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帝御仙魔 >

第284章

帝御仙魔-第284章

小说: 帝御仙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袖姑娘激动得红唇发颤,一动也不动的看向李晔。
    收拾了大当家,李晔很高兴。虽然杀一个真仙境,他并不是太在意,但是看大家这目瞪口呆、一脸崇拜,还不失敬畏的样子,就知道计划完美实现,目的又完美达到了啊!
    要杀大当家不难,难的是借机调动大家的情绪,让大家跟他同仇敌忾。
    难的是让大家跟他同心同德。
    惟其如此,他才好借着这股势,去获得这支队伍的指挥权。
    赵俊逸拖着络腮胡,刚刚避过郡主脚下飞来的碎石,此刻见李晔落下来,咽了口唾沫迟疑着问道:“李大侠所以你就是安王李晔?”
    他这话,问出了大家的心声,除了一些消息不太灵通的低阶修为外,修士们都紧紧注视着李晔,目光复杂的等着他回答。
    李晔笑容和煦:“没错,我就是大唐安王,李晔!”
    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虽然有所预料,但是听到李晔证实了这个猜想,众修士还是禁不住心跳加速,须臾,大伙儿都抱拳见礼:“见过安王!”
    “拜见安王殿下!”
    “安王威武!”
    看着修士们行礼,竟然还有人下拜,李晔让他们赶紧起身,笑容渐渐得意。
    看这帮修士的样子,就算李晔现在带着他们冲击兽潮,他们也不会畏惧不前。
    做戏做全套,他很是安慰了老板娘一番后,才来到几名真仙境面前。
    “见过安王!”三名真仙境一起行礼。
    作为大修士,他们不如其他修士心潮起伏大,但此刻面对李晔,谁也做不到心如止水。毕竟对方刚刚当着他们的面,一剑杀了一名真仙境,而且还有斩杀太乙真仙的战绩傍身,说不敬畏那是不可能的。
    “各位不必多礼。大家都是大修士,这回能跟大家同行,为妖族一起对付兽潮,孤王也深感荣幸。”李晔笑容温和。接下来,他跟几名真仙境好生寒暄了一阵。这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代表着他对修士们的尊重和认可。
    不出意外,寒暄过后,气氛融洽了很多。
    李晔也没有多废话,开始切入正题:“昨夜孤王前行探路,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距此一百里外的东北方,有一处山间盆地,里面林木格外高大茂盛,隐藏着许多凶兽不说,还有一批实力不低的修士!”
    说着,李晔把详细情况跟他们说了。
    “果真有修士?我早就得到消息是,说这回的兽潮不同寻常,有修士掺杂其中,想不到果真如此。”说话的真仙境身材颇为肥胖,面容圆润,眉眼和善,哪怕不笑也让人觉得和蔼可亲,而且肤色很是白皙,是一个典型的白胖子。
    作为真仙境的妖士,幻化人形早就能随意变幻容貌体型,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是如此面貌,只能说在对方的审美观中,白胖子就是最好看的。
    白胖子自我介绍的时候,李晔知道了他名魏威武。呵呵,这名字中透露出的审美观,跟他对外貌的评价标准果然是一致的。
    魏威武问李晔:“安王打算怎么办?”
    李晔看了他们一眼,态度果决:“兽潮退却的时候,向东而行,不无掩盖这处地方的意思,可见此处的重要。所以孤王之意,是出击这处盆地,抓住里面的修士,拷问此番兽潮的真相!”
    几名真仙境沉吟下来,照李晔方才所言,盆地中的凶兽和修士力量不容小觑。
    魏威武见其他两名修士迟疑,不乐意道:“安王可是沙场宿将,在凡间不知道打了多少胜仗,他说这么行动肯定有把握。我们照此行事就是,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两名修士相视一眼,一起道:“道友说的有理,那就全凭安王安排。”
    李晔笑道:“那孤王便当仁不让了。”
    “正该如此。”
    三名真仙境愿意听令,李晔很满意。
    他站起身,看向众修士,大声问道:“尔等可愿随孤王一道,深入凶兽巢穴,将它们一锅端了?”
    众修士纷纷大声应诺,“愿随安王出战!”
    由此,李晔对这支队伍的指挥权,得到初步确立。
    其实大当家想错了一点,李晔弄这个布局,煽动大家的情绪,要的并不只是杀戮之手,而是整个队伍。
    前夜,他让众修士尊敬崇拜,是为立德,今日他让众修士敬畏,是为立威。恩威并济,才能收拢人心。
    虽然直接表明身份,也能让一些修士敬畏,但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亲眼看到李晔斩杀真仙境,众修士即便顺服,意志也不会多么坚定,这对往下的行动不利。
    譬如现在,三名真仙境之所以这么干脆利落的听令行事,就是因为大当家尸骨未寒嗯,其实尸骨已经没了。
    三名真仙境支持,众修士听令,队伍归李晔指挥,但他并没有志得意满。因为他很清楚,这支队伍还只是初步归心,而要彻底收拢人心,光立威立德是不够的,还要给利。
    这正是李晔回来之前,转着圈打探凶兽踪迹,并且在此时提出出击凶兽的原因。他就是要用接下来这场战斗的胜利,让众修士获得一批凶兽尸体。如此,众修士知道跟着李晔能够收获利益,才会毫无保留的继续跟随他。
    寻常时候,一场胜利,或许不足以让人彻底归心,但是眼下的情况不同。
    眼下的修士们,因为李晔今日的布局,对李晔的热切已经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因为李晔在这个布局中,引导了众修士的情绪,让他们跟李晔同仇敌忾,同心同德。
    这支队伍要么不彻底归心,一旦完全归心,李晔就算是拉着他们上猕猴山,哪怕是面对弥猴王,他们也未必不敢开怼。
    能够掌控万众情绪的君王,才是一名真正厉害的君王,因为那往往意味着掌控民心。
    地球上的传销为何屡禁不绝?很多人明知这个东西有害,为何还是会被洗脑,甘愿为之所用?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引导情绪、掌控情绪,在此基础上控制了一些人的思想。
    很多地方的政客在竞选之前,都要一场接着一场的大规模演讲,除了阐明必要的施政策略外,不就是要通过饱含激情的演讲,去煽动民众的情绪?甚至很多组织,他们的宗旨他们的纲领,就是能够煽动、掌控民众情绪的。
    对李晔而言,他志在帝王大道。
    一言一行,万众归心,我欲所取,万众齐驱,这才是真正的帝王!
    若得如此,只要战斗双方力量不是太悬殊,何愁不胜?
    李晔又感应到了帝道的气息。
    那是第三个境界。

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
    帝道第一重境界,是志在绝顶,不屈服于任何存在的强者之心;帝道第二重境界,是胸怀天下,为苍生立身立命的仁者之心。这两重境界,更像是成就帝王的本心要求,考验的是帝王心性。
    换言之,这是哲学基础。
    而今日李晔触碰到的帝道第三重境界的气息,更像是方法论——成就帝业的方法论。
    即掌控民心,令万众为己所用的方法。
    帝王成就大业,自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着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奋斗。而若是能令天下人都随其奋躯,那么不能成就帝业才有鬼了。现在李晔明悟的,就是如何让万众为他所用。
    即控制民心的方法。
    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需要精通很多方法,但让万众齐心为己所用的方法,无疑是最为基础的。没有民众的跟随,就没有帝王的存在。
    李晔杀大当家、得到队伍指挥权的过程,无疑是掌控万众情绪和思想的方法体现。
    在李晔的意识中,不可描述的虚无之处,晦暗中有一扇古典沧桑的大门。他站在门外,看到大门上有一道龙纹,刻画的是龙翔九天之图,而在龙纹之下,则是万里江山无数军民。
    现在这扇门的龙身,已经点亮了三个节点,门也开到了三四成的程度。
    他尝试走进这扇透出耀眼光芒的门,眉心处的天机画卷无声打开,只一步,就踏了进去。
    眼前的景象再熟悉不过,脚下就是平卢五州之地,向北而望,可见山川纵横,城池、村舍星罗棋布,无数蚂蚁大小的军民分布其间,俨然大唐北方疆域。
    在李晔的仙园中,除却平卢五州之地外,其他地域都是透明的。
    而现在,李晔站在北方疆域的上空,心念一动,体内的龙气竟然离体飞出,翱翔九天,发出高亢的吟叫。
    与此同时,龙气如日,散发出亮眼的青光,普照大地。那些星星点点的青芒,兀一落到疆土上,便让疆土凝实了一分。
    疆土上渐渐亮起无数颜色不同的星点,白色,黄色,赤色,各不相同,分布在各个地方。点连成线,线连成面。李晔心有所感,那每一个光点,就是一个完全效忠于他的官、军、民。
    而在这些光点中,有些特殊的存在,本身还散发出一团光晕,好似具备影响周围不亮的那些暗点的力量。
    河东,太原城。
    节度使府内,李振正在处理政务,书案上的案牍堆成小山状,而且还不止一座,这将李振都整个挡在里面。
    李晔离开平卢的时候,已经任命李振为河东节度使,现在他要主管河东一切军政事务。
    新得之地,要治理起来自然是千头万绪,李克用一党的余孽要甄别、剪除,山中贼寇要消灭,苛捐杂税要废除,水利灌溉设施要修缮,许多流民要安置特别是要把平卢的施政措施,在河东全面推行,工程巨大。
    油灯还未话的官员,直接掠出房门,飞上屋顶,向东边天空凝望过去,细细感应。
    越是聚精会神的感应,李振心头的震动就越强,不仅是他,官署里那些儒家士子,但凡境界到了文士的,全都奔出了房门,来到院中向东天观望。
    “廉使,这是怎么回事?”节度使府的长史来到李振身后,不无震惊的问道。
    “看来大家都感应到了,那是殿下的气息。”
    李振默然片刻,目露思索之色,“但是奇怪的是,殿下的气息里,却带着一股再明显不过的帝王之气殿下英姿非凡,之前身上就有这种气质,但说到底也只是气质而已,现在却能形成气息释放出来?”
    长史疑惑的问道:“可是殿下分明不在大唐,他的气息怎么会远传千里,让我们这里都如此清晰的感应到?”
    这个问题李振也无法回答,他凝神静气,闭目感应。须臾,他睁开眼,眸中的震惊之色更浓:“本使竟然感觉到自己的修为,在方才这一瞬,有莫大的精进?!就好像平白多了一股力量,推着本使的修为往前”
    作为文师,李振的道德文章,足够教化一城之地的百姓,让他们仁爱良善。但是现在他分明感觉到,他文章的辐射范围,在刚刚这个瞬间,扩大了有足足两成!
    长史连忙也凝神感应,片刻就失声道:“下官的修为,竟然也精进了?!下官感觉自己文章的力量,提升接近两成!廉使,这是怎么回事?”
    李振沉眉敛目,带着崇敬之色郑重道:“看来殿下在妖族领地,遇到了了不得的机遇,我们才能跟着获益只是这种事情,本使闻所未闻,殿下,究竟得到了什么?”
    思索了片刻,李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不过他到底是节度使,知道这个时候该做什么,于是下令:“传令:太原城官吏中的所有儒家士子,一个时辰后,到政事堂集结,本使有重要指令传达!再令:河东所有官吏中的儒家士子,但凡修为达到文士的,半月内前来节度使府述职!”
    长史知道事关重大,连忙领命。
    一个时辰后,政事堂内外,聚集了百十名官吏。
    李振在主位上环视众人:“想必一个时辰前,大家都感应到了殿下气息中蕴含的力量,诸位的修为也有不同程度增长,此事乃是绝密,不得外传,泄密者斩!”
    “本使令,自即日起,以一月为限,诸位将手头政务移交同僚,各自前往太原府辖下的各县、乡,传政布道,教化百姓,宣扬殿下之仁义之名。一月后,本使在此为诸位论功!”
    官吏们俱都躬身领命。
    等官吏们都散去,政事堂就只剩下李振一人。
    他来到门外,站在屋檐下,望着东天,神情庄严而神圣,目中带着一往无前的虔诚之意:“殿下,长安被破,陛下西迁凤翔,朱温攻掠周边藩镇,势大于中原,天下节度使,除却北方,几乎都全都在各行征伐。大唐大乱,当此之际,正该是殿下立汉光武功业的时候。振,定当竭尽全力,为殿下治理地方,教化百姓,以壮殿下之威势!”
    午后,李振在东书房草拟公文,长史来报:“廉使,徐曾明到了。”
    李振眼神一凛,放下毛笔:“传他来见。”
    徐曾明,代州徐家家主。代州,河东北境边地,乃是代北边军的大本营。徐家,代州最大的世家。族中不仅有道门、释门修士,还有兵家战将,便是连儒家文士都有,家大势大,不容小觑。
    其族中子弟中的俊彦,更是多半都在代州及代北边军任职,可以说河东北部边防力量,有四成掌握在徐家手中。
    而且徐家跟代州及河东各个显赫世家,都有姻亲,实力庞杂,影响力巨大。甚至有传闻,河东北部几股大的山匪,都跟徐家有所来往,便是连草原部族,都要卖其几分面子。
    一言以蔽之,徐家这种存在,就是最为让地方主官头疼的地头蛇。那根本就不是随便派出几名大修士,粗暴将其铲除,就能简单解决问题的存在。
    李振坐镇河东后,徐家一直是让他头疼的对象,对方自恃势重一方,对他的政令阴奉阳违,桀骜难驯,影响十分恶劣,对官署的威严已经造成很大损伤。
    因为出任河东节度使的时间还很短,李振之前没能腾出手来,真正解决徐家的问题。
    前些时日政事稍微理顺之后,他接着徐曾明寿辰的机会,令人给徐家送去了一些礼物,借此邀请徐家家主到太原城来,准备着手抽丝剥茧,将徐家的问题彻底解决。
    须臾,一名身着儒衫,但气质如铁的中年男子,和一名高壮的黝黑男子走进房门。
    “下官代州长史徐曾明,拜见廉使!”
    “下官代州司马徐曾寿,拜见廉使!”
    两人兀一进门,看到从主座上起身的李振,立即下拜行礼。
    “两位不必多礼,请入座。”李振热切的招呼。对方举止规矩,行礼的时候腰弯得很低,很是温顺守节的模样,让他略感意外。
    “谢廉使。”徐曾明和徐曾寿先行谢过,这才眉目低垂的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从始至终,他们都不曾直视李振,好似是畏惧他的威严。落座的时候,这两人也没有坐牢靠,仅仅是沾了个椅子边。
    “早就听说徐家多豪杰,今日一见长史和司马,方知世人诚不欺我。”李振笑着寒暄,对方谨小慎微的姿态,让他有些疑惑。
    前些时日徐曾明寿辰,李振派去送贺礼的官员回来说,跟对方见面的时候,徐家的人很是傲慢,对他礼数不周不说,还处处生气凌人。徐曾明最后答应来太原城的时候,姿态也好像是施舍,似乎要借此机会给李振一个下马威。
    那名官员是李振的心腹,秉性正直,李振知道他不会说谎,那么眼下徐曾明和徐曾寿这副模样,又是什么原因?
    “廉使谬赞了,跟廉使和殿下相比,下官等只不过是土鸡瓦狗。”徐曾明连忙拱手,诚惶诚恐的说道,连土鸡瓦狗这种词都用了出来。
    李振审视着对方,想要看看对方是否在惺惺作态,借诚惶诚恐的夸张举动羞辱于他。

第七十四章 侧漏了
    但李振细看之下,对方额头已经冒汗,这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