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西游之妖行纪 >

第66章

西游之妖行纪-第66章

小说: 西游之妖行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旧是巍然不动的那岸礁。
  于是这一刻,太攀也知晓了自己所察知到的这七魄之一到底是什么。
  七魄之一,尸狗!
  主掌生灵对外界的感知,五觉等等。
  对于这突入起来的封闭禁断的感觉,太攀没有丝毫的仓惶,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吞吐着,运转着,令自己体内的天地元气,一圈一圈的流动着,那从那不可捉摸的横贯处,穿梭而过。
  岸礁再是如何的坚韧,亦终究会在川流的冲刷之下,被融化在这川流当中,成为了这川流当中的一部分,一如此时。
  不知道过了多久,那横贯于天地元气之间的不可捉摸的尸狗,终于是在这天地元气的流动之下,轰然而然,于是太攀的血肉,也是在这一刻,彻底的活了过来,无数种感觉,风声刮过,雀鸟飞过,甚至于月光落于身,都通过太攀的血肉,在其脑海当中,展现出一副清澈异常的画面来。
  太攀依旧是安坐不动,元气化开魂魄,只是凝练魂魄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引导着那融化在祥和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当中的尸狗魄,重新的显现出来,与其中的一缕天地元气,融为一体,而在这之后,他体内的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也将会在他的吞吐之下,逐渐的以这一缕天地元气为核心,熔炼为一,然后承载魂的降临,而那个时候,也就是他真正的踏足神之境,成为神境大修的时候。
  在佘钰的驾驭下,他经络当中的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就好似是活过来的鱼儿一般,或聚或散,若即若离。
  他体内,那构成一个庞大无比的循环的三百六十五个天地元气所形成的元气漩涡,缓缓的停止转动,他周身经络间,天地元气流转的速度,亦是在此时,被压制到了一个他所能控制的,极限的慢的速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游离于这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当中的尸狗魄,也终于是如同被凝固于琥珀当中的飞虫一般,挣扎的幅度,越来越小,随着那元气漩涡转动的速度越来越慢,太攀体内的三百六十五缕天地元气,也是一缕一缕的,似乎是溃散一半,沉寂到那天地元气的漩涡当中。
  抽丝剥茧之下,当太攀体内的循环的天地元气,只剩下一缕的时候,那尸狗魄,也终于是落进了这一缕天地元气当中,随着这一缕天地元气,在太攀周身的经络当中缓缓而动。
  而当这一缕天地元气进过太攀的眉心祖窍,流经那天门的时候,天门的内部,那幽深不可揣度的地方,那一滴正在被熔炼的血脉,也是陡然一震,连带着整个天门,都是摇动了起来,天门之上,隐隐的一条缝隙展开。
  血脉当中,一条信息,出现在太攀的脑海当中。
  那是一条惊异于元神法的修行道路——如今天地之间所盛行的元神法,乃是熔炼三魂七魄成就元神,人类的修行者,是根据修行法门的不同,显化出不一样的元神,而妖族的修行,则是根据血脉的不同,化作不动的元神,以元神推动血脉的跃升。
  而自血脉当中而来的另一众修行法却是不一样。
  如今的修行法称之为元神法的话,那血脉当中而来的修行者,则可以称之为神胎法。
  这是血脉传承当中,凝练血脉的后续法门。
  其精要之处,不是将三魂七魄融于天地元气化作元神,而是将三魂七魄熔炼至天门深处的那血脉当中,化作神胎。
  神胎法和元神法的差异,在于神境之时,元神法的修行者身神两分,纵然肉身崩溃,修行者的元神也还有着暂时独立存在,却继续作战的能力,但神胎法则不然,在神之境这个阶段,神胎法的修行者,一旦是肉身崩溃,那神胎的孕育,自然也是随之终结,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行差踏错,那修行者就绝对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机会。
  只是,万事万物,有利有弊,神胎法在神胎大成之后,也即是元神法的炼虚合道之后,就和元神法没有了差异,甚至是比元神法要更为的优异——神胎大成之后,修行者的此时的肉身,就成为了类似于化身的存在,纵然是肉身崩溃,但只要神胎无碍,那这化身,随时都能够从神胎当中重新的凝聚出来,且登仙无碍,不像元神法,一旦肉身崩溃,那修行者想要推开天门,便是千难万难。
  没有什么可纠结的,在了解了一番两种修行法的差异优劣之后,太攀就果断无比的选择了神胎法。
  毕竟,神胎法当中,最难的一步熔炼血脉,他早就已经完成了,而在合道之后,神胎法相对于元神法,优势也是相当明显。
  至于说能否令神胎大成,太攀毫不怀疑!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那天门深处不可揣度的地方,那一滴血脉,陡然一震,然后无与伦比的吞噬的力量,从那深处传来,透过这天门,将那一缕凝固了尸狗魄的天地元气,连同太攀周身的血气精华,都是一起给吞进了那天门当中,几乎是在一瞬间,太攀的身形,就是只剩下了一个人形的连皮带骨的骨架子,一身原本看上去还有些风流的衣袍,在骨架上猎猎而动。看上去阴森可怖到了极点。


第160章 长安隐市
  几乎是在同时,太攀就感觉到了藏于天门深处那不可揣度之处的那一滴血脉的变化。
  那血脉当中,有一种类似于饱食的感觉,传了出来,这意味,在熔炼了这一缕尸狗魄之后,这一滴传承的血脉,终于是被补充完成。
  在太攀的感知当中,当那尸狗魄落于这血脉当中的时候,这血脉的周遭,似乎是有无穷无尽的天地元气,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围着这血脉堆叠缠绕起来,化作一枚类似于卵的存在。
  等到这一缕天地元气,被从这天门当中吐出来的时候,这一缕天地元气当中,已经是没有了尸狗魄的存在,而太攀经络穴窍当中,那以极缓极缓的速度转动的元气漩涡,亦是重新的运转起来,三百六十五率天地元气,重新在太攀的周身上下,化作一个完整的大循环。
  太攀周身上下,枯败的形骸,亦是在这完整的大循环之下,缓缓的变得饱满,就好似有人往其中填充了血肉一般。
  太攀继续吞吐着,那位于不可揣度之处的神胎的雏形,似乎是通过他眉心当中的那天门,和他此时的肉身,彼此勾连为一体,开始反哺自己的肉身,那神胎的每一次跳动,都有奇异至极的力量从那天门当中扩散出来,融入到他的血肉骨骸之间,令他的血肉骨骸,也应和着那神胎,无时不刻不在颤动,无时不刻不在吞吐天地元气当中的力量。
  这过程之间,太攀只觉得自己似乎是端坐于一处温泉之内,全身酥酥麻麻,融融暖暖,舒适到了极点。
  一夜过后,当太攀睁开双眼的时候,他原本苍白的脸上,也是多出了三分红润来,先前呐气血枯败的感觉,正在飞快的收敛,取而代之的,是肉眼可以看出来的勃勃生机,如同春日破图的野草一般,虽不强盛,但却是绵延不绝。
  “看来这回天丹,果然是卓有神效。”当晁错准备去上朝的时候,看着太攀截然不同的脸色,晁错脸上,也满是笑意。
  这个时候,晁错看太攀的目光,已经是完完全全的看待自己人的目光。
  “还要多谢大夫慷慨。”心知晁错有所误会,但太攀也没有丝毫要解释的意思,这回天丹珍贵无比,还不如趁此机会令所有人知晓此事的人都以为这回天丹已经被他吞服食用,也省的日后横生枝节。
  有一阵寒暄之后,两人才是一起出门,然后在朱雀大道上,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
  夜色尚未彻底退去,启明星高高挂在天穹,偶有一些值夜的军士于大街小巷间快步而过,亦或是更夫,夜夫等等,零星而来,零星而去。
  趁着这夜色的余晖,太攀一路走到朱雀大街的尽头,这大街尽头的左侧,是一面高墙,高墙下,是一个类似于拱门一般的浮雕,雕刻的两边,各自有神荼郁垒两位神祇的形象,立于这浮雕之前,有隐隐的阴风从太攀的周身而过。
  在长安城的传说当中,这一处浮雕,乃是一座鬼门,其内镇压了无数宫廷之内横死的怨魂,甚至有天生阴阳眼的人,可以从这大门处,看到那森严的幽冥——这当然只是传说细谈。
  实际上,这雕刻,虽然确实是一座大门,但这大门所通往的,却不是阴魂所居的幽冥,而是位于这长安城中的隐市。
  这隐市,从先秦开始,就一直存在于此,纵然是改朝换代,但对于这隐市却没有丝毫的影响。
  当然,在来这隐市之前,太攀也是抽空去了一趟户庄,户庄的二楼,那两个牵扯晁错性命的任务,也正如太攀所预料的那般,在这一场赌局尘埃落定的时候,被撤了下去。
  门形的雕刻面前,太攀手掐印决,天地元气从太攀的经络之间,顺着其周身的毛孔逸散出来,将其浑身上下,都包裹于其中,然后太攀往前一步,整个人,都没进了那雕刻的门内。
  太攀的面前,是一片的幽沉,倏忽之后,这幽沉当中,有光芒显现出来,一片明朗。
  窸窸窣窣的声音,从太攀耳边传了出来。
  太攀左右两边,分别是一尊形制古朴的傀儡,傀儡的手上,各自斧锏,这傀儡的身上,带着莫测的气机,那高举的斧锏,似乎随时都要往太攀的身上,当头砸落,将他碾做尘土。
  收了收心神,源自于那傀儡的压力,也是消失无踪,然后太攀才是往前看。
  几步石阶往下,石阶的尽头,是一条漫漫的长街,长街的两侧,修行者如同凡俗的摊贩一般,将自己的东西用黑布,摆在地上,然后盘坐于这黑布的后面。
  而在道旁的,则是那些各自想要购买修行所需的修行者,正半蹲于那一张一张的黑布之前,小声的讨价还价,姿态悠然。
  往来的人群,便从这长街的中央而过,如同流水一般。
  “又来……”见了太攀,这石阶下,也有几位看似热心的修行者高声的一句,似乎是在和太攀打招呼一般,但这话只说到一般,这些修行者们,就认出了太攀的身份,然后说道一般的话语,戛然而止。
  太攀于这长街上一步一步的往前,长街上一众认出了太攀的修行者,都是如避蛇蝎一般,看向太攀的目光当中,也满是敌意。
  太攀皱了皱眉,并不理会这些人,这些修行者,都是气之境的散修,功法不全,只要自己小心些,这些散修们对自己,根本就不会有威胁,更何况,这隐市之内,自有规矩法度,几乎不会有修行者于这隐市当中争斗——于这隐市当中争斗之人,倒也不至于有生死之忧,但在这隐市当中争斗之人,身上却会被留下印记,然后赶出隐市去,这印记,寻常察觉不到,但帝国之内,任意一处隐市,都会拒绝这带有印记的修行者入内,于这些散修们而言,这个惩罚,可谓是比死于当场还要难受。
  长街的正中间处,是一座横跨左右的高楼,高楼于长街的两侧,各有一方门户,从第三层往上,这两座门户便是连为一体。
  这高楼,是这隐市当中,唯一的一处建筑,其名为十方。
  每一处隐市当中,都会有这么一座名为十方的高楼,十方者,即是九大宗派再加上长安帝室。
  这是这汉帝国内部最大的十个势力作为保证的一处交易之所,九大宗派以及长安帝室,在这十方楼中,都安置得有人手,在作为公正的同时,也会和众位修行者交易一些门内的资源。
  停在这十方楼的门口,略微的犹豫了一下之后,太攀便是压下了自己的好奇心,越过这十方楼继续往前而去。


第161章 蛮山荒海
  十方楼中的资源,自然是这隐市当中最为完备,最为珍贵,也最为安全有效的,但在同时,这十方楼中的耗资,同样也是相当昂贵——然而太攀现在,孑然一身,身无长物,纵然是他有心想要置办一些东西,为神境做准备也是无可奈何。
  在这个时候进那十方楼,也只是徒惹心乱罢了。
  脚步不停的,继续往前,很快,太攀就走到了这隐市的尽头,而这个时候,太攀也是清楚的感觉到,隐市两边的修行者看向他的目光,也是在隐隐之间,有了变化,那敌意当中,还暗藏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没有理会这些散修们,太攀只是一步往前继续踏进去。
  然后太攀的眼前,天地豁然一变。
  炽烈的血气和浩瀚的战意,如同大龙一般腾跃而起,置身于其间,太攀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被那锋锐至极的刀枪箭矢笼罩,冰冷的杀意将太攀彻底吞噬淹没,令太攀浑身上下一片冰冷迷蒙。
  好片刻之后,太攀才是逐渐的恢复了对自己血肉的控制,然后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他的面前,是一片浩浩荡荡的营寨,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绵延不绝,一眼过去,根本就望不到头。
  旌旗之下,是无数的的兵士,披坚执锐,戈矛林立,长弓拉满。
  号角时不时的响起,号角声中,无数披甲执锐的甲士,在卫官的命令下,调度轮换。
  无边无际的甲士,在一个又一个的营寨当中进进出出。
  这些甲士们,以万人为一个整队,轮换之际,这些甲士身上纵横的杀气弥漫开来,在头顶上笼罩成血色的一团,似乎是化作了实质一般,要孕育出不可名状的可怖异兽来。
  当这些甲士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致命的危机感,令太攀身上所有的汗毛,在一瞬之间,都是倒竖了起来,若非是还有着理智的话,太攀几乎是要毫不犹豫的掉头而去。
  这就是大军的军势,帝国赖以生存,且能够压制几大宗派的原因。
  对于这些凡俗的生灵而言,单个的存在,在修行者面前,毫无抵抗的能力,但当这些凡俗的生灵们绵延成一片,构成军势的时候,大军席卷之下,若是有了足够的数量规模,哪怕是半仙巨擘,一旦是陷入了大军围剿之下,也得是饮恨于此。
  太攀深吸了一口气,用强大的意志力克制住自己内心那乱七八糟的想法,然后一步一步的迎着那大军而去,在这过程当中,太攀也是竭力的收束着自己在那军势的刺激下,本能的生出来的敌意。
  “来者何人!”走到近前,巡逻的卫士,也是朝着太攀拉满了弓弦,等到核验了太攀的身份之后,营寨当中,才是让出了一条路来。
  营寨当中,森严的赫赫军势,弥压于太攀的周身,将其经络当中的天地元气都封锁于体内的同时,也是令他们的神识念头,无法透体而出,在这营寨当中,他唯一查探环境的方式,只有目光。
  一列一列的军士来回的时候,太攀才是发现,这些驻守于此的大军当中,每一个军士身上都鼓动着清晰可见的血气,这些军士,放到外面,这些军士,每一个都是纵横一方的宗师大豪,但在这里,这些宗师级别的存在,也都只是寻常无比的士卒而已。
  营寨当中的军士们身上穿的战甲,按照不同的制式,分作玄色和赤色,而玄甲的兵卒以及赤甲的兵卒所驻守的营寨,以及营寨上悬挂的旌旗,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还有那旌旗上面绣出来的文字,也是迥然不同。
  数量上,赤甲者多而玄甲者少,旌旗上,赤色旌旗也是显得更为的华丽壮美,营寨上,同样也是赤色的显得更为的工整森严。
  “先秦小篆!”脚步不停,在穿过一个营寨之后,太攀的目光,也是在这些营寨上的旌旗上一扫而过,然后停在那玄色的破败旌旗上。
  旌旗虽然破败,但威严却是丝毫不减,猎猎而动的时候,旌旗上的血污,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