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李根一点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最大底牌泄露。就连,轮台城城楼和巡防的士兵,也全部重新换上了横刀和弓箭。
“根儿,父皇听闻承乾坦言,你欲要制造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能让从轮台城抵达长安城的时间,只需要三日左右。”
“根儿,这是不是真的?”李世民话音落地,长孙皇后一双美目,也注视着李根。
稚奴和小兕子,更是眼巴巴的看向他们的大哥。这一路几个月时间,一直在马车上坐在,实在是让两个小家伙,看到马车就有点发憷的感觉。
若是大哥真能发明一种交通工具,让长安城到轮台城的时间,飞速的缩短。
稚奴和小兕子,自然是非常欢喜的。
“父皇,眼下一切正在准备之中,新型的交通工具,需要的人力物力极大,对钢铁质量的要求更是非常之高。”
“因为它所需要的轨道不同,儿臣已经打算,夏天过后,便开始建设轨道……”
“此轨道的修建速度,要远远慢与水泥路面的铺设,更是需要熟练的工匠。”
“否则,一旦轨道不达标,后患无穷……”
“儿臣,预估,即便是日夜施工的话,也要三年左右时间,修建到长安城外。”
“到时候,整座机车也差不多可以下线了,一旦试车成功的话。”
“从轮台城抵达长安城的时间,也不过是三日左右……”李根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双眼闪闪发光。
稚奴和小兕子,更是满眼都是崇拜之色。有这样一位好大哥,一位无所不能的大哥,实在是他们做弟弟和妹妹的福气。
“善,大善……”
“根儿所言,比承乾当时说的五到十年,足足有提前了两年。”
“父皇真是欣慰啊,若是真有那么一日,父皇和母后和你再远的距离,也不会觉得遥远了……”
“儿臣,正是此意,所以才费尽心思,来制造这新型的交通工具。”李世民闻言握紧李根的手,龙颜大悦的开口说道。
“根儿有心了,让你主管西域之地,现在看来,是父皇这辈子,做的最为英明的决定。”
“只是,这些年,让你忍受离家之苦,小时候,父皇又让你受苦多年。”
“今日在轮台城南,父皇听闻你教训程安生的言语,父皇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啊!”
“诸多皇子之中,你给予父皇的最多,可是,父皇亏欠你的也最多……”李世民言语几近哽咽,眼眶也是瞬间泛红。
“父皇,不必自责!”
“儿臣幼时吃的苦,乃是天意如此。谁让父皇不知,蓝田县有儿臣这样一位儿子呢……”
“至于现在,儿臣做为父皇的皇长子,理应为父皇守护大唐,守护西域之地。”
“我是诸多皇子和公主的大哥,更应起到表率作用。”
“国家,国家!没有国,何谈家?为父皇守护西域之地,乃是儿臣的本份!”
“父皇此行,好好修身养性即可,儿臣,一定会尽力而为之的。”
“善,大善……”
“若是,父皇的皇子,人人如你这般,那该多好啊……”
“父皇,母后。稚奴长大以后,要像大哥一样,为父皇守护大唐……”稚奴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稚奴,怕是最把大哥当表率的皇子了。”说话间,马车抵达工厂跟前。
看守工厂的士兵,一看是秦王殿下亲临。立即将厂门打开。马车直接进入工厂里面。
巨大的轰鸣声,开始不绝于耳。踏足工厂之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彻底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幸好,他们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不然根本难以想象,眼前看到的一切。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织布机前,站立良久。嘎哒嘎哒的织布机,根本无需人力拉动。
全靠旁边的一台蒸汽机,再带动织布机运转。工人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将织好的布匹,全部卷起来,达到一定的匹数后,方才重新来过。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属实被震撼了。这效率,何止是提高了数倍不止。
人力,终有劳累和歇息的时候,而这蒸汽机,始终就是一个速度。嘎哒嘎哒的,永远不知疲惫。
“父皇,母后。此地不宜久留,怕是会对小兕子的身体有损……”李根话音落地。
小兕子已经脸色煞白,呼吸也变的急促起来。
“父皇,母后……”
“大哥,稚奴哥哥,兕子好难受啊……”李根一把抱起来小兕子,便往门口跑去。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彻底慌了。小兕子,就是他们的命啊。稚奴也一脸紧张的,跟随着往门口跑去。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出门一看,心都快碎了。小兕子此时已经脸色铁青,浑身都开始发抖起来。
“大哥,兕子好难受啊。”
“小兕子,没事的,有大哥在,不要害怕,来,吃下这粒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李根取出一粒药丸,小兕子服下之后,脸色方才开始好转。
就连急促的呼吸和身体的颤抖,也开始渐渐平稳了下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再也无心看什么蒸汽机了。
一路上,众人都在沉默。小兕子躺在李根的怀里,一直呢喃道。
“父皇,母后。大哥,稚奴哥哥,兕子不想死啊……”
“小兕子不想离开你们……”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捂住嘴巴,瞬间泪如雨下。
这是他们最后一个孩子,自幼便聪慧伶俐,在长乐出阁之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把所有的关怀和呵护。
尽数用在了小兕子身上。
………………………………
第二百零九章长孙皇后,千古贤后名不虚传……
返回都督府以后。
小兕子,依然处于,半睡不醒半昏迷的状态。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意欲让李根,再喂一粒药丸给小兕子。
“父皇,母后。小兕子太过年幼,那药丸的药力,她的身体根本难以承受。”
“今日里,不可再服药了。”
“眼下看似危险,其实小兕子已经脱离危险了。”
李根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长舒一口气。
果然,没有多久,小兕子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小脸蛋儿红扑扑的,呼吸也正常均匀了起来。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根儿,刚刚在工厂之内,你说此地小兕子不易久留,莫非?你早已经知道小兕子她,身有顽疾?”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也是既紧张又关切,一双美目注视着李根。
“父皇,母后。兕子刚刚睡下,咱们去书房叙话。”
“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站起身来。
三人来到书房之内。
书房之内,李根一开口,气氛便沉重了起来。
“父皇,母后……”
“实不相瞒,咱们李唐宗室,所有人的顽疾,数小兕子的最为严重。”
“儿臣,也没有料到,兕子竟然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
“她不仅有父皇遗传的三高,还有母后和长乐所患的气疾……”
“两种顽疾齐聚小兕子一人身上,真是让她受苦了……”
“儿臣刚刚仔细查勘过,若不及时诊治的话,兕子撑不过豆蔻年华……”
呼!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瞬间眼睛通红。
豆大的眼泪齐齐滚落下来。
“根儿,母后求求你,一定要救救兕子啊,兕子她就是母后的命啊……”
长孙皇后握紧李根的手,满脸都是伤心的眼泪。
李世民何尝不是如此。
兕子眼下,已经五岁有余了。
活不过豆蔻年华,那就是还有六七年的寿命而已!
李世民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这都是谁造的孽啊?
以至于皇子和公主们,一个个的都身患顽疾。
“根儿,父皇的顽疾可以暂且推迟诊治,还是先救救小兕子吧……”
关键时刻,李世民这个做父亲的,还是体现出了,为人父的胸襟,和如山般的父爱。
由此也可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小兕子的疼爱和怜惜。
“父皇,母后……”
“不用您们多说,儿臣自然会竭尽全力,来挽救兕子的性命,她是儿臣的亲妹妹,我是她的大哥。”
“父皇,母后。您们就放心吧,父皇的顽疾,儿臣要诊治,小兕子的身体,更是刻不容缓。”
“兕子现在年幼,正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段,给儿臣五年的时间,可还父皇和母后,一个健健康康的,终生不再受病痛折磨的小兕子。”
李根话音落地。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握紧了李根的手。
此时此刻,无声胜有声!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眼眶里闪烁的喜悦的泪花,便是最好的言语。
“根儿,那神鸽殒落一事,父皇心里甚是过意不去啊。”
李根微笑着开口说道。
“父皇,一只鸽子而已,不足挂齿……”
“父皇,母后。天色不早了,早点歇息吧!”
“明日一大早,仁贵和雪燕,还要来给父皇和母后,行跪拜大礼!”
“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不约而同的,深深点点头。
躺在床榻之上。
李(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九章长孙皇后,千古贤后名不虚传……
世民和长孙皇后,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入眠。
“二郎,放心睡吧!”
“幸亏我们有根儿,否则兕子她……”
“观音婢,朕,亏欠根儿如此之多,他却一次又一次,为这个国,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着……”
“观音婢,朕心有愧啊!竟然还让百骑司的暗探,射杀了那只可以传书的神鸽……”
李世民满脸都是懊悔之色,心里也是非常的内疚和自责。
长孙皇后靠在李世民肩头,柔声的开口说道。
“二郎,臣妾有句话,憋在心里很久了。”
“观音婢,有话但说无妨,咱们二人之间,还需要有所隐瞒吗?”
李世民虽然后宫妃嫔众多。
可是,真爱的话,毫无疑问,只有长孙皇后一个。
二人一路走来,风雨与共,在李世民最为艰难的时候。
长孙皇后,勇敢的和李世民肩并肩一起扛。
即便是面对玄武门之变。
在明知一旦失败,李世民有可能死不了,可是长孙家族,必定会被押入大牢株连九族。
长孙皇后依然坚定的站了出来。
鼓励即将出发玄武门的将士们,生死在此一举。
死,死的壮兮!
若是一旦成功,众将士将是从龙之人,日后必定荣华富贵,受李世民厚待和恩惠。
长孙皇后的鼓励,当场让许多将士泪目。
秦王府里,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无垢。
已经准备好了,服毒自尽的准备。
她将承乾,青雀和长乐,反锁在房间里。
一旦禁卫军前来,她会毫不犹豫的服毒自尽。
李世民自然最为了解她的爱妃。
担心观音婢做傻事,李世民在功成以后,立即派人去秦王府通知秦王妃。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
长孙无垢,泪如雨下,直接瘫倒在地。
李世民登基称帝。
之所以如此善待众功臣,与长孙皇后当初给将士们的承诺,有莫大的干系。
而,长孙皇后因此,也成为众臣,人人尊敬的贤后。
“二郎,臣妾以为,根儿他,更适合继承大统,未来由他登基大宝,大唐江山可永固也!”
长孙皇后话音落地。
李世民直接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一双眼睛,更是紧紧注视着长孙皇后。
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让根儿登基大宝,这句话,竟然能从观音婢口中说出来。
虽然,观音婢足够贤惠,足够宽容和仁慈。
可是,承乾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观音婢,你可是承乾的亲生母亲啊?为何能有此想法?”
“二郎,生母又如何?不是生母又如何?”
“自从那年踏足城南庄园之内。”
“根儿,跪下喊我母亲的那一刻起,观音婢,已经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了……”
“二郎的孩子,都是观音婢的孩子,更何况,根儿他如此优秀,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诸多皇子之中,无人能出其左右。”
“为了这天下,为了大唐永昌,他才是能够撑起这片天的真龙……”
李世民一把将长孙皇后抱在怀里,二人紧紧的抱在一起。
“观音婢,承乾那里,朕,如何跟他开口?”
“这些年,特别是承乾从轮台城返回长安城之后的表现,你我有目共睹。”
“承乾,他已经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太子了。”
“眼下又有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辅左与他,未来承乾只会更加优秀……”
长孙皇后紧紧靠在李世民怀里,温柔的开口说道。
“二郎,臣妾也知道承乾确实变了(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九章长孙皇后,千古贤后名不虚传……
,为此臣妾也非常欣慰啊。”
“二郎为何不想一想,承乾为何会有如此变化?变化为何会如此之大?”
“二郎,因为他有一位好大哥啊!”
“根儿不仅仅彻底根治了承乾的足疾,而且用一年的时间,彻底将承乾感化成,连臣妾都不敢相信的另外一个人,一个我们曾经朝思暮想的合格的储君,合格的大唐太子……”
“二郎,可曾注意到承乾现在行事风格?”
“他像极了当年的你,也像极了咱们的秦王。”
“暴打吐蕃使者,胖揍倭国使团……”
“这样的事情,以前他根本就做不到,也不会去做。”
“如今则掷地有声的言称,这是大哥让他如此行事的……”
“二郎,变的不是咱们的承乾,而且他口中的大哥改变了他。”
“二郎,臣妾还注意到,承乾每每提起大哥时的表情。”
“那真是一个双眼闪闪发光,满脸尽是崇拜之色。”
“二郎,若是如此,你即便传位与承乾,或许他还要事事请教他大哥,也或许,在承乾心里,这太子终究是要属于大哥的……”
“与其让承乾徒增诸多压力和烦恼,不如让他做个快活逍遥的王爷!”
“臣妾相信,一旦秦王登基大宝,咱们所有的孩子们,都会得到善待……”
有些话,长孙皇后没有说,其实在李世民册封秦王时,聪慧的长孙皇后,已经预料到了未来的一些事情。
谁能登基大宝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要再发生兄弟相残的局面。
当年,但凡有一点点办法,若不是被逼的走投无路。
长孙皇后,也不会鼓励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之变。
上一代人的惨剧,不能再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了。
这是长孙皇后,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特别是青雀也欲要夺嫡之后。
手心手背都是肉。
长孙皇后这个做母亲的心啊,比任何人都慌乱。
能镇住诸皇子的,唯有一人亦!
非秦王莫属!
“观音婢,听闻你所言,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可是,承乾,毕竟是咱们的嫡长子啊,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