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万没有想到,咱们大唐医学院,第一位为医药做出巨大贡献的,竟然是公主殿下。”
孙思邈的盛赞,让小兕子颇为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这炼药之法,乃是大哥手把手传授与她的。
就在这个时候,东宫之内,李根欣喜的发现,果然在药品一列,有点亮了几种最新的药物。
李根算是明白系统的作用了。
看来,将系统赠与之法,传授出去,不仅仅是可行的,而且还能得到系统的奖励。
心情大好的李根,忍不住,痛饮一樽酒。
······
眼看进入农历七月份。
中元节,已经近在眼前。
一只飞鸽,落在了东宫之内。
早就望眼欲穿的李根,立即推门而出。
看到这只飞鸽,李根脸上瞬间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毫无疑问,这只飞鸽,乃是青雀用来和自己飞鸽传书的。
李根利落的取下绑在飞鸽腿部的书信。
好家伙。
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厚厚的六页纸。
真是辛苦这只信鸽了。
李根仔细铺展开来一看。
原来有李泰写给父皇和母后的书信,还有吉祥和茹怡以及长安,写来的书信。
此时,已经有孕在身的太子妃,也推门而出。
“爱妃,这是咱们孩子的来信,你先看看···”
“嗯···”
太子妃闻言,满脸都是母亲的牵挂和爱意。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次孩子们远行,何止是千里。
那是数万里之外啊。
李根铺展开,李泰给自己的书信。
越看心里越是满意。
该带回来的东西,李泰全部都带回来了。
宝船如今已经将橡胶树运到了南海岸,长孙无忌留下接船之人,已经将橡胶树尽数运走。
······
李根将书信收起来,算算时间。
宝船眼下,应该已经到了东海岸。
即便是快马加鞭的话,李泰一行,在中元节前,也赶不到长安城了。
铁路啊,铁路,一旦四通八达以后,这样的局面,将会彻底得以改变。
再看太子妃,看着孩子们写来的书信,竟然双眼噙满泪水。
“爱妃,眼下你已经有孕在身,为了咱们的孩子着想,切莫过去心情激动。”
不得不说,李根哄老婆的手段,绝对是超一流的。
很快便让太子妃破涕为笑。
李根从太子妃手中,接过孩子们写来的书信。
看过之后,方知自己的爱妃,为何会掉眼泪。
即便是自己,心里都咯噔一下。
吉祥,茹怡还有小长安,以及书琬,书琳,书立他们,在漫山遍野的向日葵前,高兴的忘乎所以。
没办法,那场面实在是太美了,美轮美奂,宛如仙境。
谁曾想,美丽的背后,竟然隐藏着毒蛇。
就在几个孩子载歌载舞的时候。
两条毒蛇,直奔茹怡而去。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王玄策和席君买。
纷纷拔刀而出,一人斩杀了一条长达两米有余的毒蛇。
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爱妃,孩子们不是没有事吗,不过是一场意外而已。”
“走,咱们去立政殿一趟,将此信交予父皇和母后。”
“本宫也想听听,青雀到底跟父皇和母后,说了些什么。”
二人手挽手,直奔立政殿而去。
炎炎酷暑,李立政殿里却凉爽宜人。
这自然得益于,冰块的功劳。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看到太子和太子妃前来,而且太子手中持有书信。
二人立即想到,这可能是来自于青雀的消息。
果然,如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料。
太子一开口,便印证了二人心中的想法。
“父皇,母后···”
“这是儿臣刚刚收到的飞鸽传书,乃是青雀写给父皇和母后的。”
“善,大善···”
李世民激动的接过书信。
仔细铺展开来。
长孙皇后,也立即靠近李世民身边。
二人齐齐往书信上看去。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表情,此时此刻,在李根和太子妃眼中,那叫一个精彩。
李世民手持书信的手,都在激动的抖动着。
“父皇,母后···”
“一别近半年,青雀十分思念父皇和母后。”
“此次南大陆一行,非常之顺利。”
“父皇,母后,这片神奇的土地,实在是过于神奇,一切如大哥所言。”
“这里处处都是宝藏,处处孕育着天地异宝。”
“按照大哥所言,儿臣寻到了当地土着,用琉璃球,与他们置换黄金。”
“父皇,母后···儿臣实在是惊呆了,这是纯天然的金块,有些金块品相之好,让人叹为观止。”
“在当地土着的带领下,儿臣寻到了橡胶树,玉米,向日葵还有咖啡等诸多物种。”
“不知名的水果,更是数不胜数···”
“父皇,母后···儿臣严重怀疑,这个地方,这片神奇大地,大哥,他一定来过。”
“不然的话,为何这地方和大哥所言的一模一样,就连那些物种所处何处,也和大哥标注的地点一般无二。”
“不过,经过上次之事,儿臣懂得天机不可泄漏的道理,以后,再也不会让大哥为难了。”
呼!
呼!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相距数万里,竟然能将地点标注的一般无二。
若是说太子没有去过的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不相信。
若是说他去过的话。
他是何时去的啊?
这些年,也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过去啊。
如此也就只有一个解释。
太子有一位神仙师傅。
这也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多次推测过后,得出的最为靠谱的结论。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这种种不和常理之事。
神仙师傅?
李世民,双眼火热的看了太子一眼。
神仙啊!
正是各代帝王,所要寻找的超脱凡尘的存在。
自从秦皇出海寻仙以来。
历代帝王,无不心心念念着长生之道。
可惜的是,秦皇东海寻仙一场空。
而他李世民的福气,比秦皇则要好太多了。
李世民心里,实在是太美了。
龙颜大悦的李世民,继续低头往书信上看去。
“父皇,母后···儿臣按照大哥的叮嘱,将宝船上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了橡胶。”
“橡胶树也连根带土,带来了不少。”
“那玉米,真是让儿臣大开眼界的同时,又大饱口福。”
“一尺左右的玉米,成熟后,通体尽是黄金般的颗粒。”
“儿臣初到之时,玉米尚未成熟,按照大哥所授之法,儿臣水煮,烤食···”
“那味道,满嘴留香,让人口齿生津,永生难忘···”
李世民使劲吞咽一下口水。
青雀啊青雀,你小子也他娘的,学会馋老子了。
“父皇,母后···”
“儿臣带上了足够的玉米回去,大哥言称,那一粒粒的黄金粒,便可作为种子。”
“此物种,一旦在大唐的土地上种植开来,大唐百姓,又多了一种既美味,又有营养的粮食。”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欣慰的点点头。
仅此一项,此次远航便是值得的。
更何况,还有能制造诸多器具和物件的橡胶呢。
至于那橡胶到底能制作何物。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会略窥一二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继续看信。
“父皇,母后···”
“儿臣以为,长安城足够美丽了,到了轮台城以后,儿臣发现了轮台城和长安城不一样的美丽。”
“曾经儿臣以为,再也不会有比这两个地方再美的地方,事实上,当儿臣看到大哥口中那些,随着太阳而转动的向日葵时。”
“儿臣,久久没有缓过神来···”
“那一刻,儿臣以为,这不是人世间。”
“那一刻,儿臣以为,这就是仙境吗!”
“那是一个清晨,一面面银盘大小的,圆圆的向日葵,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齐齐向着太阳,昂起了原本耷拉着的脑袋。”
“无边无际的天地间,尽是一张张金黄色灿烂的笑脸。”
“一朵向日葵,只有一个太阳。”
“而,一个太阳,却拥有数之不尽的向日葵。”
“父皇,母后···那一刻,儿臣感觉自己的身心,都在经历一次洗礼···”
“父皇,母后···那一刻,儿臣感觉自己的思维,都在进行一次蜕变···”
“······”
呼!
呼!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被青雀描写的向日葵,再次被震撼住了。
那是怎样的一片神奇之地啊?
竟然有这么多,让人震撼不已的神奇之物?
………………………………
第二百四十五章下一盘,大到没有尽头的棋···
大唐东海岸。
一艘巨型宝船,稳稳停靠在,东海岸边。
眼下虽然没有港口。
在李淳风的指引下,赵四驾驶万吨邮轮,不偏不倚的停在了出发时的位置。
若不然,其它海岸线,因为水浅的缘故,根本无法正常靠岸。
“回家喽······”
吉祥,茹怡,还有长安,以及书琬,书琳和书立,忍不住靠岸以后,开始欢呼起来。
因为顶风冒日的缘故。
众人全部皮肤晒的黝黑发亮。
即便是原本貌美肤白的李茹和李怡,也未能例外。
李泰眼下黑的,跟程咬金和程处默有的一拼。
一笑起来,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州牧卢荣,早就派好了接船之人。
足足百余辆马车,卢荣自以为,已经准备的足够多了。
谁曾想,竟然还不够。
县令派人,一路火花带闪电,将消息奏报到州牧卢荣哪里。
“再追加百辆马车,若是还不够,继续调度。”
这是卢荣,第一次直接为太子殿下办事,曾经对太子殿下口出狂言的卢荣,自然不想把事情办砸了。
······
立政殿里。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将青雀的来信,仔细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父皇,母后···”
“青雀都是说了些什么?”
听到太子的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方知,青雀的书信,太子竟然未曾看过。
“根儿,你先好好看看···”
“稍后父皇和母后再与你把酒言欢。”
“来人,让御膳房准备美酒佳酿。”
李世民终于又找到了,浅饮一樽酒的由头。
青雀他们顺利返回,属实值得痛饮一番。
更何况,因为身体调理的不错,太子已经放宽了他饮酒的次数了。
美酒佳酿很快送到立政殿内。
李根也将李泰的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
放下书信,李根心情说不出来的舒坦。
现在,马上,立刻,李根恨不得让李泰一行,插上翅膀飞回到长安城。
“根儿,父皇有太多想问的问题,若是你方便便回答,若是不方便的话,父皇也不会介意的。”
李世民此时,化身为一位善解人意的父亲。
对李世民来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父皇,尽管询问,能告诉父皇的事情,儿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善,大善···”
李世民端起酒樽,浅饮一口,放下酒樽开口询问道。
“根儿,父皇想知道,那被青雀说的满嘴生津,口齿留香之物,对了,叫做玉米的物种,可否在大唐的土地上种植成活?”
李根没想到,父皇竟然首先询问玉米的事情。
“父皇忧国忧民,儿臣深表佩服。”
李根一开口,便惹得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笑了起来。
还是自己的好大儿会聊天啊。
每每都能让自己心情非常之愉快。
“如此说来,可行?”
“父皇圣明,确实可行。”
“大唐所有土地,均可种植玉米,尤为辽东以北,那片黑土地,种植玉米更是上佳之地。”
“长江以北,所有地区,尽可种植此物,即便是长江以南,亦可种植,不过是种植时间,略有不同而已。”
李根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眼睛瞪得熘圆。
因为气候和地势的原因,大唐南北方,诸多物种并不是都适宜种植的。
而这神奇的玉米,被青雀称之为黄金粒的物种。
竟然可以种植在所有土地之上。
这一点,属实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既惊讶又惊喜。
“善,大善……”
“太子此举,真是国之大幸,百姓之福啊!”
李世民话音落地。
李根微笑着开口说道。
“此事乃是青雀他们的功劳,儿臣不敢贪功!”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这太子能处啊!
有功劳不往自己身上揽。
事实上,无论是万吨邮轮还是航海路线,所有的一切,都是太子准备好的。
李泰他们,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
当然,也确实是他们亲往南大陆一行。
至于漂洋过海到底辛不辛苦,目前,李世民是不甚清楚的。
“根儿,下一步,你有何计划和打算?”
“能否跟父皇和母后,简单说上一番?”
就在这个时候,李根突然收到了,来自与系统的奖励和惊喜!
因为南大陆一行,完美返回,带回诸多物种来到大唐。
奖励十万吨邮轮和二十万吨邮轮各两艘!
李根差点弹地而起!
两艘十万吨邮轮,两艘二十万吨邮轮,再加上现有的一艘万吨邮轮。
五艘邮轮,绝对是海上巨无霸的存在。
也是能成大事的基础和保障。
李根脸上突然尽是喜悦之色,自然逃不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眼睛。
李世民端起酒樽,静等自己的好大儿,回答自己刚刚的问题!
“父皇,母后···”
“儿臣,下一步,准备再派大批人员前往南大陆。”
“同时,将玉米当物种在大唐土地上推广种植开来。”
“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准备往南大陆移民···”
“三年之内,将南大陆彻底掌控在大唐手中。”
“然后,开始北上,征服对面的北大陆···”
李世民,端着酒樽的手,都在颤抖着。
自己的好大儿,真是勐的一批啊。
难道真如青雀所言。
未来大哥会带领他们征服这整个星球?
这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霸业啊。
这样的事情,李世民也曾经想过,不过,一直是想想而已。
一旦真正做起来。
那实在是太难了。
根本没有完成的可能。
战线拉的太长。
粮草供给就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即便是征服以后,管理又是一件极其让人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