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武,你是说,两位郡王,将那蒸汽机给朕带回来了?”
“嗯,带回来了,而且现在修筑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天门关内,照这个进度,或许用不了三年,铁路便可修到长安城!”
柴令武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点头晕,激动的头晕。
“令武,你慢慢说,那铁路?到底是何路?”
李世民说话都有点哆嗦了。
“舅舅,您和舅母上次去轮台城,师长不是说过新型交通工具的事情吗?”
“这铁路,便是为这新型交通工具修筑的,师长坦言,那新型交通工具,称之为火车,非铁路的铁轨之上,这火车根本无法运行……”
“…………”
通过柴令武的介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终于算是明白了。
火车不仅仅要在铁轨上跑,而且耗费的钢铁,简直是难以想象。
得亏有轮台城的钢铁厂,否则,就长安城那点钢铁产量,根本不够看的。
“令武,稚奴和兕子,可有一同跟随返回长安城?”
长孙皇后问出了,李世民也想要问的问题。
“舅舅,舅母……”
“稚奴表弟和兕子表妹,此次并未随同返回长安城,表弟的身体已无大恙,可是,师长坦言兕子的顽疾依然不容乐观……”
“师长权衡利弊,决定还是让兕子继续留下治疗,若是留下兕子一人的话,兕子难免会有所伤心,稚奴陪她一起留下,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他俩自幼便一起玩耍长大……”
“而且稚奴和兕子学业非常之好,每次考试都是各自班级的第一名,师长坦言,他俩若是参加科举,都会金榜题名,甚至是高中状元……”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只要能让兕子身上顽疾尽除,即便是再多留几年也无妨。
至于让他们参加科举?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真没有考虑过。
“舅舅,您不是说,西域之地一切事务,都由师长一人自主处理吗?”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开口询问道。
“令武,此次返回长安城,还打算返回轮台城吗?”
“回舅舅的话,此次回来,令武不打算再回去了,父亲大人身边,也需要令武好生照顾。”
“这些年,令武远在轮台城,不能到母亲坟墓前祭奠,令武感觉非常愧对与母亲……”
“虽然,现如今,令武事业有成,家庭圆满,可也难以掩盖,内心的那份愧疚……”
柴令武眼角含泪,让李世民也瞬间红了眼眶。
毕竟令武提及的母亲,就是李世民的家姐,他李世民的亲姐姐。
“善,大善……”
“真是个好孩子,姐姐在天之灵,一定会非常欣慰的……”
“舅舅,虽然已经不理国事政务了,可是令武回来,舅舅不能不管不顾。”
“舅舅会跟你表哥承乾交代好,妥善安置你的官位。”
李世民难得的,伸手握紧了柴令武的手。
眼前的青年才俊,谁能想象得到。
十几年前,还是一位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
正是因为在福根酒楼闹事,被打断了腿。
从那时起,这孩子算是彻底变了,自愿去状元学院读书,彻底改变了他。
算来算去,这小子,也算是因祸得福啊。
如今令武的成就,足以让姐姐在天之灵,感动欣慰!
就在此时,李君羡出现在立政殿门口。
“陛下,皇后娘娘。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的车队,已经出现在长安城外……”
安装最新版。】
“哦……”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站起身来。
“舅舅,舅母。令武暂且退下了,择日令武再来探望舅舅和舅母。”
“好……”
李世民拍拍柴令武的肩膀,微笑着点点头。
目送柴令武离开立政殿,李世民立即命令李君羡,准备天子座驾。
自己的孩子们,都回来了。
做为父亲和母亲,李世民觉得应该和长孙皇后,去迎接一下孩子们。
今日瑞雪喜降,真是一个不错的好日子啊!
“陛下,皇后娘娘,诸皇子殿下,好像并未随同两位郡王,一同返回长安城……”
李君羡话音落地,原本龙颜大悦的李世民,和面带微笑的长孙皇后,齐齐都愣住了。
李世民慌了!
“怎么可能?青雀他们怎么可能没有回来?”
“刚刚朕和皇后,可是问过令武的。”
“令武坦言,他们都已经回来了……”
李世民真是翻脸比翻书都快,脸色铁青的注视着李君羡。
“你亲自去一趟,看看朕的皇子们,到底回来没有?”
“若是没有回来的话,让两位郡王,给朕和皇后一个交代……”
李君羡恭敬的领命而去,很快消失在皇宫大道上。
82中文网
………………………………
第二百二十五章家书一封抵万金,可是,这封家书?何止万万金……
“观音婢,莫要担心,青雀他们一定会没事的。”
“或许是,百骑司的暗探们,没有查勘仔细。”
“也或许,青雀他们的车队,还在后面……”
李世民握紧长孙皇后的手,开口安慰道。
尽管李世民自己慌的一批,可是,做为男人,安慰自己的女人,是好男人的准则之一。
结果,李君羡急匆匆策马奔腾而来。
“陛下,皇后娘娘,诸皇子殿下,原本是跟随两位郡王一同返回长安城的……”
“结果,都上了马车了,全部又跳下马车,两位郡王爷坦言,他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
李世民闻言,瞬间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狗日的,都他娘的想造反了不成?
顽疾尽除,不赶紧回来长安城。
留在轮台城做甚?
“气煞朕也,真是气煞朕也!”
李世民瞬间感觉有些头晕。
“二郎,莫要生气,也许青雀他们,有自己留下来的理由……”
眼看李世民动怒了,长孙皇后立即开始劝慰起李世民来。
“陛下,皇后娘娘,这是两位郡王爷,让属下转交的书信,都是出自诸皇子殿下之手。”
“哦……赶紧呈上来……”
急于,搞清楚事情真相的李世民,接过书信,便一封封的尽数撕开。
“二郎,这封信是青雀写的……”
长孙皇后,一眼便认出了李泰的笔迹。
“嗯,观音婢,咱们先看看青雀怎么说。”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依偎在一起,一起查阅李泰的亲笔信。
“父皇,母后。在上,请受青雀一拜!”
“一转眼,青雀离开父皇和母后,已经快要一年了。”
“每每想起父皇和母后,为青雀牵肠挂肚,儿臣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父皇,母后。儿臣一切都好,稚奴和小兕子也非常好。”
“自从来到轮台城后,儿臣方才发现,自己需要学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父皇,母后,大哥真是一位好大哥,在为我们调理顽疾的同时,他组织我们兄弟一起,在学堂读书,在军营训练,大哥一直陪在我们左右……”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至今难忘,第一堂训练课,儿臣是爬着爬完的十圈,没办法,儿臣实在是太肥胖了,根本就跑不动。”
“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和薛仁贵,四位将军手持军棍,随时准备给儿臣来上一军棍,当时儿臣杀了他们四人的心都有……”
李世民也心疼的厉害呀!
竟然让自己的皇子,爬了十圈。
狗日的程咬金,下次老子逮到你,看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老子让你围着长安城爬十圈,不行,爬一百圈。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在心里发誓。
李世民牙齿咬的咯嘣响,低头继续往下看去。
“父皇,母后。事实证明,儿臣当时的想法是不对的。”
“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儿臣身上的肥肉尽除,小兕子看到儿臣时,竟然不敢相认。”
“青雀哥哥,真的是你吗?”
“父皇,母后。看到小兕子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儿臣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儿臣走路再也不大喘气,而且一口气可以跑上十余里。”
“儿臣,射术不说百发百中,至少让几位大将军非常满意,儿臣的骑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儿臣还在四位将军的教导下,学会了拳法,学会了如何使用林槊,学会了如何上阵杀敌……”
看到这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欣慰的点点头。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做父母的,都会为之骄傲和自豪。
“父皇,母后。大哥说的对,虽然我们身份尊贵,身为皇子,可是,不能因此而失去了学问和拼搏的动力。”
“远方尽是星辰大海,不能为了一草一木,而驻足不前!”
“父皇,母后。现在想想真是可笑,有大哥这样的,足以让我们仰望的存在,儿臣竟然还有过夺嫡的念头,庆幸的是,母后及时唤醒了儿臣,没有让儿臣在不该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看到这里,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长孙皇后更是欣慰的露出了笑容。
自己孩子的心结终于解开,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和欣慰的事情。
“父皇,母后。告诉您们一个秘密,大哥他,真的不是凡人……”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瞪大了眼睛,毫无疑问,青雀肯定又发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
“父皇,母后。儿臣所做的《括地志》,自始至终从未让外人看过,就连父皇和母后也未曾得见。”
“结果,儿臣初到轮台城,大哥便送给儿臣五部书籍……”
“前三部书籍,和儿臣所撰写的括地志,一字不差……”
…………
看完李泰的描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三部书籍,能和青雀所撰写的括地志一字不差,即便是抄写都很难做到。
而且,后面两部书籍,也是括地志,记录了西域,高句丽,大食,波斯和吐蕃等地的异土风情,人文特色和着名景点以及地方特产。
李世民握紧长孙皇后的手,都激动的在微微颤抖着。
种种迹象表明,自己的好大儿,已经超脱了凡人,比道家高人,还要高出几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继续低头往下看去。
长孙皇后也陪着一起往下看。
“父皇,母后。儿臣,原本都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返回长安城了。”
“临别前夜,我们兄弟聚集在一起,商量了大半夜的时间。”
“父皇,母后。最终,我们决定继续留在轮台城,继续留在大哥身边。”
“父皇,母后。我们要跟随大哥一起学,跟随大哥一起努力,为了那片神奇的土地,为了那片神奇土地上的诸多神奇之物……”
“那会流眼泪的神树,对于大唐太过重要了。父皇,母后,您们知道吗,一旦有了那种神树的眼泪,大哥坦言,我们大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眼睛,齐齐瞪的熘圆。
李泰的书信,将他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嘶!
嘶!
恐怖如斯!
世上竟有如此一片神奇的土地!
而且还生长着诸多神物!
会流眼泪的神树,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向日葵……
李世民握紧长孙皇后的手在颤抖,长孙皇后更是浑身都在颤抖。
“父皇,母后。儿臣做为您们的皇子,理应为父皇和母后,为大唐效力!”
“父皇,母后。我们兄弟一番商议过后决定,不能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责任,都让大哥一个人来扛!”
“大哥已经做的足够多,足够优秀,足够让我们仰望了。”
“父皇,母后。儿臣决定,留在轮台城,踏踏实实的跟随大哥学!”
“只盼望有朝一日,儿臣能够穿越茫茫大海,抵达那片神奇的土地,将诸多神奇之物,带回大唐,献给父皇和母后,也让大哥可以因此制造出诸多神奇之物!”
“父皇,母后。请您们放心,在大哥的悉心教导下,儿臣一定能够做到的……”
“父皇,母后。青雀还是以前的青雀,青雀还是您们最听话和乖巧的孩子。”
“不同的是,青雀知道了责任和担当,正如大哥所言,身为皇子,我们理应为父皇和母后分忧解难,理应为大唐盛世,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即便是前路漫漫,即便是大海茫茫,即便是山高路远,即便是生死未卜……”
“我们也要坚定的勇往直前!”
呼!
呼!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红了眼眶。
“二郎,咱们的青雀终于长大了,知道为父皇和母后分忧解难,知道为造福大唐百姓,打造盛世大唐而努力了……”
看完李泰的书信,长孙皇后依偎在李世民的怀里,满脸都是骄傲的色彩。
做为母亲,为自己的儿子而骄傲。
“是啊,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让青雀他们前往轮台城,是朕此生最为英明的决定。”
“青雀能够如此,朕心里真是高兴,虽然他不能在我们身边,可是,朕心里真的很欣慰啊……”
“观音婢,咱们再看看恪儿他们怎么说……”
“嗯……”
李世民揽着长孙皇后,二人逐一查阅诸皇子的书信。
二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诸皇子的书信,竟然出奇的目标一致。
就是继续留在大哥身边学习,为打造盛世大唐而努力。
“善,大善……”
“观音婢,诸皇子如此,我们应该感动骄傲和自豪。”
“他们愿意留下跟随大哥一起学,朕以为,比返回长安城还有意义的多……”
“嗯……”
长孙皇后微笑着使劲点点头。
“观音婢,莫要担心身边没有孩子,朕还年轻的很,身体也很结实……”
“今晚开始,朕就开始再努力一把,咱们加把劲,再造几个孩子出来……”
“青雀他们都如此努力了,咱们做父皇和母后,岂能荒废这大好光阴……”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面颊绯红。
娇羞的点点头,开口说道。
“二郎,臣妾一切都听二郎的,二郎让臣妾怎样,臣妾就这样……”
面对娇羞可人的观音婢,李世民瞬间有些心猿意马。
恨不得立刻,马上,就跃马提枪,上阵厮杀一番。
奈何,河间郡王李孝恭和江夏郡王李道宗,马上就要到了。
现在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万一,关键时候,二位郡王到来。
有些上下两难,进退两难啊!
不过李世民转念一想。
车队拉有蒸汽机,行进速度肯定快不了。
再加上自己现在实在是,难以按捺。
于是乎。
把持不住的李世民动了起来。
这一动,长孙皇后自然难以顶住。
立政殿,瞬间春意盎然。
此处大约省略万余字。
········
宫女玉芝,闻听动静,立即羞怯的守在了殿外。
用脚趾头想想,玉芝都知道,此时此刻,陛下和皇后娘娘正在干甚。
“陛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