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

第28章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第28章

小说: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拜太守,追封平西大将军。

    这才有了西晋名将之称的周处。

    不仅有着92水准的武力,周处还有着另外不低的三维。

    “的确是个比较均衡的人才,但是周处92的武力,怕是难以抵挡得住张飞这等盖世猛将。”

    虽然全能,但只可惜,高铭缺少的是顶尖武将。

    所以看到周处之名,他也只能表示几分遗憾。

    “《隋唐演义》南陈名将——秦彝,四维如下

    武力:94

    智力:71

    统帅:83

    治政:65”

    “这不是秦琼秦叔宝他爹吗?”高铭看到秦彝的名字,微微一怔,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秦琼他爹。

    他随即在脑海中就开始搜寻起有关秦彝的一切信息。

    秦彝并非正史记载的名将,而是后世演义中的人物。

    此人原本是南陈大将,一杆虎头錾金枪和一对金锏杀招,闻名天下。

    而后在大隋靠山王杨林发兵南征途中,秦彝兵败,最终因宁死不屈杨林大军而战死疆场。

    这也导致秦琼直接变成了孤儿。

    想到此处,高铭不禁对秦彝的忠勇有几分赞叹,只不过秦彝的武力与周处相差无几,都在95以下的水准。

    冲锋陷阵尚可,但要阵前匹敌张飞,先不谈能否一战,就是会不会被张飞的暴喝所干扰,都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不会是一直没选南北朝,这会来报应了吧。。。。。。”

    一连出现两个低于平均值95水平的武将,高铭都忍不住开始吐槽自己。

    但就在他挖苦之时,最后一个英魂名字的出现。

    却让高铭脸上的失望遗憾一扫而空,转瞬变得惊奇不已。

    “南北朝时期东魏名将——。。。。。。”

    (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141221100259826的一张月票)

 第五十九章 再世霸王 奸雄初现

    “南北朝时期东魏名将‘再世霸王’——高昂高敖曹,四维如下

    武力:100

    智力:56

    统帅:90(陷阵型)

    治政:58”

    高昂,高敖曹!

    看到这个名字,高铭不禁连抽几口冷气。

    当然,并不是因为此人和自己一样也姓高。

    而是此人,在当时被世人被称为西楚霸王项羽的转世。

    因为不论是性格,还是勇猛,甚至连死法,高昂都与原来历史中的项羽颇为相似。

    高昂此人生性刚勇无比,曾经仅凭手中一杆马槊,十余骑死士。

    连铠甲都没来得及披上,就将尔朱羽生率领的五千大军杀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而且在那个永嘉南渡,五胡乱华的时代。

    汉人在鲜卑人眼中如同草芥,地位甚至连牲畜都比不上。

    但在那段时期,却有为数不多能让鲜卑人深感畏惧的汉将之一,那人便是高昂!

    只可惜高昂的结局凄惨,在西魏大军中单骑突围,却遭冤家迫害,不开城门放他进城。

    最后连身边家奴都将他出卖,在西魏军的包围下,高昂心知走投无路。

    便如乌江边霸王自刎一般,将自己的项上人头送给了身后追兵,助他成就军功,年仅三十七岁。

    可惜如此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却如一抹流星,转瞬即逝。

    随之湮没在了浩瀚历史长河中,成为史书上只言片语的几笔淡描。

    后世知其者,少之甚少。

    而今这个再世霸王出现在高铭的眼前,且还有着高达三位数,满百的武力,他如何能不惊奇。

    “给我查一下高昂的忠诚度。”惊奇之余,高铭还是谨慎地向系统查询了一番初始忠诚度。

    因为他模糊地记得,高昂此人似乎是心高气傲,谁也瞧不上。

    这等个性,就难以保证初始忠诚度的可靠。

    “由于宿主是满值召唤,故高昂初始忠诚度为60,请宿主注意查看。”

    60的忠诚度。。。。。

    高铭剑眉微微凝起,要知道,即便傲如罗成,初始忠诚度也有85。

    而高昂的忠诚度却只有60。

    “罢了,60就60,总比当年吕布那个负100强,慢慢提高忠诚度吧。”

    傲如项羽又如何?

    他东魏高欢能够征服的猛将,那我大齐高铭也有自信能征服。

    “就是他了,再世霸王高昂,给本宿主提取他的英魂!”

    思绪落定,高铭不再纠结,毅然地锁定了高昂的英魂。

    。。。。。。

    在高铭攻下东平城,和收复周边乡县之后。

    齐军收编降军加上慕名而来的新军,此时兵力已经猛涨至九千之众。

    高铭留下林冲驻守庆次城,与东平成掎角之势,相互防备拱卫。

    不日,在安顿好各项事务之后。高铭便亲率八千大军,挥师东进,剑锋直指高苑城。

    而在高铭火烧草船,大败刘备时,四方势力安插在青州境内的眼线,已是迅速的将这震惊天下的消息,传播开来。

    。。。。。。

    清河郡,甄家。

    “真是没想到,这堂堂的青州大将军刘备,竟然连战连败。被高铭仅以五千兵马,一路从平原杀到了高苑城下,实在是不可思议。。。。。。”

    甄府正堂,大公子甄尧拿着那份从前线传来的情报,又是摇头又是叹息。

    那眼神之中,尽是震惊与茫然

    那般惊诧的表情中掠过一丝悔意,俨然是他判断失误,再一次地错误估计了高铭的实力。

    甄尧不断踱步于大堂内,口中萦绕着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

    “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那道情报让坐在一旁,正清点账目的甄宓,明澈的眼眸中也随之涌动起深深的震撼。

    “也不必过于惊奇了,如今刘备虽然大败,但还是手握四万大军。况且他那战无不胜的白毦兵还没有出动,所以胜负还犹未可知。。。。。。”上座处的甄逸,泰然自若地说着。

    甄逸看过虽然也有些震动,但还是保持着基本的冷静镇定。

    因为目前要论兵力优势的话,依旧偏向刘备一方。

    不过在这件事之后,甄逸的心态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他心中,对高铭之前持有的那份轻蔑已然消散,相反他倒还开始有点欣赏这个年轻人了。

    。。。。。。

    洛阳,皇宫。

    一片茶香,魏忠良正在宫中对弈下棋。

    迎面坐着的那人,一袭黑袍,年纪约莫六十上下却无比精神,与魏忠良相仿。

    此人便是坐镇徐、兖两州,在不久前还吞并了豫州的车骑大将军——曹嵩。

    台阶下那斥候正轻声谨慎地禀报着青州眼线出来的情报。

    当听到刘备连番战败,高铭一举拿下两座青州重镇时。

    魏忠良手中白子执起,先是顿了一下,再是缓缓落在了最中间的天元之位上,耐人寻味地沉声道:“巨高啊,这步棋落在此处,倒是出乎你的意料了吧。。。。。。”

    曹嵩捋了捋须髯,明白了魏忠良言外之意。

    只见他慢慢提起一颗黑子,挡在了那颗白子的前方,淡然道:“那不如就在此形成扼杀之势,来断魏兄接下来要走的路。”

    这里面的棋语,指的便是眼下时机成熟,曹嵩下一步即刻出兵,抢占先机夺下青州之地。

    魏忠良阴笑着摇了摇头,转而把目光抛到曹嵩身旁的那个年轻人身上。

    只见此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年纪不过三十上下,那双深邃的瞳孔中,隐隐闪烁着让人看不透精光。

    这人正是曹嵩的长子,同时也是魏忠良的义子。

    曹操,曹孟德!

    少顷,魏忠良开口问道:“孟德,你觉得这一步如何?”

    曹操嘴角微微扬起,随即拱手笑道:“坦白讲,义父这一步,是为弃子。不堪大用,实属败笔。”

    “哦?”

    听到曹操的话,魏忠良的苍眉下闪过一瞬不易察觉的欣赏,继续问道:“那不妨说说孟德你的理解。”

    “诺。”

    曹操点头答应一声,旋即袖袍一挥,指着棋盘笑道:“这白子便如高铭的齐军,至于这天元之位,指的就是高苑太守——孔贤。”

    “孔贤何许人也?此人乃我大齐三大名儒之首,有儒尊之称,更是孔丘之后。座下桃李三千,府中鸿儒不断。天下文人,无不唯其马首是瞻。”

    “不过自开国以来,孔贤世代深受刘备一族的恩泽沐浴,其心中正统一说,恐早已动摇。而且此人十分厌恶连年来的兵戈之争,所以高铭若是想攻打高苑,必然会遭孔贤唾骂。”

    “不论是谁,只要站在了孔贤的对立面,凭借孔贤在儒道学说上的影响力,那这人便是站在了天下文人仕子的对立面,到时候就会遭到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终成这天元上的弃子耳!”

    说到此处,曹操与魏忠良相视一笑,森然补充道:“故父亲无需此刻出兵,而要待高铭不得礼法,人心丧尽,与刘备斗得两败俱伤后,再去青州坐收渔翁之利。”

    “方才是为上策!”

    (未完待续。。。。。。)

    PS:(接下来四章非常核能,可能是你从未见过的!请系好安全带!感谢大家支持!)

 第六十章 天下儒尊

    高苑城,太守府。

    只见府中大堂内,青烟袅袅,茶香弥漫。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生。

    左右两旁跪坐着一群四方慕名而来的文士,此刻正听着首席那人煮茶论道。

    放眼看去,那人一袭儒袍纶巾,年纪六十出头,正一手细细茗茶,一手捧着一本自编的《儒道》,侃侃而谈。

    此人正是当今天下三大儒尊之首——孔贤。

    “正所谓,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又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只听他念完眼中两句儒家名言,转而看向台下那一双双满是崇敬的目光,淡然道:“诸君皆乃儒道中人,熟读祖上孔圣之道。故今日我们聚集于此,便是要相互学习探讨儒道之法。”

    说到一半,孔贤的眼眸中闪过一瞬精光,转而说道:“而今朝纲混乱,礼崩乐坏,大齐各州皆不断有乱相迭起。唯独我齐鲁之乡,圣儒之地,眼下在刘大将军的治理下,叛乱平定,百姓安居乐业。”

    说着,孔贤放下手中之书,朝半空中作拱手尊敬之姿,继续说道:“此乃乱世中难得的仁君之道,可谓是上承王运,下合民心,实乃我齐鲁苍生之一大幸事也!”

    “诸君如想匡扶江山社稷,成就一番圣人伟业,自当以刘玄德为首。去唤醒百姓心中的儒道之念,礼法之约,方可破解这九州乱相,华夏之危!”

    孔贤那大义凛然的话语,听得台下众人热血澎湃。

    “老先生说得太好了,不愧是圣人之后,实乃我辈文士之楷模呀!”

    “先生之言,先生之见,句句属于先进之思潮,我辈后生,当以此为纲!”

    “刘将军之仁,孔夫子之道,天下何愁不宁啊!”

    “如此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真是令人声泪俱下!”

    啪!啪!啪!

    刹那间,台下赞叹四起,掌声雷动,满堂崇拜之姿。

    耳听着众人夸赞和响彻梁宇的掌声,孔贤捋着须髯,脸上闪过一瞬不易察觉的得意。

    哒哒哒。

    正当此时,门外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个身披战甲,虎背熊腰的将军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那人正是高苑城的守城大将——武安国。

    “坐席之间岂容喧哗,悖逆待客之道也!”见他脚步沉重,孔贤一声冷喝,却是拘谨得很。

    看到孔贤如此在乎礼节,将席间来客以上宾之礼对待,那帮文士的钦佩之情,顿时更甚几分。

    武安国无奈,只得放轻脚步,拱手道:“大人,陈留王高铭领兵八千,已经到我高苑城外二十里了,此刻正在那安营扎寨,一副攻城之势。”

    “什么!?”

    听到此话,便如被一道晴天霹雳劈中似的。

    那席间儒士登时神情大变,脸上风雅之姿瞬间全无。

    连手中的茶杯都掉落地上,发出铿锵之音,打湿一地。

    因为高苑城以礼乐闻名,常驻守军不过仅两千之余,根本抵挡不住高铭为数八千的胜利之师。

    “我听说这陈留王,此来青州是要剿灭刘备,沿途是搅得青州各地官吏鸡飞狗跳,人人自危。”

    “我也听说此子虽然年少,手段却颇为狠厉,叫人发寒啊。”

    “如今高铭挥军兵临城下,我等又该如何脱身呐?”

    听风便是雨,一时间,台下文士是个个面面相觑,尽皆愕然失色。

    “诸君莫慌,诸君莫慌!”

    孔贤见况,干咳两声当即起身,试图抚平众人不安的情绪。

    众人慌张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看向了他。

    只见孔贤将手中茶杯慢慢放下,一脸自信地冷笑道:“高苑自古以来就是礼乐之地,何人胆敢在这造次杀伐,便是蔑视儒道礼法。”

    “大齐自建朝以来,便是以礼乐儒法立国,若是高铭敢在老夫的礼法之乡大动干戈,那他就相当于赤裸裸地蔑视国之根本,枉为帝室后裔,必遭天下仕子唾弃!”

    孔贤的一番慨然言辞,让众人不安的情绪缓和不少。

    但一旁的武安国,还是心存疑虑地拱手问道:“可是太守大人,这八千齐兵,又该当如何退之?”

    “哼。。。。。。”

    孔贤冷哼一声,不屑一顾道:“诸君请放心,不日,老夫会亲自去两军阵前,定然当着天下仕子之面,教化这皇族纨绔。让他师出无名,自惭形秽,必叫他军心丧尽,只得灰溜溜地退回冀州!”

    话音落下,孔贤那深陷的眼眶中,满是志在必得。

    以他孔圣之后的身份和天下儒尊的地位。

    孔贤深信,只要他一句话,便能瞬间动摇天下文人对高铭的看法。

    孰黑孰白,仿佛不过只是他一念之间罢了。。。

    。。。。。。

    夜过亥时。

    寒天不仁,北风如刃。

    高苑城二十里外的平地上。

    一座座齐军营寨就在那瑟瑟冷风中拔地而起。

    中军大帐内,高铭一袭戎装,正看着斥候呈上来的一道道各地军文。

    因为除了要专注于青州战场之外,也需要分出精力,时刻提防着南边徐州曹氏和北边幽州司马氏的一举一动。

    此时,只见房玄龄一袭披肩,在刺骨寒风中掀帐入内。

    “军师,这么晚还不休息吗?”高铭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房玄龄那被冻得通红的脸颊。

    “殿下这不也还未眠吗?”

    房玄龄浅笑回应一声,坐定下来双手往火炉上靠近取暖,吐了几口寒气,方才道:“刚刚收到高苑城传来的一通消息,某这才来通知殿下。”

    “什么消息?”高铭随手给倒了两杯温酒,示意继续说下去。

    房玄龄接过温酒,淡然道:“高苑太守孔贤,派人放话说要与殿下约个时间,在两军阵前会面论谈。”

    高铭饮一口酒,眉头微微一动,浮起几抹疑色。

    房玄龄随即也呷了一口温酒,分析道:“高苑不比寻常,孔贤也不必寻常官吏,此人乃是当今儒学大家之首。若是殿下强攻之,则必然会遭到天下文人唾骂,骂殿下无视礼法,狂妄自大。”

    “但倘若殿下与他会面。。。。。。”

    话锋一转,房玄龄继续补充道:“那到时候给殿下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