也不想再生事端。

    叹了口气,李承乾点点头:“好吧,那咱们就约定好时间,你看需要几天时间筹备粮食?”

    “越快越好,我最多一天时间,就将你要的粮食凑齐!”中年人赶忙道。

    看来这唐三彩的确是稀缺物品,李承乾心中偷笑:“那好,等你凑齐粮食,咱们就交易!”

    说罢,李承乾不再啰嗦,退出了交易空间。

    回到东宫,李承乾心中大爽。

    就拿一个茶盏儿,就换得这么多粮食,解决了大唐目前的粮食危机,实在也太轻松了。

    转头看了看自己身周,这满屋子的琉璃瓷器,要都拿到交易空间去,能换得多少东西啊?

    再说,换回来的,还都是后世的货品,那些经过千年技术变革制造出来的货品,可比这大唐的东西值钱多了。

    一番思虑,李承乾已开始构思着,先换来些什么货品,好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大唐太子的生活虽然优渥,但毕竟他来自后世,还是有很多东西不大习惯。

    别的不说,这大唐的茶叶,他喝着就觉得不得劲,又加葱又加姜的,还非得拿水煮着喝,实在呛得很,得赶紧到交易空间中换他几百斤茶叶来。

    当然,现在最要紧的,是想想法子腾出个仓库来,好将换来的粮食先存起来。

    他总不能当着李世民的面,凭空将交易空间的东西拿出来吧!

    起身走出寝殿,一声高呼召来身边的理事太监。

    这小太监名叫刘全,生得胖乎乎圆滚滚,看上去颇为机敏。

    “去,给我找两间库房来。”

    他总不能当着李世民的面,将这一堆米面粮食凭空搬出来,自然是要找个地方先存储起来。

    至于理由,也得现编一个。

    这一次,他还买了些玉米、土豆、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准备往后在大唐推广开来。

    这样新奇的东西,自然得编个借口糊弄过去。

    李承乾稍一思虑,便有了主意。

    他的这位前身,不是有传闻说是喜好胡风,还曾因为此事,受到李世民的申斥么?

    咱就用这个理由,给搪塞过去。

    胡人走南闯北,常在各国游商,便将这粮食之事,推脱到他们头上便是了。

    到了库房中,将身边人摒退,李承乾迅速调动时空穿梭空间,从中与那中年人交易之后,从里面将粮食调了出来。

    一百万斤粮食,换了个唐三彩,二人各取所需,倒是皆大欢喜。

    两个空阔的库房,瞬间便被这些粮食填得满满当当。

    好不容易关上库房大门,李承乾累了个够呛。

    喘匀了气,他一擦额头的汗:“总算是妥当了!”

    接下来,就该去见一见那位,被饥荒问题闹得焦头烂额的父皇了!

    ……

    太极宫,甘露殿中,李世民正与长孙无忌及房、杜二人商议政事。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各地天灾造成的粮食短缺。

    “灾民越来越多,各地粮仓皆已告罄,诸位可有良策?”李世民脸色暗沉,这些天他一直未曾睡过一个踏实觉。

    殿内,长孙无忌及房玄龄、杜如晦几人也都是一脸难色。

    一片沉寂之后,杜如晦抬起头来:“几大世家提出,愿意向灾区运调粮食……”

    “此计怕是不妥啊……”

    不待杜如晦说完,房玄龄已摇着头打断了他:“那些世家大族,可不会白白提供粮食……”

    世家大族提供粮食的代价,就是李世民需要将朝中重要职位,交到世家子弟手中。

    这对于新立不久的大唐来说,可算得上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在这个时代,世家大族把控仕林,几乎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这些门阀出身。

    这大唐的官场,已被这些门阀大族掌控了大半。

    李世民虽然苦苦抵抗,但他能做的,也仅仅是保住中枢朝堂,不让世家子弟进入大唐的政治中心。

    但诸多地方官员,基层官员,都要仰仗着这些世家的人才。

    若这些大家族趁着这时候,再将势力延伸到朝堂中枢,那整个大唐,怕是都要落入世家掌控之中了。

    “唉!”

    杜如晦叹了口气:“我又岂会不知此举遗弊颇多,只是如今天下有难,难不成要眼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吗?”

    “或许……或许还有其他办法,我等再作思虑……兴许……”房玄龄犹有不甘。

    “时间不等人……如今关内、陇右,乃至河东诸地,皆是饿殍遍野,再拖下去,唯恐生乱啊……”杜如晦焦急道。

    大灾之后,定有大难,历史上诸多民变,其根源不就是百姓吃不饱饭导致的么?

    世家与百姓,既是相辅相依,又是天然的对立者。

    世家掌控大量田地、财富,他们雇用普通百姓为其劳作,给普通百姓提供了生存之路。
………………………………

第五章 这是你收集的粮食?

    世家与百姓,既是相辅相依,又是天然的对立者。

    世家掌控大量田地、财富,他们雇用普通百姓为其劳作,给普通百姓提供了生存之路。

    但换句话说,这些世家的财富,多半来自对寻常百姓的压榨。

    一旦让这些人把持了朝政,往后的朝堂政令,怕多是会对那些普通百姓不利的举措。

    李世民立志称为千古一帝,自然不会甘心将国家交于这些门阀手中。

    看着房杜二人争辩不下,李世民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看了看长孙无忌,李世民问道:“辅机,你可有良策?”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如今情况危急,要想解决问题,唯有拿出粮食来。”

    他皱了皱眉:“我大唐良田无数,但多被世家所掌握,普通百姓手中余粮不多,指望他们,怕是绝无可能。”

    “你的意思……也是向这些世家低头?”李世民已蹙了眉头,颇有不满道。

    长孙无忌没有说下去,但沉默已是最好的态度。

    甘露殿又陷入死寂,君臣几人纷纷凝眉不语。

    甘露殿外,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躬身候立,他不时望向殿内,脸上流露出焦虑神色。

    这人乃是内侍省主事,总管太监王德,即是负责管理宫廷内部事宜的陛下近臣。

    老太监王德跟随李世民多年,在宫中威望甚高,便是寻常的皇子皇妃,对他也颇为客气。

    此时的王德,也在担忧大唐的朝堂危机。

    看着殿中君臣几人个个面露难色,王德怎能不知道,这一回,李世民算是被世家拿捏住死穴了。

    幽幽叹了口气,王德无奈呢喃:“看来……这大唐又要变天了……”

    “王公公,父皇在里面吗?”

    正在这时,却见一个清朗的身影出现在眼前,王德抬起头来。

    出现在王德眼前的,正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李承乾。

    “见过太子殿下,陛下正在殿中,与几位大人议事呢!”王德恭敬一礼,提醒李承乾道。

    “议事?我有事要禀告父皇,麻烦王公公帮我通禀一声。”李承乾神色淡然道。

    “这……”

    王德却迟疑了,按理说太子要晋见,他是该给通传的。

    但李世民勤于政事,早就颁下诏令,君臣议事时,非有紧急要务,不得干扰。

    这李承乾虽是太子,但他向来不务正业,这时候来甘露殿,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太子殿下,陛下这会儿正忙于政事,您看……要不要老奴待会儿再进去通传?”

    王德尴尬一笑,吞吞吐吐道。

    “哦?这样么?那我去找母后好了……”李承乾摆了摆手,便朝后走去。

    这次来甘露殿,李承乾本是要将自己已掌握大笔粮食的好消息告知于李世民。

    既然李世民没空,他索性去找长孙皇后,先将这事告知于她。

    长孙皇后平日住在立政殿,离甘露殿还有段距离,李承乾到了甘露殿中,便看见长孙皇后正在殿中凝神静思。

    “母后!”

    一进到殿中,李承乾便大步走到长孙皇后身边:“孩儿有事要告知母后。”

    长孙皇后站起身来,她的脸色有些难看:“什么事儿?”

    “咦?母后这是在忧虑何事?”李承乾好奇道。

    长孙皇后微一叹气:“各地大灾不断,你父皇忧心不已,母后这几日也睡不踏实……”

    “你快说说,找母后又有何事?该不会是又想溜出宫去,想纵马游玩吧?”

    李承乾这是出了名的贪玩成性,见他来找自己,长孙皇后自然有此猜想。

    “不是,我来找母后,是为了那缺粮之事……”李承乾淡淡笑道。

    “缺粮?”长孙皇后一愣。

    李承乾躬身说道:“孩儿眼见父皇忧劳,心中感念不已,于是便思虑着,托人在民间收集些粮食,帮助父皇渡过难关。”

    “哦?”

    长孙皇后心中一暖,这孩子总算是长大了。

    她温言道:“你有这个心,母后心中甚慰。不过你父皇所缺的,乃是天下百姓口中的粮食。天下百姓弥弥众多,所短缺的粮食数以万石计,只怕咱们是帮不上忙的……”

    李承乾正要反驳,却又听长孙皇后道:“不过你有这份心,已属难得,母后便替父皇收下你这份孝心了。”

    李承乾淡淡一笑:“母后要替父皇收下粮食吗?那便带人去我宫中运粮吧!”

    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