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还有可以预见的天灾……
“好!”
沉默半晌,俺答汗终于还是咬了咬牙:“我认了!布延,去牵白马白牛!”
众人一阵默然。
布延艰难地弯下了腰:“是,父汗……”
蒙古,败了。
……
一炷香之后,俺答汗整顿三军,搭高台,命人押送赵全等弥勒教魔教徒交给刘振远,声称攻城掳掠、以及派遣石摩柯出手都是受这些奸人挑唆,以致铸成大错,恳请上朝允许蒙古朝贡黄金三十车、白银三百车、骏马三千匹赎罪。
刘振远哼了一声,二话不说,一掌打的那些人尸骨无存!
俺答汗随后以蒙古最尊贵的礼节,挑选了九头白骆驼、九匹白马、九只白牛及金银锅各一个,当着三军将士的面,献给刘振远,以示蒙古投降纳贡之诚意。
金银锅里放着给曹谨行四人的赔礼。
——四颗金刚宗珍藏的灵丹【莲华丹】,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药力甚至可以比拟“仙丹”【无极丹】。
并表示:“若上朝天子垂赐,封我为王,我借助天子威灵称雄北方,将永守北边,发誓不敢再生边患,愿世为外臣,贡方物,永不犯中国!”
俺答汗于高台之上起誓,并送上了降书,誓言回荡蒙古大军上空,层层叠叠,经久不息。
“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刘振远接过降书,道:“封不封王,还要等圣上示下。我今天能放了你,日后也能找到你,倘若你食言而肥,石摩柯就是下场!”
俺答汗低下头:“不敢。”
“贡品送到独石关,什么时候圣上纳贡,什么时候放了你儿子、儿媳。我们走。”
刘振远转头就走。
代表胜利的白骆驼、白马、白牛老老实实跟在他身后,曹谨行紧跟上去,感觉这趟酱油打的很有意思。
俺答汗等人目送他们离开,心中叹气。
他也不知道这次无奈之举是好是坏。
“撤军!”
大军开拔,先撤军三十里。
当天中午,俺答汗的使者带着黄金三十车,白银三百车,骏马三千匹到了独石城下,也为僵持一个多月的明蒙对峙,划上了句号……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半块碑
黎明时刻。
天空泛起鱼肚白。
刘振远和曹谨行回到独石城下,守城的陈桧已经了解到大狱发生的事,正在城楼上警戒,就看到了他们身后的白骆驼、白马、白牛。
驻守边关,常跟蒙古打交道,陈桧看到这些牲畜,立马就意识到局势可能有重大变化,当即吩咐亲兵大开城门,亲自到门前迎接。
“镇抚使大人。”
陈桧对刘振远丝毫不敢怠慢,先行一礼,这不止是因为他是十三太保之首,更因为他是效忠于朝廷的法象境,国之干城!
“总督大人切莫多礼。”
刘振远对他就很和颜悦色了。
对方已是镇守宣大的一品大员,虽说十三太保职低位高,也不好受他行礼。
“俺答汗投降纳贡,蒙古已经撤兵,应该很快就会带着贡品过来。这是降书,请总督大人过目。”
刘振远递过降书。
真投降了?!
陈桧愣了一下,随即如释重负,接过降书大略一扫,开怀笑道:“好啊!镇抚使大人好手段,陈某佩服!”
“非是我手段高明。”
刘振远摇摇头,微笑道:“只是俺答汗走了一步昏招,恰好让我拿住把柄,不得不为。另外,等使者送贡品过来,应该也有俺答汗的请求,具体怎么个降法儿,给不给他体面,就请陈总督和宣府巡抚回禀圣上,等内阁批复吧。”
俺答汗投降,事关重大,理应总督一级接待使者,刘振远也懒得掺合。
“职所当为,职所当为。”
俺答投降纳贡,两军避免交战,北方安稳,这是大好事!
以陈桧的城府也不免露出笑容,忙伸手一引:“镇抚使大人请,曹大人请,这是喜事,我即刻命人准备庆功宴!”
“哈哈,那就不客气了。”
刘振远笑了笑,迈步走进。
曹谨行跟在后方,抬头一看,韩新亭、朱精忠、沈襄已经等在大门前,看他望过来,回以一笑。
“大哥!”
三人同时抱拳行礼。
“嗯,走吧。”
刘振远笑道:“我还有东西要给你们,咱哥几个儿正好聚聚。”
兄弟几个相视一笑,大步往回走。
……
庆功宴准备的如火如荼。
刘振远几人在独石城卫指挥使司叙了会旧——十三太保大都身具要务,走南闯北,难得聚在一起。
然后谈到了正题。
刘振远把《文始真经》、【眉间尺】和【蛇蟠阵】分别交给了三人。
韩新亭和沈襄还好,对赏赐有预料,两人都是有积功的人,拿到四品宝物不算稀奇。
曹谨行倒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嘉靖这么大方,直接把【蛇蟠阵】给了他!
这可是神器级别的东西!
虽然残缺,也比一般的四品贵重。
【蛇蟠阵】属四奇,在“后”;【风扬阵】属四正,在“东南”,两者相辅相成,可以紧密贴合。
当两个阵盘合二为一,威力再度得到强化,放出的风蛇已经能笼罩方圆四百多米,威力非常可观!
曹谨行拿着阵盘十分满意。
唯一没混到赏赐的是朱七,没办法,他昏迷的时机不好,正好错过了。
“别急,老七,也有你的。”
刘振远把俺答汗赔的那四颗【莲华丹】拿出来分了,然后道:“仇鸾的财产,查抄的如何?”
“只搜刮了明面的。”
韩新亭道:“我猜他床下那条地道里应该还藏着东西,就是事情太急了,一件接一件,还没来得及看。”
“那正好。”
刘振远道:“先不急,等京城回复,我猜圣上会让咱们连俺答汗的贡品一起押回去,在此之前可以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圣上另有口谕,你们几个可以挑几件好的。”
四人眼前一亮。
曹谨行挑了挑眉,看来,仇鸾出事固然让满朝文武有了个识人不明的黑历史,但能及时拔除隐患,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嘉靖心里应该还是挺满意他们及时出手的。
仇鸾的好东西大多都送到了蒙古,“贿虏通敌”,但应该还剩几件压箱底的,不要白不要。
几人聊了小半天,刘振远原原本本地知道了杀脱脱、除十三翼以及演戏“关门捉贼”的全过程。
毫无疑问,曹谨行又是头功。
其他三个兄长也是赞不绝口。
刘振远早有预料。
这并不是说其他太保不出力,而是很多环节非十三不可!
这要归功于他一看就会、一会就精的恐怖悟性以及,以此悟性积累得来的种种诡异手段。
那些“魔教”手段让他无论在刑讯还是模仿他人、诱敌深入上,都有极高的成功率,并能以冷静的思维,找到破绽,一战而成!
“好小子!”
刘振远拍了下曹谨行的肩膀,笑道:“看来……我还是来早了,我这送赏赐的速度还赶不上你立功的速度,应该等着两个赏赐一起送!”
“大哥。”
曹谨行无奈道:“你忘了我差点被石摩柯摩顶?想想就恶心!跟这个比,我还是希望你快点,哪怕啥都不带也行。”
“哈哈!”
刘振远一笑。
其他三人也露出笑容。
没过一会儿,宴会筹备完毕,陈桧亲兵队长求见,恭恭敬敬地邀请五大太保赴庆功宴。
五人是宴会的主角,当然要给面子,同样赴宴的还有当夜参战的欧阳安、陈时、相邻两个县的军官以及后勤帮忙的黄方苓、李鬼手等。
大宴摆了近三十桌。
“宣府名厨到底不比京师,几位大人还请不要嫌弃。”陈桧笑道。
刘振远:“陈总督哪里话,荣幸之至。”
众人落座,随着陈桧一声开宴,府中仆妇们开始轮番端酒菜上桌,大宴开始了。
……
独石城在开宴会。
陈桧的加急文书也在此期间飞到了京城内阁值房,飞到了严嵩、徐阶、高拱等人的手中。
所有看到的人都懵了。
尤其那封情真意切、甘愿臣服的降书,更是让他们觉得是不是哪出了问题?
怎么突然之间就从剑拔弩张直接跨越到投降纳贡了?
等严嵩等人拿着文书送到嘉靖手上,连嘉靖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派刘振远过去,不过是气急了仇鸾,要刘振远把人“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再放诏狱让他生不如死!
没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刘振远反而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很好。”
嘉靖心情立马好了不少,把文书扔给吕符,让他也看看,然后笑着对严嵩、徐阶等人道:
“信中说,俺答汗以黄金三十车、白银三百车、骏马三千匹献贡求封,你们以为如何?要不要给他这个脸?”
严嵩瞧着嘉靖脸色,正要先拍几句马屁,高拱是急脾气,他生怕这大好事让严嵩这个老不死三言两语破坏了,忙接道:“圣上,王者之待夷狄,来则勿拒啊!俺答既然有此心,不妨一试,倘若俺答反复,左不过再回到如今局面,可如果他能借此老实安分,那北方军费将大大削减!此,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高拱性情虽直,但是本身身为文渊阁大学士,也是绝顶聪明的人物,他提出的重点是军费。
而嘉靖最看重的就是钱。
这玩意多多益善!
果然,嘉靖一听立马松动了。
徐阶比较谨慎,沉吟道:“但……除了封号,还有互市,不开市,蒙古军民难以生存,那么此次投降意义就不大,怕只怕他欲壑难填,投降是假,借机休养生息为真……”
旁边吕符一听,想到了一点,紧跟着说道:“启禀主子,钦天监监正月前奏报,鞑靼最好的牧场丰州滩将有五年天灾,或许俺答投降,也有此等考量……”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有点犹豫了。
难道真打算借机休养生息?
高拱有点着急,他是真不愿看到两国厮杀,忙道:“禀圣上,几位大人所虑甚是,但大可控制铁锅数量,鞑靼不事生产,只要不给耕犁、少给金属器具,他们也难成气候!此等机会难得,若成,则北方再无战事,军民同欢!还望圣上恩准。”
高拱拜了下去。
高拱情真意切,说的也有道理。
其他人不再多说。
玉熙宫一片安静。
只有嘉靖手指轻敲扶手的声音。
“拟旨。”
其他人也拜了下去。
“着,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弟昆都力哈、其子黄台吉为都督同知,其余子侄部下由内阁拟定。
授俺答镀金银印,余者颁敕书,按官阶分等赐赏。
另于大同、宣府、山西、陕西、宁夏五镇开马市,铁锅五百口为限,严禁农具,其他细则你们去研究吧。”
“臣等遵旨。”
众人领命。
其中以高拱最为激动,等他们退出玉熙宫,嘉靖拿出了另一张纸,上面是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事无巨细,全写在了上面。
嘉靖笑了笑:“吕符,朕记得蓝道行说老十三是福祸相依之相?”
吕符也笑了:“是。”
“有点意思。”
嘉靖打量着纸上的内容,说道:“他受的祸是不少,更险些中了石摩柯妖法,如此卖力,又立了大功,那咱们给他点福吧。”
吕符一愣:“圣上的意思是……”
嘉靖道:“他不是喜欢练功吗?等他回来,剩下的两天加到十天,再赏他进神兵阁地下第六层,看看那半块天书碑,说不定他能悟出什么绝学也说不定。”
天书碑是世间神物!
皇室一共一块半,整块的就在玉熙宫里,另外半块则封存在镇抚司秘库,只赏给立有大功的人观看。
曹谨行资历很浅,但累功不小,勉强够资格看了。
吕符心中暗惊,心说这曹谨行真是越来越入眼了,这可是破格中的破格!
皇室资源丰富,除了通筋筑骨的【飞虎池】,还有锤炼外功类似武当金顶雷火炼殿的【地龙洞】、留有皇室高人绝学留影的【琉璃照壁】、有助于冲脉破境的【餐霞窟】等等等等。
在如此多的资源之中,观半块天书并不算特别稀缺,但却是最特殊的!
物以稀为贵。
天下间最“稀”的就是天书碑,因此,能观碑本身就代表着荣宠,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法达成的成就。
观碑收益,因人而异。
就曹谨行展露出的高绝悟性而言,观碑绝对是份大礼!
“是。”
“还有,让他们顺道把俺答献的金银带回来,有刘振远在,也省得魔教打主意。”
“是。”
吕符领命,退出玉熙宫。
宫中只剩嘉靖,一挥手打出一道明黄色真气,左前方的墙壁分开,露出下方黑乎乎的一块石碑。
那石碑一看便觉非凡,碑上刻着歪七扭八的字符,本不算稀奇,可那些字正散发着粼粼的波光!
无时不刻!
那些光芒看似无形,内里却仿佛蕴含着某种难以理解的规律在里面,让人一看就会沉入其中,石碑撕扯着人的意识,在碑文中遨游,如同徜徉星海,在冥冥中,感悟天地的奥秘。
“长生啊……”
玉熙宫中,传出一声呢喃轻叹。
……
当天下午。
内阁批文八百里急递到了独石城,明文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弟昆都力哈和长子黄台吉为都督同知,其余子侄和部下六十三人分别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官,并带来了给封臣的赏赐。
使臣很激动,急忙飞鸽传书俺答汗,俺答汗也没想到明朝会如此大气,还带来了他期盼已久的多镇开市消息。
当即带着蒙古一众高层,在边界接受册封,宣布认同内阁拟定的马市交易细则,并又派使臣带着贡品向明朝上《北狄顺义王俺答谢表》。
自此,双方达成和议,一切在边关汉蒙两族人民惊天的欢呼声中,迎来落幕。
当夜。
来援明军也纷纷撤走。
陈桧、刘振远打头,曹谨行等人带着俺答的贡品,返回宣府破虏卫,仔细查抄仇鸾床底下的那条密道,果然,发现了藏宝库……
第一百七十三章 移花接木
历来藏宝库藏宝,无非是神兵利器、武功秘籍、天材地宝、金银珠宝四大类,仇鸾密道里的宝库也不例外。
大门藏在通道的一扇暗门里。
打开后,墙上插着的几个磷粉火把自燃,火光照亮宝库。
这库房不大,长宽不足两丈,高约一丈,借着火光,能看到正前方的地面上放着三大箱金银,以及金银旁边堆着的各种兵器、宝物、秘籍……
刀枪剑戟寒光闪闪,另有拳头那么大的珍珠、三尺高的碧玉观音、九折的翡翠屏风、天然生成的白鹿石雕等等,无一不是精工巧妙,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仇鸾搜刮了不少好东西啊。”
刘振远扫了一眼,连门都懒得进,对其他四人道:“你们先进去挑,挑完了装车封存,一并带回去。”
好嘞!
既然有口谕,那他们也就没必要给嘉靖省着。
四人不客气地走入其中,对金银财宝不屑一顾,直奔边缘的那些秘籍、武器,说不定会有好货。
“咦!”
韩新亭走在武器丛中,忽然眼前一亮,扒开两把宝剑,拿起了剑下藏着的一幅黑色手套:“【乌蚕丝手套】,能自由贴合手掌,刀枪不入……看这做工应该是金针沈家沈三娘的手笔,放鬼市,少说也值五千两白银,还真有看得过去的东西。”
“这还有两本秘籍。”
朱精忠拿起书翻了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