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月贻香-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拳碎石”权冲天、“花浪头”的三太保“断魂三刀”林一瞬、“龙潭岗”的第一高手“龙虎崩山劲”何其猛和“天马山”的少寨主“阴阳双扇”范神通四位头目率领。之后从青田先生的囚天村回来,和恒王叛军共同组成这支“平倭联军”之时,得一子便已从这些绿林豪杰里抽调出了百余名高手,一路混在行伍当中,由他直接差遣,而这位何其猛何当家便是其中之一。
眼见何其猛突然带人前来,脸色还甚是难看,谢贻香顿时暗叫不妙,急忙往半山腰迎了过去,径直开口问道:“出什么事了?”那何其猛跑得满头大汗,还没来得及回答,后面一个身形魁梧的大汉便停下脚步,将背上的一个俊美少年放了下来;谢贻香定睛一看,这少年一身白衣,瞳孔呈灰白之色,分明竟是得一子。
要知道今日这顾云城一役,本是谢贻香瞒着得一子自作主张,所以这小道士此刻应该和己方的另外一千军士留在营中才是,怎会来了这里?谢贻香惊骇之下,急忙又向他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却见得一子满脸怒色,沉声说道:“你还有脸问我?我早已说过多次,什么狗屁倭寇,不过是一群流落中原的丧家之犬!难道仅仅是为了一群不痛不痒的贼寇,你便要葬送自己的人马,从而将整个江山拱手送给那个狗贼不成?”
面对得一子劈头盖脸的一通怒骂,谢贻香心知他是在责怪自己的擅自做主,让陈、朱两员副将偷偷带走了一千军士,不禁心中有愧,不敢答话。但她还是不知道后方营地究竟出了什么事,居然会让这十几个绿林高手将得一子带来此处。
幸好一旁的“龙虎崩山劲”何其猛已经缓过一口气,当即说道:“谢三小姐有所不知,便在今日一早,竟有大批东瀛倭寇偷偷潜入我军营地,引起了不小的混乱。幸好小道长临危不乱、指点有方,令我等安抚全军,这才没能酿成大祸。事后我们审问了几个来犯的倭寇,才知道这批倭寇竟是什么‘甲贺忍术’的传人,因为收到顾云城的求援,知道我们这支‘平倭联军’将要攻取顾云城,所以便从后方偷袭我军营地。”
谢贻香顿时一惊,想起孙将军之前提及,说眼下江浙地界总共有三股东瀛倭寇的势力。除了顾云城里以东瀛“剑圣”丹羽一叶为首的“中条一刀流”,另外还有两股——一股是早在前朝便已潜入中原的“甲贺忍术”一脉;另一股则是最近才从山东境内前来江浙的“剑道小兵法”一脉。
也便是说,如今这股“甲贺忍术”的倭寇已经和顾云城里的倭寇结盟,还从后方偷袭了自己的营地?只听何其猛继续说道:“待到我们击退潜入营中闹事的倭寇,略一盘点,才知道营中军士已被陈、朱两员副将调走一半,于是小道长便让我们率领全军拔营,过来找谢三小姐会合。谁知我们行到半路,又再次遭到一支东瀛倭寇的伏击,据说又是什么“剑道小兵法”的传人,约摸有两三百人,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由于众军士贪生怕死,根本无心恋战,以至死的死、逃的逃,到如今便只剩下……只剩下我们这一两百人了!”
第900章 全军覆灭
听到何其猛的这番解释,谢贻香顿时浑身冰冷。如此说来,就连江浙地界上三股倭寇里的最后一股“剑道小兵法”,如今也已齐聚于此了?至于己方驻守在营地里的那一千军马,竟在今日这一个上午之间全军覆灭,几乎只剩得一子手下的这些绿林好手?
她急忙向旁边的得一子投去询问的目光,只盼这小道士开口否认。却见得一子双眉一扬,厉声说道:“要不是你被那狗贼蛊惑,私自调走一千军士,我军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若非如此,只要有兵有将,莫说江浙地界上这三股倭寇联手来犯,即便是整个东瀛以倾国之力来犯,我也能令他们有来无回、灰飞烟灭!
谢贻香惊骇之下,一时竟不知应该如何是好。再看山下的官道上,原本往西面逃窜的那数百败军,此时已尽数折返回来,当中还夹杂着不少从后方营地逃来这边的军士,在得一子手下那些绿林好手的带领下,这些败军并未前去相助那些正在与顾云城倭寇厮杀的叛军人马,而是纷纷沿着山路,往众人此刻所在的山头逃窜上来。
紧接着,便听官道西面传来震天的吆喝声,又有大批倭寇自西面的官道上追杀过来。这些倭寇虽然也是作东瀛的武士、浪人打扮,但显然与顾云城里的那些倭寇大不相同,衣着多以深色为主,自然便是击破己方后军的“甲贺忍术”或者“剑道小兵法”的倭寇;看这架势,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而原本踏入叛军包围、还在和设伏叛军殊死拼杀的百余名倭寇,眼见本国援军及时赶来,一个个都是精神大振,越战越勇,又连杀数十名军士,竟已隐隐有了击破孙将军麾下这一千伏兵之势。
看到这一局面,谢贻香心知今日败局已定,顿时没了主意。旁边的得一子也不多做停留,当即举步上山,往言思道和孙将军那边而去。谢贻香手足无措,只得茫然跟在他身后,重新回到上方山头。
话说此时的变故,言思道和孙将军二人自然也已看到,都是惊骇不小。眼见得一子突然现身,言思道急忙过来相迎,正色问道:“小道长,后方情况究竟如何?难道是江浙地界上的另外两股倭寇果真已和顾云城联手,结伴来犯了?”
谁知得一子却不理会,就仿佛根本没看到眼前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他径直来到孙将军面前,冷冷说道:“你的另外一千人马,眼下可是埋伏在顾云城南面的树林里,原本打算伺机夺取城池?”
孙将军自然认识得一子,知道这位小道长便是大名鼎鼎的“鬼谷传人”,其本事只怕不在己方这位“逃虚散人”之下。但此时面对得一子突如其来的这一问,孙将军难免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应当如何应对。却听旁边的言思道立刻开口,替他回答道:“正是如此。”但得一子还是没有理会,就连眼角也没瞥向言思道一眼,继续对孙将军说道:“叫你那一千人马立刻出击,攻取顾云城!”
这话一出,孙将军愈发惊骇,不禁问道:“这……这如何可以……”不料话还没说完,言思道已沉声下令,吩咐道:“照他说的办。”
孙将军顿时目瞪口呆,完全没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对于恒王身边最为信任的这位军师的吩咐,他自是不敢怠慢,当下也不问情由,便令身边的军士放出烟火讯号。待到一朵金黄色的烟花当空炸开,远处顾云城南面数里外的树林里,便有大片尘土激荡弥漫,继而是千余名军士从中杀出,直奔顾云城方向而去,正是叛军麾下高副将的那支人马。
眼见自己的目的达到,得一子便不再理会孙将军,转头向谢贻香和何其猛等绿林好手吩咐道:“叫我们的人尽快上山,沿着此间山势一直往北走,到北面的群山之中暂作栖身。”话音落处,言思道也向孙将军吩咐道:“立刻让我们在山下设伏的将士尽数撤退,全部上山,由此去往北面的群山里躲避。”
孙将军不敢多问,急忙按照言思道的吩咐下令,再看山下如今的情况,才发现从西面官道上新来的这批倭寇,一部分仍在追杀朝廷一方的败军,逐步往众人所在的山头逼近,而另一部分,则是加入到了顾云城仅存的百余名倭寇当中,正在对己方设伏的军士大开杀戒。因为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本已陷入苦战的众军士,转眼间便已溃不成军,到如今已是死伤过半的局面,可谓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只能遵从刚刚得到的军令,纷纷朝山上撤离。
孙将军惊恐之际,忍不住问道:“军师,这批新来的倭寇又是哪里来的?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言思道冷哼一声,沉声说道:“我一直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正所谓唇亡齿寒,‘甲贺忍术’和‘剑道小兵法’这两股倭寇,显然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我们要对付顾云城里的倭寇,所以全力赶来支援。若是我所料不差,朝廷一方留在后面的一千军马,此时已被赶来增援的这两股倭寇所击破。为今之计,我们只能收拾残兵,躲进北面的群山之中,暂时换取一线生机,然后再从长计议。”
听到这话,孙将军不禁面色惨白,许久说不出话来。再看远处顾云城的南面,己方那一千人马此时已攻到顾云城下,正在与守城的倭寇交战,他忍不住又问道:“那……那军师让高副将的一千人马进攻顾云城,难道……难道是……”言思道沉声说道:“不错,当然是要他们前去送死!若非行此‘围魏救赵’之策,从而分散山头下这些倭寇的力量,你以为他们会任由我们逃往北面的群山?”
这话一出,孙将军再不敢多言,急忙亲自前往安排,接应山下已方和朝廷一方的败军往山上撤离。而谢贻香直到此刻,才终于弄明白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就在孙将军设下今日之局、伏击顾云城内倭寇的同时,横行在江浙地界另外两股倭寇势力,其实早已与顾云城里的倭寇结盟,趁机攻破了己方的后军。到如今这三股倭寇已在山下会合,以数百人之势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无论是朝廷一方的军马还是恒王一方的叛军,显然都已彻底溃败、无力抵挡,甚至极有可能会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所以言思道和孙将军不得不弃车保帅,立刻让埋伏在顾云城南面的那一千叛军出击,向顾云城发起攻势,以此吸引倭寇的注意,分散对方的力量,从而替此间众人争取一线生机,好沿着山路躲进北面的群山之中。
想到这里,谢贻香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再看山下的情况,伴随着孙将军那一千叛军进攻顾云城,正在大开杀戒的数百倭寇显然也得到了消息,立刻便有近半数人往东面而去,显是前往援助顾云城。而剩下的两百多名倭寇,则是继续追杀着己方和叛军一方的残军,一路朝山上逼近。
谢贻香越看越觉得心寒,整个人更是惊怒交加。想不到整支“平倭联军”的四千军马,更有言思道和得一子作为双方军师,再加上孙心拒孙将军这个与倭寇作战多年的将帅,居然只在短短的半日之内,便已被这些东瀛倭寇彻底击溃。而双方存活下来的将士,如今加起来恐怕还不足五百,甚至还未必能够从这些穷追不舍的倭寇刀下逃生。
眼见言思道和得一子等人都在各自忙碌,率领众人往北面山中逃命,谢贻香当即拔出腰间乱离,一路往山下而去,同时向身旁众人沉声说道:“你们先走,我来断后!”
第901章 来去自如
眼见谢贻香持刀下山,显是要与山下的倭寇交手,人群中的得一子顿时厉声喝道:“不可!”旁边的言思道也吃了一惊,急忙劝道:“休得鲁莽!”还想要让孙将军将她拦下。谁知谢贻香心意已决,竟是来了个充耳不闻,径直往下山而去。
要知道今日一战,虽有江浙地界上“中条一刀流”、“甲贺忍术”和“剑道小兵法”这三股倭寇齐聚于此,但这些东瀛人加在一起,还远不足千人之数,居然能令整支四千人的“平倭联军”溃败至此,无疑有些骇人听闻,更是一桩奇耻大辱。谢贻香全程都在山头上观战,深知今日之败,其实非战之罪,也未必是因为这些东瀛倭寇的倭刀厉害、刀法凶狠,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己方将士贪生怕死、斗志全无,以至根本不敢与这些穷凶极恶的倭寇交手。
所以如今全军败退,相继往山上撤离,想要逃往北面的群山之中暂作躲避,面对后面那穷追不舍的两百余名倭寇,谢贻香心中的一口恶气难出,竟是说什么也要会一会这些东瀛人。当下她便与正往山上逃窜的军士们呈反方向逆行,一路穿过溃散的人群,来到山脚附近。
此时正有几名倭寇在围砍十几名败军,谢贻香便挥出手中乱离,将对方的几柄倭刀尽数荡开,救下这十几名军士。随后便听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叽里咕噜的东瀛话,一个身穿白色武士服的倭寇已朝她猛冲过来,手中倭刀高举,照头便是一刀斩落。
谢贻香之前曾与这些东瀛倭寇交过手,心知东瀛人的刀法异常狠辣,大都是谋定而后动,从而实现“后发制人、一招毙敌”。如今身后这名倭寇似这般抢先出招,想要先发制人,无疑是舍长取短,犯了东瀛武道的大忌,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轻蔑。
于是谢贻香便微微侧身,避开当头劈落的倭刀,同时以乱离贴着对方的倭刀刀刃,顺势向前推进,继而一刀削断对方的双手手腕,连同手里的倭刀一并掉落在地。
那倭寇一刀劈落,原以为势在必得,谁知竟是如此结局,一时竟没能回过神来。谢贻香毫不留情,手中乱离再次挥出,绯红色的光华过处,当场割破了这名倭寇的喉咙。随后谢贻香便展开她那“落霞孤鹜”的身法,以“融香诀”的妙谛将刀法融合在身法之中,所到之处,接连击退数十几名倭寇,让落在后方的军士伺机逃生,纷纷往山上而去。
如此一来,谢贻香自然便成了众矢之的,先后共吸引了二十多名倭寇向她发起围攻,一柄柄倭刀接连往她身上劈落。谢贻香方才在山头上便已看得清楚,凭这些东瀛倭寇的刀法修为,几乎已经可以媲美中原武林里各大门派的门下弟子,再加上手中倭刀之利,这才能够做到以一挡十,杀得己方军士毫无招架之力。所以自己面对的倘若只有二三十人,或许还能勉强应付;但面对眼下这两百余名倭寇,自己则无论如何也不是对手。
当下谢贻香便继续展开轻功身法,在人群中穿梭躲避;实在躲避不开,便用乱离招架格挡,还伺机伤了好几名倭寇。所幸她这柄乱离是师父刀王所赠,也算江湖上罕见的宝刀,如今与这些精炼而成的倭刀硬拼,虽然无法削断对方的倭刀,却也至少不会被对方的倭刀所伤。
如此约莫游斗了一顿饭的工夫,已有越来越多的倭寇朝谢贻香攻来。殊不知谢贻香自从悟出“融香诀”的神通,武功早已达至一个全新的境界,单以刀法的境界论之,当世已经很少有人及得上她。而此番她决意下山断后,若非是有十足把握,又岂会孤身犯险?
是以眼前的倭寇虽然人多势众,谢贻香却是丝毫不惧。眼见己方的残军已经尽数撤到山上,她便不再恋战,当即且战且退,瞅准一处空袭,持刀突出重围,展开轻功往山上而去。
在场的众倭寇见谢贻香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中原小姑娘,仅凭一人一刀,居然能在己方的围攻当中进退随心、来去自如,惊骇之余,都是杀心大起,纷纷穷追不舍,吆喝着也往山上追来,竟是无论如何也要将这名中原女子击毙于此。
而谢贻香一经脱围,不由地信心大增,倒想替撤离的军士多争取一些时间。她便并不急着逃走,沿着山路上山的同时,还时不时还回身偷袭几招,直杀得冲在最前面的一干倭寇胆颤心惊。
似这般行出里许山路,谢贻香忽听身后脚步声急,倭寇的队伍里竟有三个身形瘦小的蒙面人率先追来,显是轻功不弱的高手。谢贻香见这三个蒙面人的衣衫颜色各异,分别是黄色、蓝色和紫色,正惊讶之际,便见当中那个黄衣蒙面人摸出一面尺许见方的铜镜,略一摆弄,镜面上便泛起一片刺眼的金光,竟是利用铜镜的凹凸将头顶上洒落的日光折射过来,顿时便令谢贻香眼前一花,险些目不视物。
幸好谢贻香自幼得遇高人,练成一门“穷千里”的神通,是以目力远胜常人。此时被这片金光一晃,她的