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西游之妖行纪 >

第75章

西游之妖行纪-第75章

小说: 西游之妖行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回顾起来,他对徐求道和向怜的信任,简直是来的莫名其妙,要知,在踏进那迷心阵的时候,只要徐求道和向怜,稍稍的停下那么一个刹那,那三道问心针下,先一步踏进那迷心阵的自己,定然是必死无疑。
  在那青衣道人出现之后,对于徐求道和相连而言,这才应该是最佳的结果。
  毕竟,相对于那青衣道人而言,自己才是一个真正的外人。
  尤其是在那青衣道人知晓这化神贴底细的情况下。
  他们最理智的选择,就应该是诛杀自己,然后以化神贴为代价,将那青衣道人,带进自己的阵营当中——在不能击杀那青衣道人的轻快喜爱,这种方式,才是最为稳妥,最能保守秘密的方式。
  但偏偏,徐求道等人,就没有这样做,而自己,也是失了神智一般,完全不曾考虑到这一种可能性,就真的是傻乎乎的,闯进了那迷心阵中。
  在那玄绝洞府当中的时候,太攀还不觉得,但从那玄绝洞府当中出来,回到这长安城中以后,太攀回顾起一路的种种,才是察觉到了其中的异常之处。
  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在那玄绝洞府当中,所有的人的表现,都不对劲。
  包括自己,包括徐求道,包括向怜,也包括表现的最为明显的那青衣道人。


第180章 三魂七魄论
  “这么说来,问题怕是出在玄绝洞府本身,出在那位失去了不知道多久的玄绝先生身上!”太攀皱着眉头,对那玄绝先生,以及玄绝先生的传承,也都是充满了无限的忌惮。
  现在细想起来,那玄绝洞府当中,从踏进洞府之时的一场冲击,再到最后的迷心阵,所有的手段,无一不是针对的修行者的心神,也就是所,在不知不觉间,太攀等人,就已经是变成了类似于傀儡棋子一般的存在,在那玄绝洞府当中,他们三人的一切选择,都不是出自于本心。
  “好可怕的玄绝先生!”太攀一身的冷汗。
  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位玄绝先生会被众位半仙巨擘们合力围杀了。
  死掉了数千年之后,这位玄绝先生留下的手段,都能在不知不觉间将太攀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那这位玄绝先生全盛之际,又该是有何等的风华?
  这也难怪,那些半仙巨擘们,对玄绝先生会如此忌惮,若是任由玄绝先生成就半仙巨擘的话,那岂不是整个天下,都会被玄绝先生玩弄于股掌之间,哪怕玄绝先生没有这样的意思,但众位执掌宗门的半仙巨擘们,却不可能不防备这这一。
  “但这样也说不过去,既然整个玄绝洞府,都在玄绝先生的掌控当中,那玄绝秘境,最后又怎么可能崩溃?”
  “按照当初的架势,那玄绝秘境的崩溃,分明就是为了将玄绝秘境当中所有的生灵,连同玄绝先生的传承者,都一网打尽的模样。”
  “莫非,那玄绝秘境的崩溃,并非是出自于玄绝先生的手笔?”
  “奇怪,奇怪!”太攀摇着头,一个疑惑尚未解开,更多的疑惑,就又在他的心头衍生了出来。
  “看来还是要问一问,玄绝先生的传承,以及这化神贴,为何会是九大宗派当中的禁忌。”
  “若只是单纯的忌惮的话,那九大宗派,绝对不至于,在诛杀玄绝先生之后,还将玄绝先生的传承列为不可触碰的禁忌。”
  太攀相信,一旦是自己搞清了这个原因,那很有可能,那玄绝秘境当中的种种疑惑,都将得到解答——他总觉得,玄绝先生的这个秘密,很重要,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万灵山
  “不过接下来的当务之急,还是先要参悟这化神贴,成就神境才是。”静坐余地,太攀缓缓的收束起自己脑海当中,那不断浮现出来的无数念头。
  脑海当中,银月高悬,三百六十五颗星辰,环绕那银月而动。
  三百六十五颗星辰之外,还有一些零零总总的,或隐或现的,介乎于真实和虚无之间的小小星辰。
  光芒笼罩之下,那一片浩渺的汪洋当中,无数的由念头所构成的纷涌的浪潮,逐渐逐渐的熄灭,逐渐逐渐的平静,当所有的浪头,都消散殆尽,那汪洋当中,只余下一圈一圈的潋滟开去的涟漪的时候,太攀的心神,也是彻底的被收束起来,纷乱的杂念,被彻底的镇压在按汪洋的最底下。
  汪洋之上,浩渺的星空,映照着太攀周身上下,所有的穴窍。
  三百六十五颗星辰,映照的是他周身上下的三百六十五处周天穴窍,而那三百六十五颗星辰之外的闪烁明灭,对应的则是他周身上下的,被称之为隐窍的所在。
  为什么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被称为完美周天?
  其根源,就在于此。
  生灵周身上下,主穴窍,对应着周天星辰,只有三百六十五处,而除开这三百六十五处主穴窍之外,生灵周身上下,还有着那浩若烟海,不可计数,不可估量的隐窍——天地之间,星辰有多少,生灵的穴窍,就有多少,而在气之境所能凝练出来的天地元气的数量,就有多少。
  神境,于修行者而言,是一个转折,是一个飞跃,气之境,于修行者而言,只能算是一个幼童,只有成就神境,修行者才算是真正的成年,如果是将修行之路比作一粒种子,那气之境,只是着种子的胚胎,只是这种子,在泥土当中扎根的过程,只有在成就了神境,这种子,才是结束了发芽的过程,开始抽丝发芽,生长成参天的大树。
  ——神境大修的第一缕法力,是修行者周身上下,所有的天地元气所凝聚而成,之后的每一缕法力,都是在第一缕法力的基础上,衍生而成。
  也即是说,气之境打下的根基,一旦是定下来,一旦开始了化神,就再也不可更易。
  但完美周天不一样。
  在成就完美周天之后,凝聚于隐窍当中的天地元气,哪怕是成就了元神凝练法力,隐窍当中,天地元气依旧是继续凝练,然后一点一点的补益道法力当中。
  这就意味着,代表寻常的修行者的种子,在发芽之后,其根系,就再也不会生长,但代表着完美周天的修行者的种子,会伴随着那大树的生长,继续的在泥土当中蔓延——寻常修行者和完美周天的修行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最后,可望不可即,甚至是连望,都望不到。
  完美周天的修行者,只要活着,就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衣袖一展,那白色的卷轴,就已经是飞挂而出,悬在太攀的面前。
  在太攀睁眼的时候,那白色的卷轴,也是张开来,将太攀的视线,彻底的填满,刹那之间,太攀的目光之所及,便只剩下了那一卷展开来的白色卷轴,以及卷轴上,时而浮现,时而隐匿的墨色轨迹。
  但当太攀细看的时候,这卷轴上,哪里还有那无数的莫测轨迹,有的,只是一笔浓重到无以复加的墨痕,墨痕当中,似乎是将这天地,将传说和现实,都囊括于其间。
  墨痕当中,或而有龙蛇席卷,四下而动,或而有凰鸟纷飞,尽态极妍……
  神话当中,或者说是太攀的脑海当中,太攀的理解当中,一切的生灵,似乎都在这一笔墨痕之下。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时而嘈杂,时而有序,时而浩瀚,时而阴森……
  恍恍惚惚之间,太攀双眼的瞳孔,已经是彻底的散开,他周身的天地元气,如同长河一般流淌着,在他的血肉之间,绵绵不绝,荡荡不休。
  而他的三魂七魄,也是在这一刻,和太攀的意识,彻底的分离开来,他的视角,在顷刻之间,一分为几。
  其一者,居于杳杳冥冥之上,目之所及,浩瀚天地,日月星辰,尽在其间,这是天魂。
  又其一者,藏于山峦大地之下,被无穷的浑厚笼盖,周遭四野,冷冷清清,森然无比,这是地魂。
  再其一者,如在苍茫大日之内,无穷炉火当中,无穷热量席卷,入眼处,一片嫣红,又有五彩无色轮转不休,这是人魂。
  每一个生灵诞生的时候,三魂就分散开来,天魂升于穹极,地魂落于九幽,独独人魂,归于肉身。
  神之境,修成元神,这元神,虽然号称三魂七魄所成,但实际上,只是人魂熔炼七魄而得。
  至于天魂和地魂,传说,若是有修行者能够将天魂和地魂分别从那穷极之处和九幽之地当中取回来,那这修行者,便能得到真正的大逍遥,大自在,轮回不管,幽冥不渡,号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但这也只是传说而已。


第181章 后患(三更求订阅求推荐)
  三魂之后,便是那跌跌撞撞的七魄——七魄当中尸狗已经融于那神胎之内,余下的六魄,此时已然是脱体而出。
  “原来如此。”几乎是在同时,太攀的心中,有灵光一闪,于是念头一起,周身上下,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构成的大循环,都是鼓荡着,同样是从经络之间投射到外界当中。
  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运转如星辰的轨迹,而在这天地元气的核心,那浩瀚无比的天门,若隐若现,古老无比的气机,从这天地当中而起,在这洞府之内四溢。
  魂魄,是脆弱无比的东西,一旦没有了凭依,那只要是被风一吹,便顷刻间如烟云般消散,是以,在这魂魄脱体而出以后,本能的,就会去寻找那栖身的凭依,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非是神通,也非是法门,而是单纯的,生灵求生的本能。
  这化神贴的玄妙之处,也就在于此。
  以一种无害的方式,将生灵的七魄,从肉身当中逼离出来,但却又令这七魄依旧是和肉身保持着联系,令生灵能够保持清醒,不至于丧失意识。
  然后,在这七魄脱体的刹那之间,将周身上下的元气循环鼓荡于外,令天地元气外显,于是那脱体而出的七魄,自然而然的,就会在生存的本能下,以这天地元气作为凭依,在这元气的循环之间,被修行者熔炼到天地元气当中,从而是完成这凝魂炼魄的过程。
  这其间的精要,就在于逼出七魄的方式,完全无害。
  对于修行者而言,并不乏拘魂摄魄之类的手段,但这类手段,都是用于敌人的身上,而且这些手段,对魂魄,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生灵肉身当中,人魂主生死,七魄宰灵慧。
  但凡生灵魂魄被拘拿,七魄有缺的话,那这生灵,便是浑浑噩噩,言行举止,皆是没有丝毫的章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修行者又如何能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凝魂炼魄的过程?
  唯有这不知以何种手段制成的化神贴,才能保证修行者的七魄立体之时,灵慧不失,对肉身,对天地元气的掌控,依旧是完美无瑕,从而是借此完成凝魂炼魄的过程。
  “真是,神乎其技!”太攀心中感慨的同时,动作却是没有丝毫的停滞。
  在那只有轮廓的天门显现出来的刹那,他那脱体而出的六魂,就已经是察觉到了在生存本能之下的,对那天地元气,和对那天门的亲近。
  “天门!”太攀念头才动,那六魂,就已经是沉下来,落到那循环的天地元气之间,顺着天地元气的循环,一道接着一道的,接连不断的往那天门当中落去,转瞬之间,就消散于天门当中,然后在天门的外框上,留下几笔寥寥的痕迹。
  倏忽之后,那天门内部的不可知之处,有似有似无的嘶鸣啸叫声,回荡不休,似乎是又一个庞大无比的漩涡,在那天门的背后浮现出来,将太攀经络之间的那元气大循环,三百六十五个节点,以及无数隐窍当中的,丝丝缕缕的天地元气,一并吞纳到那天门之内。
  于是太攀周身上下,所有的天地元气,便在这一瞬之间,被彻底的抽干,不留星毫半点,枯竭而又无力的感觉,亦是随之蔓延出来。
  几乎是在这枯竭的感觉蔓延出来的同时,那天门,就已然是重新的落回了太攀的眉心祖窍之内。
  身,神,与此刻合而为一。
  “嘭!”
  “嘭!”
  “嘭!”心跳声响起,这一刻,太攀无比清晰的感觉到了,源自于那天门内部神胎当中的,心脏的跳动。
  这心跳,恢弘无比,亦渺小无比,恢弘之际,如同天边的雷霆,绵延浩荡,渺小时,如同春来时,裂开的种子。
  “咚!”
  “咚!”
  “咚!”胸腔当中,太攀的心跳,亦是随之而起,等到太攀胸前当中的心跳和那神胎的心跳节奏彻底的融合为一,开始共鸣的时候,那古老而又浩瀚的天门当中,似乎是打开了一条缝隙,有蓬勃无比的生命力,如瀑布一边垂落下来,在太攀的周身上下游走不定。
  然后,一缕玄奇无比的存在,沿着那蓬勃的生机垂落的轨迹,往那天门的裂缝当中跌落出来,自太攀的眉心开始,顺着其体内的经络穴窍,游荡一圈之后,安安稳稳的,落于丹田。
  这玄奇无比的存在,似乎是有自己的意识一般,其上又似乎是囊括了整个天地,风林火山,星辰日月,乃至于太攀所参悟的一些术法,尽都包含于这玄奇无比的存在之内。
  这玄奇无比的存在,便是真元,洞穿了真幻,彻底的划分出神之境和气之境的界限的根本。
  “成了!”太攀的念头一动。
  虽然三魂当中的人魂,还不曾与七魄融合,但七魄归一,周身的天地元气,亦是在七魄归一之后,沾染魂魄气机,凝聚升华为法力,这就代表着,修行者已经成就神境。
  太攀盘膝端坐于洞府当中,浩浩荡荡的天地元气,随着太攀的吞吐,往他的洞府之内汇聚,填充到他周身的经络穴窍之间,然后在缓缓的凝聚成为法力。
  当太攀的经络之间,所有的穴窍都被法力所填满之后,太攀的背后,迷迷蒙蒙的云雾出现,云雾当中,隐隐约约的,如龙如蛇一般的影子,盘旋不定——背后的云雾,是云天万景经神之篇修行有成的标志,而那如龙蛇一般,隐于云雾当中的蜿蜒影子,则是七魄归一之后,那神胎在这云雾当中投射出来的影子。
  这影子,连同影子背后的那无边迷蒙云雾,被修行者称之为成为元神,亦或是法相,和真元一样,这东西,是每一个神境大修独有的标志。
  而这个时候,那在太攀的吞吐之下,如暴风龙卷一般聚拢而来的天地元气,才是散尽了云雾龙蛇影之间,在十方楼的最顶层,游离不定。
  “呼气成云,吐气成风。”
  “龙影蜿蜒,云雾相随。”
  “也不知是哪一家的后辈,于此时成就元神。”
  “真是好大的气象!”十方楼当中,九大宗派驻守于此的神境大修们,都是抬起头来,遥遥的看着杳杳云雾,蜿蜒龙影,想要看清那云雾之下的,成就神境的,到底是谁。
  可惜,那云雾似乎是隔绝了一切的窥视,又游离不定,任是这些神境大修们用尽了手段,也都是无法看清,这气象的来源,是那一间洞府。
  稍稍之后,那云雾龙影的气象消散,同样是在这十方楼中,又是有三处成就神境的气象,勃然而起。
  一者暴风席卷,雷霆涌动,一者仙影缥缈,状若惊鸿,一者往来如意,浑圆无碍。
  “是风雷道的风雷绝典,昆仑山的灵虚仙典和如意剑经。”这一次,这些神境大修们却是看穿了这气象的根源,于是众位神境大修们看向风雷道和昆仑山驻守修行者的目光,也都是变得奇异了起来。
  “原以为,昆仑山徐求道,风雷道雷弘道,已经是天地之间的翘楚,没想到,你们宗派当中,竟还藏得有这等存在……”
  浩浩荡荡,绵延不绝的化神气象,持续了一刻多钟之后,才是散去,而整个十方楼中,都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