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泾河龙王-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闻仲一愣,没有开口。
虽然大商名义上管辖八百镇诸侯,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大家心中有数,不过只是个名头罢了,大商强大的时候,自然是八百诸侯尽来朝,可一旦大商衰弱,就不过是面子货罢了,否则,袁福通也不会反商了。
“道友到底有什么高见,还请说个明白的好?”闻仲沉吟片刻后说道。
“北海七十二路反商,的确是一件坏事,但我们却能把它变成一件好事,北方二百诸侯,原本归北伯候统领,如今北海出事,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我说,不如借此事操刀,让北伯候去对付袁福通。“
“如果北伯候听令,有他对付袁福通,就能保存大商的实力,同时折损北伯候的实力,稳固大商的统治。“
“如果北伯候不听令,便以雷霆之势,灭掉袁福通,同时问罪北伯候,我记得,北伯候崇侯虎有个弟弟叫崇黑虎,如果北伯候办事不力,可以让陛下免去崇侯虎北伯候的位子,交给崇黑虎,到时候,不需要大商做什么,北伯候府必定有一场内乱。“
“大商八百诸侯,说起来,也就是东西南北四伯候最为难缠,如此一来,就折损了北伯候的实力,虽然让大商的脸面不好看,却也稳固了统治,丢了面子,保了里子,因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这话,闻仲一愣,回头一想,顿时明白其中关窍,不管北伯侯如何选择,只要朝歌放出风去,他手下的将领就会心动。毕竟作为将领前途只能有一世前途,可要是因功成为新的小诸侯,那家族以后世代都是人上人了。
这样的诱惑太大,北伯侯要是敢阻拦的话,立刻就会跟手下将领离心离德,到时候朝歌再动点手脚,北伯侯的势力将大损!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
不动声色间,就让北伯侯陷入进退两难之境,这等手段真心厉害!
“道友的主意虽然不错,可要是北伯侯想要手下心腹担任北海小诸侯呢,岂不是让北伯侯的势力更加强大?四大诸侯的实力已经够强了,要是再让他们的势力膨胀的话……”闻仲有些犹豫。
敖信闻言笑道:“太师此言差矣,我闻太师,天下是北伯候大,还是大商大?“
“自然是我大商了?“闻仲理所当然地说道。
“大商之大,尚且有四大诸侯隐隐作大之势,难道北伯候就能压制的底下的诸侯完全听令不成,尾大不掉,不仅是我大商之患,同样也是四大诸侯,天下间所有诸侯的祸患,此事近乎无解,不外乎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罢了。“
“因此,我大商担忧北伯候,与北伯候担心手底下的人是一样的,如何权谋布置才是关键。“
“况且,就算是北伯候底下的人对他忠心耿耿,让北伯候未来有了更大的潜力,但太师不要忘了,潜力是潜力,想要变成现实的实力,还需要一段时间,如今,时间对我们来说,可是最重要的,就算是为这一点考虑,也应该让北伯候出手。“
听到这话,闻太师脸上顿时露出淡淡的的笑意,正如敖信所说的一样,大商有的问题,其他诸侯同样也有,只是因为大商太大,问题才显得更大罢了,当将领和当小诸侯完全是两种心态,一个是当替人打工,一个却是自家当家做主,两者的情况完全不同。
不管多么亲密的关系,一干涉及到利益争夺,一切都会变得不同,让北伯候出手,虽然会有坏处,但对于如今的大商而言,却是最好的选择。
“那要是北伯侯向朝歌求援呢,咱们派不派兵出征?还是说,让他们拼个你死我活?”闻仲忽然问道。
第487章 应对之策
“当然要出兵。“敖信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管八百诸侯对于大商有多么大的威胁,如今都是大商的臣子,而且让北伯候出征,也是因为七十二路诸侯打得是反商的旗号,北伯候身为臣子,必须出手,如果朝歌不出兵,岂不是落人口实,让北伯候找到不尊王命的借口?”
“太师也不用担心北伯候假意不敌,消耗大商的实力,如果北伯候真的这么做,虽说短时间内保全了自己的实力,可大商如今还远远不到衰败之时,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当可以雷霆之势,灭掉袁福通等辈,将七十二路诸侯的领地全部收回大商所有。”
“如此一来,非但缓解了一部分大商的困境,同时,北海位于北方诸侯的腹地之中,大商也可以借此驻兵,算是在北方诸侯之中钉下了一根钉子,北伯侯要是真的如此不智的话那就更好了,只要朝歌方面操作得当,用不着十年光景,大商就能彻底将北伯侯的领地纳入掌握,予取予求不容质疑!”
“到时候,北伯候但有不从,便可从朝歌北海两地发兵,前后夹击,将北伯候的势力彻底浇灭,从此将北方土地,全部掌控在朝歌手中,缓解百年之困。“
听到这话,闻仲大喜,抚掌大笑道:“好,好,太好了,难怪道友说此事虽然让人震怒,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的确,如果真如道友所说,反倒是件大好事了。“
“不过,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才对。“闻言,敖信却又给闻仲泼了一盆冷水。
“道友这话什么意思?“闻仲眉头一皱,不解的看向敖信。
“刚刚你我所说的那些,其实推断出来,都算不错,但有一点却没有注意到,就是我们所有的一切推断,都是源自短时间内能够拿下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的叛乱,只有这样,后面的一切才能顺理成章,按照我们的预想而行。“
“可是,一旦战局不如你我预想的那样,出现波折的话,事情就大不相同了,一旦和北海的战斗形成拉锯战,就会极大的损伤大商的国力,毕竟,北海位于大商疆域的边疆地带,如果从朝歌发兵的话,粮草军饷都是极大地消耗,一旦形成拉锯战,就会让国库枯竭。”
“大商如今虽然兵强马壮,国库充盈,但一旦起了战事,会产生多么大的消耗,太师不会不清楚吧,时间一长,大商的实力将会极大的缩减,迅速衰弱下来。“
听到这话,闻仲的眉头一皱,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敖信仿佛是没有察觉一样,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更加棘手的是,如果北伯候出手对付袁福通,和他形成拉锯战的话,出工不出力的话,必定会向大商讨要军饷粮草,到时候,只会给大商造成更大的负担,就算是日后收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的领地,也会让大商段时间内不能恢复过来。”
“这样一来,大商国力衰退,其他的几百诸侯,恐怕更加蠢蠢欲动,难以辖制了。”敖信沉声道。
“所以我猜测,袁福通叛乱的背后,必定有其他诸侯在背后捣鬼,出征北海之事,不会太顺利。”
“这,这可如何是好?”闻仲眉头紧锁,也感到有些棘手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敖信说道。
“道友快说。”
“首先,要强逼北伯候出兵,在短时间内平复叛乱,否则,就治他的罪。”
“不行不行。”敖信一开口,闻仲就急忙摆手,“四大诸侯在大商地位崇高,不能轻动,因为北海诸侯叛乱就对北伯候治罪,只会适得其反,到时候,一旦反了,其他诸侯也会闻风而起,岂不更加动摇了大商的根基,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见状,敖信不紧不慢,缓缓说道:“太师不要着急,且听我说完再说,只是重罚,自然会生出祸患,但如果重罚之下有重赏呢?那就不同了,未免避免北伯候伙同一众人等出工不出力,可以下令,北方诸侯,甚至是所有与北海相连的诸侯,都可以出兵叛乱,凡是有能力拿下叛乱诸侯的,谁拿下的叛乱诸侯领地就归谁,大商会给予相应的赏赐和册封。“
“呵呵,到时候,我就不相信,北伯能够所有小诸侯都按兵不动,到时候,说不得北方诸侯整个都会乱起来,如此重罚之下有重赏,相信也不会有人会说些什么?“
听到这话,闻太师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别看大商有八百诸侯,但想要成为一个诸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小诸侯只有地盘越变越小的,很少有能越变越大的,如今敖信给出一个能够让诸侯领地扩大的方法,恐怕有大部分诸侯都会按捺不住。
就算是一些大诸侯能够看出大商借刀杀人的想法,但一些小诸侯,为了获得更大的力量,自然也会阳奉阴违,这是正儿八经的阳谋,除非北伯候有能够镇压整个北地的实力,否则,这一次,少不得要大出血,和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狠狠的拼一把了,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了。
如此一来,非但能够镇压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甚至还能借此让北地乱起来,让北地诸侯和北伯候之间产生嫌隙,到时候,不但打压了北伯候的实力,而且当北伯候和那些小诸侯之间产生嫌隙的时候,朝歌也能从中挑拨离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好,好好,道友的决断的确大有可为,既然如此,我这就前往王宫,面见大王,对北伯候下诏。“闻太师喜不自胜地说道。
“太师且慢。”敖信见状忙道。
“道友还有事?“闻仲闻言看向敖信。
敖信点点头,“此事虽然是针对北地和北伯候,但未免出错,朝歌地方也不能没有反应,还是需要集结军队,如果北伯候打定主意出兵不出力,大商也能火速出手,快刀斩乱麻,平定叛乱。“
第488章 一波未平
“好,我这就领兵,亲征北海,将那一群叛逆,尽数拿下。“闻太师连忙点头道。
“不可。”敖信闻言喝道。
“有何不可?”闻仲皱眉。
“我说了,太师是朝歌最后的防线,一旦太师动了,中央无人压制大王,将会出现乱子,北海之乱,既是诸侯试探,同样也是调虎离山,所以,太师不能离开朝歌,北海那边,还是让我走一趟吧。”敖信沉声道。
“这?”闻太师犹豫片刻,见敖信眼神坚定,想了想,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劳烦道友了。”
“无妨。”敖信摇摇头,郑重的嘱咐道:“我想,背后指人不会这么简单,必定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发现太师没有离开朝歌,必定还会在其他地方生乱,太师只要听我的,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要离开朝歌,就万事皆休,否则,就真的回天乏术。”
“一旦有什么情况,一定要尽快与我联系,我自有安排。”敖信沉声道。
“道友放心,闻仲知道了,此事事关大劫,闻仲不敢怠慢。”闻仲拱手道。
数日之后,敖信便带领大军前往北海叛乱,得知前往平叛的居然不是太师闻仲,也不是武成王黄飞虎,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御史大夫,一个臭名昭著的文官沈信,顿时叫天下哗然。
不说别的,就说朝歌朝堂之上,无数的大臣谏言抨击,甚至不惜死谏,要求纣王收回成命,闻太师府邸的门槛更是不知道被踩烂了多少,都是纷纷希望他能够想办法让纣王收回成命,绝对不能将兵权交到敖信的手中。
可惜,闻仲是铁了心要让敖信前往北海,期间,就算是纣王都有好几次顶不住压力,希望能够收回成命,也被闻仲一力阻拦,才让敖信成功的带领大军前往北海。
北海方面,得知前来平叛的是一个文官,而且还是那种风评极差的文官,自然不把敖信放在眼里,可是他们背后的人见状确实眉头紧锁。
闻仲不走,有他的天眼在,妲己还怎么入宫,尤其是,就算是妲己能够躲过闻仲的天眼,以闻仲的威望,纣王也不敢胡作非为,纣王如果不无道,不当昏君,还怎么霍乱成汤天下,西周还怎么替天行道。
于是,敖信的大军还没有到达北海的时候,这时突由急报传来,东海平灵王反了!一时满朝皆惊。
所谓东海平灵山,是东海一带势力极大的蛮夷部落首领,早在许多年前就被商军征服,依附于大商的蛮夷部落首领。前几代商王为了笼络部落战士实力彪悍的此家蛮夷部落,特别封了一个平灵王可以世袭的封号。
只是随着大商国势日衰,尤其到了帝乙主政期间,东海平灵王眼见大商实力不行了,突然举兵反叛。大商好不容易才将东海平灵王的叛乱平定,没想到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平灵王那厮竟然又反叛了。
尤其是闻仲,前段时间敖信还告诉他,一旦发现他没有离开朝歌,天庭方面一定会再有动作,为此还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让他离开朝歌。
当时,闻仲虽然将这话放在了心上,可说起来,多少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如今居然真的应验了,叫他如何不怒。
似乎是知道闻仲的愤怒一样,这天晚上,敖信就暗中潜回了朝歌,来到了闻仲的府上。
“太师可是在为东海之事为难?”看着在房间内走来走去,面带怒色的闻仲,敖信开口说道。
“道友既然知道,又何必问我呢?平灵王才刚刚被大商打服,没有几十年时间恢复不过来,这才多少时日,居然又反了,天庭未免欺人太甚了吧?“闻仲怒道。
“呵呵,这一切都是为了调走太师,只要太师稳住,便不用担心。”敖信劝到。
“话虽如此,可东海之事,总不能不管吧?“闻仲皱眉。
“太师放心,此事我早有安排,很快,平灵王就要自顾不暇了,太师只要稳住朝堂,不要妄动就行了。”敖信冷笑道。
“什么?”闻仲一愣,不过敖信只是笑笑,并没有回答他的意思,闻仲见状,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敖信,没有追问。
之后几天,朝堂之上一片混乱,针对平灵王之乱,不少朝臣都说,必须将平灵王镇压下去,有说让闻仲前去的,也有说让黄飞虎去的,总之,一定要把平灵王打趴下才行。
结果,向来脾气火爆,对这种事丝毫没有容忍度的闻太师,这几天在朝堂之下却是沉默寡言,一言不发,仿佛平灵王之叛不是什么大事,一点也没有对付的意思,就连纣王开口询问,也没有丝毫反应。
眼看朝堂之下的争锋越来越大的时候,忽然,有消息传来说,平灵王不打自乱了,在朝堂上又是一阵哗然。
众人连连询问,好端端的,平灵王怎么会乱起来,一问之后才知道,平灵王之乱,居然是妖邪作祟。
不知道怎么的,东海龙宫开始对平灵王领地范围内的海域中的海妖大肆屠杀,将这群海妖逼迫的只能往岸上逃命,大量的海妖冲入平灵王的领地之中,对平灵王领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不仅如此,距离平灵王领地不远的骷髅山的石矶娘娘,也开始对自己领地内一些罪孽深重的妖邪开始进行打压,让许多妖魔鬼怪,逃到了平灵王的军队大营之中。
结果,本来是叛乱的平灵王,此刻被一群妖魔鬼怪弄的一个头十个大,军队镇压妖邪的实力都不够,哪里还来的力量来进行叛乱,一场叛乱,就这么奇奇怪怪地被解决了。
朝堂之上,听到这话,闻仲知道,这就是敖信所说的后手了,毕竟东海也好,骷髅山也罢,如今可都是听敖信的号令的,骷髅山不说,东海龙族一动,闻仲就知道,自己和敖信的商议,如今要渐渐开始放在明面上来了。
当即,数日不曾开口的闻仲第一次上前,开口道:“启禀大王,老臣有本启奏。”
第489章 一波又起
数日以来闻仲第一次开口,顿时让杂乱无章的朝堂安静下来,纣王也同样疑惑,不明白闻仲什么意思,只能疑惑的看着闻仲。
“太师有什么话尽管开口就是。”纣王连忙说道。
“谢大王。”闻仲拱手,随后开口道:“平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