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帝御仙魔 >

第461章

帝御仙魔-第461章

小说: 帝御仙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李晔的时候,众人发现对方坐在主位饮茶,姿态一股既往的平和,眉宇间看不到任何忧虑之色,仿佛大变并未发生,又或者在众人看来极为棘手的问题,在他这里已经有了解决之法。
    这让李振、崔克礼等人稍稍镇定。
    “耶律阿保机的计谋不错。”
    李晔不见深浅地说道,“但事实是,计谋总是一柄双刃剑,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风险。而在沙场之上,任何风险都会被放大,一旦失手,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只有弱者才需要用计谋,为自己争取一线胜机。而强者,从来都是堂堂正正进军,用绝对实力战胜对手,这才是保险之道。”
    此言一出,众人又振奋了些,都点头连声称是。
    很明显,跟契丹相比,大唐就是那个强者。
    李晔说完这话,侍女们已经给堂中所有人都端上了茶水点心,他笑着道:“今日议事,怕是需要些时辰,诸位且润润嗓子,国事虽然繁杂,需知身体才是本钱。”
    “多谢殿下。”
    局势发生这样的惊变,在所有人看来,皇朝都处境艰难,稍有不慎即可能有倾覆之虞,而在这样的时候,李晔却还没忘记给议事的人茶水点心,这样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是李晔的镇定与从容。
    既然李晔不慌,众人也就没有惊慌的道理。
    李晔端起茶碗,简单介绍了两句新茶的风味,示意众人品鉴一番。在大家接二连三发表了些看法后,堂中的肃杀紧张气氛就消散了大半。放松下来的议事堂,又回到了往日那种,谈笑间决定天下大事的高高在上的氛围。
    在场的人都是李晔嫡系心腹,也是朝堂重臣,他们的精神面貌与言谈举止,会影响整个三省六部的人心。而中枢官员的态度,也会辐射到整个国家,所以李晔需要先让他们有正面的风仪。
    放下茶碗,李晔接着道:“耶律阿保机的计策着实不错,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算是成功了。现如今,我等明知北境没有契丹举国修士,但要冒然出关与其决战,却还是不妥。
    “如果大唐修士主力北上,河西、蜀中势必失守,那将会酿成弥天大祸。而且就算修士主力北上,如果契丹一味固守,我们短期内也很难全面击败他们。
    “说到底,契丹、回鹘、南诏,吐蕃残余贵族,女真渤海国,他们的修士加在一起,力量还是不容小觑。因是之故,眼下大唐要破这举世攻唐的危局,还需要诸位齐心协力才是。”
    崔克礼拱手道:“殿下只管吩咐,我等誓死效命。”
    李振等人也纷纷应是。
    李晔点点头,挥手将桌上的计划文书散给众人。
    他道:“河西、蜀地不容有失,北境更加如此。耶律阿保机若是认为,凭着这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能让我大唐自乱阵脚,那就太天真了。诸位,大唐能否重现盛世,就看各位能否各司其职,完成孤交代的任务了。”
    计划文书上的内容,都是各种物资、人手调派,军械粮秣等辎重供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理解和执行起来都毫无难度。
    看完各自的计划文书,李振等人旋即明白,李晔这是要调动大唐一切可用之力,正面战胜各方强敌。
    没有取舍,没有算计,就是用大唐国力,来跟那些意图撼动大唐社稷的人,来一个正面决战!
    见众人都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李晔今日首次沉声道:“战争的胜负,追根揭底是国家实力的较量。耶律阿保机以为,谋划一个所谓举世攻唐的局面,就能让我大唐雄师疲于奔命、应接不暇?
    “大唐虽然还未恢复盛世之力,虽然现在需要四面迎敌,但这场战胜的胜利,只会属于唐人。诸君,是时候让这些蛮夷知道,中原之国的力量,到底有多么强盛了!”
    崔克礼、李振莫不神色一震。
    这番话颇有汉唐雄风之气。
    他俩当即起身离座,带着众人纷纷起身下拜,高呼誓死报国。
    众人离开后,只有宋娇留了下来。
    “倾大唐举国之力,碾压四方蛮夷,这话听着豪迈大气,策略也没甚么问题,但我怎么觉着,你还有不曾暴露出来的倚仗?”
    宋娇盯着李晔,好像要将他看个透明,“若非如此,你不至于这般稳如泰山。装出来的底气,和的确存在底气,旁人可能分辨不出,但你却瞒不过我。”
    后面这话的意思,当然是我对你再了解不过。
    李晔摊摊手,“宋姨认为,到了这个时候,我还能有什么倚仗?”
    “你早就联络了草原上的鞑靼、黄头两部,但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什么动静。”宋娇哼了一声,“不过”
    李晔接过话头:“不过他们还不足以成为我最大的倚仗。”
    宋娇瞪了李晔一眼:“你绝对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异族身上,哪怕他们是盟友。况且,他们的实力也没有那么强!”
    李晔悠悠道:“国内已无后手,国外更无强援,我还能有什么依仗?”
    宋娇恼火的拍拍桌子:“这正是我想不通的!”
    李晔道:“想不通何妨不想?”
    宋娇道:“想不通就得别人来告诉她!”
    李晔忍着笑意道:“这是小女子才会有的姿态。”
    宋娇柳眉倒竖:“你难道忘了我也是个女人?!”
    李晔张了张嘴,半响说不出话来。只要是女人,总会有小女儿姿态的时候,这跟年龄无关。
    只看是在谁面前。
    李晔的依仗其实说不上是依仗。
    那只有四个字:仙凡一体。
    往先李晔所做的事,一直是用凡间影响仙域。
    而现在,是到了仙域反哺凡间的时候了。
    只不过这需要一点时间。
    在此之前,凡间战局不能崩坏。
    二狗子吊着一只手臂,靠坐在小溪边的榆树下乘凉。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伤口很容易化脓,为了避免没战死却被伤势拖死,在张载一日三请的极力要求下,军营终于允许伤兵可以在气温低的地方纳凉。
    眼看一瘸一拐的张载走过来,二狗子像是见了猫的耗子,往后缩了几步就要脚底抹油,奈何实力不济,还是被对方逮了个正着。
    “该换药了,你跑什么?”张载一把揪住二狗子,对他的逃避很是不满。
    二狗子瞪大眼看着张载放下的盘子里,那些闪着寒光的小巧刀具,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张张兄,我觉得自己伤已经好了,今天能不能不换药了?”
    张载直着一条腿,动作僵硬地在二狗子身旁坐下,在二狗子胆战心惊的目光中拿起一柄小刀,一脸严肃道:“你中了蛮子的毒箭,伤口太深,刮骨疗毒自然不必说,每日还得割掉腐肉。如果你还想保住这条手臂,就得乖乖换药。”
    二狗子算是看明白了,张载这是在变着法的报复他。
    当初张载初入军伍的时候,二狗子没少给他脸色看,现在落到人家手里,自然有的是罪受。
    读书人都是小肚鸡肠,一个比一个记仇,这是都头牛蛋的话,二狗子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张载,二狗子现在已经不敢小觑读书人。
    倒不是因为眼前这群书生,在这场战争中死伤惨重,活着的基本都成了杀神,还因为他们懂得的东西实在太过。
    张载在伤患营,接受军中大夫的治疗时,将那个在军中给人治伤有十多年的老大夫,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连《伤寒杂病论》的基本常识都没有。
    随后,张载就成了军中最大的大夫。
    但是在二狗子问起张载何时学会医术的时候,张载竟然理直气壮的说,他从未学过医术,只是看过几本医书,对治病救人这种事,顶多算是略懂。还说什么儒门饱学士子,多少都是懂一些这种东西的。
    略懂医术的张载,开始在伤患营祸害众生。
    这样的人,本该拖出辕门斩首。
    但被他治疗的伤兵,虽然初时被折磨得哭爹喊娘,但事后的存活率却是老大夫的几倍,所以虽然他的手法看着无比生疏、僵硬,军卒们也只能忍了。
    读书多的人实在是惹不起,这已经是北口军卒们的共识。他们有一百种方法,在让你痛不欲生之后,还让你心甘情愿的感谢他们。
    换完药,一直撇着头不敢看伤口的二狗子,已经是满脸冷汗。
    张载同样一脸汗水,不过都是给热的。
    “毒药已经被完全祛除了,今日之后,不必再日日换药,过不了多久,你的伤口就会长好,不过”说到这,张载歉意的看了二狗子一眼。
    这个眼神让二狗子悚然一惊,“不过什么?”( 帝御仙魔  )

第三十一章 惊天巨变 背水一战(4)
    张载露出一个狡黠的笑意,“不过,我给你缝合伤口的时候,顺手刺了一个梅花图案。日后你就要顶着这朵梅花过活了,一辈子都丢不掉。”
    二狗子顿时跳了起来,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张载道:“你竟然让我一个大男人,一辈子顶着一朵梅花?!”
    纹身这种事,在现在已经颇为流行,后周太祖郭威外号郭雀儿,就是从纹身上来的。只不过,大家一般都是纹得豺狼虎豹,是用来衬托自身威猛的。
    军中就有这种将士,时不时拿出来卖弄一番。
    二狗子只要想想,日后大家在炫耀自身胸前猛虎的时候,自己却抱着一朵梅花躲在一旁瑟瑟发抖,就恨不得在榆树上一头撞死。
    见二狗子快要流泪了,张载哈哈大笑,极为开怀:“瞧你这怂样,我诓你的!”
    耶律敌鲁古带着司近部去渝关后,北口外的契丹大军,已经多日没有攻城,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加固营寨,圈养牛羊,好像准备打持久战,要跟北口唐军不死不休。
    对此,无论是二狗子这些军卒,还是张载这样的儒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乐见其成。因为这表明,他们的守城战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契丹蛮子不敢再轻易上来。
    故此,张载这个半吊子大夫,二狗子这样的伤兵,才有在军营大展身手和安静养伤的机会。
    不只是北口,居庸关、渝关之外的契丹军,也都相继或者放缓了攻势,或者干脆不再攻城,开始埋头加固营寨,防备唐军出击。
    激烈的北境战争,在短短数日之内,已经变得极为静谧、诡谲。
    作为北境统帅,李茂贞接到的李晔军令,是让她在确保防线不会有差的前提下,寻找出战契机,不拘一格打击契丹军队。
    接到这份军令之后,李茂贞沉吟良久。
    跟普通将领不同,她当然知道现在皇朝面临什么情况,河西、蜀地的烽烟已经燃起,北境修士已经被抽调了一部分,在这样的形势下,主动出击,寻求战果,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李晔想要的,不是斩首多少契丹将士,击溃契丹多少股军队,而是兵势。
    耶律阿保机收缩战线,加固营寨摆出防御姿态,明显是在等回鹘、南诏方面大举攻入唐境。皇朝若是只据守、反击这两个方面,无疑是被耶律阿保机牵着鼻子走。
    如果局势真的如此,消停下来的契丹大军,就有可能在休整之后,再度发起猛攻,给北境施加强大压力,让皇朝的修士调遣捉襟见肘,甚至在回鹘、南诏的声援下,突破北境防线。
    只有主动出击,迅捷而精确的赢取战果,才能让耶律阿保机弄不清李晔的意图,无法判断李晔的布置,同时鼓舞北境唐军士气,顺带也振奋中枢人心,最终达到稳定战局的目的。
    李茂贞现在要考量的,是派谁出关进击,派遣哪支军队出击,从哪个方位出击。
    毫无疑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好寻得,一旦选择做错,出击失利,反被契丹所败,那局势就会变得十分严峻。
    若是狼牙军精骑尚在,李茂贞就不会苦恼,他们绝对是执行这项军略的不二对象。可惜的是,眼下已经没有狼牙军精骑。
    在长安禁军中,除了狼牙军,还有一支军队以精骑为主,那就是骁骑军。
    只不过骁骑军成军太晚,现在尚在磨合之中,战力虽然不弱,但也是相对于藩镇军而言,要是跟老牌禁军和契丹军中的腹心部、司近部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李晔这厮,还真是会给人出难题。”
    李茂贞抓了抓头发,有些气急败坏,“偏偏这项军略又被他说得极为重要,好像不成功施行,全面胜利就无法到来一样”
    烦躁的岐王抓耳挠腮,恨不得自己亲自率领一只精锐,杀出长城去。
    这当然是不可行的,她坐镇幽州除了指挥战事,最重要的就是制衡耶律阿保机,否则以耶律阿保机的战力,随时都有可能给唐军造成莫大灾难,根本不能轻动。
    整个北境,强军骁将不少,但能为岐王分担压力的,却是少之又少。赵炳坤其实算一个,只不过让他领兵出战,若是稍有闪失,那就太对不起兵家,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赵念慈已经战死了。
    苦思半日的岐王,最终去了云州。
    居庸关、北口、渝关战事惨烈的时候,云州却像是桃源仙境,置身事外。
    落雁口之役结束,耶律斜涅赤攻打云州不成后,这里就再无大战。所以披挂齐整,按刀立于城头向北眺望的狼牙军主将,也始终找不到为战死同袍复仇的机会。
    狼牙军除却五千精骑,就只剩下三万步卒,没有好的战机,步卒自然是不能冒然进入草原的,若是敌军不来进攻,空有一身武勇也是白搭。
    岐王飞临城头的时候,看到上官倾城熟悉的身影,目中满是陌生与惊诧之色。
    眼前的狼牙军主将,已经消瘦得不成样子,原本贴身的铠甲,竟然显得像是挂在枯骨上。
    李茂贞还未开口,上官倾城已经向她看来。
    只一眼,李茂贞就情不自禁心头一震。
    那双眼睛,目光依然锋锐。
    比世间任何刀兵都要锋锐。
    配合她消瘦的面颊,这双眼睛就显得有些阴森可怖。
    现在,这双眼睛看到了李茂贞,就像是被点亮的星辰,充满不可言说的光彩。
    李茂贞读懂了这种光彩。
    李晔派她去河西征战的时候,她眼中也有这种光彩。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我的来意。”李茂贞笑容亲和。
    “我知道得还不够清楚。”上官倾城看李茂贞的眼神很用力,这句话也说得很有力,好像不如此用力,就会抓不住某种她朝思暮想的东西。
    “李晔要一个人,率军出关,袭击契丹。我想了很久,都没想到比从云州出发更合适的地方,也没有想到比你更合适的人选。”李茂贞说出口的这番话,没有让上官倾城失望。
    上官倾城紧跟着道:“你的看法很准确。”
    李茂贞道:“只是还有两个问题。”
    上官倾城道:“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李茂贞摇头道:“这两个问题却不一样。”
    上官倾城默然,等着李茂贞继续说。
    李茂贞道:“其一,李晔体察你落雁口血战之苦,已经不想让你继续征战,想让你好生歇息一阵。”
    上官倾城没有马上接话,安静了半响。
    随后她道:“我已经休息得够久,而且不能休息得更久。我相信殿下也明白这一点。”
    李茂贞看了看对方已经没有半两肉的面颊,叹息道:“若是李晔见了你的模样,只怕没有不认同你这番话的理由。”
    上官倾城道:“那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李茂贞道:“我手上没有一只可以比拟狼牙军的精骑”
    上官倾城道:“狼牙军还有五千骑。”
    “五千骑是不够的。”
    “不够的你补充就是。”
    “不是狼牙军的精骑,你用起来,可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