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妖行纪-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番话之后,云道人和离道人的目标,已然是彻底的偏离了闻道人最初的预想——按照闻道人的想法,将风道人的死亡,和那水灵清的下落牵连在一起之后,纵然是离道人和云道人,对此心有介怀,但依旧会不遗余力的,找出那水灵清的下落,降而诛之。
只要这个目标能够达成,哪怕是这两人对他生出了什么嫌隙来,也是无所谓的。
在此刻之前,离,云二人,无奈之下,也只能如闻道人所构想的那般行事,毕竟,那四个死在风道人剑下的弟子,就是闻道人手上,最锋利的武器,虽然谁都不曾将这件事宣之于口,但每一个人都清楚,有着这一柄利器在手,闻道人无论是想要对那死去的风道人做什么定论,都是轻松无比。
是以,两人心头再如何的不愿,也完全没有余力去干涉闻道人的行事,毕竟,在这件事上,是这两人,有求于闻道人,有求于其他的几人,而闻道人在祠堂当中,略过那几个天师府弟子的生死不提,其意思,已经是昭然若揭——他可以压下那四个天师府弟子的死讯,同时也能够给风道人一个逢妖力战而死的美名,但这前提,是离,云二人,对他的行事,不得有任何的干涉。
在此之下,离,云二人,心中再如何的不满,但被钳制之下,也只能是任由闻道人施为,这也正是在离开那祠堂的时候,两人心中所想的,都只是别开闻道人,暗中行事互不干涉,而从来没有想过,要和闻道人为难的原因。
但现在,这两人的想法,已经是有了改变。
在心头已经有了结论的前提下,这两人,已经是不打算任由闻道人顺顺利利的,找到水灵清的踪迹——哪怕是这水灵清最后必然会落到天师府的手上,但落到他们的手上,然后又他们为风道人的死盖棺定论,也远远的好过由闻道人来为此事盖棺定论。
风道人的‘叛逃’,虽然有四个天师府弟子的性命作为例证,但这四个天师府弟子生前发生了过什么,却没有谁说得准,甚至,叛走的,到底是风道人,还是那四个天师府弟子,也没人能够说得清……
因为到现在,都没有人知晓,风道人‘叛逃’的动机,没有丝毫的动机,那‘叛逃’之说,当然也站不住脚。
但在太攀的提醒之后,离,云两人,先入为主之下,已经认定,那水灵清的身上,有着风道人叛逃的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任由闻道人一行,顺顺利利的找到水灵清,然后以水灵清为筏,对风道人的死盖棺定论?
各大宗派的修行者,虽然看似一团和气,但内部,又怎么可能没有矛盾?
不说其他,光是这九大宗派从春秋战国的稷下学宫模式当中推演开来的道宫授徒之法,虽然已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那些新入门弟子所能享受到的公平,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大宗派内部,不同道脉之间的矛盾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矛盾——盘根错节的师徒传承体系和那些独木成林,孑然一身成长起来的修行者之间的矛盾。
每一个修行者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每一个修行者对于他们的弟子传人,都重视无比,绝不会敷衍以待,这便注定了,众多的道宫学子们之间,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能够拜入神境大修门下,接受神境大修的传承,更快,更稳的走向修行之路。
这些人,便是各大宗派当中,根深蒂固的师徒传承一系。
除此之外,道宫弟子无数,那其他的弟子呢?出路在何方?
这些弟子们当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成材的?
怎么可能!
这些在宗派的庇荫之下,独立成长起来的弟子,同样不乏成就了元神,甚至成就合道的存在,而这些人,虽然对宗派忠诚依旧,但他们对于保守无比,紧守门户之见的师徒一系,意见却是不小。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二者之间,自然也便是对立了起来,彼此争夺在宗派当中的话语权——而这话语权,从何而来?
宗派当中,小道每一座山头的主人,大到一殿长老的位置,甚至于是那道主的尊位,都成为双方争夺的目标。
争斗的双方,同出一门,虽然有矛盾,但却又紧守着底线,绝对不至于做出构陷,乃至于联合外敌之举,是以,各大宗派的前辈,对于这种争斗,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斗,便是形成常例。
而这一次,天师府弟子在这帝国内部散开,名为搜捕绞杀妖灵余孽,但其内部,同样也有着师徒一系和道院一系的竞争。
而在黄河之畔,这目前帝国疆域当中,最大的战场上,闻道人,便是道院一系的代表,风道人等,则是师徒一系的代表。
风道人的陨落,代表着,闻道人所代表的道院一脉,在这一次小小的争锋之上,取得了胜利,然而这小小的胜利,并不意味着这一次争斗的终结。
无论是离道人还是云道人,都毫不怀疑,若真的是叫闻道人拿住了风道人和妖灵私下联系的痛脚,那其所代表的道院一脉,必然会借此机会,从师徒一脉的手上,拿走更多,更大的利益,而这利益,绝对不是闻道人在这一次黄河之畔的争端上胜利所能获取的一山之主所能够媲美的。
在此前,对于闻道人,能不能从水灵清的手上,得到什么线索,离道人自然是不在意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对风道人有着绝对的信任,信任风道人,绝对不会私下里和那些妖孽有什么牵扯。
但如今,他已经不再抱有对风道人的信任了——正是因为对风道人过于的了解,他才知晓,在云道人身受毒伤,容貌尽毁之后,风道人有着怎样的愧疚和自责,因为他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愧疚和自责。
他相信,若是能够重头再来,若是早知晓,那一次的厮杀,会有这个后果,那风道人绝对会不顾一切的,舍下云道人,然后孤身一人去绞杀那一头禽鸟。
正是因为了解,设身处地之下,此时的离道人才是觉得,风道人是真的有了,和那妖孽私下联系的可能。
因为那妖孽身上,很可能会存在能够治愈云道人毒伤的宝药。
“风师兄,你何必一意孤行至此!”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若是你能够找我商量一二,又何至于此?”黄河大营之外,离道人和云道人并肩立于那滔滔的黄河之畔,沉默不语,看着面前的滔滔河水,离道人心中,也是感慨无限。
而在他一旁的云道人,则是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种鲜活灵动的气机,但这气机,越是鲜活灵动,就越是叫离道人心头越发的不安——离道人很清楚这鲜活的气机,来自于何处。
这并非是云道人发现自己的毒伤有了恢复的可能性之后,再度展现出来的活力,而是在风道人陨落之后,云道人再度找到了自己活下去的意义——除开为风道人复仇之外,还有为风道人保全一身的清明。
这也就注定了云道人和闻道人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云道人,都不可能任由水灵清落到闻道人之手,哪怕是任由水灵清脱身而走,对于云道人而言,也比落到闻道人的手上来得好!
“风师兄,先前,都是你为了我而做出种种,如今,也轮到我为你付出种种了!”滔滔的水声之间,云道人低声的呢喃着,一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是陡然发现,在自己因为这几乎无法治愈的毒伤而黯然神伤,以至于自暴自弃的数十年间,风道人到底对他付出了多少……
于是在这一刻,云道人的心中,再也没有了因为容貌尽毁而自暴自弃的想法,她一身的气机,在这一刻,都是显得通透无比,鲜活无比,似乎是随时随地,都要应和着脚下那浩浩荡荡的河水,奔涌而出,直入穹天之上一般——这代表着什么,离道人很清楚。
这是还虚的千兆。
对于此,离道人心中,没有丝毫的诧异。
无论是风道人还是云道人,他们的天资心性,都是冠绝同辈,若非是因为那毒伤令两人都产生了难解的心结的话,这两人,或许早就已经还虚有成,如今正在探索合道之路也未可知!
第373章 暗室欺心
精,气,神,道,还虚之境,便是神境的终点,一如还虚,便有机会叩开那合道之门,成为呢高高在上的合道半仙,人间巨擘,俯仰云烟,坐观风云。
而不同的修行者之间的区别,也便是于此,分出天与地的交割。
对于修行者而言,成就元神,素来算不得难事,毕竟,只要愿意熬,便总是有机会成就元神的,但对于修行者而言,成就了元神,才算是真正的踏上了修行的道路。
恣意往来,纵横千里,一个神字,便与凡人,截然不同。
神境三分,阴神,阳神,还虚,无论修行者,如何的天资卓绝,但其在成就元神的时候,也都只是阴神而已,想要成就阳神,非得是经历重重的砥砺熬炼,将这天地之间逸散的阳和之气,炼入隐身之内,如此一步一步,驱散阴神之内的阴气,如此,方证纯阳。
轮回,是这天地之间最大的循环,任何一个修行者,在陨落之后,其三魂七魄,都会分散开来,在轮回当中,轮转一圈之后,衍化做不同的个体,这些个体,虽然同出一源,但却已经是完完全全的,独立的个体——这世间,不乏有人与素未谋面的另一人,只一见,便如故,生死可托,这些人,或许在很久很久之前,便是出自于同一个修行的三魂七魄。
——这天地之间的生灵,便是如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修行者所吞吐的天地元气,还有一个称呼,唤做灵气,而这灵气的灵,便是生灵的灵。
从这一方面来说,那些凡人们,比起修行者而言,倒是幸福不少——因为那些凡人的三魂七魄不如修行者坚韧的原因,是以,这些凡人们,反而是还有这轮回转世的机会,这一世,他们的三魂七魄如何,下一世,也依旧如此。
但修行者却不同了,修行之路,有进无退,万死无悔,一旦成就元神,体内三魂七魄,相互勾连之后,修行者便是连那所谓的轮回转世的机会,也都没有了。
这才是真正的,取之于天,报之于天——这一点,是太攀从自己的血脉传承当中所得知的一些信息,这浮生天地当中,或许也只有太攀才知晓这消息,才知晓,这天地之间,生灵茁长壮大的过程。
而阴神,想要成就元神,便非得吞吐这天地之间的阳和之气,以砥砺三魂七魄当中的阴气,使得元神化阳,而这个过场,一般分为九个阶段——每在元神当中,练出一部分的阳和之气来,那这元神,便能够脱离而出,在云空的高出飞遁,阴神修行者,元神脱体飞遁的高顿,不过千丈,而元神转阳的时候,修行者的元神,飞遁便能过超过这千丈的高度——纵然是没有了肉身的保护,修行者的元神,也能够扛得住那千丈以上高空汇总的风刀霜剑。
而等到修行者成就阳神之后,元神更是可以彻底的脱离肉身,巡游于万丈高空之上,从千丈,到万丈,这个过程,便是阴神一步一步成就阳神的过程,这个过程,被修行者称之为,元神九重天。
阴阳者,天地之枢机,雷霆之本质,修行者元神当中的纯阴本质,与穹天上激荡的阳和之气一旦触碰,修行者往往便是觉得三魂七魄,都是动摇不定,一旦无法稳住那三魂七魄,那元神当中的纯阴之气与阳和之气相互交感,便有雷霆生成,这雷霆,交感于心神,映照于天地,炸开来,便是修行者所言的雷劫——每一重雷劫的产生,都意味着,一位修行者的元神,在那激荡的雷霆当中逸散开来,重新化作三魂七魄,往那轮回而去。
是以,这雷劫,修行者想来都是弹指而色变,因为每一次雷劫的奏响,都意味着,一位元神的修行者,道途止步于此。
这天地之间,十之七八的神境修行者,都只是阴神而已,修行一辈子,都在这九重天上打转,尤其是那些散修们。
而在神境大修之间,成就了阳神的存在,便已然是神境大修之间的佼佼者,如风道人,如离道人,等等等等,声名卓绝。
修行者之间的高低,也便是由此分开——那些资质底下之辈,成就元神,都是勉强无比,想要飞渡这九重天,更是没有丝毫的希望,而能够飞渡九重天的,其无论是本身的天资,以及修行的功法,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句上上。
至于说更往前一步,得悟还虚之妙的,更是少之又少,便是九大宗派当中,这样的存在,也不会太多,每一个人,在宗派前辈的眼中,都是无比珍贵的珍宝,这样的存在,更多的,都是在宗派的密地当中修行,以期合道之机,等闲不会出山,各大宗派内部,师徒一系与道院一系的争端,更不会轻易的牵扯到这些人的身上来。
“云师弟一朝有感,竟得悟还虚之妙,登堂入室,叩开仙凡之别,实在是叫我好生羡慕。”黄河之畔,看着云道人身上的变化,一旁的离道人,脸上也是充满了艳羡的神色。
“还虚如何?”
“孑然于这偌大的天地,休说还虚,便纵然是成就了合道,又能如何?”云道人的双手,从斗篷当中伸出来,然后蹲下身,在那河水当中,随意的拨动着,言语之间,竟是对自己修行上的精益,全然不屑一顾一般。
……
“还没有找到吗?”又是几日过去,天师府的一众元神修士们,再度聚拢到了一起,而此时,为首的闻道人脸上,充满了焦躁无比的神色,完全没有曾经的,智珠在握的模样。
自他统合了天师府在这黄河之畔的力量以来,这黄河之畔,天师府所有的力量,都是落到了搜寻那水灵清的踪迹这一事上,整个黄河之畔,天师府的力量,都是专注于此,没有丝毫的分散,但几日过去,这黄河沿岸,几乎是被这些天师府的弟子们,翻了个底朝天,那水灵清的踪迹,却依旧是杳杳无踪。
这些时日以来,天师府没日没夜的搜索,都是全然无功。
这又如何不叫闻道人心中,焦躁无比?
对于任何一个势力而言,一次集体的行动,最大的忌讳,便是劳而无功,这会极大的影响这势力当中弟子的心气,同时也极大的有损于为首那人的威信。
是以,虽然明知行大事,应该戒急用忍,但数日无功,闻道人也依旧是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
“那妖孽,也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一般。”
“这些时日,竟是完全不曾露出丝毫的踪迹来!”
“这妖孽,才成就元神,便是这般能忍,是在不是一桩好事。”闻道人旁边,另一个神境大修,言语之间,也是有些颓丧。
“离师弟和云师弟,这几日都做了些什么?”半晌之后,闻道人又是问到。
“离师兄和云师弟,比起我们可还要更辛苦三分,从那黄河大营为界限,他们两人联手,顺着黄河周遭水脉的流向,却是将那些底下暗河,都一条一条的摸了一遍,可惜他们到现在,都还不曾找到,风师兄到底是陨落于哪一条暗河当中。”
“更不要提,那妖孽的踪迹了。”最下手处的那元神修士应了一句,然后很快,一个天师府的弟子,便捧了一枚玉珏入内,那玉珏当中记载的,便是离道人和云道人,什么时候,去了哪一条地下暗河,又在那地下暗河当中,呆了多久之类的讯息。
“地下暗河么?”闻道人沉吟了一句,然后目光当中,也是露出了一抹冷厉的神色来。
“四位师弟再劳烦一下,将这黄河之畔的地下暗流,再梳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