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踏足显德殿,三人恭敬的施礼参拜。
看着殿下三位意气风发的驸马,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状元学院出身的一干官员,看向魏叔玉和李德奖,更是难掩喜悦之色。
“朕委任你们三人要职,切莫让朕失望。”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开口叮嘱道。
“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望,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杜荷,魏叔玉和李德奖,齐齐施礼承诺道。
“善,大善……”
美酒佳肴,很快被送到显德殿。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再次让人斟满了一樽酒。
“众卿,朕和太子,只饮一樽酒,众卿随意。”
李世民算是牢记李根的信中所言,若是实在戒不掉酒的话,最多可饮酒一樽。
显德殿里,李世民大宴群臣。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紧握文成公主李雪燕的手。
“雪燕,父皇和母后,没有想到松赞干布包藏祸心,幸亏你们大哥识破了吐蕃的诡计。”
“眼下你们大哥的大军,已经占领了吐蕃,原本的婚约,也就不复存在了。”
“父皇和母后知道,你小时候吃过不少苦,若是你想返回郡王府居住,就回去吧……”
“儿臣,多谢父皇和母后的厚爱。”
皇宫虽好,可不是自己真正的家。
李雪燕自然还是要返回郡王府的,毕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了。
“母后,儿臣送雪燕姐姐回府。”
小兕子昂起脑袋,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里,满是祈求之色。
“好,母后准了。”
面对小兕子请求时的表情,长孙皇后根本难以拒绝。
“来人,将本宫准备的礼物带上,送文成公主去江夏郡王府……”
长孙皇后,为李雪燕准备了丰厚的礼物。
无论如何,这丫头,也日日给自己请安两个月了,虽无母女之实,也有了母女之情。
雪燕返回郡王府不久,江夏郡王李道宗也返回府邸。
父女二人相对而坐,忍不住喜极而泣。
“雪燕,为了你,秦王不惜派出大军攻下吐蕃。”
“这份恩情,咱们父女欠的实在是太大了。”
“父亲,雪燕想知道是谁挂帅大破的吐蕃,女儿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
李雪燕说这番话的时候,垂下脑袋,面颊绯红。
李道宗瞬间便明白了女儿的心意。
女儿这是准备嫁给那个,拯救她与水火之中的英勇啊。
李道宗站起身来,开怀大笑起来。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儿,一副小女人的娇羞模样。
“好,为父这就去魏府一趟,看看到底是那位英勇,能迎娶本王的女儿……”
李道宗坐上马车,直奔魏府而去。
魏府里面,魏征正在和魏叔玉在书房里,父子二人挥笔泼墨,自然是要飞鸽传书给秦王的。
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到来,让父子二人,不得不起身出门迎接。
魏征父子将李道宗请进书房,然后将茶水奉上。
“玄成,书玉。本王此番前来,是来感谢秦王殿下的。”
“劳烦玄成和书玉,给秦王传个信。”
“秦王的夺嫡之路上,本王愿做那从龙之人……”
魏征父子闻言,顿时面露欣喜之色。
“郡王爷,您确定?不选择明哲保身了?”
魏征深吸一口气,低声开口询问道。
“玄成,上次秦王亲临郡王府,想让本王做他夺嫡之路上的从龙之人。”
“本王做为宗室郡王,自然不能轻易站队。”
“唉,没曾想,到头来,本王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明哲保身?”
“玄成,为了雪燕的幸福,秦王不惜派出大军出征吐蕃,这份恩情,实在是太大了。”
“本王若是再不做出抉择,本王心里也难以安宁啊……”
“本王算是看明白了,秦王才是真正有情有义之人,这样的人登基大宝,才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魏征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好,郡王爷的话,我立即传递过去。”
魏征话音落地,李道宗再次开口说道。
“玄成,本王还有一事,还请一并告知秦王殿下。”
“哦,郡王爷还有何事?但说无妨!”
既然已经确定是自己人了,魏征说话时,满脸都是笑意。
“玄成,雪燕今日已经回府,她想知道是谁带军攻下的吐蕃。”
“雪燕如今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对这位英勇甚是爱慕……”
“哦……”
魏征闻言,表情瞬间精彩了起来。
李道宗虽然说的委婉,魏征岂能听不懂言外之意。
“好,此事一并传递过去,最多不过十日时间,便会有消息传来。”
魏征热情的邀请李道宗饮茶。
期间李道宗自然问起,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因何要担任太子太师,太傅和太保之事。
“郡王爷,此事秦王有何用意,吾也暂且不知,不过他飞鸽传书坦言,一切尽在掌握中……”
“只是叮嘱吾等好生辅左太子即可,谜底自然有揭晓的那一日。”
李道宗闻言,眉头紧皱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秦王文治武功天下无双,想来此举,必有其深意。如此,本王也就放心了!”
送走了江夏郡王李道宗,魏征父子返回书房,继续开始写信。
一刻钟后,一只信鸽从魏府翱翔天空,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此时此刻,魏王府里,魏王李泰,已经狠狠打碎了三个琉璃杯。
房相杜相和魏征,竟然成为了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保。
这个消息,实在是让李泰难以接受。
………………………………
第二百章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房相和杜相的智谋不用多说。
魏征此人,也绝非泛泛之辈。
而且,他还是秦王的岳父。
咦,不对劲!
秦王的岳父,去给太子做老师?
李泰眼睛,瞬间眯缝了起来。
如果说,房相杜相二人去辅左太子,还可以让人理解的话。
魏征也去辅左太子,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和理解。
这里面,一定有蹊跷,而且是天大的蹊跷。
李泰甚至感觉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杜荷,魏叔玉和李德奖,分别被委以重任。
马周和岑文本被任命为相。
唯一让李泰感到安慰的,便是岑文本升任宰相。
毕竟一直以来,都是岑文本在背后,为自己出谋划策。
想到这里,李泰立即命人备好贺礼。
坐上马车,直奔岑文本的府邸而去。
“恭喜岑相,贺喜岑相!”
李泰踏足岑文本的府邸,亲手将贺礼送上。
“多谢魏王殿下,让殿下破费了。”
岑文本热情的邀请魏王李泰客厅就坐。
“先生,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不知先生有何想法?”
李泰一副认真讨教的口吻和态度。
“殿下是指,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去辅左太子殿下一事吧。”
李泰闻言郑重的点点头,静等岑文本,给出不一样的见解和看法。
“殿下,此事颇有蹊跷之处,臣,至今也是,甚感疑惑和不解。”
“陛下能让房相杜相二人一起辅左太子殿下,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了。”
“没想到,竟然连魏征也派去了。魏征是谁?秦王殿下的岳父大人啊。”
“秦王殿下在未被册封秦王之前,身份一直未曾被陛下公开,这一公开就册封为秦王……”
“殿下,秦王的封号,份量不是一般的重啊,若是他只是个庶出的皇长子,夺嫡之路上毫无优势可言的,陛下册封秦王,很显然,已经对他寄予厚望。”
“事实上,秦王殿下的种种功劳,也足以配得上秦王的称号,殿下,赎臣直言,臣当时也以为,陛下有另立秦王为太子之心。”
“事实证明,陛下的心思是最难揣摩的,秦王殿下迎娶秦王妃后,继续回到西域之地。”
“就在同一日,太子殿下率军出征,大破高句丽,拿下百济国,返回长安城不久便身患足疾。”
“殿下也正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赢得圣心……”
“唉,没曾想出手为太子根治足疾的,竟然是秦王……”
“昨日太子返回长安城,陛下这一系列操作,实在是让人费解,不仅仅是臣自己看不懂,百官们几乎无人能看懂陛下的真实用意。”
“陛下让房相杜相退出朝堂,专门辅左太子,毫无疑问,表明了传位太子的决心。可是陛下又安排了一个魏征,就让事情非常扑朔迷离了……”
李泰闻言,微笑着点点头,岑文本所分析的一针见血,和自己所想象的几乎一模一样。
若是岑文本和李泰得知,魏征是太子李承乾亲口恳求陛下,让其担任太子太保的,不知二人会作何感想。
“还请先生助我,昨日青雀仓促之下,惹得父皇龙颜大怒。”
“原本想去看一场热闹和好戏的,结果却被父皇痛斥一顿。”
因为昨日太子暴打吐蕃使者的时候,岑文本并未到场。
于是,李泰将前因后果诉说了一遍。
“殿下,无妨。不过是言语之失而已,去陛下和皇后娘娘面前,好生认个错便过去了。”
“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殿下要立即去派人去做,殿下若能亲自前往最好不过!”
听了岑文本的话,李泰立即表情郑重起来。
“还请先生明示!”
岑文本压低声音,在李泰耳边低语几句。
李泰闻言,表情立即精彩了起来。
“多谢先生提醒,学生这就亲自去城外等候,希望还能来得及。”
李泰起身告辞,岑文本自然一直送出府外。
………
朱雀大道上。
一辆马车缓缓而行。
车厢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满脸都是落寞之色。
马车驶出明德门,老者从马车上下来,回头看了一眼长安城。
满眼尽是不舍和不甘之色。
自己终生的夙愿,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完成了。
夕阳将老者的背影拉的很长很长。
“唉………罢了,罢了……”
老者叹息一声,最后注视了一眼长安城,回头往马车而去。
“学生李泰,见过李太师。”
就在老者,即将抬脚登上马车的时候,一道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不错,此老者,正是太子太师李纲。
后世鼎鼎有名的,有太子杀手美誉的李纲。
一生担任三位太子的太师,终究是没有一位成功登基大宝。
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壮举。
听到李泰的话,李纲勐然转身,抬起头来来。
“魏王殿下,您怎么来了?”
“学生来为先生送行,虽然先生乃是太子太师,学生也是有幸听过先生授课的,先生大才,青雀一直心怀敬佩……”
李泰一番话,彻底把李纲给感动了。
人啊!
在最为失意的时候,是最容易被感动,也是最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的时候。
李纲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殿下只是把自己送出了宫外。
而魏王李泰,却在长安城外,等候着为自己送行。
“殿下,昨日刚刚下过大雪,外面如此严寒,李纲何德何能,让殿下在城外等候。”
“先生言重了,在学生心里,先生永远是最有才华的大师,得知父皇让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辅左太子之后,学生便知道,今日或许是先生的离开之日……”
“如此说来,殿下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听了李纲的话,李泰郑重的开口说道。
“能有幸得见先生一面,即便是等上三日三夜又如何?”
李泰的话,让李纲激动的热泪盈眶。
暖心,实在是太暖心了。
原本心里面已经哇凉哇凉的李纲,瞬间感受到一股暖流,从心头流过。
“殿下的心意,李纲铭记在心。”
“今日之事,足以慰籍李纲余生,殿下,天就要黑了,李纲告辞……”
李纲话音落地,转身就要往马车而去。
“先生一定要走吗?先生一定要离开长安城吗?”
李泰的话,让李纲瞬间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开口说道。
“殿下,不走我又能去哪里呢?长安城乃是天下最为繁华之地,没人会舍得轻易离开。”
李泰闻言,微笑着开口说道。
“先生可否愿意随学生前往魏王府?”
“学生以前无缘日日聆听先生教诲,今日还请先生给学生这个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跟随先生好好学习。”
不得不说,李泰这番话说的实在是太有水平了。
完全没有一点看低,刚刚被卸去太子太师这一荣耀光环,跌入人生失意低谷的李纲。
而且言语里面,满是恳求之意。
李纲闻言,注视着李泰,开口询问道。
“殿下的一片盛情,李纲铭记在心,若是李纲留下的话,怕是陛下哪里,殿下不好交代啊!”
李泰听完李纲的话,知道,此事成了。
“先生无需多虑,快快随学生回魏王府,这外面天寒地冻的,可真是冷啊……”
“父皇那里,学生自有解释,先生完全可以放心。”
“请先生与学生同行!”
李泰搀扶着李纲,往自己的座驾而去。
李纲的马车,自然有魏王带来的下人驾驶。
回到魏王府,李泰将李纲好生安顿在文学馆内。
并且安排两位丫鬟,专门服侍李纲。
李泰一番思索过后,乘坐座驾,直奔皇宫而去。
自己留下李纲的事情,若是不告知父皇的话,一旦被父皇得知,心里肯定会有所芥蒂。
李泰抵达皇宫的时候,天都黑下来了。
眼看宵禁将至,李泰却赶了过来,李世民知道他肯定是有要事奏报。
“父皇,母后。昨日都是青雀不好,青雀一时口快,再加上大哥一直不在我们身边,青雀一直以来都是称呼太子哥哥为大哥……”
李泰宛如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般,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前,委屈的耷拉着脑袋。
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发现长孙皇后也恰巧看向自己。
二人相视一笑。
“行了,父皇和母后,不希望再有下次了。”
“用心去着书立传,父皇和母后还等着你那《括地志》早日问世呢!”
“儿臣,谨遵父皇和母后教诲。”
“儿臣有一事,不得不禀报父皇和母后。”
“有事但说无妨。”
听完李泰的话,李世民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父皇,母后。儿臣刚刚在来皇宫的路上,偶遇李纲李太师,方知,现在他已经卸任太子太师一职。”
“儿臣素闻李纲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刚刚见他神色落魄,颇有几分失意之色,儿臣起了恻隐之心,告知他先莫要离开长安城……”
李世民闻言,双眼如炬,直奔李泰而去,开口询问道。
“青雀,你的意思,想留李纲在魏王府?”
“父皇,您一向仁慈执政,对待有功之臣向来是欣赏有加,李纲辛苦教导太子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