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西游之妖行纪 >

第207章

西游之妖行纪-第207章

小说: 西游之妖行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地元气,只是,若是有人在太攀的身边,记下太攀每一次吞吐的节奏,然后相互比对的话,便能够发现,太攀吞吐天地元气的节奏,正在飞快的变幻,他每一次吞吐的节奏,都和上一次,有着略微的不同。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太攀吞吐的节奏,也是越发的虚无缥缈,而那祭炼七星弥天旗的禁制,也是在太攀的脑海当中,化作一枚一枚的符文,浮现出来,然后缠绕在一起,环环相扣,首尾相接,如同是一条锁链扣成了一个圈一般。
  七星弥天旗,形制虽然是古制,有别于此时,但其祭炼的方式,却是正统无比,或者说,这一方天地当中,自从修行者练气士的传承,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一直到现在的无数万年大昂中,修行者祭炼法器的方式,就从来不曾变过,都是以符文禁制为主体,而后将各种珍材,融于一炉,以承载那符文禁制的存在。
  所谓的法器,其本质,只是其最深处的符文禁制,而不是承载符文禁制的珍材,而修行者之所以对那些珍材,有所追求,其根本的原因,乃是因为,祭炼法器的符文禁制,本身便是天地之道,是修行之道的体现,其本身,便蕴含着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力量,或者说其存在,就是力量本身,若是珍材的质地不足的话,便无法完整的承载那符文禁制的力量,而无法承载符文禁制的力量,便代表着,修行者所祭炼的法器,是不完美的,是残缺的,而这也意味着,修行者在以后的时光当中,必然是要花费无数的精力和财富,以竭尽所能的,来补全这种残缺。
  修行者祭炼法器残缺的原因,一般而言,有三种,一种,是祭炼法器的符文禁制残缺,一种,是承载那符文禁制的珍材质地不够,受材质所限,使得符文禁制残缺,而第三种,便是修行者在祭炼法器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原因,在将那符文禁制,与那珍材合而为一的时候,有所疏漏,使得那法器残缺。
  而太攀要祭炼的七星弥天旗,其符文禁制,本来便是完整的,能够形成一个体系,同时太攀所寻的三种珍材,无论是那天星铜,还是那五色蚕丝布,亦或是那骨材,都能够承载那符文禁制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太攀自然是不容许因为自己的疏漏,使得自己所祭炼而出的法器,有所残缺。
  端坐于漆黑的洞府当中,太攀只是安安静静的吞吐着,静谧无比,如同是一座石像一般,逐渐的,太攀给人的感觉,一点一点的变得巍峨起来,那石像,恍惚之间,化作峭壁悬崖,化作竦峙山峦……
  “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太攀已经整整调息了十五天的时间。
  而这个时候,太攀的呼吸,其吞吐的节奏,已经是和他身下的这一座山崖,融为了一体,随着他每一次的吞吐,他身下的这山崖当中,也都是有隐隐的律动出现,和太攀的吞吐,相互的呼应着。
  而当太攀的脑海当中,时机已至这念头涌现出来的时候,倏忽之间,太攀的周身上下,便是被青蒙蒙的火光所笼罩。
  然后,那火光,一分为三,而太攀所收集来的,祭炼七星弥天旗的三种宝材,五色蚕丝布,天星铜,以及那骨材,也是同时的,出现在了那三朵的火焰之上,被那三种火焰炙烤着。
  青蒙蒙的火焰,如同世间最为恬静的处子一般,在太攀的身边燃烧着,但没有任何人,敢于小觑这火焰的存在——因为这是神境修行者所驾驭的真火当中,以危险著称的,以精气神为燃料的三昧真火!
  火焰当中,一卷五色的布帛,一枚闪烁着无穷星光的星铜,一截晶莹如玉的骨材,都在其中沉浮不定。
  而在那沉浮之间,先是那五色的布帛上,有火焰燃烧起来,火焰燃烧之后,那五色的布帛,都是戴上了一层青光,给人的感觉,更加的剔透纯净,而那闪烁着星光的星铜,更是化作了如同水晶一般的晶莹剔透,无数的星光,闪烁于其间,给人一种璀璨无比的感觉,几乎是叫人沉迷于其间,连视线,都舍不得离开一般,至于说那晶莹如玉的骨材,在那青蒙蒙的火焰灼烧之下,则是一分为二,其中的一部分,是一堆晦暗的灰烬,则是那三昧真火,从那骨材当中所淬炼而出的杂质——那近乎是由精纯无比的生机所凝聚而成的骨材,在这三昧真火的灼烧之下,也依旧是析出了大量的杂质。
  除开这些灰烬杂质之外,余下的,则是一截如玉的谎话,不过尺余长短,这才是那骨材当中,真正的精华所在——那数丈的骨材,在三昧真火灼烧之后,也只剩下这么尺余而已。
  “修行者修行,取得乃是精气神三才三合之道。”
  “而修行者祭炼法器,所遵循的,同样也是三才三合之道,精气神皆备,三才相合,方为上品!”随着这主材在三昧真火当中,被提炼出来,祭炼法器的精要,也是在太攀的脑海当中,浮现出来。
  这祭炼法器的三种主材,那骨材,蕴含了充沛无比的生机,对应的,正是三才之精。
  而那天星铜,以星辰为要,乃是修行者以自己的感知,自己的元神,提炼那紫星铜而言,自然而然,能够与修行者的元神相合,此对应的,则是三才之神。
  至于那五色蚕丝布,天生便能容纳万物,承载万物,无论是外界的天地元气,还是修行者体内的真元,都能够在这五色蚕丝布上,运转自如,是以,这五色蚕丝布,所对应的,乃是三才之气,此为小三才。
  除此之外,还有这祭炼法器的三者,代表着法器本质,以及决定法器威能的符文禁制,还有那承载这符文禁制的珍材,最后在加上驾驭法器的修行者本身,这,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三才平衡——承载符文禁制的珍材,乃是三才之精,作为这法器本质的符文禁制,吞吐元气,和天地向呼应,所代表着的,则是三才之气,而驾驭着法器的修行者,自然便是三才之神,此为大三才。
  绝大多数的修行者,在祭炼法器的时候,所追求的,都是第一种小三才,但唯有各大宗派的核心弟子,才会知晓,在保证小三才齐整的前提下,在达成大三才,如此祭炼而出的法器,才有可能成为那传世的灵宝——这是真正的不传之秘,各大宗派当中,也唯有那些道子们,在成就元神的时候,才会从道主长老们的口中,知晓这一秘密。


第403章 祭炼
  而这,也正是宗派弟子和散修之间,最大的差距所在——就算有着同样的天资,有着同样的资源,甚至于有着同样的功法,但只是大小三才的差距,就足以是在宗派弟子和散修之间,拉开天与地的差距。
  纯青色的三昧真火,裹挟着太攀从三种珍材当中提炼而出的精粹,缓缓的合拢到一起。
  顷刻之间,三种珍材本身的特质,便是在那纯青色的火焰当中,如同蟒蛇一般,相互纠缠起来,相互吞噬,相互转化,相互污染……
  那骨材当中的勃勃生机,天星铜中的星辰万象,以及那五色蚕丝布的承载万物,转瞬之间,就混为了一体,难分彼此。
  太攀竭尽所能的,驾驭着那纯青色的三昧真火,小心翼翼的控制着那三枚真火当中,三种珍材的熔炼,随着那火焰的燃烧,那三种珍材,已然是彻底的化作了液体一般的存在,如同水滴一般,
  而此时,太攀的精神,也是提到了极致——这是祭炼法器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祭炼法器,作为承载符文禁制的材质,须得对应天地三才,而这天地三才,首重的,便是平衡,三种珍材本身的特质,在共同体现出来的时候,也绝对不至于有任何一样特质,压过其他的特质,使得其他的特质不显——祭炼法器的第一步,熔炼,其根本,便在于此。
  这个过程,极其的简单,因为说到底,这个过程,也只是以真火,熔炼珍材,如同熬鹰一般,磨炼珍材的特性而已,但同样的,这个过程,对于绝大多数的神境修行者而言,都是令他们深恶痛绝。
  因为,这个过程,一旦对于火候的把握,出了什么问题,那就代表着,火焰当中的珍材,彻底的报销,修行者若是没有备用的材料,那祭炼法器的想法,便是从此刻,胎死腹中。
  故而,相当大一部分的修行者,为了稳妥起见,在祭炼法器的时候,都会寻一个熟悉的凡间匠师配合,毕竟,但只是论及对火候与材料的把握,那些凡间的大匠们,也并不逊色于修行者。
  不过,因为这些大匠,没有真元之故,自然也无法感知,三种材料之间的平衡,到底达到了怎样的地步,他们所依赖的经验,只能保证,三种珍材达到平衡,而不能保证,这平衡达到增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的极致,是以,那些有野心的修行者,如太攀之辈,都会选择自己亲手以真火来熔炼那些珍材,以保证最大限度的,令那珍材当中,三才的平衡,达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极致。
  虽然是第一次熔炼这珍材,而且这珍材,太攀手中,也没有余闲,但看着那在火焰当中,竹简聚拢的‘水滴’,太攀的心中,却是没有丝毫的波澜。
  无论是炼丹还是炼器,还是炼身,三昧真火,都是这天地之间,修行者所能掌控的,最为顶尖的真火之一,若只是那单纯的杀伤力的话,那这三昧真火,又如何能有那般大的名声?
  杀伤力?哪一种神通术法,没有杀伤力?这三昧真火,又凭什么,需要修行者拿自己的未来来换取?
  ‘天星铜,代表星辰万象。’
  “五色蚕丝布,承载一切,和那星辰万象,自然是绝配。”太攀缓缓的想着,然后,那天星铜中,散开来的无数的星光,便是在那纯青色的火焰燃烧之下,如同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一般,落到了那五色蚕丝布上,而那五色蚕丝布,便如同是那缥缈无比的飞云一般,完美无比的,承载着那浩浩荡荡的星光。
  五色蚕丝布融化开来的水滴,化作无数的丝线,重新的铺展开来,每一条丝线上,都有着星辰的光辉,明灭不定,而那无数的丝线,在展开来的时候,仿佛是有这天地之间,最为心灵手巧的绣娘织女,穿针引线,一针一脚的将那无数的丝线,编制交错到一起,跟快,那无数的丝线,便是化作了一面巴掌大小的,三角形的布帛一般的东西。
  而那布帛上,无数的明灭闪烁,就好似穹天上的星辰,落入到了这布帛当中一般,同时,那另一团水滴当中,浩瀚无尽的生机,亦是流入到了那无数的星辰当中,然后,无数的星辰,在那布帛的面上,流光溢彩,如同水流一般,缓缓的律动着——这却是太攀取的一个巧,因为这法器材质的小三才当中,那生机,乃是最为奇妙的一种东西,任何的两种属性,都能够在这生机的调和之下,配合这生机的本质,形成一个小三才,而不虞有崩溃的危险。
  很快,那布帛的边角处,接连七个环扣出现,环扣当中,生机,星光,聚拢与一处,化作一杆指头般粗细,小臂般长短的旗杆来,而那七个环扣,亦是在这瞬间,锁死于这旗杆之上,那旗杆的最顶端,赫然是一个锋锐无比的枪头。
  在这旗幡的雏形凝结而成的时候,纯青色的三昧真火,陡然落到了那旗幡之上,在那旗幡上,燃烧了起来,那旗幡上,无论是多余的五色蚕丝布,还是那多余的天星铜,亦或是那浩瀚的生机,都是在那纯青色的火焰当中,化作了灰烬,其他的修行者,想都不敢想象的极致平衡,便是在这纯青色的三昧真火的灼烧之下,轻轻松松的完成——而到了这一步,太攀尤未满足!
  这七星弥天旗,乃是古制的法器,除开这七星弥天旗对于修行者的增益意外,这七星弥天旗,同样也是一件强横无比的兵刃,而对于兵刃而言,锋芒,自然便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此时,小三才已成,但那旗杆顶上的枪刃上,却不见有丝毫的锋芒——这当然是不能叫太攀满意。
  是以,在这旗幡成型的刹那,太攀便是毫不犹豫的,衣袖一卷,从衣袖当中,抛出来一抹无色无形无相的东西——这东西才一出现,漆黑的山腹当中,所有的生机,似乎都是在瞬间,凋零了一般。
  这是太攀在那无回谷中所取得的,天师府道人,花费了无数心气,才凝结而成的一百零八率杀机当中的其一,论及给予兵刃锋芒,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这杀机?
  兵刃的出现,便是为了杀,是以,这杀机,和兵刃,乃是绝配!
  “定!”
  “引!”
  “凝!”那杀机,落到了旗幡上,虽然在刹那之间,叫那旗幡上的枪刃,有了无与伦比的锋芒,但太攀却是看的真切,那一缕杀机,根本就不曾与那旗幡融为一体。
  见此,太攀也不慌张,毕竟,那旗幡当中,小三才已成,已经有了浑然一体的模样,想要往当中,再加入一些东西,也不会那么简单。
  是以,太攀的衣袖,再次一卷,衣袖当中,无数的材料,铜铁之精,草木之蕊等等等等上千种,洋洋洒洒的,悬于那纯青色的火焰之上。
  这些,便是祭炼七星弥天旗的除开三种主材之外的所需的其他的辅材。
  每一样辅材被抛出来的时候,太攀都会鼓荡着周身的真元,将周身的真元,都化作一枚符文,刻在那辅材之上,而后将那辅材,投入那纯青色的三昧真火当中。
  那辅材,一落到拿三昧真火当中,便在转瞬之间,化作青烟袅袅消散,只留下一枚由太攀周身的真元,以及那辅材的特质所形成的符文,滴滴答答的,渗透到那旗幡上。
  每一次刻画一枚符文之后,太攀都得吞吐一个时辰的时间,才是会在第二种辅材上,刻画出另一种不同的符文来——一千多种的辅材,一千多种的符文,每一枚符文所代表的含义,都能够和那些辅材,完美的搭配到一起。
  时间一晃,便是三个月!
  幽沉的洞府当中,滴滴答答的声音,也绵延不绝的,响彻了整整三个月!
  一千多种的辅材,一千多枚的符文,如雨水一般,彻底的融进了那旗幡当中之后,太攀的真元,也终于是将那旗幡彻底的填满——这是祭炼法器的第二步,虚实相引!
  神境修行者们亲手祭炼的法器,都是能够收纳至血肉之间,乃至于经络穴窍当中的,自然,这法器,便不可能是单纯无比的材质的堆积——经络穴窍虽然存在,但却是无形的,虚幻的,唯心的存在。
  血肉之躯为阳,那经络穴窍,便是阴,血肉之躯为实,那经络穴窍,便是虚——虚,当然不可能承载实,是以,这法器,能够容纳至经络穴窍当中,自然也不是那么简单。
  祭炼法器的第二步,那些辅材的存在,便是为了灌注修行者的真元,将修行者的真元,引至那法器的雏形当中,日日夜夜,以真元冲刷,将那有形的珍材,化作虚实之间的存在,如此,这法器,才能够被修行者纳入经络穴窍当中。
  而法器对于神境修行者的重要之处,也在于此——精、气、神、道,神与道之间的勾连,便在于这虚实二字,而修行者亲手祭炼出来的,介于虚实之间的法器,无疑便是修行者参悟那虚实之妙的最好的依仗!
  真元浩浩荡荡的,在那旗幡的雏形当中,冲刷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彻彻底底的,太攀对法器的祭炼,才是到了最后的一步——在第二步的时候,太攀便已经是将无数的符文,化入了那旗幡的雏形当中,而这第三步,便是将神识,落到那旗幡之内,引导那无数的符文,将至勾连成为一道完整的符文禁制,这禁制已成,这法器,自然便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