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帝御仙魔 >

第355章

帝御仙魔-第355章

小说: 帝御仙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茂贞心神一阵恍惚,霎时间思绪万千。
    但是很快,继续涌进经脉的有害百姓气运之力,就让他不得不收敛心神,心无旁骛去应对。
    在帮助李茂贞之前,李晔也没想到龙气的作用会如此强大,可以那么轻松就让李茂贞经脉中不受控制的百姓气运之力消除,仿佛天生就有克制。
    不过仔细一想,李晔也觉得这并非多么奇怪的事。
    龙气能够吸取百姓气运之力,就说明它本就比百姓气运之力高一个层次,或者说有类似上下级的统属关系,要不然百姓气运为何会受它召唤、影响?
    吸纳足够多百姓气运之力的龙气,到现在进阶已经三次,镇压一些普通百姓气运之力,实在是不足挂齿。
    “原以为帮助李茂贞、高骈、王建等人是个艰难过程,没想到龙气作用这么大。照这个情形看,莫说再帮他们再撑几个时辰,就算撑十天半月都没有问题。看来九合定鼎大阵只要不受到外力影响,继续下去会很轻松。”
    念及于此,李晔心神大定。
    他向天空看了一眼,妖族和仙人的战斗差不多是势均力敌的状态,这跟之前的设想相符。
    到了此时,九合定鼎大阵只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
    一个时辰后,这个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它成了最大的问题。
    至此,李晔、李茂贞、高骈、王建等人能够汇聚的百姓气运之力,已经到了极限。但是距离九合定鼎大阵需要的力量,还差一线。
    “差这一线,大阵就无法撼动昆仑——若是如此,仙人还是会持续下界,我们很可能会功亏一篑!”楚南怀跟李晔传音的时候神色肃杀。
    李晔默然。
    四大诸侯在百家门人的帮助下,勉强能够代表天下,然而有个地方出了问题。
    不是关中,更不是淮南、蜀中。而是中原。
    中原七镇汇聚的百姓气运之力比预计低了不少。
    李晔没能调动那么百姓气运之力。
    他对中原的统治名分还没完全确立——他们来昆仑很快,但凡间大军行动就没那么迅捷,此刻平卢军还没到所有藩镇驻防。另外,表明中原已经归属李晔的布告,也还没被所有州县百姓看到。
    中原七镇,现在还有很多州县的官将,尤其是百姓,还以为是朱温在统治他们。
    统治他们的名分还在朱温那里。
    九鼎能够帮助诸侯汇聚各自地盘上的百姓气运之力,但前提是诸侯对各自地盘的统治名分必须明确,且百姓心中认同,如此九鼎才能通过这些诸侯汇聚那些地方的百姓气机。
    若非如此,李晔就不需要李茂贞、高骈、王建等人过来了,他自己直接借助九鼎就能催动大阵。
    如果能够再给李晔十天半个月,等中原七镇所有州县百姓,都知道他们已经归属李晔统治,那么即便他们对李晔还没有那么多忠心,九鼎也能汇聚他们的气机——只是会夹带一部分有害力量。
    但是现在不行。
    上下同心同德,是发挥九合定鼎大阵全部威力的条件,上下名分的确立,是发挥九合定鼎大阵部分威力的基础。
    原本以北方、中原、关中、蜀中、淮南代表整个天下,就已经很勉强,若无百家门人相助,九合定鼎大阵根本就不能发动。在这种情况下,以上五个地方根本容不得半分折扣。
    “现在怎么办?”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晔身上。
    李晔当然知道办法只有一个。

第三十六章 天下相合 大开天门(3)
    金仙诛妖剑阵,以四十九名金仙境以上仙人,手持四十九柄仙庭重宝斩妖剑合力发动,威能胜于日月之光。苍穹之外的虚无高空,剑气纵横千百里,跟遮蔽星芒的混沌钟相持不下。
    牛魔王就算手持混沌钟,终究妖气有限,单独也扛不住四十九名金仙境以上大能不停进攻。好在弥猴王、鹏魔王、禺狨王在旁掠阵,彼此配合无间,这才始终能够压过仙人一头。
    激战良久,酣畅淋漓,白鹤尊者趁着阵法变幻、自身后退换气的时间,连忙传音一名太乙真仙询问九合定鼎大阵的情况。
    他对妖王和混沌钟的忌惮,远不如九合定鼎大阵,只因为妖王和混沌钟他们都有手段应付,只需要支撑三两日不败,等到后续仙人下界,就能席卷所有妖士。
    然而九合定鼎大阵若是成功催动,那就是毁天灭地的力量。
    在此战开始之前,白鹤尊者不曾想过,在凡间争得你死我活的几大诸侯,竟然会脱离自己的地盘,暂时摒弃前嫌在昆仑齐聚一堂,发动那只存在余传说中而从未真正出现过的天下大阵。
    莫说白鹤尊者,这一点只怕连仙帝都没有料到。
    自人皇颛顼开始,天与地、仙与人之间的争斗就从未停止,历代站在权力顶峰的帝王,哪个甘愿头上还有一个发号施令的人?
    然而道门布局向来深厚,但凡成事的帝王没有不受到道门扶持的。就算他们君临天下后想要有所动作,终究逃不脱道门的监控、破坏。
    天下盛世不知出现一次,君民同心同德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当盛世出现,道门触角早已延伸到各个角落,纵然有人知道九合定鼎大阵,也没机会发动。
    况且仙庭也不是没有妥协,至少在凡间,最高权力一直把持在帝王手中。
    也唯有皇朝崩溃、群雄割据的时候,道门对天下的掌控力减弱,九合定鼎大阵才有可能出现。但诸侯相争,历来你死我活,没定鼎天下之前,谁会想着去跟仙庭作对?
    就算有心,也无法聚合各方。
    天地斗争到现在,这回大唐国运将尽,道门早早布局,想要彻底掌控凡间,却没曾想,碰到了李晔这么个变数。仙庭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今日,天下诸侯竟然会真的联合在一起。
    仙帝不愿见凡人反抗天,却不知凡间有识之士,也早就烦透了仙庭掌控凡间。
    “禀报尊者,九合定鼎大阵已经停止增强,现如今力量有限,只能发出准圣境全力一击。”一名太乙真仙给白鹤尊者传音汇报。
    “准圣境一击?”白鹤尊者闻言惊喜万分,饶是以他修身养性的境界,也禁不住哈哈大笑,得意至极,就差拍手称快。
    “问题出在哪儿?”白鹤尊者连忙问。
    太乙真仙道:“属下观其汇聚天下之力的情形,发现中原之力不多”
    “中原之力不多,中原之力不多”白鹤尊者咀嚼着这句话,很快就眼前一亮,“是了,中原是朱温的地盘,李晔刚刚占据,想必还有许多关节没疏通,这才导致无法完全汇聚中原之力!”
    念及于此,白鹤尊者当即拍手称快:“这就对了!只要朱温还在我们这边,九合定鼎大阵的力量就不够,我们完全用不着再担心!”
    说着,白鹤尊者看向牛魔王,快意的叫嚣道:“牛魔王,你没想到吧,九合定鼎大阵根本就是个废物!哈哈,要是九合定鼎大阵这么容易就能发动,天下岂不早就反天了?你等着吧,再过一两天,我们后续力量赶到,那就是你们的死期!”
    牛魔王等妖王闻言,连忙分神去注意九合定鼎大阵,在察觉到异样后,个个脸色大变。
    牛魔王怒吼道:“仙狗休得嚣张,老牛跟你拼了!”
    说着,他率领妖王们发动新一轮猛攻。
    白鹤尊者哪里还会畏惧,当即跟随阵法变幻,再度杀上前去:“妖就是妖,岂能逆仙?等着受死吧!”
    大战开始后,朱温就没有再在半空站着,而是落到一座山头观望战况——这座山头上有他的单独营帐。虽然他离开中原的时候走得很急,但身边还是有一个随从的。
    此刻面对激战的战场,看着妖族修士和仙人殊死搏杀,看着李晔带着李茂贞、高骈、王建等人主持九合定鼎大阵,朱温感觉自己就像个局外人。
    中原跟他再无关系,天下跟他再无关系,他只是行尸走肉,什么都影响不了,什么都左右不了。
    从中原诸侯,到孑然一身,从号令群雄,到任人摆布,在仙人面前遭受的冷遇、忽视甚至是屈辱,让他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
    此时此刻朱温是何种心情,怕是只有他自己能够理解。
    偌大的山头只有一座毡帐,毡帐旁的空地上,却有一个面色蜡黄的老瘸子正在规规矩矩洗马。水流在泥土碎石中蔓延而下,很快就湿了一大片土地。
    身前是仙妖大战,是决定天地秩序大局的关键战役,而身后的这个老瘸子竟然还在洗马,格外认真洗一匹凡间的马!
    强烈的对比让这副场景格外矛盾、怪异。
    洗马的老瘸子朱温当然认识,那匹马他也认识。
    当日败走中原,白鹤尊者拖上他就逃,面对满营数十万将士,地仙境的朱温谁也没带,只是一卷衣袖将当时正在喂马的老瘸子带了出来。
    彼时老瘸子正一手攥着马辔,惊慌之下死拽着马辔不放,最后竟然将这匹马一起拖到了昆仑。
    作为仙人境,保护一人一马飞到昆仑并不是什么难事。
    马是朱温的战马,人是朱温的故人。
    当年朱温和一帮年轻地痞无赖,带着破布包裹提着木棍走出乡村,去乱世中寻找黄巢大军,后来同乡青年几乎战死,到朱温平定中原,昔日同伴就只剩下了两个。
    一个是朱殷,朱温麾下最骁勇的将领,算是混出头的幸运儿。
    另一个就是这老瘸子,在追击黄巢残军时身负重伤,不仅腿瘸了,连脑袋都受了伤,神智有些问题。
    年轻时朱温并不是一个念旧的人,同乡死了一个又一个,他得知之后无非就是唏嘘一番,再痛饮几杯罢了。直到他成为宣武军节度使,真正煊赫一时,有了主宰自身命运、庇护羽翼的实力,左右环顾却发现身边已没几个至亲之人,这才开始珍视当年故人。
    所以朱温把老瘸子留在身边,做了个马夫,替他照顾战马。
    老瘸子脑子已经不大清楚,但照顾战马却十分周到。
    长久以来,老瘸子负责照顾战马,朱温在某种程度上负责照顾他。闲来无事的时候,朱温常常会提着两坛酒,跟老瘸子就坐在马厩外,就着熟食大吃大喝。
    年轻时跟随黄巢征战四方、到处流窜,任性妄为,过着刀口上舔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朱温逮着谁都能一醉方休。然而多年以后,也不知是不是日子过得安稳了,特别是出任宣武军节度使后,不必担心明天就脑袋搬家,朱温的酒量竟然愈发得小。
    宴席上金樽美酒斗十千,入喉却常常觉得索然无味,唯独跟老瘸子坐在马厩外闻着臭味儿举杯,无拘无束,没了言不由衷的花言巧语,不必看那些令人作呕的阿谀奉承,每回反倒能喝得尽兴。
    老瘸子其实并不老,只是受伤之后身形愈发佝偻,脑子不太好使,也别指望他修缮边幅,加上动作不甚利索,旁人这才喜欢这么叫他。
    朱温在老瘸子身旁席地而坐,看了那匹神骏非凡的战马一眼,对躬身背对着他一丝不苟洗马的老瘸子道:“别洗了,往后怕是用不着了。”
    老瘸子动作一顿,回头过满脸疑惑:“三哥,你还要平定天下呢,怎么会用不着战马?”
    朱温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当初跟随他一同离开乡村的青年,大多叫他三哥。
    朱温闻言眼帘微沉。纵然明白老瘸子神思不清,很多事情更是无从知晓,这话说出来并无问题,但他心中还是泛起了涟漪。
    天下天下已经与我朱温无关了。
    朱温并没有就这个话题多言,而是从储物袋里掏出两坛酒,抛给对方一坛:“来,喝两坛。”
    老瘸子抱着酒坛眉开眼笑,拍开封泥陶醉的嗅了一口,仅是这么一个动作就让他的酒糟鼻又红了些。不过老瘸子并没有马上坐到朱温身旁,而是将小心翼翼将酒坛放下,转身继续刷马,“三哥你先喝着,我把马刷完。”
    朱温早就习惯了对方在照料战马这件事上追求完美的固执态度,没有强求,自顾自仰头痛饮。
    间隙,他的视线透过混乱的战场,落在九合定鼎大阵的方向,眼眸里清晰映出李晔、李茂贞、高骈、王建和百家门生合力催动法阵,汇聚天下之力的雄壮瑰丽画面。
    酒入肝肠一坛又一坛。
    老瘸子不知何时刷完了马,笑呵呵的靠着朱温坐下,抱起酒坛美滋滋的喝了起来。
    喝了一阵,老瘸子放下酒坛,见朱温一坛接一坛痛饮,不说话也不停歇,脸上不禁满是担忧之色。
    他试探着问道:“三哥,你为什么说往后就用不着战马了?”

第三十七章 天下相合 大开天门(4)
    喝完坛中酒,朱温随意抹了一把嘴,不可名状的笑了一声,不答反问:“你说,这天下如果跟我没关系了,是归道门好,还是归安王好?”
    “当然是归安王好。”老瘸子不假思索,说了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如此回答的答案。
    话说出口,老瘸子扰扰头,约莫也觉得这个回答不妥,但却想不出不妥在哪里,一时有些凌乱。
    “为何?”朱温问。
    老瘸子紧张巴巴的看着朱温,支支吾吾道:“世人都说安王仁德而且安王不是三哥的朋友吗?以前在长安的时候,你还带我去安王府喝过酒哩。”
    说到后面的时候,老瘸子声音大了些,气也壮了些,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朱温低头默然,不复多言。
    良久,朱温站起身,拍拍衣袍上的泥土,笼袖望着仙妖大战的战场,问老瘸子:“你说,当初我们离开乡下,是为了什么?”
    老瘸子跟着站起身,一脸疑惑,不知朱温为何会问这个再明显不过的问题:“为了荣华富贵、出人头地!”
    朱温笑了笑:“那你现在每天想做什么?”
    老瘸子对答如流:“刷马喂马遛马”
    他又扰了扰头,憨厚的笑道:“如果三哥能时不时来跟我喝一顿酒,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我虽然瘸了腿,但我是三哥的人,没谁敢不敬我三分我寻思着,再过一阵就娶个小娘子成家,那样我老刘家就有后了!如果到时候三哥能来吃酒,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
    朱温点点头,“如果有那天,我一定去给你主婚。”
    老瘸子嘿嘿笑起来,很是开心。
    然后他好奇的问道:“三哥当初离开乡下,是为了争雄天下吧?”
    朱温望着长天尽头,语调沉缓:“当初离开乡下,无非是穷则思变,不愿厮混一生一事无成,想要搏个出路。那时候我一个穷小子,又没读过几本书,哪里懂得什么天下。后来征战数载,杀人抢粮,行事愈发没有顾忌,只道痛快一时是一时,总算不负一身本事。”
    “乾符四年,跟着大军攻破长安的时候,也曾以为就要出人头地,可以建立功业。熟料黄巢志大才疏,终究是难成大事,眼看他必将败亡,我当然不想跟着陪葬,无奈之下只得投降朝廷。原以为顶多能做个校尉,可以保全一些富贵就不错了,没想到朝廷竟然给了个节度使。”
    “彼时欣喜之余,我也意识到,朝廷赏罚无度,行将就木,也是不值得托付终生,做忠臣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等到我出镇汴州,得道门扶持,力量强大起来,便生出冲天豪情:既然朝廷注定要灭亡,我朱温为何不能成就一番大业?数月间,我平定中原七镇,虽然是得了道兵相助,但自个儿也得意万分,以为自己真的是未来天子了。”
    “为了实现雄图霸业,也是因为形势所迫,我先发制人进攻曹州,跟安王开战。”
    说到这,朱温停了片刻,神色难言,眸底似有无限怅惋。
    他接着道:“昔年邓州之役,我为安王所败,原以为此一时彼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